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维元;文芳;姚汉云;孙杨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岁,干部.因言语不清,饮食呛咳,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月余,于2006年8月18日接受康复治疗(此前未进行任何语言康复).患者于2006年6月2日突然出现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急送当地医院,CT示:双侧颞叶、放射冠、枕叶多发梗死,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作者:张爱梅;马晓辉;尹明振;张志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 >一书做简单的编写说明.文章阐述了<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 >的编写背景与编写的指导思想;介绍了该书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 >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言语评估和测量与矫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言语矫治以言语评估和测量为起点,在言语矫治中或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言语评估和测量,从而监控言语矫治方案的有效性,调整言语矫治方案,或提出更高的言语矫治目标.
作者:黄昭鸣;万勤;张蕾;杜晓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围产期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静脉给予营养神经细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做被动体操,视、听、触觉刺激,进行Vojta、Bobath联合康复疗法.疗程结束后通过临床评估和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92.8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3.81%(P<0.05).1岁时Gesell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大运动能区(t=2.746,P<0.01)、精细运动能区(t=5.560,P<0.01)、语言能区(t=2.746,P<0.01)、个人社交能区(t=2.267,P<0.05)、社会适应能区(t=2.301,P<0.05)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和改善患儿运动、语言、社交、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吴春燕;彭晓晖;刘晓阳;黄慧桃;任尚伸;李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鼠闭合性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Ret在大脑皮层的表达.方法 制备Marmarou's大鼠落体打击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1 h组、2 h组、4 h组、8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和5 d组.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层GDNF、GFRα-1、Ret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手术对照组皮层中可见GDNF及其受体低水平表达, 损伤后2 h,皮层中GDNF的表达达到高峰,大量表达可持续至伤后5 d,GFRα-1和Ret的表达在损伤后4 h时达到高峰,于伤后24 h降至正常.结论 大鼠闭合性创伤性脑损伤后皮层中GDNF及其受体在早期即明显表达,两者在脑损伤后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共同参与创伤性脑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陈宝友;侯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概述康复咨询职业在美国的发展.它早在政府部门扮演一个为身体伤残人提供简单的职业建议和指导的角色.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职业和残疾的知识、心理测试和评定、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当然还包括咨询技巧.专业化的硕士学位课程将为从业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早期的就业机会主要局限在公共和政府机构,现在已经扩展到公共、社区和私营康复机构,以及教育和学术机构.尽管这一职业的发展带有美国特色,但它的职业技能和训练方法 也能为其他文化所利用.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热像图表现特点.方法 用红外热像仪对19例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扫描,患者同时行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患者双小腿热像图呈现异常冷区,或两侧热像图明显不对称,或皮肤区域性温差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与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比较;患者热像图异常率100%,温差异常率84%;多普勒超声结果 阳性率89%.结论 热像图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方法 ,比多普勒超声检查更敏感.
作者:郭华珍;孟申;恽晓平;李炜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60~426 d治疗后,3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腰髓损伤患者优于胸髓损伤,而胸髓损伤又优于颈髓损伤患者(P<0.05).结论 康复治疗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但效果不如胸、腰段脊髓损伤者.
作者:罗治安;李福胜;吴大为;石芝喜;易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We are very pleased to present to you five (5) articles written by colleagues at the College of Allied Health Sciences,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ECU) in North Carolina, U.S.A.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多发性硬化患者蛋白质组学分析有助于对进一步认识多发性硬化的分子病理特征,选择适宜的样本制备与蛋白质分离、鉴定方法 ,有望发现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的特异性蛋白质,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新的线索,提高疑似病例的确诊率;针对特异性蛋白质进行干预有可能减轻症状、预防复发;探索药物或基因治疗方法 .
作者:郑能慆;吴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与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 在276例住院患者中,以28例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为PLC组,选取同期入院、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无PLC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一般情况表、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理性哭笑评价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结果 PLC组和对照组HAMD总分和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后病理性哭笑与抑郁状态不匹配,提示两者解剖基础和发病机理存在差异.
作者:刘永珍;楼小琳;朱健;尹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脑灌注成像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诊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发病时间≤48 h的20例临床诊断为TIA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依次进行头颅CT平扫、脑MSCT灌注成像(CTPI)及头颈部CTA检查,观察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rCBV)、达峰值时间(rTP),并与CTA结果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侧相比,CTPI表现为患侧rTP延迟(t=3.04 , P=0.008),CTA表现为责任血管的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但两者间无明确相关性(r=0.32, P=0.17).结论 脑灌注成像能够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信息,配合头颈部CTA了解其责任血管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好敏;刘远洪;王东林;丁同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颞叶癫痫皮层棘波灶及海马突触的病理变化.方法 原发性难治性颞叶癫痫行手术治疗患者9例,手术中在皮层脑电监测下取棘波灶的颞叶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果 颞叶皮质和海马突触数量及突触结构改变.结论 颞叶皮层和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特别是突触重组,可能是癫痫反复自发性发作的形态学基础,该病理变化与痫样活动的产生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有关.
作者:宋颖;孙异临;乔慧;曲宝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报道1例电击伤合并脑外伤引起的失语症.方法 对1例电击伤合并脑外伤引起失语症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和结论 经过3个月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及实用性社交能力较前明显改善.
作者:赵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老年性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进行针刺配合吡拉西坦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老年性痴呆组改善7例,无效10例;血管性痴呆组显效2例,有效7例,改善9例,无效3例.结论 针刺结合吡拉西坦穴位注射对血管性痴呆疗效更佳.
作者:杨定荣;彭力;穆敬平;李世珍;刘敏娟;胡熙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偏头痛与负性生活事件及脑血流量的关系.方法 用个案法对59例患者按对患者发病前30 d内负性生活事件进行调查,并行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脑动脉探查,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偏头痛组存在负性生活事件的占52.5 %,TCD检查发现脑功脉异常变化的占72.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社会心理因素剌激下,通过生理中介导致颅内动脉舒缩功能失调可能是诱发偏头痛的原因.
作者:纪辉;朱鼎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DMEM、DMEM/F12(2;1)、α-MEM培养兔BMSCs和A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BMSCs和ASCs各分为2组后培养到第3代.A组;软骨诱导培养基(CM)+ASCs,B组;CM+ASCs +bFGF 5 ng/ml,C组;BMSCs+CM,D组;BMSCs+CM+bFGF 5 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35SO42-摄入量及羟脯氨酸浓度.结果 α-MEM培养基比DMEM、DMEM/F12(2;1)制备的BMSCs和ASCs所需时间缩短.单层培养的BMSCs和ASCs增殖较快,贴壁较牢且生成细胞集落,但经CM诱导后,细胞增殖较慢,贴壁不牢,且细胞没有集落生成.诱导后的BMSCs和ASCs的形状趋向于类圆形,B组和D的细胞数量比A组和C组的细胞多,B组、D组分别比A组、C组表达羟脯氨酸增加、35SO42-摄入量增加,而D组羟脯氨酸表达和35SO42-摄入量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添加了bFGF的CM诱导液诱导的兔干细胞生长较好,代谢增加.
作者:马舟涌;李放;余兆仲;任大江;陈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从中年脑卒中患者52例中筛选出抑郁者30例,分析其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后,抑郁患者孤僻、郁闷、易疲劳者减少,角色适应、对治疗充满自信者增加.结论 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威;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性痉挛患者口服Baclofen的解痉效果.方法 136例患者连续服药2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进行评定.结果 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超过1级的131例(96.3%).结论 该药对不同年龄、性别、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损伤时间的患者均有明显的解痉效果,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作者:刘根林;李建军;周红俊;郑樱;郝春霞;汪家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探讨了物理治疗行业的历史发展、相关的职业、工作和就业特征,专业教育体系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于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现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手术多为功能重建性手术,长期效果不能肯定.电调节技术作为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有效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已获得较普遍的认同.本文围绕神经电调节的起源、阴茎背神经电调节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讨论神经电调节在脊髓损伤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吕振;李建军;廖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