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FRA和CA125的表达及意义

黎金颜;纪晓丹;吴又明;李美灵;刘颖慧;何淑明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症, 叶酸受体α, CA125, 临床病理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叶酸受体α(FRA)与CA125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子宫内膜腺癌、46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FRA、CA125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RA阳性率为93.3%,高表达率为65.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和正常组(P<0.05);在内膜癌组织中,FRA的高表达与年龄、FIGO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增生症中伴不典型增生者的FRA表达较其他增生亚型高.CA125在内膜癌及内膜增生症中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P<0.05).结论:FRA可能参与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且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靶点.CA125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病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FRA及CA125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及探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FRA和CA125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α(FRA)与CA125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子宫内膜腺癌、46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FRA、CA125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RA阳性率为93.3%,高表达率为65.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和正常组(P<0.05);在内膜癌组织中,FRA的高表达与年龄、FIGO分期、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增生症中伴不典型增生者的FRA表达较其他增生亚型高.CA125在内膜癌及内膜增生症中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P<0.05).结论:FRA可能参与到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且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靶点.CA125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病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FRA及CA125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及探讨.

    作者:黎金颜;纪晓丹;吴又明;李美灵;刘颖慧;何淑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栓塞伴发晕厥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伴发晕厥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457例确诊肺栓塞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晕厥组(44例)和无晕厥组(413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肺栓塞伴发晕厥的发生率为9.6% (44/457),其中年龄>60岁、有冠心痛、高血压、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病史的肺栓塞患者发生晕厥的风险高.晕厥组中存在血压下降、胸痛及中心型肺栓塞的患者较无晕厥组比例增加,其简化的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评分较无晕厥组升高;(2)多因素分析:多项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及中心型血栓是肺栓塞患者发生晕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可能是肺栓塞发生晕厥的高危因素;伴有晕厥的肺栓塞患者多出现血压下降,多为中心型血栓栓塞.

    作者:和雪改;毛毅敏;何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瘦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机制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通过影响Rab-25和C-myc的表达促进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在对数生长期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瘦素处理组,一定时间后MTF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以及Rab-25和C-my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瘦素处理MCF-7细胞,一定范围内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细胞增殖(P<0.05).瘦素处理组MCF-7细胞Rab-25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b-25 mRNA的表达水平瘦素处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myc mRNA的表达水平瘦素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瘦素通过上调Rab-25和C-myc特别是后者的表达水平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为临床乳腺癌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刘文慧;张秋瑾;周心怡;张杰;骆耐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评价慢性肝衰竭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监测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变化情况,观察其在快速评价慢性肝衰竭营养现况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入院时基线血清营养指标,并检测给与营养支持治疗7、14、21 d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基线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其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且预后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后,其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组间比较结果提示:营养支持7d后,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较基线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线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与患者住院时间和预后相关,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可作为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恢复的早期敏感指标.

    作者:高飞;张卫青;梁首勤;曾艳丽;李翔;潘寒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顺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顺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MTS法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形成,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及Beclin1的积累,免疫荧光检测LC3的荧光聚集情况.结果:(1)10 μg/mL顺铂对Ishikaw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1);(2)透射电镜显示顺铂处理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自噬,随着时间剂量增加,Western blot检测LC3表达增加,Becline1表达无明显变化;(3)与对照组相比,20 μg/mL-12 h组的自噬体及LC3表达增加;20 μg/mL-24 h组较12 h组的自噬体及LC3表达增加.结论:顺铂对Ishikaw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顺铂诱导Ishikawa细胞发生自噬,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自噬相关基因LC3的变化可能为顺铂诱导子宫内膜癌自噬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林琼燕;王沂峰;熊汉真;生秀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锌硒茶对高脂高糖饮食致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锌硒茶对高脂高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普通饲料组(C)、高脂高糖组(CH)、高脂高糖+绿茶组(CHT)和高脂高糖+锌硒茶组(ZTH)4组.7周后灌胃茶水,监测空腹血糖,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1)12周ZTH组空腹血糖45、60、120 min比CHT组低(P< 0.01).(2)灌胃6、11周,血糖CHT组>CH组>ZTH组>C组.与CHT组比较,11周ZTH组比CHT组低(P<0.05).(3)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ZTH组低于CH组(P<0.05).结论:锌硒茶可调节高脂高糖饮食大鼠的血糖、血脂、胆固醇,效果优于绿茶.

    作者:李密转;杨静;王攀;许洁;杨雪松;俞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MNK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目的:研究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技术对11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p-MN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组织分型(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1)及预后(P<0.05)相关,Cox多重回归分析显示p-MNK1表达量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 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MNK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独立顸后指标及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林晓东;吴其年;梁剑菲;顾霞;肖洪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唾液酸蛋白对Caspase介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骨唾液酸蛋白(BSP)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介导破骨细胞前体RAW264.7凋亡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培养破骨细胞前体RAW264.7,加信号通路相应抑制剂和(或)BSP处理后,用Caspase3/7/8/9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7/8/9的活性,用Co-IP检测Caspase-8与整和素αvβ3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BSP处理后RAW264.7细胞的Caspase-3/8/9活性下降,显著抑制了RAW264.7细胞的凋亡;而Caspase-8活性与Caspase-3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且Caspase-8与整合素αvβ3存在相互作用.结论:BSP对RAW264.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外源性细胞凋亡途径来实现,并且由Caspase-8引起的细胞凋亡可因BSP与αvβ3的相互结合而抑制.

    作者:张彦;石羽;刘思念;李奕;韩超;李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36例.观察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体内NSE水平、发病后不同时间的NSE水平以及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同患者的NSE水平.结果:患者脑梗死面积越大,NSE值越高;患者在发病6h后,NSE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在2d内达到峰值,而在14 d后恢复.患者在发病24 h、2d及7d时,观察组患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NSE值越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脑梗死面积、发病后不同时间及不同预后效果的情况下,NSE值存在明显变化,因此,检测NSE值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何建平;王小艳;梁志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长链非编码RNA CCAT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CCAT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CCAT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癌恶性程度的关系;靶向沉默CCAT1,划痕愈合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CCAT1的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显著增高(P< 0.001),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沉默CCAT1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距离及穿膜数目均显著减少;沉默CCAT1抑制转移相关基因(MMP2和MMP9)及间质标志分子(Snail,Zeb1和Twist1)的表达水平,增强上皮标志分子(E-cadherin和ZO-1)的表达水平.结论:CCAT1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沉默表达CCAT1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功能.

    作者:潘洪丽;何宝玉;韦东;韦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对肝肺综合征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3-MA对PASMCs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s,设立空白对照组和低(2.0 mmol/L)、中(4.0 mmol/L)及高剂量组(8.0 mmol/L).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3-MA对PASMCs中自噬水平标志蛋白LC3Ⅱ、OPN以及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3-MA对P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3-MA作用于PASMCs后,细胞自噬水平和增殖能力降低,呈剂量依赖性;LC3Ⅱ、OPN以及Vimentin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MA可以下调大鼠PASMCs的LC3Ⅱ表达,抑制PASMCs合成表型标志蛋白OPN、Vimentin的表达,显著降低PASMCs增殖能力.

    作者:郑庆文;陈崇会;吴玉龙;鲁开智;易斌;廖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血清尿酸及其对PCI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2例诊断为ACS临界病变和PCI术的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间冠脉狭窄程度、PCI术中的冠脉血流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尿酸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10,P<0.05).高尿酸组PCI术中无复流、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尿酸与PCI术后无复流、住院期间MACE独立相关(P<0.05).结论:ACS临界病变患者尿酸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发生冠脉无复流的风险增加.

    作者:万进东;周鹏;侯霁芯;陈宏;梁登攀;王沛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KK34多肽对HDM哮喘小鼠气道β-catenin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目的:观察MKK34多肽(TSLP碳端α螺旋区域)对屋尘螨(HDM)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连接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哮喘组每周连续5d滴鼻给予HDM,预处理组在给予HDM前1h滴鼻给予MKK34多肽,8周后,动物肺功能测定和病理染色来评估哮喘的情况,检测各组小鼠的肺泡灌洗液IL-4、IFN-γ及血清IgE,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3-catenin的分布和表达及p-ERK1/2、t-ERK1/2的表达.结果:HDM哮喘组气道反应性、肺泡灌洗液IL-4和血清IgE均较对照组增高,MKK34预处理组较哮喘组上述指标都有所改善.肺组织HE染色示哮喘组具有气道炎症的典型病变,而MKK34预处理组炎症明显轻于哮喘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示,对照组在气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连接处紧密的分布着β-catenin蛋白,而哮喘组β-catenin分布混乱、减少,MKK34预处理组能减少3-catenin的破坏,在哮喘组p-ERK1/2表达明显增加,MKK34多肽预处理组较哮喘组减少.结论:MKK34多肽可能通过抑制ERK的磷酸化来改善HDM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连接蛋白β-catenin的破坏.

    作者:胡亚惠;董航明;刘来昱;黄超文;罗丽珊;万轩;赵海金;蔡绍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OTTIP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1].通过基因组印记、染色质修饰、X染色体沉默、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方式,在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层面调控该基因下游与细胞生长发育等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因此,LncRNA的异常调节与细胞异常发育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2].近年来研究显示[3-4],LncRN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XA远端转录本(HOXAtranscript at the distal tip,HOTTIP)属于LncRNA一种,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转移等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5-7].因此,本文就HOTTIP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发生、发展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章梦芝;刘芳腾;张滕;关晏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广州城区大气细颗粒物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细颗粒物(PM2.5)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途径.方法:从广州城区采集PM2.5,对PC-12细胞染毒,设对照组、不同浓度PM2.5组和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处理组,染毒24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2-DCFDA探针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当浓度大于25 μg/mL时PM2.5对PC-12细胞有较强的毒性,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用25、50和100 g/mL的PM2.5染毒24 h细胞内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说明ROS生成增多;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M2.5染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并伴随有Cytochrome C表达上调、Caspase 9和Caspase 3激活及PARP增多;加入抗氧化剂NAC可以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使细胞凋亡减少并下调相关分子的表达或激活.结论:PM2.5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上调Cytochrome C表达,激活Caspase 9/3诱导PC-12细胞凋亡,这可能是PM2.5影响PC-12细胞功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卢昕烁;李岩;王芳;刘方芳;金瑶;王婴;陈伟强;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德莫林制剂在肿瘤高危患者多发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德莫林制剂在多发性压疮的肿瘤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情况,阐述多发性压疮的护理治疗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肿瘤高危患者多发性压疮75例,床边护理治疗采用德莫林制剂喷涂技术,75例患者在入院前均有全身多发部位不同严重程度的压疮发生,按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床边进行无菌换药,行压疮部位喷涂德莫林制剂的创面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压疮的修复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压疮分期、压疮部位、压疮大小、创面及渗出情况、周边皮肤情况.结果:采用本组的方法进行压疮护理治疗后,患者压疮病情加重0例、好转34例(45.8%)、愈合41例(54.2%),住院时间18 ~ 23(19.65±4.16)d.结论:德莫林制剂护理治疗肿瘤高危患者的多发性压疮,具有明显的临床治愈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高危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晓英;王洪丽;闫志华;周海莲;王继明;梁晓霞;韩利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灶内部CT影像特点

    目的:探讨肺腺癌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内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个手术病理证实的pGGO结节内部CT影像特点.所有pGGO结节中浸润前病变58个(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及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32个和浸润性腺癌66个.pGGO结节内部CT影像特征包括病变密度均匀/不均匀、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及病变内走行血管异常改变(血管扩张、扭曲、僵直).结果:pGGO结节中密度不均、病变内血管异常改变在3种不同病理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2,P=0.024;(x2=22.615,P<0.001),随着结节浸润程度的增加,病变密度不均及其内血管异常改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空气支气管征的发生率亦随病变浸润程度的加深而增高,但其仅对于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包括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鉴别诊断有价值(x2=4.868,P=0.027).结论:pGGO结节内部密度不均、血管异常改变对肺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左玉强;冯平勇;孟庆春;左晓玲;田云霞;王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常见染色体异常

    目的:研究应用磁珠分选联合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常见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收集MM患者新鲜骨髓标本,采用CD138磁珠分选富集浆细胞,应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MM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同一骨髓标本同时进行短期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应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95例初诊MM患者有72例(75.8%)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其中42例(44.2%)检出RB1(13q14)缺失,40例(42.1%)检出CKS1B(1q21)扩增,8例(8.4%)检出CDKN2C (1p32)缺失,12例(12.6%)检出TP53缺失,IGH/CCND1、IGH/FGFR3检出率均为14.7%(14/95),未检出IGH/MAF融合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32例(33.7%)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应用组合探针FISH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75.8%vs.33.7%,P=0.000).结论:初诊MM患者应采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经分选富集浆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对MM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少谦;程静;江晓冰;张式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USCOM技术动态监测新生儿的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在NICU病房,我们常遇到新生儿休克、心力衰竭、重度窒息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重症患儿,这些危重患儿临床医生往往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客观评价患儿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寻求一种适合新生儿的准确实时监测心排量的方法对于临床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以往监测心排量的方法在新生儿的应用受到限制.近些年来,有较多研究报道应用新型的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USCOM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在新生儿监测其血液动力学变化,也逐步证实该方法的准确性、实时性、方便操作性[1-2].

    作者:余珍珠;冯雪;冯晋兴;杨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核因子κB和CD14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NF-κB和CD14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肺腺癌组织、10例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NF-κB和CD147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对上述蛋白表达的阳性单位(PU)进行定量测试.结果:NF-κB和CD147蛋白表达的PU值在肺腺癌组织中均高于非肺腺癌肺组织(均P=0.000).80例肺腺癌中,NF-κB和CD147的表达率分别为68.75% (55/80)和81.25% (65/80).NF-κB和CD147分别与肺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及TNM分期有关(均P=0.000),二者与肺腺癌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大体类型均无关(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F-κB与CD147呈正相关(rs=0.498,P=0.000).结论:肺腺癌中NF-κB的高表达可能促进CD147的高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

    作者:徐小艳;徐宪伟;张果;杨金花;申洪;刘红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