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惧心理采用治疗性沟通的可行性

陈永艳;薛建光;李俊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恐惧心理, 治疗性沟通, 可行性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惧心理采用治疗性沟通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沟通方式,观察组给予治疗性沟通的方式,观察两种沟通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惧心理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的相关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恐惧心理采用治疗性沟通有着很大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并实施,分析两组护理后对血压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经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郭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科康复护理中路径式功能锻炼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骨科康复护理中路径式功能锻炼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行路径式功能锻炼,对两组康复情况进行评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康复护理中应用路径式功能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卢薇;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管理与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和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监测工作,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规划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三年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完善,明确监测范围、监测对象,加强采样技能培训.结果 通过三年的监测显示,2014年检出菌株76例,阳性率34.23%;2015年检出菌株112例,阳性率55.17%,和上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46,P<0.05);2016年检出菌株208例,阳性率44.71%,和上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7,P<0.05).结论 采样阳性率直接反应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质量,因此只有提高监测意识、严格掌握采样病例诊断标准,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技能,才能确保监测效果.

    作者:董和桂;孔繁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规范处方点评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目的 通过对处方的规范程度采取时时点评与监督,保证促进各个医疗机构合理的使用药物.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入院进行门诊、急诊的患者120例,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内容,对处方点评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而彻底的监督与评价,再进行规范、分析.其中采用两种点评方式,第一种是在患者服用处方的前半年内使用手工点评,后半年内使用相关的点评软件进行相应的点评,在完成两种点评方式后,将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进行急门诊时医院一般采用较常见的两到三种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一般维持在21%左右;注射剂的使用率一般在23.4%的几率左右;在处方后平均的金额为224元左右;在本次研究所抽取的处方中,一共存在322份不合理的处方用药情况,其中有102例处方是为不规范处方,比率为31.6%,还有220例属于不适宜的处方,比例为68.4%;系统模板在进行修改后药物的通用率高达100%,将两种点评方式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各有利弊,但是随着当今医疗水平的发展,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处方点评的方式更为适合当今医疗现状.结论 处方点评能够很好的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的几率,而相应的点评软件的使用,更是提高了点评手段的应用效率,建议在临床上广泛的加大使用处方点评的手段以提高处方疗效.

    作者:吕明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度洛西丁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80例.B组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A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度洛西汀进行干预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经过治疗,A组疗效优于B组,且不良反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度洛西汀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可改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林国友;刘路华;邱凯锋;林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对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探讨评价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测量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患者疗效.结果 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治疗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更好,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高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警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88%,平均住院时间(16.42±0.72)天;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57%,平均住院时间(21.53±2.07)天;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警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积极预防作用,短患者住院时间,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班洁勤;黄秋霞;陈松;黄美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执业医师考试改革对未来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2010年08月14日卫生部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师资格三段式考试制度正式提上日程,这说明我国的执业医师考试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本文从阐述我国执业医师考试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相应变化,对医学院校为适应改革应该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中医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9%、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率,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王磊;冯亚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缺血性心脏病择期PCI术后利脑心片对患者心功能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缺血性心脏病择期PCI术后利脑心片对患者心功能预后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都给予常规药物配合择期PCI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PCI术后加用利脑心片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都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我院张末期内径都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脑心片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择期PCI术后能促进射血分数的提高,有利于扩大的心脏结构缩小,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韦利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非甾体抗炎药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和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解热、抗炎作用.同时,由于它不会像阿片类药物一样有成瘾的风险,因此,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与多种手术的术后镇痛.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NSAIDs的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阐述.

    作者:梁冬月;贾晋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并抑郁症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前者以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加服疏肝解郁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理机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疏肝解郁汤辅助西药治疗冠心病所致抑郁症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刁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小儿消化不良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人性化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就两组患儿患儿焦虑情绪、住院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人性化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患儿患儿焦虑情绪、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给予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减轻患儿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刘寒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的临床检验价值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再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9名作为参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指标,并观察急性期进展型与完全型脑梗死的这几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Cys C、Fg、AT-Ⅲ、P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Fg、AT-Ⅲ、PT对诊断急性脑梗死以及鉴别进展型和完全型脑梗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目的 讨论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患者术后伤口感染情况的效果表现.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将其分为1组900例和2组1200例,1组是正常使用抗生素,就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尽量少使用抗生素,只是在手术前的麻醉的时候使用少量的抗生素,在术后只是在36 h之内使用;2组是长期使用抗生素,除了1组必要的一些技术外,手术前一天内使用抗生素,然后术后使用36 h以上的抗生素,直到患者的体温下降到正常的体温,对比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结果 这两个小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数量分别是6例和9例,两个小组之间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前和手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伤口的感染率.

    作者:范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科行PICC置管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治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强调心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静;邓华丽;郭淑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疾病复发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中接受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对病情进行控制,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好配合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窦志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药物性肝病用药探讨

    目的 对急性药物性肝病进行临床观察,从而对其用药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急性药物性肝病入院诊治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对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配合舒肝宁联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以一个月作为一个治疗周期,在一个周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一个周期的用药后,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药物性肝病时,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提高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志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旅客列车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旅客列车餐具消毒效果检测.方法 选取2014年8月~10月辖区当中30个列车班组餐饮样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空调列车当中餐饮用具消毒的合格率为93%,而在非空调列车中,餐具消毒合格率仅为77%.结论 餐饮安全是我国列车运行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管理人员能够把握重点,以科学方式的应用提升列车餐饮安全水平.

    作者:张希泉;徐东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活血汤口服,同时口服消炎痛,对照一组仅口服消炎痛,对照二组仅服清热活血汤,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在治疗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式有限,在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疗效,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治疗方法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文超;栾淑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