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能慆;吴卫平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期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 .方法 对9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CT、MRI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和结论 9例患者在术后8~24 d出现症状,生化检查结合MRI有助于早期诊断.6例患者保守治疗预后良好,3例后路手术治疗患者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任大江;李放;孙天胜;张志成;关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从中年脑卒中患者52例中筛选出抑郁者30例,分析其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接受心理护理后,抑郁患者孤僻、郁闷、易疲劳者减少,角色适应、对治疗充满自信者增加.结论 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威;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验证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会聚效度、区分效度和同时效度.方法 对30例慢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Fugl-Meyer评价量表和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的评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RAT得分与Fugl-Meyer量表上肢得分显著相关(ρ=0.906, P<0.001),Fugl-Meyer量表上肢得分<33分组和≥33分组的ARAT得分之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t=6.614, P<0.001),ARAT与MAL的使用量量表(AOU)和动作质量量表QOM之间显著相关(ρ=0.894和0.761, 均P<0.001).结论 ARAT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区分效度和同时效度.
作者:瓮长水;王军;潘小燕;王刚;于增志;孙彤;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We are very pleased to present to you five (5) articles written by colleagues at the College of Allied Health Sciences,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ECU) in North Carolina, U.S.A.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于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现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且手术多为功能重建性手术,长期效果不能肯定.电调节技术作为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有效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已获得较普遍的认同.本文围绕神经电调节的起源、阴茎背神经电调节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讨论神经电调节在脊髓损伤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吕振;李建军;廖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低分子肝素是一类抗凝药物,由肝素解聚而成,其在预防或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几年中,低分子肝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近年来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高鹏;刘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颞叶癫痫皮层棘波灶及海马突触的病理变化.方法 原发性难治性颞叶癫痫行手术治疗患者9例,手术中在皮层脑电监测下取棘波灶的颞叶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果 颞叶皮质和海马突触数量及突触结构改变.结论 颞叶皮层和海马超微结构的改变,特别是突触重组,可能是癫痫反复自发性发作的形态学基础,该病理变化与痫样活动的产生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有关.
作者:宋颖;孙异临;乔慧;曲宝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自康复医学引入我国20多年来,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讫今,全国已有21所院校成立了康复医学系,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育,104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
作者:陈艳;潘翠环;罗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60~426 d治疗后,3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腰髓损伤患者优于胸髓损伤,而胸髓损伤又优于颈髓损伤患者(P<0.05).结论 康复治疗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但效果不如胸、腰段脊髓损伤者.
作者:罗治安;李福胜;吴大为;石芝喜;易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治疗仪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泡洗、脉冲磁疗、中医按摩、穴位刺激)和运动疗法,对照组只采用运动疗法,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明确.
作者:张焱;孙岚;王征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羊膜在结膜囊成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不同眼部疾病患者行结膜囊成形术.其中11眼结膜缺损,行单纯羊膜移植术;5眼睑球粘连牵涉角膜或角膜有大量新生血管,行羊膜移植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8眼行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穹窿成形.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无1例感染.10 d后,移植的羊膜透明,缝合处结膜向羊膜上爬行;1个月后新生的结膜上皮完全覆盖移植区.24眼术后治愈9眼(37.5%),好转13眼(54.2%),无效2眼(8.3%).结论 羊膜是修补结膜囊的一种有效材料.
作者:姜楠;赵桂秋;孔庆兰;林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岁,干部.因言语不清,饮食呛咳,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月余,于2006年8月18日接受康复治疗(此前未进行任何语言康复).患者于2006年6月2日突然出现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急送当地医院,CT示:双侧颞叶、放射冠、枕叶多发梗死,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作者:张爱梅;马晓辉;尹明振;张志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报道1例电击伤合并脑外伤引起的失语症.方法 对1例电击伤合并脑外伤引起失语症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和结论 经过3个月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及实用性社交能力较前明显改善.
作者:赵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指示精神,我们应当怎样在城市社区开展康复理疗服务工作,需要哪些康复理疗设备,多少业务用房,哪些技术人员?兹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作者:乔志恒;张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DMEM、DMEM/F12(2;1)、α-MEM培养兔BMSCs和A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BMSCs和ASCs各分为2组后培养到第3代.A组;软骨诱导培养基(CM)+ASCs,B组;CM+ASCs +bFGF 5 ng/ml,C组;BMSCs+CM,D组;BMSCs+CM+bFGF 5 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35SO42-摄入量及羟脯氨酸浓度.结果 α-MEM培养基比DMEM、DMEM/F12(2;1)制备的BMSCs和ASCs所需时间缩短.单层培养的BMSCs和ASCs增殖较快,贴壁较牢且生成细胞集落,但经CM诱导后,细胞增殖较慢,贴壁不牢,且细胞没有集落生成.诱导后的BMSCs和ASCs的形状趋向于类圆形,B组和D的细胞数量比A组和C组的细胞多,B组、D组分别比A组、C组表达羟脯氨酸增加、35SO42-摄入量增加,而D组羟脯氨酸表达和35SO42-摄入量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添加了bFGF的CM诱导液诱导的兔干细胞生长较好,代谢增加.
作者:马舟涌;李放;余兆仲;任大江;陈晓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健康信息管理人员致力于为诊疗、科研和收费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本文介绍健康相关行业之一健康信息管理业的相关信息,包括职业发展简史、健康信息管理者在医疗机构中的职业角色,以及为获得注册健康信息管理人(RHIA)职业资格所应接受的教育科目.举例介绍了健康服务管理业与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合作关系,并讨论了行业的就业前景.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老年期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很大变化.近10多年来,老年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与痴呆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研究发现;甲状腺素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与痴呆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
作者:周晓辉;韩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业治疗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旨在帮助人们培养独立性与提高生活质量的职业.本文概述了作业治疗的定义、发展简史、工作与就业现状,以及作业治疗的用途.本文还综述了作业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针对这一职业的展望,本文阐述了作业治疗的教育项目、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以及作业治疗工作者获得执照与资格认证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健康服务经理用不同的方式负责为卫生保健机构筹措资金,并管理其运作.本文介绍健康服务管理业的相关信息,包括职业发展简史、健康服务经理人的职业角色,以及为获得职业资格所应接受的教育科目.相关科目可以通过攻读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获得.文中还讨论了行业的就业前景..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保护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免疫炎性细胞因子在脑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31例脑瘫患儿(脑瘫组)和20名健康儿童(脑瘫对照组)及37例脑瘫高危因素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和20名正常新生儿(新生儿对照组)的血清E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 新生儿病例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和脑瘫组(P<0.01),脑瘫组血清EPO水平与脑瘫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病例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脑瘫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新生儿病例组(P<0.05),但两者间IL-6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脑破坏作用在与EPO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抗衡中占据优势,促进或导致脑瘫的发生.
作者:陶维元;文芳;姚汉云;孙杨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