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张莉;吴娟;谢小英;任燕梅;张静;李晓娟;李秀文;张宇

关键词:CT引导, 射频消融, 肺癌, 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 分析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5例肺癌患者,入选患者均选择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手术配合和护理.结果 55例患者平均手术用时为(2.1±0.6)h,1例患者并发少量气胸,5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上升,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安全性良好,对其进行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实施.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恢复、母乳喂养及产后抑郁的作用.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4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细节优化护理的观察组各47例,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抑郁情绪评分与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95.5%)高于对照组(77.3%),产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后恢复,改善产后抑郁情绪,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唐久霞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丙泊酚镇静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发展及容量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镇静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观察组予以丙泊酚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容量反应性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镇静前两组容量反应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观察组容量反应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msay基线时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PLR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治疗可增加其容量反应性,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有利于抑制疾病发展.

    作者:肖涛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仍不理想,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好于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还需对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

    作者:蒋德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慢性盆腔炎妇科门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慢性盆腔炎妇科门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极大的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淑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神经外科就诊的压疮高危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压疮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过程中,结合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白海燕;潘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CT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经CT诊断的准确率(98.00%)与经病理诊断的准确率(100.0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疾病诊断中应用CT,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性较好,意义重大.

    作者:陈婷;吴治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干预,干预后再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应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干预.

    作者:丁彩霞;薛俊玲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ICU患者管道滑脱的预防作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对ICU患者管道滑脱的预防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6例ICU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28例.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导管滑脱率、导管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滑脱率与导管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ICU留置管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预防其管道滑脱,将其低导管感染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探究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对血站工作中进行献血护理服务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参加我市1000例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及献血者满意度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重视并完善献血护理服务质量,其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且大大提高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满意度.结论 在献血过程中为献血者提供一项良好的献血服务进行献血护理,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无偿献血者满意度,为院前的急救提供了良好的抢救条件,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增加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于海英;单晓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治疗的80例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控制患者血压正常,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骨外科100例创伤引流患者,任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实验组施用改良版封闭式负压引流.结果 从引流效果来看,实验组敷料更换次数为(1.2±0.6)次,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为(6.9±1.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可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引流有效率来看,实验组(94.0%)较对照组(76.0%)差异显著,效果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备不错的临床价值,能降低敷料更换次数、平均敷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卞博;刘群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在AECOPD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在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各项预后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输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较好.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并进行观察.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内科保守方法治疗,研究组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临床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四勇;宫鼎鼎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床对照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氧疗时间、呼吸困难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疗时间、呼吸困难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与机械通气法相比,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天娇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研究在胃肠手术治疗患者中采取腹部正中切口治疗的价值和效果.方法 此文参考不同手术切口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纳入且参与收治的58例胃肠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将经腹直肌切口纳入到参照组患者中(n=29),将腹部正中切口纳入到实验组患者中(n=29),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切口疝发生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胃肠手术治疗患者切口疝发生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参照组对应指标比较,P<0.05,统计学显示数据研究意义.结论 将腹部正中切口治疗应用在胃肠手术治疗患者中可降低切口疝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福金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7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3月~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各37例.结果 两组干预前血压及血糖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及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金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用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预用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患者104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预用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有效率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瘢痕子宫初次上环术治疗患者预用米索前列醇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党姜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风险及护理措施

    随着健康知识普及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妇产科工作性质特殊,常容易引发起一定的护理风险与护患纠纷等问题,影响了护理工作有效进展,以及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因此,在本文将深入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风险以及相应护理措施,以此提升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作者:赵佳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四物汤熏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物汤熏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15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物汤熏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A-36)和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JOA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增高,ODI评分、VAS评分、SAS评分降低(P<0.05).结论 四物汤熏蒸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

    作者:孟东红;张红;周爽;李艳华;张丽萍;王亦合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生存压力接踵而来,很多人很难适应种种压力变化的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剧烈变化,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对于精神科护理而言,精神科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病人群,工作于临床精神科的医护人员承担着更大的重任和心理压力,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护理管理模式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这是大势所趋.

    作者:朱霞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