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李江雁;随华;吴苏豫;熊承云;付留俊

关键词:达格列净,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18例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则给予二甲双胍片联合甲钴胺片进行相关治疗,而达格列净组则给予达格列净片联合甲钴胺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CTGF表达水平、眼部血管增生情况和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CT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达格列净组(P=0.007);对照组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达格列净组;达格列净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达格列净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可能与其降低CTGF表达水平和减少相关血管增生有关,其值得在临床作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精索静脉曲张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计24个月南方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124例成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膜后组(A组)66例,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组(B组)33例,腹腔镜下治疗组(C组)25例;随访比较3种手术患者阴囊不适缓解率、并发症及精液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3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长(P<0.05),3组出血量均较少(P>0.05).A、B、C组患者术后阴囊坠胀缓解率分别为81.5%(22/27)、92.3%(12/13)、77.0%(10/13),阴囊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4.2%(32/38)、90.1%(10/11)、83.3%(10/12),3组患者阴囊不适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鞘膜积液发生率分别为7.6%(5/66)、0%(0/33)、4.0%(1/25);睾丸萎缩率分别为3.0%(1/66)、0%(0/33)、4.0%(1/25);复发/持续存在率分别为13.6%(9/66)、6.1%(2/33)、16.0%(4/25).其中B组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鞘膜积液和睾丸萎缩,术后复发率低;但组间比较鞘膜积液率及睾丸萎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精子密度、活率、畸形率均有改善;其中B组精液质量改善佳(P<0.05).结论 显微镜下低位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提高精液质量及缓解阴囊不适较其他两组明显;复发率较低,并发症较少.

    作者:黄泽海;梁燊;王子明;黄晓敏;赵善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多层螺旋冠状动脉CT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例冠脉检查患者,根据对比剂不同注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A组(常规肘正中静脉注射),B组(手背静脉注射),行冠状动脉CT检查,所得数据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对所得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量室间隔CT值及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腔内CT值、噪声(N),同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2组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管腔强化CT值仅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主动脉根部、左主干血管强化CT值及噪声、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体质量指数组患者SNR、CN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背静脉留置技术可得到较好的冠状动脉CT图像.

    作者:周淑琴;赖红英;陈志光;李宁娜;刁换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ECOPD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120例AECOP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肺功能级别分为4组,每组30例.另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采取清晨空腹血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H-FABP及cTnI水平,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H-FABP、cTnI、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增加,H-FABP、cTnI、APACHEⅡ评分也越来越高,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H-FA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3,P<0.05),血浆c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6,P<0.05).结论 H-FABP和cTnI是判断AECOPD早期心肌损伤的良好标记物,联合APACHEⅡ评分对判断慢阻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玉强;齐娜;王晶;崔朝勃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热休克蛋白90α通过增强钙库操作性钙离子内流活性促进肝癌细胞转移

    目的 探讨细胞外热休克蛋白90α(eHsp90α)对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中eHsp90α的水平和细胞中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蛋白表达,Confocal检测钙库操作性钙离子内流(SOCE)活性,免疫荧光双染检测STIM1和ORAI1的相互作用水平,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结果 肝癌细胞系中eHsp90α较正常肝细胞系LO-2显著增加;高度转移能力的MHCC87H和HCCLM3细胞中eHsp90α水平、STIM1蛋白表达和SOCE活性较低转移能力的HepG2、HL-7702和SNU-449显著升高.hrHsp90α可以显著增加HepG2的转移能力、STIM1蛋白变化和SOCE活性.敲低STIM1蛋白表达或抑制SOCE活性,可以抑制MHCC87H的转移能力和hrHsp90α诱导的HepG2转移能力增加.结论 eHsp90α可促进肝癌细胞的转移,其机制是通过诱导STIM1蛋白表达,进而增加SOCE活性.

    作者:梁永红;冯超;周忠信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miR-17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侧支循环形成及血清Ox-LDL、25(OH)D3的关系

    目的 研究miR-17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侧支循环形成及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胜利油田胜利医院心内科确诊的157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SYNTAX评分将病例组分为冠脉病变重度组44例、中度组61例和轻度组52例,根据Rentrop将病例组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82例,不良组75例.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清miR-17、25(OH)D3、Ox-LDL水平,分析病例组血清miR-17与SYNTAX评分、Rentrop分级及Ox-LDL、25(OH)D3水平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miR-17、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冠脉病变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冠脉侧支循环不良组显著高于良好组;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冠脉病变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冠脉侧支循环不良组显著低于良好组;病例组血清miR-17与SYNTAX评分、Ox-LDL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3、0.711,P=0.000、0.000),与Rentrop分级、25(OH)D3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4、-0.735,P=0.000、0.000).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miR-17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侧支循环形成及血清Ox-LDL、25(OH)D3水平密切相关,可能在冠脉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范迎春;卓著;李潇;赵立飞;卢静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艾瑞昔布不同用药持续时间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艾瑞昔布不同用药持续时间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与BMP-2、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75只SD大鼠构建闭合性股骨骨折,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4周);短期用药组(艾瑞昔布混悬液2 mg/(kg·d),灌胃2周后改用生理盐水灌胃2周);长期用药组(艾瑞昔布混悬液2 mg/(kg·d),灌胃4周),放射性(X线)评估、骨痂骨密度(BMD)测量、血清BMP-2、VEGF浓度测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结果 短期用药组和长期用药组骨折愈合评分、骨痂BMD、血清BMP-2和VEGF浓度、BMP-2和VEGF阳性表达均降低,其中尤以长期用药组降低显著(P<0.05).短期用药组骨小梁生长稍稀疏,可见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相对较少,骨痂见大量软骨组织;长期用药组骨小梁生长稀疏,可见大量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生长少见,骨痂见大量纤维组织.结论 艾瑞昔布对大鼠骨折愈合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长期用药抑制作用明显,其可能与降低BMP-2、VEGF表达有关.

    作者:齐巍;琚绍静;李娴;刘伟;张瑞杰;王建生;孙柏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及其表达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浓度特点及其表达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门诊及住院部75例AD患者(轻度51例,中重度24例)及39例VD患者(轻度24例,中重度1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浓度,通过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了解各组Cys C浓度差异及其表达影响因素.结果 无脑梗AD组[(1.098±0.293)mg/L]、有脑梗AD组[(1.132±0.227)mg/L]及VD组[(1.324±0.404)mg/L]血清Cys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8,P<0.01),其中VD组显著高于前两组.轻度AD组[(1.084±0.249)mg/L]、中重度AD组[(1.180±0.273)mg/L]、轻度VD组[(1.268±0.347)mg/L]、中重度VD组[(1.415±0.480)mg/L]Cys 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9,P<0.01),其中中重度VD组显著高于轻度AD组及中重度AD组,轻度VD组显著高于轻度AD组.各组血清Cys C浓度与文化程度、有无脑梗、病程、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未存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但AD及轻度AD组Cys C浓度与性别显著负相关(r=-0.263,r=-0.327,均P<0.05),AD及VD及轻度AD组Cys C浓度与年龄显著正相关(r=0.371,r=0.366,r=0.373,均P<0.05),AD及轻度VD组Cys C浓度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正相关(r=0.444,r=0.849,均P<0.05).结论 轻度VD组Cys C浓度显著高于轻度AD组,为区别早期AD及VD提供了生化依据.痴呆状态时血清Cys C浓度表达受年龄、性别、ADL评分等影响.

    作者:郁俊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COX-2、MMP-9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AD)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OX-2、MMP-9和VEGF在4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异位内膜组织中高表达的相关性.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MMP-9和VEGF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在间质细胞中沉默COX-2基因表达对MMP-9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COX-2、MMP-9和VEGF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37.5%(15/40)和45.0%(18/40),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正常对照内膜相比,COX-2、MMP-9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间质细胞中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升高更为显著.在子宫腺肌病间质细胞中抑制COX-2基因表达能显著降低MMP-9和VEGF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 COX-2、VEGF和MMP-9在子宫腺肌病内膜间质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存在显著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异位侵袭.

    作者:李灿宇;刘欢欢;王婷婷;陈增鑫;申爱荣;封全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室壁中层缩短率评价不同类型昼夜节律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目的 研究心脏结构与射血分数(EF)均正常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中层缩短率(MFS)在不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模式中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血压控制良好的心脏结构与EF正常的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深杓型组45例,杓型组47例,非杓型组53例和反杓型组48例,超声检测心功能,分别测量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分析收缩功能指标EF、短轴缩短率(FS)、MFS之间的相关性及MFS与血压昼夜节律和临床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深杓型、杓型组、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4组间一般情况、平均血压、左室重量指数、降压药物使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舒张功能E/E'等指标,反杓型组、非杓型组均明显高于杓型和深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检测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 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但4组MF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FS预测值95%的可信区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明显低于深杓型组和杓型组(P<0.05).MFS与其他超声评价指标中收缩功能指标均有相关性,而与舒张功能指标均不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心脏早期收缩功能障碍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模式密切相关.收缩功能参数中室壁中层缩短率MFS是相对独立于负荷指标的早期评估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的敏感参数,能早期发现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异常及异常的程度,收缩功能损害从深杓型、杓型、到非杓型组、反杓型组逐渐加重.

    作者:黄海怡;苏海霞;胡靖超;汤政德;许左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每搏量变异度联合心指数在非重症肠道肿瘤患者术中容量治疗的研究

    目的 观察以每搏量变异度(SVV)联合心指数(CI)作为首要判断指标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在非重症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肠道肿瘤切除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年龄26~55岁,随机分为以CI为首要判断指标组(C组)和SVV联合CI为首要判断指标组(S组),C组以CI≥2.5 L/(min·m)为目标指导容量管理,S组根据SVV<12%及CI≥2.5 L/(min·m)联合判断.记录麻醉诱导后15 min(T1)、切皮时(T2)、肠吻合时(T3)、关腹后(T4),MAP、HR、CVP、CI、SVV的变化.监测T1、T4时血乳酸(Lac)、氧供(DO2)、氧耗(VO2)及氧摄取率(ERO2).记录液体量、心血管不良事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输注胶体液量增多,晶体液量减少,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T4时DO2、VO2均增高、Lac降低(P<0.05),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SVV联合CI共同作为首要判断指标的方案可维持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及更好的组织灌注,有助于改善预后,更适用于非重症患者.

    作者:杨琳;舒海华;常路;叶芳;江伟航;程平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Wnt信号通路在骨肉瘤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肉瘤是常见青少年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表明经典Wnt/β-catenin通路与骨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或前列腺癌诱发的骨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骨肉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部分Wnt配体、受体以及共受体在骨肉瘤中异常高表达,而Wnt的抑制因子受到抑制.本文总结了经典Wnt/β-catenin通路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概述了Wnt信号分子异常激活与骨肉瘤进展的关系,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经典Wnt/β-catenin通路在骨肉瘤中的影响有所帮助.

    作者:张熙;王东伟;刘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其亚型分布的因素.方法 观察纳入162例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CAG诊断SCAD患者(SCAD组)9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66例.均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细胞亚型,分为经典型单核细胞(classical monocytes,CMs;CD14++CD16-)、中间型单核细胞(intermediate monocytes,IMs;CD14++CD16+)、非经典型单核细胞(nonclassical monocytes,NCMs;CD14+CD16++),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Ms比例SCAD组(9.42±3.32)显著高于对照组(7.62±2.01)(P<0.01),CMs和NCMs两型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Ms与SCAD独立相关(OR=0.396,95%CI:0.186~0.857,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IMs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呈正相关(r=0.859,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IMs预测SCAD的佳界值为8.68%,敏感度0.625,特异度0.955.结论 外周血IMs比例与SCAD密切相关,可望成为稳定性冠心病的预测指标,这可能与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刘森;王丹;万进东;侯霁芯;刘家欣;冉飞;李文章;王沛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焦虑症或抑郁症共病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生殖及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不育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PCOS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其中常见的为焦虑症及抑郁症.为进一步探讨PCOS,焦虑症及抑郁症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寻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本文就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谭秋晓;曾静;李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长链非编码RNA linc-PINT通过调控SMAD4抑制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

    目的 研究linc-PINT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PINT在60对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PINT在HCT116、HT29、LOVO、RKO、SW620、SW480等6种结肠癌细胞系及正常结肠粘膜细胞NCM460中的基础表达水平.通过CCK-8实验检测linc-PIN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linc-PINT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inc-PINT对SMAD4蛋白的影响.结果 linc-PINT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35±0.80)显著低于其在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3.67±1.56)(P<0.05);linc-PINT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分期和肝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linc-PINT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linc-PINT在HCT116、HT29、LOVO、RKO、SW620、SW480等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其在NCM460中的表达.过表达linc-PINT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5);Linc-PINT与SMAD4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92,P<0.05);过表达linc-PINT后SMAD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linc-PINT通过SMAD4调节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其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章帅;黄迪;王晓元;李曙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卵巢功能去势在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卵巢功能去势在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118例确诊为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戈舍瑞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雌二醇及卵泡刺激素水平.采用GE-Vivid 7型彩超诊断仪检测卵巢间质动脉的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44.8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32.76%)高.治疗6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FSH及E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FSH及E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研究对象FSH及E2水平较治疗6个月时有所升高,而对照组研究对象FSH及E2水平较治疗6个月时无明显改变.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PSV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PSV均较对照组低;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RI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观察组RI均较对照组高.结论 卵巢功能去势在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不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保护卵巢功能的作用.

    作者:白文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脓肿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α和IL-8的相关分子机制

    目的 探索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将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感染THP-1巨噬细胞,ELISA检测THP-1巨噬细胞被感染6、18、24、48、72 h内分泌TNF-α和IL-8情况,及分别抑制TLR2受体、MAPKs中3种信号分子(JNK信号蛋白、ERK信号蛋白和P38 MAPK)和NF-κB后,THP-1巨噬细胞被感染48 h后分泌TNF-α和IL-8情况.结果 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致TNF-α和IL-8分泌呈时间依赖性,在作用THP-1巨噬细胞48 h后致TNF-α和IL-8分泌达高峰,脓肿亚种所致TNF-α分泌量高于马赛亚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抑制相应信号分子后,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所致的TNF-α和IL-8分泌水平均出现明显抑制,与感染阳性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马赛亚种均可经TLR2信号途径、MAPKs信号途径和NF-κB信号途径诱导TNF-α和IL-8的分泌,脓肿亚种对TNF-α的诱导作用较强于马赛亚种.

    作者:桂静;王峰;李金莉;刘涛;彭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横筋膜阻滞在肝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回顾

    目的 明确腹横筋膜阻滞在肝癌根治术麻醉中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实施肝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腹横筋膜阻滞组(TAP组)与对照组(C组)麻醉药用量、疼痛情况、术后血糖、乳酸水平.结果 61例患者分为腹横筋膜阻滞组(TAP组,n=31)和对照组(C组,n=30).TAP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 h内需额外给予镇痛药物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给予补救性镇痛的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1 h(T1)、手术结束时(T2)及返回病房前(T3)血糖、乳酸水平均较基础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筋膜阻滞虽不能降低肝癌根治术手术过程中的应激水平,但联合TAP阻滞的多模式镇痛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速术后康复,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礼;袁文涛;杨艺;曾剑锋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和血清骨硬化蛋白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相关指标尤其是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 筛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HD患者72例,收集一般资料,检测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矿物质代谢指标,透析前后肌酐、尿素,计算Kt/V.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行腰椎侧位片进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Kauppila半定量法).按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125 pg/mL和>125 pg/mL)分为2组,比较分析CKD-MBD相关指标与骨硬化蛋白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低血清骨硬化蛋白组和高血清骨硬化蛋白组比较发现,MHD患者IPTH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将CKD-MBD等相关指标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透析龄、男性和无尿是MH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IPTH和Kt/V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透析龄、男性和无尿是MHD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IPTH和Kt/V是其保护因素.腹主动脉钙化与血清骨硬化蛋白无关.

    作者:张洋洋;云琛;褚畅;刘璠娜;伍冠敏;黄德绪;胡波;董向楠;李佛兰;陈宇;杨佩钿;刘欢欢;马明明;B.Hocher;W.Pommer;陈祖辉;尹良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敲低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 研究敲低肝细胞核因子(HNF1α)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在胰腺癌BxPC-3细胞中利用siRNA技术抑制HNF1α表达.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NF1a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及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NF1a-siRNA转染后BxPC-3细胞HNF1α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12、24、48、72 h BxPC-3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升高(P<0.05),72 h细胞凋亡率减低(48.37%vs.2.19%,P<0.05),细胞迁移能力增加(P<0.05).结论 HNF1a表达下调可显著促进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及迁移,抑制凋亡,表明HNF1α基因在胰腺癌中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

    作者:罗招凡;郑上游;赵书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的差异,为mi-croRNA在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者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选择部分差异表达的micro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已知microRNA共10种(P<0.05),其中1种表达上调,9种表达下调;并发现差异表达的新microRNA 2种(P<0.05),均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供参考,但仍需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结论 高尿酸血症组尿液外泌体源性microRNA表达谱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该差异表达的microRNA可能参与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诊断高尿酸血症的新型无创生物标志物.

    作者:胡艳艳;徐红;朱仁杰;杨汝春;陈坚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