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王磊

关键词:肠粘连, 腹腔镜胆囊手术, 开腹胆囊手术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治疗的胆囊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肠粘连发生概率,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分别为(35.4±3.4)mL、(4.2±1.2)d、(16.5±2.0)d明显优于对照组(127.5±32.2)mL、(4.2±1.2)d、(27.6±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胆囊手术,减少肠粘连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cyokeratin(AE/AE3)、免疫组化抗体ALK以及p53等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11例患者中有8例ALK、AE/AE3以及p53均为弥漫性阳性,11例Ki-67增殖指数在10~25%,8例患者的SMA有表达.结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基础是组织学,再加上免疫组化抗体的应用,尤其是对ALK、AE/AE3以及p53的诊断分析.

    作者:刘慧;胡斯冷;王金花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成人腹股沟疝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4例腹股沟疝的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观察组(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在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中,除疼痛持续时间有较大差异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数据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安全性要优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可有效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其临床价值要高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作者:李昆;张明高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ITP并发脑梗死13例临床分析探索

    目的 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脑梗死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的探讨.方法 选取13例来我院进行ITP+脑梗死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经影像学技术检查病灶的结果以及疾病治疗疗效.结果 经过检查13例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类型主要包括腔隙性、大面积、多发性三种,其中多发性脑梗死病例数较多;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未有患者发生治疗无效或死亡情况.结论 导致ITP患者患有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因素以及年龄大、合并患有高血压与高血脂等疾病、吸烟史等常见脑梗死因素,临床治疗时需要控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配合丙种球蛋白联合干预疾病,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患病情况.

    作者:吴伟;张维革;李国铭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帮助实习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完成由护生向正式护士的角色转变.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理学生80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试验组带教采用衔接式PM教学法,对照组带教采用临床师带徒教学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考核成绩、相关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82.75±3.15分和94.67±3.56分,对照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71.29±3.20分和83.50±3.34分,差异比较P值均<0.05,患者满意率和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92.50%和98.75%,而对照组为83.25%和88.25%.结论 衔接式PM教学法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娥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设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展开分析,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分对照组31例接受三联疗法治疗,分析组31例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19%),观察组明显更高(96.77%)(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学、病理学水平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相较于三联疗法,采用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次具有较好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预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玛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慢性盆腔炎妇科门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慢性盆腔炎妇科门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极大的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淑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通过随机均分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分得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条件下实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两组的护患纠纷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及患儿家长的总体满意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组间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有效、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使护患纠纷率得以降低,并提升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金小叶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2种)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预后对比

    目的 分析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效果以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先治疗后转运的治疗方式,对照组进行边治疗边转运的急救方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方式,急救效果优于边治疗变转运的急救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洪霞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乳腺疾病患者,根据乳腺病变性质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43例,运用乳腺钼靶检查患者病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钙化形态、密度、分布、大小等情况.结果 在病变类型与性质方面,86例患者有43例患者为良性,占.其中纤维腺瘤10例,乳腺慢性炎症7例,乳腺增生者1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0例.剩余43例则为恶性病变,其中腺癌12例,导管内原位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特殊恶性肿瘤5例.在钙化灶方面,良性组患者钙化灶以爆米花样钙化、蛋壳装空心钙化、粗大颗粒状钙化以及环形钙化为主.恶性病变患者钙化灶则以颗粒状、针尖状以及成簇状为主.两组患者乳腺钙化灶大小、密度以及数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观察钙化密度、大小、形态以及颗粒数可以得知患者病情程度,也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主要参考依据,为后续治疗争取佳时间,重要可以避免因误诊而造成病情延误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乳腺钙化诊断.

    作者:米仁莎·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从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7%,远远低于对照组(1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危险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高婷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均分两组后,予以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对疾病认知程度以及躯体受限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使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刘秀平;程林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在AECOPD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在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各项预后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较好.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见性护理在产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产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观察应用效,果得出综合的建设性的结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这十个月在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标准,另外45例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2.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9.7%,结论 应全面实现产科危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预见性的分析并提前做好准备措施,以保证产妇顺利生产.

    作者:薛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CT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经CT诊断的准确率(98.00%)与经病理诊断的准确率(100.0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疾病诊断中应用CT,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性较好,意义重大.

    作者:陈婷;吴治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学龄儿童154颗恒前牙外伤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学龄儿童恒前牙外伤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恒前牙外伤患儿119例,共154颗受损冠折前牙,脱位牙再植,明确受伤原因,详细记录受伤牙数、外伤牙类型、患者就诊时间、植后复诊状况.3周后拆除固定,2个月后复诊,半年复查,检查牙齿状况.结果 在外伤牙分类方面,154颗外伤牙,88颗为冠折,10颗为根折,56颗为脱位;在脱位牙再植方面,2个月后复诊,半年复查,3颗患牙存在松动,X线检查牙周膜清晰,不存在根尖阴影,再植成功率94.6%.结论 再植牙愈合受到脱位牙离体时间、保存环境、损伤程度、再植规范性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外伤脱落导致的恒牙再植成功率非常高,应尽量选择再植.

    作者:刘景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5例肺癌患者,入选患者均选择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手术配合和护理.结果 55例患者平均手术用时为(2.1±0.6)h,1例患者并发少量气胸,5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上升,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安全性良好,对其进行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张莉;吴娟;谢小英;任燕梅;张静;李晓娟;李秀文;张宇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终关怀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探讨晚期肿瘤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护理的护理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共计66例来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在舒适程度、心理情绪、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方面护理质量明显更好(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给予临床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理、心理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翟向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

    目的 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到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不使用华法林)与观察组(使用华法林)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经皮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和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荣柏洋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48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26只眼)与实验组(24例,27只眼),对照组采用前冲端开口洗探针法,实验组采用圆头头端两侧孔冲洗探针法,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愈率及其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儿一次治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治愈率7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采用圆头头端两侧孔冲洗探针法治疗,有较高可行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林;程婷婷;洪如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不同剂量谷维素在心血管神经症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谷维素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8例.常规组予以低剂量谷维素,研究组予以高剂量谷维素.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S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相较于低剂量谷维素而言,高剂量谷维素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欣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