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邓西龙;潘越峻;蔡水江;黄煌;李幼霞;刘勇进
目的 研究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患者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早期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实验室评估胚胎发育潜能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生殖中心92例行ICSI-ET患者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55例和高龄(>35岁)组37例.利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颗粒细胞端粒长度,分别记录每组患者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妊娠患者端粒长度较未妊娠患者长(P<0.05).结论 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早期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楠;唐妮;韦立红;李忻琳;林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生理性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患者应用个体化运动控制训练的近期效果.方法 通过站立位和坐立位弯腰测试以及单腿测试筛选和确诊入组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肌肉能量技术(MET)和冲击手法调整髂骨的旋转,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局部肌肉牵伸、灵活性及稳定性等运动控制训练.观察所有患者的早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和OD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3周对照组VAS评分及ODI出现上升,而研究组则变化不明显,两组治疗的持续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手法运动性测试评估的运动控制训练对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持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舜;李太良;宋成宪;廖佳城;王润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β-catenin、淋巴细胞增强因子1(LEF1)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62例初诊AML患者、23例初诊ALL患者、20例对照及K562、HL-60、THP-1、Raji细胞株β-catenin和LEF1 mRNA表达.结果 AML组β-catenin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LEF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ALL组β-catenin、LEF1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AML 、ALL组β-catenin与LEF1 mRNA表达均呈相关性(P < 0.05).在三种AML细胞株中,THP-1细胞β-catenin mRNA表达高,LEF1 mRNA表达低,表达方向基本与AML患者一致.结论 AL患者有Wnt/β-catenin路通的异常激活,β-catenin/LEF1转录复合体可能在ALL发病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巍;刘文鑫;黄永彬;洪运广;杨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与多孔腹腔镜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32例,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6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VF-ET,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LESS组与多孔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P <0.001)、住院时间缩短(P<0.001).LESS组与多孔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LESS组与多孔组术后IVF-ET,其AFC、AMH、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安全可行.
作者:翁慧男;阮建兴;王媛媛;陈烨;刘风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iR-37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AML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中miR-372的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72可能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372,通过划痕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 AML患者血浆中miR-372的水平显著上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miR-372可以区分AML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 miR-372可以抑制PTEN-3'UTR的活力.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372可以显著降低HL-60的细胞迁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中,miR-372水平显著升高.通过靶向抑癌基因PTEN,miR-372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筛查和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赵强强;冯建明;李文倩;沈括;陈绍斌;解友邦;赵长明;侯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患者个性化器械(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治疗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修复重建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置换及膝关节置换应用较为成熟,而肩关节置换尚属于起步阶段,其他关节修复重建鲜有报道.结论 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刘德健;李彦林;毛健宇;蒙旭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原核细胞体系表达、纯化GRIK3胞内区蛋白.方法 构建带有His标签的GRIK3胞内区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Czn1-GRIK3-intr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表达His-GRIK3-intra融合蛋白后,Ni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目的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插入序列正确的GRIK3胞内区原核表达质粒,该质粒能在E.coli中高效表达GRIK3胞内区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后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出GRIK3胞内区蛋白,为探索膜蛋白GRIK3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高永辉;肖斌;刘明;廖扬;唐荣芝;孙朝晖;李林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极早期控制性低温雾化对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咽喉疼痛(POST)等咽部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胸科手术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POST相关咽喉部不适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5例.采用头戴式雾化口鼻吸入装置,雾化吸入时间15 min,C组拔管即刻行20℃生理盐水12 mL雾化吸入,R组拔管即刻行20℃生理盐水10 mL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1 mg)雾化吸入,L组拔管即刻行0℃生理盐水10 mL加布地奈德2 mL(1 mg)雾化吸入.记录拔管后1、2、6、24 h各组患者咽喉疼痛、咽喉干涩、声嘶和吞咽困难评分.术后1 d行QoR-40量表评分.结果 L组拔管后1、2、24 h的咽喉疼痛、咽喉干涩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1、6、24 h吞咽困难的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1 h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R组的各个评价指标评分拔管后1 h及以后的各个时间段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声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1 d QoR-40量表总分显著高于C组和R组(P<0.05).结论 术后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即刻布地奈德低温雾化吸入能有效缓解POST相关并发症的程度,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有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琪;钟雪娇;胡开红;兰淋;杨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Neuritin与HSP60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研究肝损伤修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4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和实验组(n=42),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均行70%肝左叶切除以诱导急性肝损伤,并于术后6、12、24、48 h和3、7、14 d再次切除残余肝左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Neuritin与HSP60在相应时间点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差异,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各时间点肝脏病理学改变,同时于尾缘静脉采血检测ATL和AST水平变化.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于术后6、12、24、48 h血清ALT、AST含量持续增高并于48 h达到高峰,3 d开始降低、7 d几乎接近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提示: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肝小叶结构排列紊乱,气球样变明显,在术后48 h为明显;(2)在肝损伤修复的整个过程中,Neuritin与HSP60的表达变化呈现截然相反的差异,Neuritin的表达与肝损伤的加重或修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1),并且在肝损伤重的48 h时其表达量低;HSP60的表达与肝损伤的加重或修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并且在肝损伤重的48 h时其表达量高.结论 (1)采用单纯性70%肝左叶切除术,成功建立了SD大鼠的肝损伤修复模型,其损伤在术后第48小时重,该方法造模成功率为100%(42/42),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为研究肝再生、肝损伤、肝移植等提供了一种可靠且简便的动物模型;(2)Neuritin的表达在肝损伤后逐渐降低,并在第48小时达到低,而HSP60的表达逐渐升高,并在第48小时达到高;(3)Neuritin与HSP60的表达变化与肝损伤修复过程密切相关(P<0.001),呈现出一定变化规律,两者可能通过某种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共同参与并促进了肝损伤的再生修复.
作者:王朝阳;朱美意;欧阳军;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腹腔镜Soave术(LS)和改良腹腔镜Swenson术(MLSw)在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7例儿童短段型巨结肠临床资料.LS术26例,MLSw术51例.收集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12~48个月.结果 MLSw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LS组少.两组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无明显差异. MLSw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LS组低,但两组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LS和MLSw术都适用于儿童短段型巨结肠的治疗.但MLSw操作更简单,术后早期的排便控制更好.更重要的是,MLSw术可完全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而无需保留直肠肌鞘.
作者:伍耀豪;曾乐祥;邱荣林;张杰;周嘉嘉;蒋雯丽;邓小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草氨酸钠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乳酸测定试剂盒和血管紧张素ⅡELISA试剂盒检测草氨酸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乳酸和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影响;应用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草氨酸钠对乏氧CNE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草氨酸钠对乏氧CNE2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草氨酸钠处理后CNE2细胞的乳酸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草氨酸钠有抑制乏氧CNE2细胞增殖的作用.草氨酸钠处理的乏氧CNE2细胞对射线的敏感度明显增加.结论 草氨酸钠对乏氧CNE2鼻咽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了其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CNE2细胞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有关.
作者:程坦;郑杰灵;刘颖;谢国柱;袁亚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较为凶险,且具有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的血液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微小RNA(miRNAs)对血液系统肿瘤的不同细胞发展阶段进行调控,其作用形式是通过降解目标RNA或者抑制目标蛋白质的翻译进行转录后调控.既往研究表明,miRNAs在APL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作为癌基因,还可以作为抑癌基因,这为APL的诊断以及治疗的提供了新型标志物.本文综述了miRNAs与APL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APL精准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陈诚;陈占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度混合痔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观察组给予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而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尿潴留、肛门失禁、肛门直肠狭窄、继发性肛裂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的肛管大峰值流速(PSV)与小峰值流速(EDV)值都低于术前1 d(P<0.05),观察组3个月的肛管PSV与EDV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能减少痔血管血流,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雷新益;张志云;吉祖进;蒋学军;杨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哮喘是一种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给社会、医疗造成了极大负担.哮喘患者常因急性发作而入院治疗,而这种急性发作是哮喘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哮喘的急性发作与气道炎症有着密切关系,气道炎症表型影响着哮喘的临床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性.然而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炎症表型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早期明确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气道炎症表型,可以尽快评估患者吸入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制定个体化的哮喘治疗方案,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段留路;董航明;蔡绍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拟行前瞻Ⅱ期临床研究,探讨CYP2D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他莫昔芬代谢的关系.方法 使用ABI 3500遗传分析仪通过Sanger测序行CYP2D6基因型测定.使用HPLC-MS/MS(API 2000)测定他莫昔芬和吲哚昔芬的血药浓度.CPIP数据库下载CYP2D6等位基因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中国乳腺癌患者常见的等位基因型是CYP2D6*1,*2和*10;主要的双倍型是*1/*10(38.3%)和*10/*10(18.8%).(2)在不同的CYP2D6活性预测标准下,代谢表型的分布存在差异,吲哚昔芬血药浓度以及吲哚昔芬/他莫昔芬血药浓度比值在正常代谢表型(EM)与中间表型(IM)之间结果不一致.(3)通过聚类分析三组之间吲哚昔芬血药浓度以及吲哚昔芬/他莫昔芬血药浓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人CYP2D6基因型分布与西方人不同.以前被称为CYP2D6中间代谢型的患者间血清吲哚昔芬浓度有相当大的差异.在目前精准医学的时代,仅靠标准的CYP2D6基因型-表型分类系统不能对中国人群中不同吲哚昔芬浓度进行分层.
作者:杨帏;李苏;邓颖斐;何彩云;廖海;魏文文;史艳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轻症结直肠穿孔患者行腹腔镜病变肠段切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61例病变肠段切除治疗的轻症结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相较开腹手术组,术中失血量相对较少[(100 ± 165)mL vs.(200 ± 205)mL,P=0.032],术后住院时间短[(7 ± 5.21)d vs.(10 ± 9.2)d ,P=0.009],但手术时间偏长[(213.7 ± 65.7)min vs.(173.5 ± 47.2)min,P=0.047];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在术中输血量[(0.8 ± 1.1)U vs.(0.4 ± 0.7)U ,P=0.270]、术后ICU监护时间[(2 ± 0.9)d vs.(2 ± 0.7)d,P=0.009]、术后并发症(25/38 vs. 14/23,P=0.70)、住院费用[(31 758 ± 29 283)元vs.(36 243 ± 27 584)元,P=0.673]均未有明显差异.结论 轻症结直肠穿孔患者选择性的采用腹腔镜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吉祥;梁顺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肺部超声评分(LUS)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及与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淋巴细胞计数(LYM)、呼气末正压(PEE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等传统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0例,其中存活15例,死亡15例,非病毒性肺炎17例,病毒性肺炎13例,低PEEP组13例,高PEEP组17例.一位观察者专门负责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传统参数,另一位观察者专门负责肺部超声检查及评分,分析LUS与OI、A-aDO2、LYM、PEEP、APACHEⅡ评分、CPIS的相关性,计算LUS对PEEP设置及病死率的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LUS与OI (r=-0.755,P=0.000)和LYM(r=-0.518,P=0.03)显著负相关,与A-aDO(2 r=0.642,P=0.000)、PEEP (r=0.583,P=0.001)、APACHEⅡ评分(r=0.461,P=0.010)、CPIS(r=0.595,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非病毒性肺炎组与病毒性肺炎组LUS无明显差异(18.59 ± 6.49 vs. 18.69 ± 6.56,P>0.05),存活组LUS明显低于死亡组(15.00 ± 5.90 vs. 22.27 ± 4.68,P<0.01),低PEEP组LUS显著低于高PEEP组(14.23 ± 5.40 vs. 22.00 ± 4.98,P<0.01);分析ROC曲线面积(AUC)得出,LUS 19分以上预测高PEEP机械通气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92%,LUS 17分以上预测死亡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67%.结论 床旁LUS可简单易行地反映肺部通气的改变,早期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莹;邓西龙;潘越峻;蔡水江;黄煌;李幼霞;刘勇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使用孟鲁司特钠预防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喘息发作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于儿科门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尚无喘息发作患儿共120例,其中60例(观察组)在抗支原体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1个月,另60例(对照组)仅接受抗支原体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喘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体温、咳嗽、啰音等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和随访期间,观察组喘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早期预防性使用孟鲁司特钠可显著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喘息发作.
作者:曾军;何丽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硝苯吡啶对HK-2细胞铁超载引起的氧化应激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HK-2细胞分成空白组、铁超载组、硝苯吡啶组和共处理组,用柠檬酸铁铵和(或)硝苯吡啶处理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内铁含量以及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结果 与铁超载组相比硝苯吡啶组和共处理组MDA含量降低(P<0.05),T-SOD活性增加(P<0.05),GSH含量增加(P<0.05),细胞内铁含量降低(P<0.05),DMT1表达增加(P<0.05),FPN1表达增加(P<0.05).结论 硝苯吡啶在铁超载HK-2细胞的氧化应激中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硝苯吡啶促进DMT1和FPN1的表达、降低细胞内铁含量有关.
作者:吕小梅;冉兵;杨茂;李雪森;蔺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Ghrelin水平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诊断为非创伤性ONFH的患者84例,并入选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84例,ONFH影像学分级采用FICAT分期方法,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VAS疼痛评分量表评价患者髋关节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并同时测定血清adiponectin和IL-33的水平,探讨Ghrelin水平与影像学分级、症状严重程度与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ONFH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Ghrelin水平与影像学进展呈负相关性和VAS评分呈负相关性,与Harris评分均呈显著相关性,此外血清Ghrelin与股骨头保护蛋白adiponectin呈正相关性,与骨坏死标记物IL-33呈负相关性.结论 ONFH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与ONFH严重程度呈负相关,Ghrelin的低表达反映了ONFH的严重程度.
作者:毛筝;岳永彬;鲁路;陈景杰;刘丹;赵畅;刘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