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夜间支具与Boston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王泽维;张平;钟志宏;周葳

关键词:夜间支具, Boston支具,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摘要:目的 比较夜间支具与Boston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6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夜间支具组和Boston支具组,各30例.分别制作支具,夜间支具组夜间佩带,Boston组全天佩带.每3个月复查1次,行全脊柱正侧位片检查,同时评价相应指标.结果 夜间支具组在主胸弯Cobb角改善、ICR及IAV方面明显优于Bost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33,P=0.038).而在佩戴时间、腰弯Cobb角改善、T4-T12后凸及L1-S1前凸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Boston支具相比,夜间支具治疗轻中度AIS更具优势,疗效更为确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度混合痔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PPH治疗,观察组给予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而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尿潴留、肛门失禁、肛门直肠狭窄、继发性肛裂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的肛管大峰值流速(PSV)与小峰值流速(EDV)值都低于术前1 d(P<0.05),观察组3个月的肛管PSV与EDV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能减少痔血管血流,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雷新益;张志云;吉祖进;蒋学军;杨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比较光棒、Shikani喉镜及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光棒、Shikani喉镜及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Macintosh喉镜组(M组)、光棒组(L组)和Shikani喉镜组(S组),每组30例.观测入室后(T1)、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情况,记录完成插管时间、插管次数、1次插管成功率、咽喉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T1比较,三组T2时MAP和HR明显降低(P<0.05);与T2比较,T3时L组HR升高,S组MAP和HR升高(P<0.05);与M组比较,L组和S组T4和T5时MAP和HR降低(P<0.05).L组1次气管插管完成时间明显短于S组及M组(P<0.05),咽喉疼痛发生率S组低于L组和M组(P<0.05),三组的首插管成功率、插管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般患者气管插管中,光棒和Shikani喉镜在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Macintosh喉镜小,光棒插管完成时间短,而Shikani喉镜咽喉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何妹仪;蔡建历;贾振华;王美容;王琼;柳垂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miR-37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37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AML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浆中miR-372的水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372可能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372,通过划痕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 AML患者血浆中miR-372的水平显著上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miR-372可以区分AML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 miR-372可以抑制PTEN-3'UTR的活力.在HL-60细胞中敲低miR-372可以显著降低HL-60的细胞迁移率和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中,miR-372水平显著升高.通过靶向抑癌基因PTEN,miR-372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筛查和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赵强强;冯建明;李文倩;沈括;陈绍斌;解友邦;赵长明;侯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Neuritin与HSP60在急性肝损伤修复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Neuritin与HSP60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研究肝损伤修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4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和实验组(n=42),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均行70%肝左叶切除以诱导急性肝损伤,并于术后6、12、24、48 h和3、7、14 d再次切除残余肝左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Neuritin与HSP60在相应时间点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差异,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各时间点肝脏病理学改变,同时于尾缘静脉采血检测ATL和AST水平变化.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于术后6、12、24、48 h血清ALT、AST含量持续增高并于48 h达到高峰,3 d开始降低、7 d几乎接近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提示: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肝小叶结构排列紊乱,气球样变明显,在术后48 h为明显;(2)在肝损伤修复的整个过程中,Neuritin与HSP60的表达变化呈现截然相反的差异,Neuritin的表达与肝损伤的加重或修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1),并且在肝损伤重的48 h时其表达量低;HSP60的表达与肝损伤的加重或修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并且在肝损伤重的48 h时其表达量高.结论 (1)采用单纯性70%肝左叶切除术,成功建立了SD大鼠的肝损伤修复模型,其损伤在术后第48小时重,该方法造模成功率为100%(42/42),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为研究肝再生、肝损伤、肝移植等提供了一种可靠且简便的动物模型;(2)Neuritin的表达在肝损伤后逐渐降低,并在第48小时达到低,而HSP60的表达逐渐升高,并在第48小时达到高;(3)Neuritin与HSP60的表达变化与肝损伤修复过程密切相关(P<0.001),呈现出一定变化规律,两者可能通过某种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共同参与并促进了肝损伤的再生修复.

    作者:王朝阳;朱美意;欧阳军;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草氨酸钠抑制乏氧鼻咽癌细胞CNE2血管紧张素Ⅱ生成提高放射敏感性

    目的 探讨草氨酸钠对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乳酸测定试剂盒和血管紧张素ⅡELISA试剂盒检测草氨酸钠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乳酸和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影响;应用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草氨酸钠对乏氧CNE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草氨酸钠对乏氧CNE2鼻咽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草氨酸钠处理后CNE2细胞的乳酸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草氨酸钠有抑制乏氧CNE2细胞增殖的作用.草氨酸钠处理的乏氧CNE2细胞对射线的敏感度明显增加.结论 草氨酸钠对乏氧CNE2鼻咽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了其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CNE2细胞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有关.

    作者:程坦;郑杰灵;刘颖;谢国柱;袁亚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组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腺病毒对PC-3细胞荷瘤鼠瘤体的生长抑制

    目的 探讨表达分泌型TRAIL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鼠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DAPI染色检测各组PC-3细胞凋亡的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Ad-sTRAIL对PC-3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成功建立PC-3荷瘤鼠模型,经Ad-sTRAIL和Ad-LacZ分别处理后检测瘤体的生长抑制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裸鼠移植瘤内TRAIL表达的变化.TUNEL 检测瘤体内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DAPI染色显示Ad-sTRAIL组肿瘤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d-LacZ组.Transwell实验显示Ad-sTRAIL组穿入下室面的细胞数(24.8 ± 3.70)明显少于对照组(47.6 ± 4.28,q=10.68,P<0.01)及Ad-LacZ组(49.6 ± 4.39,q=11.61,P<0.01).成瘤实验表明:Ad-sTRAIL对荷瘤鼠肿瘤的抑制率3 d为8.15%,6 d为11.55%,9 d为17.23%,12 d为20.05%,15 d为27.18%,18 d为34.27%,21 d为33.08%.免疫组化实验显示:Ad-sTRAIL组荷瘤鼠肿瘤组织中TRAI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d-LacZ组.TUNEL实验显示:Ad-sTRAIL组荷瘤鼠肿瘤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d-LacZ组.结论 通过重组分泌型TRAIL腺病毒载体Ad-sTRAIL处理PC-3细胞荷瘤鼠,可以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高磊;潘铁军;谢鸣;蒋渊;喻希;李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对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镇静效果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对纤支镜引导下清醒经鼻气管插管的镇静效果.方法 择期行经鼻气管插管全麻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1 μg/kg(L组);右美托咪啶2 μg/kg(H组);右美托咪啶1 μg/kg+芬太尼1 μg/Kg(DF组).插管前三组患者分别按照上述剂量缓慢静脉泵注相应的药物(15 min内泵注完毕),完善表面麻醉后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安静5 min(基础值,T0)、纤支镜置入前(T1)、插管后即刻(T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记录插管评分(声带闭合情况、呛咳、肢体运动)、纤支镜插管舒适度评分、经鼻气管插管后评分和气道阻力评分;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过程中的记忆水平、不良反应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T1时三组MAP、HR明显低于T0时(P<0.05);T2时L组MAP、HR明显高于H、DF组(P<0.05).L组出现声带闭合、重度咳嗽、中度至重度肢体运动的次数明显多于H、DF组.L组出现重度痛苦表情和插管后反抗的次数明显多于H、DF组.H组出现气道梗阻及心动过缓的次数明显多于L、DF组.L组患者关于麻醉前准备、局部麻醉和插管的记忆明显多于H、DF组,且L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更低.结论 1 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1 μg/kg芬太尼与2 μg/kg右美托咪啶都能为清醒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镇静作用,但1 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1 μg/kg芬太尼的气道梗阻发生率低,是较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

    作者:彭盛亮;黄丹;肖凡;卢俊;周斌;胡海军;徐国海;罗振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计算机辅助关节外科手术应用进展

    目的 总结近年来患者个性化器械(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治疗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修复重建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髋关节置换及膝关节置换应用较为成熟,而肩关节置换尚属于起步阶段,其他关节修复重建鲜有报道.结论 PSI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刘德健;李彦林;毛健宇;蒙旭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化疗期间超声弹性成像指标对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模型及其效能

    目的 利用化疗期间超声弹性成像指标构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模型,探讨该模型适用价值.方法 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参考Miller&Payne分级方法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进行超声弹性检查,建立疗效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价值.结果 102例患者中82例化疗有效.化疗2个周期时,有效组肿瘤大直径、肿瘤内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病变侧与对侧横向剪切波速度比值(SWVr)均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PSV、SWVr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以化疗2个周期时PSV、SWVr构建的疗效评估模型,对患者疗效的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结论 化疗2个周期时PSV、SWVr能够有效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疗效.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与开腹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D腹腔镜组(3D-LH)和开腹组(OH)各30例进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细胞免疫指标CD4+T,CD8+T细胞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1 d,3D-LH组的CD4+T、CD8+T细胞免疫指标下降少于OH组;术后7 d,3D-LH组的CD4+T、CD8+T恢复快于OH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开腹肝切除术,3D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对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影响小,恢复更快.

    作者:方兆山;杨剑;庞珏;刘文瑛;张智;阮婕;黄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输管通畅度定量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中运用通液诊疗仪产生的压力曲线的上升斜率定量评估输卵管通畅度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不孕症患者205例,造影检查时固定通液诊疗仪的造影剂浓度、通液量及通液速度,依据造影剂推注过程产生的实时压力曲线计算得到该曲线的上升斜率.根据超声造影结果分为一侧通畅组、一侧通而不畅组及一侧不通组.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探讨斜率与输卵管的通畅性的相关性.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侧通畅组、一侧通而不畅组均与一侧不通组间斜率与输卵管通畅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回归系数及常数均P<0.05),而一侧通畅组与一侧通而不畅组间斜率与输卵管通畅性无相关性(回归系数P>0.05,回归常数P=0.000).结论 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中产生的压力曲线的斜率值可用于定量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为客观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提供的新的辅助指标.

    作者:马云飞;杜联芳;张玫玫;强也;朱正球;毛书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运动控制训练对生理性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

    目的 探讨生理性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患者应用个体化运动控制训练的近期效果.方法 通过站立位和坐立位弯腰测试以及单腿测试筛选和确诊入组骶髂关节功能紊乱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肌肉能量技术(MET)和冲击手法调整髂骨的旋转,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局部肌肉牵伸、灵活性及稳定性等运动控制训练.观察所有患者的早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和ODI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3周对照组VAS评分及ODI出现上升,而研究组则变化不明显,两组治疗的持续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手法运动性测试评估的运动控制训练对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持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舜;李太良;宋成宪;廖佳城;王润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

    由于超声内镜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相对安全、微创、有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操作超声内镜在临床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相关并发症.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作一综述,并总结如何预防和管理这些不良事件,以期为内镜操作者提供帮助.

    作者:王晓松;陈双;郑世勤;缪林;张秀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拔管即刻布地奈德低温雾化吸入对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咽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极早期控制性低温雾化对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咽喉疼痛(POST)等咽部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胸科手术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POST相关咽喉部不适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5例.采用头戴式雾化口鼻吸入装置,雾化吸入时间15 min,C组拔管即刻行20℃生理盐水12 mL雾化吸入,R组拔管即刻行20℃生理盐水10 mL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1 mg)雾化吸入,L组拔管即刻行0℃生理盐水10 mL加布地奈德2 mL(1 mg)雾化吸入.记录拔管后1、2、6、24 h各组患者咽喉疼痛、咽喉干涩、声嘶和吞咽困难评分.术后1 d行QoR-40量表评分.结果 L组拔管后1、2、24 h的咽喉疼痛、咽喉干涩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1、6、24 h吞咽困难的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1 h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R组的各个评价指标评分拔管后1 h及以后的各个时间段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声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1 d QoR-40量表总分显著高于C组和R组(P<0.05).结论 术后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即刻布地奈德低温雾化吸入能有效缓解POST相关并发症的程度,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有助于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琪;钟雪娇;胡开红;兰淋;杨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云南省彝族人群SRD5A2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云南省彝族人群中睾酮5-α还原酶Ⅱ(SRD5A2)基因rs523349(V89L)、rs9282858 (A49T)和T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Sanger测序法对122例云南彝族前列腺患者和135例云南彝族非前列腺癌健康男性SRD5A2基因rs523349(V89L)、rs9282858(A49T)和TA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云南彝族前列腺癌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SRD5A2基因rs9282858位点的AA基因型.两组间SRD5A2基因rs523349和rs9282858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A重复序列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组中含有(TA)9等位基因的基因型[(TA)0 (TA)9+(TA)9(TA)9]较对照组多见(P=0.033).与携带(TA)0等位基因者相比,携带(TA)9等位基因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OR=2.181 ,95% CI :1.111~4.281 ,P=0.021).结论 云南彝族人群中SRD5A2基因T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相关,可作为前列腺癌的基因危险因素,来确定高危人群.

    作者:罗钰辉;李康健;官润云;申吉泓;刘孝东;李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七氟醚对单肺通气大鼠肺癌HIF-1α/EMT通路活性及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上皮间质转化(EMT)通路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肺癌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n = 6):对照组(C组)、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和七氟醚+单肺通气组(SO组).T组气管插管后行双肺通气2.5 h;O组和SO组气管插管后行OLV 2 h,双肺通气0.5 h.SO组OLV期间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2.6% (相当于人1.5 MAC),双肺通气0.5 h时处死大鼠取左肺组织,Western blot测定肺癌组织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结果 与C组和T组比较,O组和SO组HIF-1α、Vimentin、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MP-2和MMP-9 mRNA表达上调;与O组比较,SO组HIF-1α、Vimentin、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MP-2和MMP-9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七氟醚抑制OLV上调大鼠肺癌HIF-1α/EMT通路活性及侵袭力的作用.

    作者:熊艳峰;赖晓红;梁桦;张涛;周桥灵;杨承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广西HIV-1 B亚型假病毒的构建

    目的 针对广西HIV-1 B亚型毒株构建一种优化的假病毒耐药检测模型,为表型耐药检测提供成本较低、简便易行的研究工具.方法 从质粒pSV-EGFP中扩增出EGFP基因,采用双酶切法将EGFP基因克隆至骨架质粒pNL4-3.Luc.E-R-,以此构建假病毒重组骨架质粒;采用RT-PCR方法从HIV-1 B亚型慢性感染者RNA中获得包膜蛋白基因,采用双酶切法将env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TM3.1 (+),以此构建重组包膜质粒;单转染重组包膜质粒至293t细胞验证表达;共转染重组质粒至293t细胞获得假病毒;采用与TZM-b1细胞共培养法,通过荧光表达检测验证假病毒感染性.结果 两种质粒以质量比2:1(pcDNA3.1-env:pNL4-3.EGFP.E-R-)共转染至293t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上清获得假病毒.将假病毒加入到TZM-bl细胞共培养48 h后,可以观察到荧光表达.结论 带有EGFP基因重组假病毒的系统构建成功.

    作者:黄春湲;王洪;梁浩;叶力;梁冰玉;蒋俊俊;陈荣凤;宁传艺;廖艳研;余军;黄颉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Ghrelin水平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Ghrelin水平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诊断为非创伤性ONFH的患者84例,并入选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84例,ONFH影像学分级采用FICAT分期方法,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VAS疼痛评分量表评价患者髋关节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并同时测定血清adiponectin和IL-33的水平,探讨Ghrelin水平与影像学分级、症状严重程度与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ONFH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血清Ghrelin水平与影像学进展呈负相关性和VAS评分呈负相关性,与Harris评分均呈显著相关性,此外血清Ghrelin与股骨头保护蛋白adiponectin呈正相关性,与骨坏死标记物IL-33呈负相关性.结论 ONFH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与ONFH严重程度呈负相关,Ghrelin的低表达反映了ONFH的严重程度.

    作者:毛筝;岳永彬;鲁路;陈景杰;刘丹;赵畅;刘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颗粒细胞端粒长度预测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患者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与早期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实验室评估胚胎发育潜能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生殖中心92例行ICSI-ET患者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低龄(≤35岁)组55例和高龄(>35岁)组37例.利用QRT-PCR法检测患者的颗粒细胞端粒长度,分别记录每组患者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端粒长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妊娠患者端粒长度较未妊娠患者长(P<0.05).结论 颗粒细胞端粒长度与早期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楠;唐妮;韦立红;李忻琳;林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在轻症结直肠穿孔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轻症结直肠穿孔患者行腹腔镜病变肠段切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61例病变肠段切除治疗的轻症结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相较开腹手术组,术中失血量相对较少[(100 ± 165)mL vs.(200 ± 205)mL,P=0.032],术后住院时间短[(7 ± 5.21)d vs.(10 ± 9.2)d ,P=0.009],但手术时间偏长[(213.7 ± 65.7)min vs.(173.5 ± 47.2)min,P=0.047];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在术中输血量[(0.8 ± 1.1)U vs.(0.4 ± 0.7)U ,P=0.270]、术后ICU监护时间[(2 ± 0.9)d vs.(2 ± 0.7)d,P=0.009]、术后并发症(25/38 vs. 14/23,P=0.70)、住院费用[(31 758 ± 29 283)元vs.(36 243 ± 27 584)元,P=0.673]均未有明显差异.结论 轻症结直肠穿孔患者选择性的采用腹腔镜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吉祥;梁顺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