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成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挑选出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们医院临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总共人数为46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专业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护理之后的护理效果评分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呼气峰流速及肺活量和MMRC评分及CAT评分等指标效果更为可观,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6%,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x2=7.6034,P=0.006).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临床疗效更为可观,值得临床推用.
作者:刘军红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康复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肺康复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92.73%>78.18%)以及FVC[(3.05±0.56)L>(1.84±0.51)L]、FEV1%[(65.42±5.52)%>(54.06±6.17)%]以及PEF[(4.91±1.12)L/s>(3.38±1.35)L/s]等肺功能指标相对更高(P<0.05),而抗生素使用时间[(6.95±0.84)d<(7.83±2.26)d]和住院时间[(6.19±1.37)d<(8.86±1.94)d]相对更短(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肺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18年第77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一新型的分离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并且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完善,到如今,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具有分离效率快、检测灵敏度高以及高度自动化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在药品检验行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了监控药品质量的重要技术.鉴于此,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作者:关丽丽;高杰;安贤兰;崔永学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临床药师参与辅助用药处方点评及其干预前后合理用药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4季度临床辅助用药处方点评工作,对干预前后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实际效果.结果 抽查辅助用药品金额排在100名以内的50例辅助用药,经过临床药师干预后,整体上辅助用药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另外,不合理用药率在逐渐降低,差异对比较为明显.临床药师参与辅助用药处方点评并进行干预后,不适宜医嘱用药、药品费用、DDS和药物总用量都呈下降趋势.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辅助用药处方点评,能够纠正临床实践中不合理的用药情况,使得临床用药更加规范,有利于保障用药的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燕俊青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Gamma钉在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2011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例分为给予PFNA的观察组与给予Gamma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给予PFNA治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张劲享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骨性膝关节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9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功能保护理疗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医学临床领域广泛推广.
作者:王宝典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前,我国对中药鉴定技术方法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难以对于重要的发展做出有力贡献,所以我国中药鉴定研究人员根据分子鉴定方法研究出全新的中药鉴定技术,能够较为精准的鉴定重要的成分以药效,并将其命名为中药系统鉴定法,其不仅能够从中药的性状以及显微方面进行鉴定,还能够通过中药中的DNA信息进行鉴定,以此来更深入的了解中药的药性以及成分,还能够有效的揭示中药中亚种、种、居群等分类关系,从而为我国的中药鉴定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使我国的中药事业能够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中药鉴定技术,保障我国中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中药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研究等速肌力训练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为2膝关节损伤患者取60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方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损伤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中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技术进行临床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田;刘洪举;李华;肖立 刊期: 2018年第77期
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科研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文书记录,将这些文书记录与以往的科研记录以及相关资料整理到一起,就形成了文书档案,这样的档案可以对所有医务项目及其医疗活动进行全面的体现.本文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且从创新的角度,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有效途径,以供医院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刘家广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张力带与髌骨爪置入治疗单纯横行和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至今于我院就诊的单纯横行和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3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张力带治疗,观察组给予髌骨爪置入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和骨折愈合时间相当;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膝关节功能评分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单纯横行和粉碎性髌骨骨折时,运用髌骨爪置入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束军潮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浅析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脑梗死阿托伐他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杜皆新;车文娟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研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联合应用莫沙比利于瑞巴派特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莫沙比利治疗)和观察组(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和治疗效率.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化妆女何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治疗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一的莫沙比利治疗,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更优越,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增加治疗安全性,帮助患者快速痊愈.
作者:李凤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超声技术辅助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组织病理活检、细胞学检查、手术等明确诊断病情,并在就诊期间应用超声诊断仪,总结二维模式和彩色多普勒模式下的声像图表现,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系统分析超声与病理诊断的差异,客观评价超声技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64例入选者38例诊断为慢性乳腺炎,超声声像图5例表现为肿块回声,10例表现为乳腺增生样,23例表现为大片状异常且回声不均匀.52例血流明显,44例可获得频谱血流.经超声诊断仪明确诊断54例,占比84.38%,7例误诊为乳腺癌,3例误诊为增生性/陈旧性积乳结节.结论 超声技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通过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声像图差异可鉴别、诊断疾病并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永红;漆秀英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综合性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陶丽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微波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慢性宫颈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宫颈微波术,研究组则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而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过程中,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宫颈微波术,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白带增多、下腹痛等症状,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潘秀明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比较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3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予以传统静脉尿路造影和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比较不同检查造影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43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经过手术证实肾囊肿18例,肾结石15例,输尿管结石10例,肾癌6例,膀胱癌4例,传统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1.4%低于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检查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4,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准确率高于传统静脉尿路造影的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泌尿系统结构,效果明显.
作者:盛卫东 刊期: 2018年第77期
当今社会,要想做好药品的质量监督工作,必须对药品进行抽样检查.药品稽查是药品监督的基础.对药品进行抽样检查,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从而保障药品安全;对药品进行抽样检查,可以减少检查费用,减轻药品抽检单位的工作量.目前,药品稽查抽检的阳性率不高,不能满足用药安全的需求.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品稽查抽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周彩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分析不同病原所致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1348例,测定病毒核酸,分析结果.结果 患者样本中,肠道病毒71(EV71)感染355例(26.34%),柯萨奇病毒A16(CA16)感染252例(18.69%).两个病原比较,EV71组发病年龄偏低,皮疹多样,更易出现在躯干,患儿发热率为67.23%,高于CA1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原流行主要集中于5~8月.结论 不同病原所致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对不同病原感染需针对性防治.
作者:张芙荣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对于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的诊治提供药物选择方案.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癫痫患者共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入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各为31例.给予苯妥英钠组患者苯妥英钠片,口服使用,维持剂量为300 mg/d.丙戊酸钠组患者则给予丙戊酸钠片,每日2次,维持量为1000 mg/d.随访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结果 苯妥英钠组和丙戊酸钠组对于癫痫的控制有效率(包括痊愈和显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丙戊酸钠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苯妥英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者使用苯妥英钠或丙戊酸钠均能达到较好的病情控制,但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使用中更有益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治疗.
作者:马媛;韩婕 刊期: 2018年第77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改良TIPS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选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将TIPS术应用于对照组,将改良TIPS术应用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在出血复发率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 改良TIPS术代替常规TIPS术实施于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对于降低出血复发率,价值显著.
作者:王泽鑫 刊期: 2018年第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