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修剪切缘皮下组织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李毅飞;史晓甜;张永

关键词:
摘要: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医院感染病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切口感染尤为重要。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修剪切缘皮下组织,有效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用医学杂志》稿约

    《实用医学杂志》是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第二、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面向临床,重在实用。本刊读者对象为各级临床医护人员。报道的内容为全国各地医学科研成果、临床实践和实用性较强的新技术、新方法。设有指南解读、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专题报道、临床新进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总结、循证医学、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调查研究、中医中药、临床护理、综述、医院管理、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及临床病例讨论等栏目。其中指南解读、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及专题报道栏目稿件为约稿,其他栏目为自由投稿。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潜伏性结核感染在英夫利西治疗前的筛查

    目的:评估近年临床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IFX)前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筛查的重视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成人IBD住院患者中,IFX使用前LTBI筛查率、LTBI筛查方案及IFX治疗中活动性结核(TB)发生率。结果:IFX治疗前LTBI筛查率为58.3%,其中克罗恩病患者LTBI筛查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4.4% vs 10.3%,P<0.000);53.7%选择结核菌素试验联合胸部影像学作为LTBI筛查方案;IFX治疗中活动性TB发生者3例,发生率2.6%。结论:我国临床对IFX治疗前LTBI筛查的重视度亟待提高。

    作者:刘江;代倩;钟慕晓;白杨;张亚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镇痛药物联合镇痛效果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4种不同镇痛药物联合使用的镇痛效果,探究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镇痛方式,分析相关镇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普外科某手术组的PD术后患者412例,其中男262例,女15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方式,依据术后麻醉医生采用的不同镇痛药物组合自然分为4个小组:组1(n=113)地佐辛+凯纷;组2(n=88)地佐辛+舒芬太尼;组3(n=105)诺扬+凯纷;组4(n=106)舒芬太尼+凯纷。采用长海痛尺评价4种不同镇痛药物联合的镇痛效果,并观察术后辅助用药、胃管拔除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个小组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用长海痛尺评分在术后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组2的评分低(P<0.05);其他时间段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辅助用药特耐和胃管拔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组2的特耐使用率低,胃管拔出时间早。恶心呕吐、瘙痒、腹泻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尿潴留、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通过临床观察PD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药物联合的镇痛效果更好。通过观察不同镇痛药物的联合使用,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沈雪华;黄建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EGFR抑制剂AG1478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AG1478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宫颈癌治疗提供初步理论基础。方法:通过CCK8、Western blot、RT?qPCR、免疫荧光及TUNEL染色,检测AG1478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磷酸化ERK亚细胞定位的分布及早期凋亡现象。结果:AG1478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对EGFR、ERK及AKT的磷酸化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激活凋亡信号通路;磷酸化ERK细胞核转位被阻断同时出现早期凋亡现象。结论:AG1478可以通过抑制EGFR及下游PI3K/AKT及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引起凋亡。

    作者:马聪玲;殷一萍;毛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0例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脏第2常见良性肿瘤[1]。患者肝脏一般无明显肝硬化,可耐受较大范围的肝切除及较长时间入肝血流的阻断,且无需考虑种植转移,甚至可将标本剪碎后由小切口取出,因此FNH被认为是腹腔镜肝切除理想的适应证。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对20例FNH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华;单人锋;项灯;万仁华;时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Cys-c、Hcy和RBP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胱抑素(Cys?c)、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65例糖尿病患者依据mAlb/Cr比值分为正常尿蛋白组(NA组,n=139)、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n=88)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P组,n=38),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同时检测4组研究对象Urea、Crea、Cys?c、Hcy和RBP的水平。结果:糖尿病各组Cys?c、Hcy和RB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NA组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阳性率分别为9.4%、15.8%和3.5%;在MA组,阳性率分别高达84.1%、79.5%和61.4%;联合检测时,阳性率高于各个项目单独检测的阳性率;且各个项目单独检测时的灵敏度远比Urea、Crea高。糖尿病各组Cys?c、Hcy和RBP的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与mAlb/Cr比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Cys?c、Hcy和RBP与糖尿病肾病呈密切相关,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防治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赞鸿;张惜铃;陈义杰;郑康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i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是一种21~25个核苷酸的小RNA分子,能特异性地诱导目标基因沉默,阻断基因转录,减少相应蛋白质的产生。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某些特定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因此,si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此综述简述了siRNA在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朱琳;冯靖薇;胡晓彤;张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素诱导下股骨头坏死兔模型血浆中三酰甘油代谢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激素诱导下的股骨头坏死兔模型血浆中三酰甘油(TG)代谢特点及中药骨蚀灵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构建激素诱导下的股骨头坏死兔模型,运用UPLC/MS分析技术,观察兔模型血浆中TG体内代谢变化特点,分析与股骨头局部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对比观察骨蚀灵胶囊对TG体内代谢的干预效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药组与西药组的TG代谢在各时间节点均出现显著紊乱(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3、5周时中药组与西药组的TG均下降(P<0.05);中药与西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的MRI检查仅见少量高信号的关节腔积液影像及股骨头中心信号偏低,病理学显示股骨头骨坏死程度轻微,且中药组好于西药组。结论:中药骨蚀灵与西药辛伐他汀同样具有降低血脂中TG作用,这可能是中药骨蚀灵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之一;中药复方以其多“靶点”,整合调节作用强,毒副作用小而更具优势。

    作者:陈凯云;吕岫华;刘贞;刘红欣;刘伟;艾萍;于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uPAR及D-二聚体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D-二聚体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急诊和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2例TBI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TBI组(GCS:13~15分)、中度TBI组(GCS:9~12分)和重度TBI组(GCS:3~8分),测定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浆suPAR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浆suPAR及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组血浆suPAR、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15.86±7.33 vs 2.79±0.69,P<0.01;3.50±2.78 vs.24±0.15,P<0.01)。重度TBI组血浆suPAR、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中度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uPAR水平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854, P<0.01);D-二聚体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38,P<0.01);血浆suPAR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753,P<0.01)。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较大,为0.854,95%CI为0.763~0.945;血浆suPAR的AUC值为0.801,95%CI为0.698~0.903。结论:TBI患者血浆suPAR和D-二聚体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并且预示预后不良。

    作者:武晓灵;喻莉;龙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抑郁、焦虑状态与退变性下腰痛术后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状态与退变性下腰痛术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Google Scholar、CNKI、VIP和WanFang Data自建库以来到2016年4月的文献,运用Meta分析软件Stata11.0分析纳入的文献,并对结果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终有1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抑郁组、焦虑组跟正常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相比:SMD=0.629,95%CI 0.482~0.775, P<0.01;与正常组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相比:MD=1.585,95%CI 1.263~1.906,P<0.01。进行亚组分析,探索文献异质性来源可能为发表地区不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较稳健。结论:处于抑郁、焦虑状态的退变性下腰痛患者术后疗效较正常心理状态的患者差,疼痛程度更大,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的发生率高。因此,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应开展术前心理评估,以排除抑郁、焦虑状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腰椎手术失败率的意义。

    作者:钟远鸣;梁梓扬;莫日养;许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颈动脉体瘤29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 CBT)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来源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肿瘤[1]。虽然放射治疗对CBT有一定的效果[2],但手术仍是目前治疗CBT的唯一有效方法[3]。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将瘤体完整地从颈动脉壁上剥离并保全颈动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瘤体与动脉壁粘连紧密的CBT,手术单纯剥离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切除颈动脉并行血管重建[4?5]。2009-2014年我科共手术治疗29例CBT患者,均成功切除了肿瘤并保全了颈动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明;刘晓明;常群安;张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转导抑制因子3对脓毒血症炎性因子及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转导抑制因子3对脓毒血症引起的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用辛伐他汀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干预组注射脂多糖,48 h后取血清检测TNF?α和IL?6含量变化,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SOSC3、NF?kB基因表达量变化及检测SOSC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中大鼠血清TNF?a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含量低于模型组,而高于对照组。模型组NF?κ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表达略高于对照组。模型组SOSC3表达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治疗组中SOSC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治疗组SOSC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结论:辛伐他汀可能引起肺组织SOSC3表达量升高,SOSC3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信号通路NF?κB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有效的保护脓毒血症引起的肺损伤。

    作者:徐志伟;张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4种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CAP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186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4种评分系统在入院24 h内对患者进行评分,入院后28 d患者生存状态为观察终点,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4种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4种评分系统AUC相互比较,改良DECAF评分(0.777,95%CI:0.710~0.835)和DECAF评分(0.766,95%CI:0.699~0.825)评估预后的AUC明显大于CAPS评分(0.699,95% CI:0.628~0.764)和APACHEⅡ评分(0.715,95%CI:0.645~0.779)(P<0.05)。结论:改良DECAF评分、DECAF评分可以预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简便快捷,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石齐芳;盛鹰;王树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ir-483增加鼻咽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

    目的:探讨mir?483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不同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中mir?483表达量及照射后其表达量的变化;选取鼻咽癌细胞株CNE?1,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分别转染mir?483 mimics和阴性对照后,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ir?483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483在放疗抵抗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表达量较放疗敏感鼻咽癌细胞株CNE?2明显增加。过表达mir?483后,其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结论:mir?483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作者:颜妙虹;杜莎莎;李荣;林颉;程坦;袁亚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参麦散结胶囊联合甲巯咪唑对甲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参麦散结胶囊联合甲巯咪唑对甲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麦散结胶囊组(0.48 g/kg)、甲巯咪唑组(12 mg/kg)和联合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每日灌胃给予L-甲状腺素(800μg/kg)和相应的药物。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甲状腺和肝脏功能指标,以及肝组织SOD、GSH?Px、MDA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结果:参麦散结胶囊、甲巯咪唑组及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显著降低甲亢模型大鼠血清T3、T4、FT3、FT4、ALT、AST、ALP、TBIL及肝组织MD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TSH、肝组织SOD和GSH?Px活性,并能改善肝脏病理学改变;并且二者联合应用的作用较单用更显著。但TRAb水平各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参麦散结胶囊联合甲巯咪唑对L-甲状腺素诱发的甲亢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肝脏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罗宏丽;冯碧敏;肖顺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留置双J管时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配合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161例。按照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不同分为3组:<2周组(A组)43例;2~6周组(B组)67例;>6周组(C组)51例。比较各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及拔管后肾积水加重情况,观察留置双J管的佳时间。结果:C组总体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拔管后A组输尿管狭窄率为23.25%(10/43),高于B组[5.97%(4/67)]和C组[5.9%(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置管相关并发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而置管时间过短则发生输尿管狭窄概率增加,观察后认为术后佳置管时间为2~6周。对于术中发现输尿管黏膜损伤严重者应适度延长双J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武学;赵兴华;许长宝;王友志;吕远;芦俊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社区康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CBR)自1986年由我国派专家赴WHO学习开始,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以卓大宏教授等老一辈康复学者的带领下,社区康复现已成为中国康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以基层社区为基地,以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前提,以全社会的参与为支持保障,以适宜康复技术为介入手段,以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为终目标,积极动员残疾人及其社会力量参与,已成为我国社区康复发展的新趋势[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供什么样的社区康复服务内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刘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急性开颅内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全麻下行开颅手术,对照组(C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全麻,试验组(S组)采用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观察不同时点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S?100β、NSE、IL?6、TNF?α水平及颅内压的变化。结果:S组和C组血清CRP 1 d之后均显著下降,且S组明显低于C组(P<0.05)。S组和C组T0~T3血清S?100β、NSE水平、血清IL?6、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S组T1~T3明显低于C组(P<0.05)。S组和C组颅内压T1之后均显著下降(P<0.05), T3时点C组明显回升(P<0.05),且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可抑制急性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吴寿和;张国强;翁灿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OVCF患者138例,分为PVP组和PKP组, PVP组68例,PKP组70例,比较二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两组间VAS评分、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在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的改善、骨水泥渗透率上优于PVP组(P<0.05),但其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PVP组(P<0.05)。结论:PVP和PKP均能安全、有效地缓解OVCF患者的疼痛,其中PVP治疗费用低,而PKP在改善椎体高度、恢复椎体形态、减少骨水泥渗漏上有优势。

    作者:粟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hiari畸形合并脑积水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脑积水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Chiari畸形合并脑积水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腰椎穿刺测压、眼底检查综合分析后分别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枕下减压术。结果:1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症状9例改善,1例稳定,1例加重。25例行枕下减压术,临床症状22例改善,2例稳定,1例加重。结论:Chiari畸形合并脑积水的治疗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枕下减压术,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腰椎穿刺测压结果、眼底检查是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历;宋来君;郭付有;汪刚;李天豪;胡岩;曹玉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