吕兰;陶刚;邓洁;刘成
目的 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0例患儿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5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变化及临床病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血清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炎,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清AKP、AST等水平,促使血清水平恢复正常,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病症,帮助患儿快速痊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靖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2016年巴彦淖尔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936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eal-time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346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6年巴彦淖尔市手足口病以临河区发病多;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的幼托儿童;全年均有病例发生,高峰出现在10-12月;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以CoxA16为主.结论 手足口病的传播与流行,与当地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2016年巴彦淖尔市的优势病原为CoxA16.
作者:蔡锦凤;宋磊;刘培元;党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作为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医疗质量管理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逐步完善,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全员参与、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针政策,建立院、科室及医护人员三级管理模式,定制技术、管理、服务质量的管理标准,依据各项标准文件,完善奖罚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作者:姚云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药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药品检验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药品检验应当科学、准确,但是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却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影响对药品检验的判断.药品检验试剂是应用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其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对药品检验的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药品检验中主要的化学试剂及其质量问题,然后详细探讨了试剂质量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影响,后就应对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朴成惠;宋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新生儿病理性胎黄是指婴儿出生后,24小时出现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出现黄色,并排除生理性胎黄3周以后黄不退者,血清胆红素》205~257μmol/L,或黄色退而复现或黄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婴儿一般状态不好,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笔者于2015~2017年运用温中化湿,健脾利胆退黄之法,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本病193例,发病年龄均在新生儿出生~32天之间,其临床表现为周身皮肤、粘膜,面目巩膜出现黄色,血清胆红素均在》205μmol/L,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糜,食欲不振,其中黄色鲜明伴有热象者属阳黄114例,黄色晦暗伴有畏寒且四肢欠温者属阴黄76例,发黄进行性加重,伴肚腹膨胀,腹壁青筋怒张,胁下有积聚痞块者属血瘀发黄3例.193例中治愈169例,显故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8.5%.
作者:袁旭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聚维酮碘冲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5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术前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方法预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36%较对照组的79.27%高,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9.64%(8例)与对照组20.73%(17例)相比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聚维酮碘冲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48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血糖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较低,健康宣教完成率和护理文书优良率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注射、口服药物用法、自我检监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81.67%(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BG、2hPBG和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姣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我院收治的桥本氏病合并甲状微小癌患者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甲状腺结节大小≤1.0 cm,所有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之后,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予以进一步检查,获得SR应变率,参照病理结果,按照约登指数,对SR佳界限值予以确定.结果 对照病理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恶性结节SR=(5.55±2.34),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良性结节SR=(2.24±1.35),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弹性成像技术SR方法,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准确度为79.06%、敏感度为82.01%;对比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度69.76%、敏感度76.74%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相比常规超声而言,弹性成像技术SR法在诊断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方面,具有更高的价值,为患者临床辅助治疗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作者:高斌;鹿皎;卓晓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对照组加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PCT、CRP、WB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对三项指标的影响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总有效率(77.5%)明显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疗效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作者:张杰;王雅君;马新;郑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治疗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之间呈现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新疆阿克苏五团社区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问卷形式的调查,对患者呈现的社会支持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两方面开展评估.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66.00%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中,有76.00%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好.男性患者的高血压分级较高,社会支持终得分为(39.16±8.03)分,家庭人均收入较高的患者,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高.结论 实现有效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提升社会对高血压患者的支持,对那些病程较短,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以及男性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升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此实现更好的血压控制.
作者:吴礼泓;李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临床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治疗15天以后,观察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8%.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比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更有效,效果显著.
作者:刘世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析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患儿92例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患儿予以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78%,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应用价值非常高,可在临床治疗中全面借鉴与应用.
作者:李艳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巴曲酶+尤瑞克林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0例,分别给予巴曲酶、巴曲酶+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 ①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联合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巴曲酶基础上,给予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治疗,可促进其恢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郭妮;刘淑芳;陈立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以促进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方法 通过社区居民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后,回顾分析2014年到2016年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社区儿童系统管理率,预防接种十一苗接种率,传染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率等数据.结果 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儿童系统管理率、规划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传染病、糖尿病、高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社区居民档案信息化数字化后形成了一个与辖区居民信息互通的APP平台,通过信息平台系统自动完善及更新居民的健康档案,极大地方便社区医生通过档案的动态记录来对居民进行日常诊疗工作、疾病控制的宣教工作、重点人群(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的随访工作,有效地提高社区的公共卫生工作效率.
作者:何玲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可行性与机制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患有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7例,对照组1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6,94.1%)相对比对照组(14,77.8%)高出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且治疗的安全系数高,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徐桂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诱导及早期强化治疗达完全缓解,行巩固治疗HR中,观察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未见明显的神经毒性及心脏、肝脏、肾脏损伤,骨髓抑制为常见化疗不良反应,常发生于化疗后1-2周,消化道症状、药物热、皮疹及头痛也有发生,早期预防治疗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后给予积极对症处理或及时停药,临床症状改善良好.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可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药物热、头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需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重视不良反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化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徐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咽喉部痰液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45例、慢性咽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的胃蛋白酶原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并计算各自的诊断阳性率,分析胃蛋白酶原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 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无论在治疗前还是治疗后,其胃蛋白酶浓度均显著高于慢性咽炎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蛋白酶原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5.56%(43/45)、72.00%(36/50)、83.16%(79/95).结论 咽喉部痰液中的胃蛋白酶浓度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敏感指标,可以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司峰志;龚晓瑾;丁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联合检测粪便隐血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分别检测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患者280例的临床资料,均经内窥镜检查、确诊.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上述患者均经血红蛋白法、转铁蛋白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实施粪便隐血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Tf测定消化道出血的总体检出率为66.43%,Hb测定消化道出血的总体检出率为64.64%,Hb/Tf联合测定消化道出血的总体检出率为81.79%.Tf检测上消化道出血阳性率高于Hb测定,Hb测定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高于Tf测定.结论 Hb/Tf联合对粪便隐血进行检测,阳性率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在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中更具价值.
作者:付玉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效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n=36)行血塞通治疗,观察组(n=36)行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可比性(P>0.05).结论 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实施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刘淑芳;郭妮;陈立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DOALP方案化疗后并发TLS患者,采用CBP治疗.结果 通过CBP治疗,患者胃肠道症状好转,尿量逐渐增加,高钾、高磷、低钙得到纠正,肾功能改善,疗效明显.结论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并发TLS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早期考虑CBP.
作者:彭志元;陈斗佳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