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自主呼吸通气模式在膀胱内窥镜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邓碧凡;汤伟光;陈强文;谢睿彬;徐名开;刘少烽

关键词:
摘要: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在耳鼻喉科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常急诊就诊,如就诊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0.5%,手术并发症达2‰[1-3].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治疗方法[4].SpO2 降低、心律失常、和支气管痉挛等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而术中患者通气模式的选择是影响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5].自主呼吸通气和无自主呼吸通气是目前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中主要的通气方式.自主呼吸通气模式是传统的通气模式,也应用广泛的通气模式[6].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无自主呼吸通气模式在肌肉松弛剂的作用下使气管及声门松弛,可使双侧声带处于外展状态,患者不会由于气道刺激引起呛咳、气管痉挛及患者躁动,有利于手术的进行[7].该研究首次采用带电视监控的膀胱内窥镜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T-proBNP、血乳酸、肌钙蛋白I及血浆胱抑素C等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比NT-proBNP、血乳酸水平、肌钙蛋白I及血浆胱抑素C多个血清学指标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科并后续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线资料、△NT-proBNP、△血乳酸、△肌钙蛋白I及△血浆胱抑素C水平、NYHA分级、LVEF及E/A.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发生不良预后的患者定义为不良预后组,病情无恶化者定义为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评价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运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血浆胱抑素C水平及肌钙蛋白I预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NT-proBNP、△血浆胱抑素C水平、肌钙蛋白I、NYHA分级以及LVEF能影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大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NT-proBNP(P=0.019)、△血浆胱抑素C(P=0.037)、肌钙蛋白I水平(P=0.028)及LVEF(P=0.045)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四者相比,△NT-proBNP水平的影响程度高(RR = 1.598);而ROC曲线下△NT-proBNP水平的AUC为0.831,且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87%、72.44%,△NT-proBNP与LVEF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的AUC为0.842,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3%、76.2%.结论 NT-proBNP水平与LVEF联合诊断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大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常规评估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今;于涛;黄克力;刘科;杨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体肠道微生物与HIV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人体肠道内定植着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这个庞大而多样化的微生物系统在调节宿主代谢和免疫中起关键作用.HIV感染导致肠道微环境平衡被破坏,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以及代谢,破坏正常的宿主反应机制,扰乱宿主-菌群正常相互作用中的微妙平衡.本文对人体肠道微生物与HIV感染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敏;申元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髋臼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传统手术(A组)与3D打印辅助手术(B组)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3例患者行3D打印辅助设计手术,依此对髋臼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术前模拟复位固定手术.余22例患者行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创伤程度及全身炎性反应,Matta影像学评定术后骨折块即刻复位效果,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髋关节活动功能评分评价术后康复功能状态.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A组术后24 h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肌酸激酶较术前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即刻复位效果B组优于A组,优良复位率达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4),末次随访改良的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A组优良率为50%,B组为9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B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 =0.027).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创伤小,术后复位效果好,近期疗效满意,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结果.

    作者:漆启华;鲍坤旺;肖强;邓亮;李晨;曾纪焕;袁中平;董谢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联合喉罩通气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妇血压、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42例剖宫产的产妇被分为两组: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组(GA组,n = 20)和椎管内麻醉组(RA 组,n = 22).记录产妇基础值(T0)、切皮前(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1 min(T3)、3 min(T4)、5 min(T5)、胎儿娩出断脐时(T6)SBP、DBP、HR及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结果 与T0时比较,GA组SBP、DBP各时点无明显差异,T1∽T4时HR明显降低(P <0.05);RA组T1~ T5时SBP、DBP、HR明显降低(P < 0.05).T1~ T4时GA组SBP、DBP明显高于RA组(P < 0.05),HR无明显差异.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GA组麻黄碱使用例数明显低于RA组.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产妇血压、心率稳定,不增加新生儿呼吸抑制.

    作者:徐光红;李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新疆1912例女性不同HER-2状态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分析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不同状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ER-2阳性乳腺癌与HER-2阴性乳腺癌在3年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3年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R-2阳性组中行靶向治疗患者3年OS高于未行靶向治疗者.COX分析显示,HER-2状态、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影响乳腺癌OS和PFS的独立因素,民族为PFS的影响因素.亚组分析中,年龄、内分泌治疗是HER-2阴性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R为HER-2阳性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新疆地区女性乳腺癌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HER-2表达阳性率为30.9%,诊断时具有低龄化趋势.其预后与HER-2状态、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有关,民族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FS的重要因素.

    作者:彭亚栋;刘宁;成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方案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带线锚钉、空心螺钉及钢丝固定治疗青少年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胫骨髁间棘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共计46例,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带线锚钉组)、B组(空心螺钉组)及C组(钢丝组).所有患者均统计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次数,评估膝关节Lysholm、Tegner、IKDC及VA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3个月(11~14个月)随访,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骨骺损伤及骨折移位等并发症.术前,A组、B组及C组间的Lysholm、Tegner、IKDC及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0.67 ± 16.68/114.00 ± 20.28/111.88 ± 20.07)min,住院时间分别为(8.40 ± 1.12/15.47 ± 1.25/15.19 ± 1.17)d,手术次数分别1/2/2次.术后,各组末次随访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间的Lysholm、Tegner、IKDC、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线锚钉、空心螺钉及钢丝固定治疗青少年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相比之下,带线锚钉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可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杨君君;吴江怡;肖晟;周益昭;黄术;夏铎;刘宝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全麻下子宫切除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全麻下子宫切除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68岁,体重50~68 kg,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25):CON组(对照组)、LIDO组(利多卡因组),DEX组(右美托咪定组)和DEX+LIDO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随后持续输注至关腹结束.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采集给药前(T1)、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2 h(T3)和术后24 h(T4)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收集成功后经离心取血清放置-70℃冰箱待测.结果 四组在T2、T3和T4时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与CON组比较,DEX组和DEX+LIDO组在T2、T3、T4时血清中IL-6和TNF-α明显降低(P<0.05),尽管LIDO组在T2、T3、T4时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IDO组比较,DEX组在T3和T4时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在T2、T3、T4时血清中IL-6明显降低(P<0.05);DEX+LIDO组在T2、T3、T4时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DEX组比较,DEX+LIDO组在T2、T3、T4时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降低(P<0.05).而DEX组和DEX+LIDO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亦明显延长(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可降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相关.

    作者:董金春;王胜斌;徐四七;张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常规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

    目的 观察神经外科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常规对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56例.根据术后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48例及非DVT组108例.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指标(TNF-α、IL-1β、IL-6、IL-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DVT的可能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截断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TNF-α、IL-6、IL-8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及血清TNF-α浓度升高可能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计数值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相应的预测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2.7%;TNF-α水平预测神经外科术后DVT形成的ROC曲线相应的预测敏感度为72.3%,特异性为83.1%.结论 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与TNF-α水平升高对预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具有一定提示作用.

    作者:赵信德;谢韬;连宗德;金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八珍汤颗粒治疗抗结核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运用八珍汤颗粒配合精心护理方案治疗抗结核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抗结核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正规抗结核(2HRZE/4HR)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运用升白胺配合八珍汤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对照组则采用升白胺配合安慰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数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显效病例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珍汤颗粒配合临床精心细致、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有明显趋利作用.

    作者:周日花;傅根莲;石燕;胡雪;甄利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吞咽功能训练操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对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操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吞咽功能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训练操.观察并记录两组训练2周后吞咽障碍程度、训练依从性和训练前后生存质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训练2周后吞咽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2周后各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操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提高训练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吴英;陈香凤;董军;艾红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伴自身抗体阳性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形态学特征

    目的 通过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活检病理结果,探讨伴自身抗体阳性的原发ITP(PITP-ANA)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15年7月住院治疗110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免疫学检查,分为伴自身抗体阳性的原发ITP(PITP-ANA)组、原发ITP(PITP)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ITP(SITP)组,并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骨髓形态学及病理特点.结果 骨髓增生程度在3组患者中均以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为主.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比例在PITP组、PITP-ANA组及SITP组分别为4.92%、16.67%、26.32%,SITP组巨核细胞数量较PITP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幼稚巨核细胞数量在SITP组高于PITP-ANA组.骨髓病理检查中网状纤维PITP-ANA组较其他两组增生明显.结论 SITP和PITP-ANA组患者的骨髓更易表现为巨核细胞计数减少和骨髓纤维化.

    作者:周红琳;陈以娟;蔡欣;任潇潇;郭慧霞;张晶晶;王立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与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PICCO监测心率变异性及心输出量(CO)与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相关性.方法 60例食道癌根治术患者采用PICCO监测心电指标,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定位成功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肺萎陷30 min(T4)、双肺通气后(T5)、术后10 min(T6)的NT值、NT分级、心脏指数(C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Poincare散点图分析心率短轴(SD1)及长轴(SD2)变化.结果 监测期间(T1~T6)CI、CO、SD1与NT呈低度线性相关,P<0.001;SD2与NT呈显著性相关,P < 0.001;术中(T2~T5)术中CI、CO、SD1、SD2与NT呈低度线性相关,P <0.001.结论 全麻手术中监测心率变异性(SD1、SD2)及心输出量(CO)与麻醉深度NT值呈相关性,协同监测有助于提升麻醉安全性.

    作者:詹银周;张兴安;郭春明;蔡楚源;陈朝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复发鼻咽癌综合治疗及其进展

    鼻咽癌是华南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为代表的精确治疗应用于临床以来,原发鼻咽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令人满意,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一旦复发则生存期很短.复发鼻咽癌的挽救治疗是困难的,治疗方案非常有限,主要包括放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就近几年复发鼻咽癌综合治疗进展作一篇综述,分析各治疗手段的优势及局限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赵海鹰;李思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侧卧与跪趴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在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研究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二孩政策放开,对剖宫产后再生育面临问题的认识加深,自然分娩重新提到临床工作研究中.仰卧位分娩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使用广泛的传统体位.自由体位分娩有多种方式,如常用侧卧位、跪趴位、蹲位等取得良好效果,但仍存在很大争议[1].笔者将2016年1-8月我院收治的284例初产妇随机给予侧卧位、跪趴位两种不同体位,分析和比较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侧卧位与跪趴位两种分娩的第二产程的异同点,为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石慧娟;李科莲;刘冬艳;韦涛;吴海燕;韦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创伤骨科医师对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风险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预防DVT已经成为创伤骨科医师管理围手术期骨折患者的重要课题.目前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抗凝已达成共识[2],但是踝关节骨折抗凝方案尚未形成,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3].踝关节骨折多需石膏固定并长时间制动,负重时间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损伤可能,这些特点符合Virchow提出的DVT发生三要素[4],并存在可进展为致死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多数足踝外科医师将踝关节骨折血栓研究置于足部骨折、跟腱断裂等研究之中,未单独研究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的必要性.虽然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DVT发生率不高,但仍存在致死性肺栓塞可能.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于2010年提出的VTE预防指南倡议[5],对于所有下肢骨折石膏固定的患者,推荐应用药物抗凝.但是HAMILTON等[6]对NICE推荐的VTE预防指南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药物抗凝的指征被放大了.这些争论促使笔者对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的必要性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尚无关于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的大宗数据临床研究,尚无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血栓防治的标准指南.本文通过对23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抗凝策略的比较研究,探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为制定远端肢体骨折围手术期抗凝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东亚;郑欣;李洪伟;王业华;蒋健;袁泉;王龙;郭开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丙烯酰胺母源性暴露对仔鼠海马齿状回DCX和GAP-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检测丙烯酰胺(ACR)母源性暴露对仔鼠海马齿状回双皮质素(DCX)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ACR的神经发育毒性.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 mg/kg)、ACR低(4.5 mg/kg)、中(9 mg/kg)和高(18 mg/kg)剂量组,每组8只,从妊娠第15天至分娩后第13天进行灌胃染毒.在分娩后第14天对仔鼠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仔鼠海马齿状回DCX和GAP-4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组孕鼠海马齿状回DCX和GAP-43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ACR减少DCX和GAP-43的表达,可能干扰了神经元的生长发育.

    作者:杨德慧;赖胜敏;古梓婷;刘鸿庆;马宇昕;罗利;李国营;刘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可吸收止血膜在腰椎手术的止血效果

    目的 探讨可吸收止血膜在腰椎手术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4年至2015年40例拟行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手术的患者(主要为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使用可吸收止血膜组和采用常规止血方法组,比较2组患者24 h切口引流量、术前与术后1 d血红蛋白下降情况.结果 可吸收止血膜组术后24 h切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可吸收止血膜在腰椎手术的止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脊椎手术推广应用.

    作者:王岩民;樊勇;高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124例APP患者随机分为A组(血液灌流组)40例、B组(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血液灌流组) 42例及C组(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组)42例.治疗前及治疗3、7 d,检测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变化;分析APP患者PⅢNP与百草枯浓度相关性和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3组PⅢNP、CⅣ、TGF-β1、MDA、SOD和SOF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3 d,3组MDA和SOFA评分高于治疗前,A组升高明显,SOD活性降低,A组降低显著(P<0.05);治疗7 d,3组MDA和SOFA评分低于治疗3 d,C组降低显著,SOD活性升高,C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3、7 d,3组PⅢNP、CⅣ和TGF-β1逐渐升高,C组升高缓慢(P<0.05);APP患者PⅢNP与百草枯浓度呈正相关(P<0.05);3组病死率分别为65.00%、45.24%和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治疗APP患者能降低PⅢNP、CⅣ、TGF-β1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国营;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朱保月;李伟;刘永建;王璞;王维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鼓膜置管及其合并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改善的疗效分析:Meta分析

    目的 研究鼓膜置管以及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听力改善疗效.方法 通过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相关文献,选择鼓膜置管、鼓膜置管合并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_Hand-book中提供的Risk of Bias Table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版本5.02)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有4个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纳入分析.随访6个月时单纯鼓膜置管与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两者听力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WMD=1.06,95%CI:0.18~2.29,P=0.09),随访12个月时患儿听力提高程度上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要优于单纯鼓膜置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03,95%CI:0.91~5.14,P=0.005).结论 Meta分析显示,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予以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同期手术可改善患儿远期的听力情况.

    作者:邹宇;刘漪;陈洽鑫;麦飞;黄亚萍;张心丽;林小燕;邓梦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小鼠流感血清检测技术

    目的 通过比较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达菲干预组血清之间的拉曼光谱差异,探索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流感病毒感染血清检测新方法.方法 以纳米银溶胶为活性基底,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正常组、模型组和达菲组小鼠血清的拉曼增强光谱,并进行正交校正的偏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同时,采用RT-PCR测定肺组织中流感病毒RNA复制数作为对照方法.结果 在第3、5天两个时间点,正常组、模型组和达菲组3组血清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离趋势,经ROC曲线评估,运用OPLS-DA建立的3组血清SERS图谱模型预测能力较高,能够对3组血清进行良好的区分、鉴别.结论 SERS与RT-PCR检测鉴别结果一致,初步研究表明SERS图谱有助于鉴别和诊断机体是否感染了流感病毒.

    作者:张会敏;曲新艳;周喆;王升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