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便秘临床心得体会

王廷梅;冯玲媚

关键词:小儿推拿, 儿童便秘, 心得体会
摘要:在临床中,小儿便秘常见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非器质性的排便节律改变,主要指排便习惯及粪的性状改变而言,即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和粪干燥硬结或黏滞难排等.功能性便秘绝大多数与生活环境、精神因素和排便习惯有关.由于排便过程符合机械力学原理,推拿本身具有机械力学特征,在临床中小儿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ICU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也正是因为ICU工作环境的特殊以及工作的高标准与高强度,所以ICU护士往往承受着巨大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则必定会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及其护理质量,所以,下文将对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蒋琴芬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治疗的内分泌疾病患者中选择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76%,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输血科实习教学沟通能力培养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进步,输血成为当前医学领域救死扶伤的主要方式,其输血科实习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输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掌握,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以便彼此能够更好的理解,提升输血的有效性.下文就输血科实习教学沟通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

    作者:秦燕;向小红;田亚林;周小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设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展开分析,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分对照组31例接受三联疗法治疗,分析组31例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19%),观察组明显更高(96.77%)(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学、病理学水平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相较于三联疗法,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次具有较好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预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玛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对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恢复期患者中抽选58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梗恢复期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芸;张群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及三者联合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检出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4.94%,MRI检出率为96.20%、钼靶X线检出率为97.47%,三者联合检出率为100.00%,超声及MRI、钼靶X线检出率均较高,三者联合诊断可一定程度提升检出率,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均较高,检出率较高,三者联合检查可提升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任武刚;陈英;罗佳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对母婴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

    目的 探究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对母婴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巨大儿,40例为正常儿,将巨大儿组设为实验组,正常儿组设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然分娩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自然分娩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对于巨大儿的分娩具有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的作用,临床应针对巨大儿放宽剖宫产的应用条件.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解剖锁定板治疗47例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共47例经行解剖锁定板治疗的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右侧31例,左侧16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61~72岁,平均65.4岁.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以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Batra放射学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5.1%.术后X光:平均掌倾角6.8°,尺偏角22.6°,桡骨短缩<2 mm.放射学评分优良率为91.2%.复查X线片骨折无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结论 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江;刘雷;李英慧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临床报道

    输卵管残端妊娠是切除输卵管后残端再次发生妊娠,发病概率很低.本文通过描述我院妇科遇到的典型病例,讨论了输卵管残端病因和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颖;闫颖;吴林玲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用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预用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患者10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预用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有效率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治疗患者预用米索前列醇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党姜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 对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ICU收治的70例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其中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插管完成时间与一次插管成功率进行对比,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插管完成时间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要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武定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时,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观察组(TCI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后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深度均满意,且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时,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良好.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50例慢阻肺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分析其不同证型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阻肺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证型分布以及用药情况.结果 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型中以痰浊阻肺证和痰热郁肺证为主,分别占所有患者证型的44.0%和32.0%,其余还有表寒里热证、肺肾气虚证、风寒袭肺证等证型.中药的使用规律以治疗慢阻肺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方剂.以止咳平喘为目的时,多使用杏仁、厚朴、紫菀、冬花等中药;以化痰为主要目的时,多使用苏子、贝母、白芥子等中药;以补气为目的时,多使用党参、山药、黄芪等中药;以祛湿消肿为目的时,多使用茯苓、薏苡仁;以解表散寒多选麻黄、桂枝、荆防等;以理气行气为目的时,多使用枳壳、桔梗、白前等;以清热为目的,多使用丹参、黄芩、石膏等.结论 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以痰证为主,其次表寒里热证、肺肾气虚证、风寒袭肺证等,临床医师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适当的中药治疗化痰止咳平喘,同时根据其具体的症状辅以清热、祛湿、解表、补气等药物,对以后中医治疗慢阻肺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利用呼吸护理预防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呼吸护理对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院内呼吸道感染率以及相关监测指标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院内呼吸道感染,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晓翠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查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近日来医院收治的100位尿路感染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医护人员对所有的受试者做尿常规的项目检查,观察两组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尿路感染患者中,不同类型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方面,差异较小,不具有可比性.在细菌计数方面上,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常规项目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张娜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院进行化疗的168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奇偶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护理管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结论 对肿瘤内科化疗患者进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狄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干预探究实践

    目的 本文主要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于临床护理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给予静脉给药处方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由护理人员进行配药给药,60例观察组患者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给药,就两组患者的药物配置时间以及处方缺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药物配置时间以及处方缺陷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构建,能够使得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并能够有效降低处方缺陷的发生机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石钰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 对儿科护理过程中提升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患儿当做一般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均分法将其划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条件下通过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两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两组间出现显性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能够使护理差错事故得以减少,并使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邰高有汉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48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26只眼)与实验组(24例,27只眼),对照组采用前冲端开口洗探针法,实验组采用圆头头端两侧孔冲洗探针法,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愈率及其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儿一次治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7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采用圆头头端两侧孔冲洗探针法治疗,有较高可行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林;程婷婷;洪如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学龄儿童154颗恒前牙外伤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儿童恒前牙外伤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恒前牙外伤患儿119例,共154颗受损冠折前牙,脱位牙再植,明确受伤原因,详细记录受伤牙数、外伤牙类型、患者就诊时间、植后复诊状况.3周后拆除固定,2个月后复诊,半年复查,检查牙齿状况.结果 在外伤牙分类方面,154颗外伤牙,88颗为冠折,10颗为根折,56颗为脱位;在脱位牙再植方面,2个月后复诊,半年复查,3颗患牙存在松动,X线检查牙周膜清晰,不存在根尖阴影,再植成功率94.6%.结论 再植牙愈合受到脱位牙离体时间、保存环境、损伤程度、再植规范性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外伤脱落导致的恒牙再植成功率非常高,应尽量选择再植.

    作者:刘景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