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武秀丽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 宫外孕,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分为常规组(43例)与干预组(43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03例2015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92例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参考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对比2组受检者IgA、IgM以及IgG水平.结果 观察组受检者IgA、IgM以及IgG水平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受检者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IgM以及IgG等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治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张琪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不同康复方法对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早期干预效果

    目的 比较不同康复方法对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6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30例),一组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和康复训练前相比,两组患者的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康复训练后和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相比,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患者的MAS评分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但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AS评分、FMA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27/30);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3.3%(16/30).Bobath技术康复训练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基础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 Bobath技术康复训练较常规基础康复训练对双下肢肌张力偏高患者早期干预效果好.

    作者:丁一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索整体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5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整体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我国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是为了保障儿童接种的安全性以及儿童自身健康.对此疫苗接种中心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接种儿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将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相结合,通过儿童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分析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的使用效果,终将参与调查的100例儿童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儿童,其疼痛度明显较高.另一种为针对性护理,调查结果发现其疼痛度明显比常规护理方法的疼痛度低20%.也可利用统计学概念进行分析,针对型的护理方法在儿童接种工作方面有实际意义,因为针对性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方式,有效降低儿童在接种时的疼痛感.

    作者:王延苹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共实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10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有无阴道流血现象分为观察组(有阴道出血症状)与对照组(无阴道出血症状).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造成患者术后阴道流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剖宫产(两次)、多次人工流产史、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术后感染是造成计划生育节育手术患者术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起计划生育节育手术患者出现术后阴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需要加强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观察,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陈素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果糖二磷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果糖二磷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1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各55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果糖二磷酸钠综合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2.73%,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78.18%,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儿;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均低于参照组患儿;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从而改善患儿的心肌损害情况.因此,果糖二磷酸钠可以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综合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祖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08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53例,共发现病变208处,采用蓝激光成像(blue laser imaging,BLI)观察病变黏膜表面结构及血管形态,根据JNET分型标准对病变性质作出判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蓝激光内镜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6.7%(117/121)、90.8%(79/87)、93.6%(117/125)、95.2%(79/83)和94.2%(196/208),诊断微小息肉(≤0.5 cm)、小息肉(0.5 cm~1.0 cm)、大息肉(>1.0 cm)肿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2.9%(91/98)、94.1%(64/68)、97.6%(41/42),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结论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鉴别结直肠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提高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泽强;黄留业;张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8年本院工作的53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27例,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26例,则给予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结果 两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管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给予分层次管理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提高操作技能,又能提高护理理论知识.

    作者:冬吉玛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初步评定

    目的 研究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6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G组和G+R组两个组别,各33例.G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常规治疗;G+R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果 ①G+R组血糖达标时间相比于G组更短,t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②G+R组相比于G组低血糖事件率更低,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③治疗前两组空腹、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相似,t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G组空腹、餐后两小时血糖改善没有G+R组明显,体质指数的增加更高,t统计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仅缩短了血糖达标的时间,而且还有效改善了血糖水平,对患者的体重影响较小,同时也降低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蓉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腹腔镜外伤性脾破裂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腹腔镜外伤性脾破裂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例患者均应用腹腔镜脾修补术,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经术后3-9个月随访,均未有爆发性凶险感染,检测血小板及免疫球蛋白、脾脏B超等,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脾脏功能可以尽可能得到完整的保留.结论 脾破裂修补术大限度的保留了脾脏及其功能,腹腔镜应用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敖学斌;谭林旺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分为常规组(43例)与干预组(43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武秀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术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冷测根管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术,热牙胶充填术后患者的疼痛反应更轻微,远期疗效更好,值得被应用到临床.

    作者:奚红祥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郭慧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针刺治疗顽固性房性早搏验案

    谌业华副教授为我院退休老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对于临床顽固性疾病独特见解,取穴擅长使用一经多穴,或是一穴多针,加强临床疗效,多见奇效.本文就顽固性房心早搏一案作临床报道与同道分享.

    作者:李海峰;罗婧;谌业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田七、天麻中药益智配方对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田七、天麻中药益智配方对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4.06至2016.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田七、天麻益智配方治疗,统计疗效及记忆力减退且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主诉记忆力减退且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分、指向学习、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无意义图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田七、天麻益智配方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改良Z字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7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针对目前内眦赘皮矫正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解剖学原理的改良措施.方法 对73例伴有不同程度内眦赘皮的患者进行改良Z成形术以矫正内眦赘皮.结果 本组共7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导致瘢痕增生,给予曲安奈德皮下注射后瘢痕逐渐软化,其他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改良能充分矫正内眦赘皮,使皮肤切口张力降至低,内眦处瘢痕不明显,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威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FOCUS--PDCA管理模式在控制脑卒中患者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FOCUS--PDCA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坠积性肺炎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神经内科入住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FOCUS--PDCA管理模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住院时间,护士护理综合能力,病人满意度,实施前后的肺炎发生率.结果 运用FOCUS--PDCA管理模式后干预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士综合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FOCUS--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护理综合能力.

    作者:朱华清;李娟;张敬;张力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扫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全部存在血管病变.其中,64排螺旋ct进行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95.7%、100.0%、100.0%,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进行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较小.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6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介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疗效90.32%高于对照组64.52%,(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48.39%,(P<0.05).结论 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从卫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7例小肝癌患者,给予患者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观察对比病灶表现.结果 27例患者共检测出32个病灶,平扫检出率为65.63%,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68.75%、90.63%;动脉期主要为高密度影,静脉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主要为低密度影.延迟期与动脉期检出率显著高于门静脉期,P<0.05;三期联合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的检出率为90.63%.结论 给予小肝癌患者MSCT三期增强扫描具有显著作用,能够全面反映出病灶强化特征,能够对小肝癌进行早期定位与定性诊断.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