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因子κB和CD14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徐小艳;徐宪伟;张果;杨金花;申洪;刘红伟

关键词:肺腺癌, CD147, NF-κB, 相关性
摘要:目的:观察NF-κB和CD14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肺腺癌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NF-κB和CD147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对上述蛋白表达的阳性单位(PU)进行定量测试.结果:NF-κB和CD147蛋白表达的PU值在肺腺癌组织中均高于非肺腺癌肺组织(均P=0.000).80例肺腺癌中,NF-κB和CD147的表达率分别为68.75% (55/80)和81.25% (65/80).NF-κB和CD147分别与肺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及TNM分期有关(均P=0.000),二者与肺腺癌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大体类型均无关(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F-κB与CD147呈正相关(rs=0.498,P=0.000).结论:肺腺癌中NF-κB的高表达可能促进CD147的高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USCOM技术动态监测新生儿的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在NICU病房,我们常遇到新生儿休克、心力衰竭、重度窒息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儿,这些危重患儿临床医生往往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客观评价患儿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寻求一种适合新生儿的准确实时监测心排量的方法对于临床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以往监测心排量的方法在新生儿的应用受到限制.近些年来,有较多研究报道应用新型的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USCOM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在新生儿监测其血液动力学变化,也逐步证实该方法的准确性、实时性、方便操作性[1-2].

    作者:余珍珠;冯雪;冯晋兴;杨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杂交法在HPV筛查中弱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杂交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中产生的弱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杂交法对7 99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DNA检测,其中弱阳性结果用荧光定量PCR(FQ-PCR)进一步验证,比较各个弱阳性结果与IC(内部质控)的Ct值,从而判断该弱阳性结果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结果:7 993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弱阳性标本58例,各弱阳性分型的Ct值大于参考值(38),即病毒核酸浓度不具备实际的临床意义.结论:低浓度的HPV不具有致病性,可以被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掉,杂交法在HPV筛查中得到的弱阳性结果需要慎重,以免造成患者的恐慌以及过度医疗.

    作者:李高驰;李思慧;魏凤香;宿宁;余韬;温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并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了40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JMJD3的表达.通过重组质粒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JMJD3,利用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探索JMJD3对于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的JMJD3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JMJD3蛋白阴性表达与较晚的TNM分期(Ⅲ+Ⅳ期,P< 0.05)具有相关性.过表达JMJD3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JMJD3在胃癌中低表达,且JMJD3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彭晨;覃刚;吴莉莉;邓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39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发病症状、检验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为更好的早期诊断抗NMDAR脑炎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诊断为抗NMDAR脑炎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9例患者中,男23例(59.0%),女16例(41.0%),年龄为4~59岁,平均(28.3±13.7)岁.20例(51.3%)伴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首发症状多为精神行为异常(46.2%)及癫痫发作(43.6%),有意识障碍14例(35.9%),记忆力减退4例(10.3%),锥体外系症状3例(7.7%).39例患者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均阳性(100.0%),血清检测9例(23.1%)阳性.头颅MRI表现14例异常(35.9%).脑脊液病毒抗体6例(15.4%)阳性.脑电图慢波增多5例(12.8%),可见棘波、尖波3例(7.7%).均给予丙种球蛋白、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3个月至2年,1例(2.6%)死亡,4例(10.3%)症状无改善,12例(30.8%)症状完全缓解,22例(56.4%)症状稍改善继续药物治疗中.结论:全面认识并掌握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治,合理用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红鸭;何方园;王文秀;史明;赵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4例临床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E)亦称嗜酸性胃肠炎,是一种伴胃肠道症状,以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为特点的少见疾病,伴或者不伴外周血EOS增多.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大肠全消化道的全层,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尚无高敏性及特异性诊断方法,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漏诊.本文收集了14例EG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及内镜表现和疗效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作者:余海婷;卢敏;毛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常见染色体异常

    目的:研究应用磁珠分选联合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常见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收集MM患者新鲜骨髓标本,采用CD138磁珠分选富集浆细胞,应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MM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同一骨髓标本同时进行短期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应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95例初诊MM患者有72例(75.8%)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其中42例(44.2%)检出RB1(13q14)缺失,40例(42.1%)检出CKS1B(1q21)扩增,8例(8.4%)检出CDKN2C (1p32)缺失,12例(12.6%)检出TP53缺失,IGH/CCND1、IGH/FGFR3检出率均为14.7%(14/95),未检出IGH/MAF融合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32例(33.7%)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应用组合探针FISH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75.8%vs.33.7%,P=0.000).结论:初诊MM患者应采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经分选富集浆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对MM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少谦;程静;江晓冰;张式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顺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顺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MTS法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形成,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及Beclin1的积累,免疫荧光检测LC3的荧光聚集情况.结果:(1)10 μg/mL顺铂对Ishikaw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1);(2)透射电镜显示顺铂处理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自噬,随着时间剂量增加,Western blot检测LC3表达增加,Becline1表达无明显变化;(3)与对照组相比,20 μg/mL-12 h组的自噬体及LC3表达增加;20 μg/mL-24 h组较12 h组的自噬体及LC3表达增加.结论:顺铂对Ishikaw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顺铂诱导Ishikawa细胞发生自噬,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自噬相关基因LC3的变化可能为顺铂诱导子宫内膜癌自噬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林琼燕;王沂峰;熊汉真;生秀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肝衰竭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22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2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脐血干细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24周生化指标、MELD评分、临床症状、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对照组升高,MEL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生存率较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乏力、食欲、腹胀及腹水情况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肝细胞癌发生.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岁;郭力红;杨大伟;柳立平;贾蓓;马文波;王海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亿TD-C-Ⅳ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兼作牙垫的可行性

    利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是实施临床麻醉、建立呼吸通道、急救复苏、院前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一项基本而又快速有效的重要操作技术[1].随着医疗器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视频化喉镜如McCoy喉镜、McGrath视频喉镜、可视喉镜、帝视内窥镜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大量地节约插管时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麻醉医生处理各种普通以及困难气道插管的能力[2-3].然而,在完成气管插管后,放置牙垫或者口咽通气道时,由于麻醉诱导后出现的舌后坠,常常不能快速顺利地放置到位而延长插管操作时间.为此,本文以优亿TD-C-Ⅳ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浙江灵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兼作牙垫来探讨其在普通全麻插管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作者:张龙;徐志勇;翁浩;何喜欢;刘荣;金骏;乐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TF-1表达阳性与Ⅳ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阳性与Ⅳ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21例Ⅳ期肺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TTF-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与化疗疗效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系,并采用Cox多因素分析Ⅳ期肺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结果:121例患者均进行了TTF-1蛋白检测,TTF-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82例(67.77%),阴性为39例(32.23%).全部患者均接受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ORR)为19.00%,疾病控制率(DCR)为65.29%.TTF-1阳性患者的DCR显著高于TTF-1阴性者(76.83%vs 41.03%,P<0.005).其中117例患者可评价PFS,中位PFS为4.5个月,其中TTF-1阳性组患者PFS较TTF-1阴性组延长(5.5个月vs 3.0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TF-1阳性表达是影响Ⅳ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PFS的独立因素(HR=2.139,95%CI:1.378~ 3.322,P=0.001).结论:TTF-1阳性表达是Ⅳ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PFS的预测因素.

    作者:曹汝;刘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ngrailed-2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研究Engrailed-2基因(EN2)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观察EN2基因干扰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6例人肝癌及其癌旁组织EN2的表达.EN2染色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EN2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EN2小分子干扰RNA(siRNA)至HepG2细胞,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N2蛋白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EN2的阳性表达率为62.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3.5%(P<0.01).EN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转移和AJCC分期明显相关.EN2高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5.1%)明显低于低表达组(33.9%,P< 0.01).EN2 siRNA组细胞EN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MTT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提示EN2 siRNA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率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EN2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表达下调后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EN2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EN2表达水平对判断肝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苌新伟;马秀现;申红霞;李健;黄向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慢性心衰患者超声心功能指标与血清Hcy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声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CHF患者88例(心衰组),同期选择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血清Hcy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和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LVEF及LVEDd差异,分析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与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Hcy水平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结果:CHF组的Hcy、NT-proBNP水平及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t=31.78,P=0.00);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Hcy、NT-proBNP、LVEDd及LVEF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2=0.974,P< 0.01),与LVEDd呈正相关(r2=0.896,P< 0.05),且血清Hcy水平越高,CHF患者的心血管事发生率越高.结论:CHF患者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而增加,同时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正相关,高Hcy水平还可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Hcy水平有望作为CHF病情变化的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李雪芹;朱文斌;姜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50%葡萄糖注射液与0.3%氧氟沙星混合配制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治疗的疗效

    白内障为我国首要致盲眼病[1],目前治愈白内障的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角膜水肿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术后治疗尤为重要.因有些医院或者医师在手术后角膜水肿的患者除常规滴用典必殊眼水及高浓度葡萄糖外还给予术眼局部注射妥布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术眼局部注射增加了球结膜下出血,眶压增高及刺伤眼球和刺伤较大的血管和神经等风险.

    作者:李俊丽;董建刚;张慧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灶内部CT影像特点

    目的:探讨肺腺癌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内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个手术病理证实的pGGO结节内部CT影像特点.所有pGGO结节中浸润前病变58个(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及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32个和浸润性腺癌66个.pGGO结节内部CT影像特征包括病变密度均匀/不均匀、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病变内走行血管异常改变(血管扩张、扭曲、僵直).结果:pGGO结节中密度不均、病变内血管异常改变在3种不同病理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2,P=0.024;(x2=22.615,P<0.001),随着结节浸润程度的增加,病变密度不均及其内血管异常改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空气支气管征的发生率亦随病变浸润程度的加深而增高,但其仅对于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包括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鉴别诊断有价值(x2=4.868,P=0.027).结论:pGGO结节内部密度不均、血管异常改变对肺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左玉强;冯平勇;孟庆春;左晓玲;田云霞;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锌硒茶对高脂高糖饮食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锌硒茶对高脂高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普通饲料组(C)、高脂高糖组(CH)、高脂高糖+绿茶组(CHT)和高脂高糖+锌硒茶组(ZTH)4组.7周后灌胃茶水,监测空腹血糖,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1)12周ZTH组空腹血糖45、60、120 min比CHT组低(P< 0.01).(2)灌胃6、11周,血糖CHT组>CH组>ZTH组>C组.与CHT组比较,11周ZTH组比CHT组低(P<0.05).(3)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ZTH组低于CH组(P<0.05).结论:锌硒茶可调节高脂高糖饮食大鼠的血糖、血脂、胆固醇,效果优于绿茶.

    作者:李密转;杨静;王攀;许洁;杨雪松;俞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术快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6年1-9月我院72例行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06±2.34)d,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为(1.18±0.39)d,下床活动时间为(1.68±1.25)d,尿管留置时间(2.61±1.31)d,引流管留置时间(3.56±1.76)d,其中6例患者带引流管出院,1例术后出现瘘尿,1例患者肾周积液二次入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高碳酸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减少术后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且不影响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卢惠明;陈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胰岛素抵抗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障碍,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足细胞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glomerular filtration barrier,GFB)的重要组成成分,新近研究[1]表明足细胞是肾小球唯一的胰岛素敏感细胞.足细胞胰岛素敏感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功能十分重要,高糖环境下足细胞敏感性降低,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2].近年来足细胞IR相关研究已成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但造成足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脂质超载及炎症、nephrin蛋白表达异常相关,因此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足细胞胰岛素抵抗相关机制,对预防DN发生,延缓其进展,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肖艳华;何笑云;韩晴;周素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MNK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目的:研究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对1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分型(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及预后(P<0.05)相关,Cox多重回归分析显示p-MNK1表达量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 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独立顸后指标及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林晓东;吴其年;梁剑菲;顾霞;肖洪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及与代谢相关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中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率现况,并分析NAFLD与代谢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2 064例体检对象(年龄≥45岁)的体检资料,测定HbA1c、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并行肝脏超声检查,计算NAFLD的患病率,分析NAFLD与代谢相关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2 064例中老年体检对象中,检出NAFLD332例,中老年体检人群NAFLD的总体患病率为16.09% (332/2 064).男性NAFLD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8.51% vs.12.87%;x2=11.913,P=0.001).NAFLD患病率的年龄分布中,<50岁、50~59岁、60 ~69岁、≥70岁4个年龄组NAFLD患病率分别为16.26%、15.63%、16.97%、14.72%,各年龄组NAFLD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0,P=0.826).50~ 59岁和≥70岁年龄组男性NAFLD患病率分别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NAFLD患者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HbA1c、空腹血糖、TC、TG、LDL-C、尿酸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而NAFLD患者的HDL-C水平则低于正常者;NAFLD组MS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高血压、糖尿病、高TG血症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NAFLD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省成都地区中老年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较高,男性NAFLD患病率高于女性;BMI、高血压、糖尿病、高TG血症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胡玲;李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CT、 sTREM-1结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PCT、sTREM-1结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0月相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分为SIRS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及对照组.结果:脓毒症总组及亚组CRP、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SIRS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脓毒症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脓毒症总组及其各亚组中乳酸水平与对照组、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脓毒性休克组与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有意义(P<0.05).PCT在脓毒症总组及其亚组均较对照组、SIRS组显著升高,脓毒性休克组、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高,脓毒性休克组较严重脓毒症组明显升高(P<0.05).APACHE Ⅱ评分在脓毒症总组及各亚组、SIR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脓毒性休克组与脓毒症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PCT、sTREM-1及APACHE Ⅱ、CRP、乳酸的AUC分别为0.935、0.877、0.856及0.816.结论:在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PCT和血浆sTREM-1结合APACHE Ⅱ评分来评价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

    作者:罗运山;刘易林;邓霞梅;张健;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