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朱霞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精神科, 护理, 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生存压力接踵而来,很多人很难适应种种压力变化的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剧烈变化,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对于精神科护理而言,精神科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病人群,工作于临床精神科的医护人员承担着更大的重任和心理压力,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护理管理模式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这是大势所趋.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脑深部电刺激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 探讨并分析在癫痫的医治过程中使用脑深部电刺激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们医院临床确诊为癫痫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脑深部电刺激进行医治,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抗癫痫西药进行医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者就不良反应的例数方面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对比(93.33%vs70.00%),两组就临床效果的例数方面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今后脑深部电刺激会因为更好的疗效成为成为治疗癫痫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晓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腰椎经皮脊柱内镜微创手术中的区域定位原则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腰椎经皮脊柱内镜微创手术中的区域定位原则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胡有谷区域定位原则,在结合影像学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椎间盘突出压制部位的手术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建立在影像学特点的基础之上,应用胡有谷区域定位原则,将LDH划分为旁侧型、中央型、椎间孔型、脱出游离型、椎间孔外型以及特殊型,对于不同的类型,采用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67%,JOA、VAS以及ODI等分值维持在一个满意的状态,与手术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通过采用区域定位原则,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特别是在进行LDH分型之后,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手术方法,实现腰椎经皮脊柱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夏国栋;陈成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优质护理在减轻肛瘘术后疼痛的效果与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肛瘘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取优质护理,后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为97.6%,相比于对照组80.5%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于行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通过对其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李桃兰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通过随机均分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分得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条件下实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的护患纠纷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及患儿家长的总体满意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有效、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使护患纠纷率得以降低,并提升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金小叶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小儿推拿治疗儿童便秘临床心得体会

    在临床中,小儿便秘常见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非器质性的排便节律改变,主要指排便习惯及粪的性状改变而言,即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和粪干燥硬结或黏滞难排等.功能性便秘绝大多数与生活环境、精神因素和排便习惯有关.由于排便过程符合机械力学原理,推拿本身具有机械力学特征,在临床中小儿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廷梅;冯玲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1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初产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一般情况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结果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平均分为(44.52±8.46)分;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知,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以及预计喂养方式.结论 要想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作者:冷英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帮助实习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完成由护生向正式护士的角色转变.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理学生80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试验组带教采用衔接式PM教学法,对照组带教采用临床师带徒教学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考核成绩、相关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82.75±3.15分和94.67±3.56分,对照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71.29±3.20分和83.50±3.34分,差异比较P值均<0.05,患者满意率和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92.50%和98.75%,而对照组为83.25%和88.25%.结论 衔接式PM教学法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娥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用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预用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患者10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预用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有效率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治疗患者预用米索前列醇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党姜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抢救药品及器材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抢救药品和器材管理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其质量与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护理人员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赢得佳的抢救时间,便于在抢救过程中安全、迅速、及时且准确的提供药物,以此有助于促进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大限度的避免医患纠纷.但是,基于护理人员在各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年龄、知识结构与能力等,再加上日常工作繁忙,导致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保证良好的应急状态与用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需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作者:齐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危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观察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用药3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7%,用药14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49%.组间差异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会发生急性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但不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骨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康妇灵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目的 分析研究康妇灵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康妇灵胶囊结合康妇消炎栓,对照组应用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比研究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灵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好.

    作者:陶萍;柳峰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床免疫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及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临床免疫学检测对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以及现状,从而有效提升其检测的质量.方法 选取2015-2017年间乙肝五项以及梅毒螺旋抗体共6个项目共120次质评成绩进行质评,使用ELISA法对其进行检测,经过测定后总结其结果.结果 2015~2017年间的总合格率为93.3%,而HBeAb的单项合格率仅为80.0%,刚好满足PT的及格要求.批号为20150305 HBeAb与批号为20150201 HBsAg应为阳性,却误将其报为阴性.其余均为临界值,原因为漏报.结论 开展临床免疫学检测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系统的检验水准,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作者:张文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干预探究实践

    目的 本文主要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于临床护理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给予静脉给药处方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直接由护理人员进行配药给药,60例观察组患者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给药,就两组患者的药物配置时间以及处方缺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药物配置时间以及处方缺陷率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构建,能够使得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并能够有效降低处方缺陷的发生机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石钰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分析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腺瘤的鉴别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腺瘤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诊治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研究对象,包括甲状腺滤泡癌3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30例,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并就甲状腺滤泡性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滤泡癌组患者肿瘤性质、晕环、回声、钙化情况等方面占比与腺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滤泡性癌、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俊锋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院进行化疗的168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奇偶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护理管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结论 对肿瘤内科化疗患者进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狄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48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26只眼)与实验组(24例,27只眼),对照组采用前冲端开口洗探针法,实验组采用圆头头端两侧孔冲洗探针法,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愈率及其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儿一次治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7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采用圆头头端两侧孔冲洗探针法治疗,有较高可行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林;程婷婷;洪如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乳腺疾病患者,根据乳腺病变性质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43例,运用乳腺钼靶检查患者病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钙化形态、密度、分布、大小等情况.结果 在病变类型与性质方面,86例患者有43例患者为良性,占.其中纤维腺瘤10例,乳腺慢性炎症7例,乳腺增生者1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0例.剩余43例则为恶性病变,其中腺癌12例,导管内原位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特殊恶性肿瘤5例.在钙化灶方面,良性组患者钙化灶以爆米花样钙化、蛋壳装空心钙化、粗大颗粒状钙化以及环形钙化为主.恶性病变患者钙化灶则以颗粒状、针尖状以及成簇状为主.两组患者乳腺钙化灶大小、密度以及数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观察钙化密度、大小、形态以及颗粒数可以得知患者病情程度,也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主要参考依据,为后续治疗争取佳时间,重要可以避免因误诊而造成病情延误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乳腺钙化诊断.

    作者:米仁莎·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骨凿劈冠法与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分析骨凿劈冠法与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段内选择112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112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骨凿劈冠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超声骨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牙时间、面部肿胀程度以及术后2小时内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下唇麻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常规组发生2例切口感染、3例下唇麻木、2例邻牙损伤、1例干槽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显著,更利于患者的康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大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急性牙髓炎临床治疗中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于常规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1日~2018年7月1日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与给予常规根管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7d后治疗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的长期治疗效果类似,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根管治疗.

    作者:马俊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设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展开分析,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分对照组31例接受三联疗法治疗,分析组31例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19%),观察组明显更高(96.77%)(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学、病理学水平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相较于三联疗法,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次具有较好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预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玛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