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林
生物学近几年发展迅速,学科内容也不断更新,生物学随其发展对社会、人类生活以及经济等方面产生的作用也逐渐深刻,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其教学需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其能够保障生物学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形象.随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生物学教学中起到较好作用,但其依旧存在一定实质问题.本文就对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中的不足及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生物学教育者提升其教学治疗及效果提供一定帮助及建议.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分组,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在48 h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44例)在48 h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后,两组ALB、PA、Ig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其两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病情康复,提高预后,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我院2017年4月份开始加强传染病感染管理.自制调查问卷对相关医务人员的防护与预检分诊等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传染病管理制度实施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亚急性血栓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相对比,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儿科呼吸道到传染病管理预检分诊有效率96.30%高于干预前的66.67%,相对比,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持续性上升,加强对儿科患者的预检分诊,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患者健康教育,将相关防控措施做好落实工作,可有效控制传染疾病的发展.
作者:朱艾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癫痫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拉莫三嗪进行治疗;研究组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等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钠可有效抑制癫痫患者神经元异常放电频率,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因本次研究未进行长期随访,研究数据缺乏进一步验证,需进行后续研究,为促进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李书林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支气管哮喘控制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哮喘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控制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哮喘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哮喘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和控制哮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宏;田小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中80例对象均来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论 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临床护理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雅;张启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观察老年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以65岁为界限,将70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患者伴有合并症几率,既往抗结核病史以及不正规治疗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耐药率高于中青年组,治愈率低于中青年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并没有特别典型的临床特征,耐药程度较高,临床治疗效果一般.
作者:李树涛;郭珊珊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梗塞患者62例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疗资料,主要包括治疗方法以及就诊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急诊护理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就诊的62例脑梗塞患者中,18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29.03%,42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均转入内科病房进行继续观察和治疗,2例患者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整体抢救成功率为96.8%.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应采用采用高效的、全面的、综合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张晨珠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就偏头痛患者借由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加以摸索.方法 本研究以对比用药治疗的模式进行开展,所纳入病例为80例(2016年3月~2018年6月接诊).任选组中40例以尼莫地平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即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对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时间、单次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都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整体治疗效率上,观察组以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30/40).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对病症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恢复.
作者:王金树;秦晓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2 ug/kg,静脉推注,20 s后静脉推注1~2 mg/kg丙泊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阿托品0.03 mg/kg.当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入睡后开始检查治疗,并监测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检查过程中若对刺激有反应,根据手术情况适当追加异丙酚0.05~0.15 mg/kg.结果 观察组在插管1 min、3 min、5 min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老年性食管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3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15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配合常规吻合术,作为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采用微创手术配合颈部食管胃吻合法,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配合颈部食管胃吻合法治疗老年性食管癌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向舒 刊期: 2018年第98期
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增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延长,此时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医生们更多的关注.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需求程度可以直接了解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了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在深入探讨癌症病人心理障碍的前提下指出了合理性心理护理策略,并结合临床应用实践论述了心理护理的功能.发现对癌症病人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策略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其他护理手段与手术治疗不可比拟的一种护理方法.
作者:魏舒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25例,采用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钾治疗即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即为实验组,详解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升高,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改善显著;P<0.05.结论 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钾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多巴胺小剂量给药与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小剂量给药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70%);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薛婷婷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固定效果好,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星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骨折采用髓内钉与LCP(锁定加压钢板)结合MiPPO(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于宗建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施予临终关怀及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临终关怀与护理的3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施予临终关怀与护理,可以增强其生存质量,提升其总体满意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曹海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发生感染情况的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共10例,7患者行切开清创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而2例患者进行局部换药及全身抗炎加以治疗,另外1例患者主要实施拆除切口缝线处理.观察患者的切口和骨折愈合、感染控制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在随访2~16个月的时间之后,患者切口和骨折明显愈合,同时患者的感染情况也得以有效控制,在对患者细菌培养的时候,显示为阴性,并且不存在髌腱和骨骼外露等现象.患者的切口和骨折出现愈合的现象,患者的感染现象控制也比较有效,细菌培养主要显示为阴性.结论 骨折类型和手术切口及细菌类型等始终是是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情况发生以及感染程度等方面比较常见的影响原因,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早期预防处理,并且对感染有效控制,在出现感染情况早期的时候,需要暂时保留内固定,对患者实施切开清创和持续灌洗以及负压封闭引流术等手术方式,持续灌洗引流后感染情况没有得到控制的时候,就需要对患者内固定取出.
作者:谢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60例黄疸新生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率和黄疸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效率为66.66%,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效率为40%,观察组黄疸新生儿的护理效率高于对照组,黄疸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抚触护理应用到黄疸新生儿护理工作中,能促使临床护理效果的发挥,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
作者:谷瑶瑶;马秋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观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手术患者10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总体护理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总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梅;李雪颖 刊期: 2018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