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YAP 、LPA及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杨海波;黄定强;姜粱

关键词:头颈鳞癌, YAP, LPA, TAZ
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Yes相关蛋白(YAP)及含PDZ结合区的共转录激活因子(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石蜡标本共计136例,其中包括头颈鳞癌癌旁正常组织37例、头颈良性瘤样组织35例、头颈鳞癌64例,所有标本术前均无放化疗史,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LPA、YAP及TAZ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LPA mRNA在头颈鳞癌癌旁正常组织、良性瘤样组织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近(P> 0.05);YAP mRNA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要高于癌旁组织、瘤样组织中的表达(P< 0.05);TAZ mRNA在头颈3种组织中呈低表达,但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瘤样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P< 0.05);YAP及TAZ蛋白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瘤样组织中的表达(P< 0.05);鳞癌患者YAP的表达在肿瘤>3.0 cm、淋巴结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AZ的表达在肿瘤中低分化、肿瘤>3.0cm、淋巴结阳性及Ⅲ~Ⅳ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YAP及TAZ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LP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及相关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IS监测为导向的丙泊酚靶控输注预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丙泊酚靶控输注并以BIS监测为导向,调整靶控浓度达到预设镇静深度,能否预防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354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3组.胎儿娩出后:(1)对照组持续泵注10 mL/h生理盐水;(2)BIS 85组,丙泊酚靶控输注以0.8 μg/mL为起始,调整浓度维持术中BIS 80~ 90;(3)BIS 75组,丙泊酚靶控输注以1.2μg/mL为起始,调整浓度维持术中BIS 70~ 80,均至手术结束.比较3组产妇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和头痛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BIS 85组仅能减少胸闷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对照组相比,BIS 75组能减少产妇恶心、呕吐以及胸闷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 0.001).BIS 85组和BIS 75组的产妇术中均未出现头痛.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术中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BIS 70 ~ 80之间,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鹏;庄菁;李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穿刺辅助技术在野外战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在野外光照不足情况下辅助卫勤人员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提高战伤救治效率、保证作战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夜间野外训练场,模拟黑暗无光照环境下的静脉输液治疗,选取北京市某工程兵训练部队429名战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4例,使用军用强光手电筒进行静脉输液,观察组215例,使用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进行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建立单个静脉通道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模拟实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8%、75.7%,平均穿刺用时分别为(66.38±11.34)s、(89.94±12.38)s,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8%、10.4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穿刺辅助技术能够提高无光照环境下静脉穿刺成功率且实用性强、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战伤救治,填补了无光源条件下静脉穿刺的空白,对保障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玉洁;李平;张曼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病(NAFLD)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防治都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微生态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逐渐被人们所发掘,其参与着机体的代谢,疾病的发展,尤其和NAFLD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从肠道菌群的治疗角度出发,有望成为治疗NAFLD的新方法.本文就肠道微生态和NAFLD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蓓蕾;谢博文;胡朋言;纪云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清除率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及sTREM-1清除率(sTREM-1c)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2016年1-12月患者共54例,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通过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第1、5、7、9天sTREM-1及sTREM-1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基线比较APACHEⅡ评分、PCT、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sTREM-1水平呈下降趋势,好转组下降优于恶化组.同样,sTREM-1c在好转组第5、7、9天下降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其次,不同时间点PCT、sTREM-1、sTREM-1c及24 h内APACHEⅡ评分AUC依次为sTREM-1 7、APACHEⅡ及sTREM-1 5、PCT、sTREM-1 9、sTREM-1c 9及sTREM-1 1,小为sTREM-1c5及sTREM-1c 7.结论 在临床上可动态监测sTREM-1并进行sTREM-1c分析,比单纯监测sTREM-1可能更优越.

    作者:罗运山;刘易林;邓霞梅;张健;李莉;饶明清;罗健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NLRP3炎性小体促分泌产物IL-1β、IL-18评估RA-IP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NLRP3炎性小体促分泌产物IL-1β、IL-18预测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RA-IP)的能力.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确诊为RA-IP的患者105例,治疗后登记相关资料.随访1年,根据患者随访结局分为不良组与良好组.生存曲线显示随访后的不良预后率;同时,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回归评价多个因素对RA-IP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程度;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RA-IP患者预后转归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显示RF-IgM、IL-1β、IL-18对疾病治疗预后有显著影响且IL-1β影响程度大(RR=1.624);不良组中IL-1β、IL-18显著高于良好组,RF-IgM阳性患者人数亦显著高于良好组(x2=4.152,P=0.042);ROC曲线下IL-1β面积相对高,其敏感性为55.9%,特异性为86.2%.结论 IL-1β对RA-IP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作者:张帆;苏爱峰;李彦芳;郭兰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NT-ProBNP水平对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与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Ea/Aa)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和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脏超声参数.对NT-ProBNP与左心室舒张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ROC曲线分析了NT-ProBNP应用于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VRT和NT-ProBNP显著提高(t=5.844、7.947,P=0.005、0.000),而Ea/Aa显著降低(t=4.639,P=0.01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IVRT显著正相关(r=0.507,P=0.001);与Ea/Aa显著负相关(r=-0.592,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NT-ProBNP与IVRT、Ea/Aa独立相关(标准化β=541.90、26.38).ROC预测结果显示,NT-proBNP(截止值为426 pg/mL)在检测Ea/Aa<1.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佳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能够有效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刘璟霞;王朝阳;王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缝合方法预防或减少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跟骨骨折切口不同种缝合方法并发症的高低,明确跟骨骨折切口缝合佳方法.方法 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因跟骨骨折住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病例120例.手术切口采用外侧“L”切口.分别采用Allgower-Donati缝合法、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皮内缝合法、间断缝合法缝合切口.分别统计4种缝合方法术后切口及周围张力性水疱、切口皮缘坏死、缝线切割皮缘、钢板外露等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Allgower-Donati缝合法并发症率为6.7%,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并发症率为13.3%、皮内缝合法并发症率为26.7%、间断缝合法并发症率为33.3% (P< 0.05).结论 Allgower-Donati缝合法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余江;胡兆洋;李光胜;胡敏;蒲川成;冉学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FAK基因沉默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AK基因表达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siRNA干扰技术瞬时转染构建FAK siRNA.将实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运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研究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FAK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mRNA<0.01,P蛋自<0.05);MTT实验结果显示在48和72 h时,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穿膜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作者:陈凯;刘涛;李张维;李梁;潘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宫颈癌临床治疗新进展

    宫颈癌治疗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结合临床资料选择适合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宫颈癌治疗方式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三种治疗方式如何完美配合应用于临床治疗是研究者们一直以来致力解决的问题.肿瘤精准治疗的提出表明了靶向性,精准化个性治疗是今后宫颈癌临床治疗的大方向.

    作者:刘倩;王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负压鞘26例(A组),未应用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盂内压、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石街形成、术后发热(T> 38.5℃)、炎症指标(PCT、WBC)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A组肾盂内压均低于B组,A、B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2%和83.3%,手术时间分别为(80.1±2.2) min和(105.2±3.5) min,术后石街形成例数分别为1例和6例,术后发热(T> 38.5℃)分别为1例和4例,术后A组炎症指标(PCT、WBC)计数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7.4±0.8)d和(8.2±1.3)d,住院费用分别为(20 857.1±389.4)元和(22 008.5±394.3)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术中是安全、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天;孙祥宙;盛明;黄晨;李逊;何永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影响.方法 68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参与本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节律性听觉刺激及减重步行训练来指导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步行训练.监测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的冻结步态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计时起立行走计时、Berg平衡量表评分来评价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训练后冻结步态量表评分下降,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降低,5次坐到站测试计时降低,计时起立行走计时缩短,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加,这些指标均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节律性听觉刺激联合减重步行的综合训练可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功能的改善.

    作者:宋金辉;杨晶晶;方星;张贵斌;王普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噬与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真核细胞的一种降解现象,在应激时可以被激活,可以起到调控细胞存亡的作用.自噬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蛋白分子及细胞器,同时还参与免疫系统和病原体的相互作用.近年多个研究显示,在脓毒症发生时上调的自噬水平对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临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也与组织自噬水平相关.本文就近年自噬发生机制与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的进展作综述.

    作者:张天楠;陈笑兰;曾其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血清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40例MPP患儿和135例健康儿童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PLS-DA分析.结果 IL-10和IFN-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均为0.84(95%CI:.0.79 ~ 0.89).IL-10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77.0%;IFN-γ诊断M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1%和82.2%. PLS-DA模型对疾病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0%和88.15%,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6.4%和87.4%.结论 基于血清7种细胞因子的PLS-DA模型有助于MPP患儿的辅助诊断和预测分析.

    作者:黄飞燕;刘春艳;朱红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首发ASTEMI患者梗死部位与BNP、LVEF的关系

    目的 探讨首发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梗死部位与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63例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梗死部位分为广泛前壁梗死组、前壁梗死组、前间壁梗死组、下壁梗死组,测定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及LVEF,并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广泛前壁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而LVEF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分别高于前间壁组及下壁组,而LVEF分别低于前间壁组和下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间壁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BNP水平高于下壁组,而LVEF低于下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广泛前壁组、前壁组、前间壁组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下壁组,且广泛前壁组为高.结论 首发ASTEMI患者的梗死部位与BNP水平、LVEF有密切的关系,梗死部位、BNP水平及LVEF均可作为ASTE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早期并发症、预后等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刘营伟;艾尔肯·阿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支气管内镜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76例的疗效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病理确诊76例初治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支气管内镜联合治疗组(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痰菌阴转时间、阴转率及总体疗效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观察期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治疗有关严重不良反应.相关分析发现治疗次数与病变侵犯面积(r=0.296,P=0.025< 0.05)以及病理类型(r=0.323,P=0.014< 0.05)呈正相关.结论 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有效手段,应提倡早期积极干预.

    作者:张东;孙昕;秦中华;秦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RNA结合蛋白Larp1在卵巢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RNA结合蛋白Larp1在卵巢癌细胞转移与上皮间质转化(EMT)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Lar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侵袭转移作用与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在卵巢癌细胞中通过慢病毒转染过表达Larp1,通过3D侵袭实验、定点趋化实验分析在促生长因子影响下Larp1过表达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细胞质内Larp1表达及分布与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Larp1过表达会促进卵巢癌EMT,增强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Larp1过表达的SKOV-3与OVCAR-3细胞对促生长因子(TGF-β、EGF、bFGF)趋化反应更加明显;Larp1过表达能促进卵巢癌细胞肌动蛋白纤维与应力纤维生成且Larp1与肌动蛋白纤维共定位.结论 卵巢癌细胞中Larp1过表达能促进癌细胞侵袭转移,因此更加全面地理解Larp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可为诊断卵巢肿瘤分期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戴燕;金世光;王薛洁;杨鑫泉;王大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女性首次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PCI后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女性首次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 5年6月发病24 h内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女性患者123例,其中NSTEMI患者7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53例,比较NSTEMI与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女性NSTEM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NSTEMI、STEMI患者中高血压分别为48、26例,糖尿病分别为38、38例,高脂血症分别为52、29例,收缩压分别为(134.31±22.26)、(125.04±19.63) mmHg,白细胞计数分别为(9.02±3.75)、(11.37±3.63)×109/L,肌钙蛋白-Ⅰ分别为(8.63±18.34)、(18.79±27.76) μg/L,两者比较,均P<0.05.出院后1年期间内,NSTEMI患者血运重建率、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高于STEMI患者(47.7% vs.28.0%,62.9%vs.35.8%),均P<0.05).Cox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HR=1.241)、肌钙蛋白-Ⅰ(HR=1.026)升高是女性首次NSTEMI患者PCI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女性STEMI患者相比,女性N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更多,收缩压更高,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更低.女性NSTEMI患者远期预后较差,白细胞计数、肌钙蛋白-Ⅰ升高是女性首次NSTEMI患者PCI顸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宏;李璐;冯凯歌;黄磊;刁颖;王秋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率震荡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震荡(HRT)与血压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高血压痛血压未控制组40例、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组50例、对照组非高血压痛52例的一般临床特征、HRV和HRT指标.结果 (1)高血压痛血压控制组体质指数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和血压控制组所用降压药比例和用药种类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极低频(VLF)、低频(LF)和震荡斜率(TS)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血压未控制组高频(HF)显著低于血压控制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EF值、肌酐、血脂、β受体阻滞剂和合并吸烟史、冠心痛史、糖尿病史影响后,rMSSD、pNN50、VLF、LF、HF、TS降低是高血压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4)对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LF与TO呈负相关;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与TS呈正相关.结论 血压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HRV和HRT异常,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作者:余意君;邹武松;朱朋飞;张明静;徐艳玲;吴慧君;郑伟;谢亚文;顾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噬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自噬是细胞内回收清除代谢废物并加以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再障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制改变,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血液疾病.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再障患者的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着自噬缺陷,且自噬很可能会通过对造血干细胞功能特性的维持和调节、健康造血微环境的维护以及细胞免疫的稳态调节,参与到再障的发病机制中来,影响再障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再障中的自噬水平变化及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云;方香玉;罗萍;黄禾;冷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12月确诊的34例SLE并发DAH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和转归.结果 SLE合并DAH发病率为0.39%,年龄19(IQR 11.75~ 32)岁,病程6(2~ 15.75)个月,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为19.5(16 ~ 25)分;抗双链DNA抗体定量24.35(2.89 ~ 129.25);补体C3 0.38(0.26~ 0.84)g/L.预后:总体病死率73.5%,经风湿免疫科治疗52.9%.影响病死率的治疗有CTX(OR=0.059,95% CI0.006 ~ 0.554,P=0.013)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大于常规剂量激素治疗(OR=0.059,95% CI 0.006 ~ 0.554,P=0.013).结论 SLE合并DAH症状常不典型,表现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等,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应用CTX联合大于常规剂量激素治疗原发病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黄子宸;王荷郡;赵铖;郑乐婷;文静;陈战瑞;雷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