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及软骨损伤分级:MRI与关节镜对比

李国;李建军;陈峰;詹峰

关键词:髌内侧滑膜皱襞, 软骨损伤,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研究髌内侧滑膜皱襞及软骨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对30例MRI检查提示髌内侧滑膜皱襞阳性者分四型,软骨损伤分五级,分析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A型(n=3)呈线条状,紧贴股骨内侧髁;B型(n=13)呈棚架状,未覆盖股骨内髁前内侧;C型(n=8)呈棚架状,部分或全部覆盖股骨内髁前内侧;D型(n=2)表现与C型相似,但皱襞内有裂隙样异常信号.软骨损伤MRI分级为0级(n=10)、Ⅰ级(n=2)、Ⅱ级(n=7)、Ⅲ级(n=7)、Ⅳ级(n=4).两种检查所得髌内侧滑膜皱襞分型和软骨损伤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作为滑膜皱襞术前评估的可靠手段,且对形态学异常的软骨损伤定量分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La相关蛋白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La相关蛋白1(LA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组织中LARP1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分析LARP1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ARP1表达平均光密度值(0.19±0.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07±0.12)和正常组织(0.01±0.03)(P<0.01).随着TNM分期增加,胃癌组织中的LARP1表达量明显增加(Ⅰ期vs..Ⅱ期vs..Ⅲ+Ⅳ期=0.06±0.07vs..0.20±0.12vs.0.30±0.08,P=0.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LARP1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22±0.12 vs.0.11±0.14,P=0.038),低分化癌中的LARP1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0.24±0.12 vs.0.12±0.12,P=0.022);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的患者中LARP1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ARP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有关,其可能在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鑫;黄宗声;郭先文;张法灿;农兵;张国;梁列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Wnt-1和FZD-1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Wnt-1和FZD-1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SCLC患者,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Wnt-1和FZD-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化疗耐药组中Wnt-1和FZD-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均P< 0.05).Wnt-1与FZD-1表达呈正相关(r=0.186,P<0.05).FZD-1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08),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均P>0.05).Wnt-1表达水平则与患者的病理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均P> 0.05).Wnt-1和FZD-1高表达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密切相关(均P< 0.05).结论Wnt-1与FZD-1在SCLC患者中呈高表达,并与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相关,可以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化疗耐药的指标.

    作者:李丽霞;苏文媚;袁亚连;陈敏;吕权超;吴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浆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白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 (LECT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37例,其中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单纯T2DM患者47例及正常对照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LECT2水平,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及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浆LECT2水平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32.95±10.11 vs.29.08±7.54)ng/mL,P<0.01],且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38±4.40) ng/mL,P<0.01].血浆LECT2水平与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C肽、HbA1c、γ-谷氨酰基转移酶、三酰甘油、HOMA-IR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β呈负相关(均P<0.01).体质指数、空腹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血浆LECT2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浆LECT2水平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提示LECT2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发展.

    作者:曾惠娴;张振;林江虹;胡颖辉;陈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及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用脂多糖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刺激后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0 μmol/L的姜黄素处理后加入10μg/mL的脂多糖刺激,提取细胞核蛋白及膜蛋白,检测核转录因子kappa B和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5~30 μmol/L的姜黄素及10 μg/mL脂多糖对细胞活性无影响(P>0.05);5 ~ 30 μmol/L的姜黄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TNF-α和IL-6的产生(P<0.05),其中20μmol/L与30μmol/L姜黄素的抑制作用为明显,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 μmol/L的姜黄素显著降低细胞核内磷酸化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上调细胞内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以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活化,上调负调控分子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孙慧男;陈旭昕;韩志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小卒中进展的关系

    目的:通过比较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及一些血液学指标,结合临床探讨小卒中出现进展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以2015年1-12月至我院就诊的发病3d内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每项≤1分,其中意识评分必须为0分且评分总分≤3分的小卒中患者.比较42例进展性小卒中及72例非进展性小卒中患者头颅CTA检查结果及部分血液学指标,以分析小卒中进展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比较,卒中部位、颅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可能与小卒中进展无明显相关,而血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进展性小卒中组高于非进展性小卒中组.结论:小卒中进展可能与颅内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无明显相关,而与脑梗死发病时血液黏稠度及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有关.

    作者:傅铖;黄双双;张顺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尿液中趋化因子IP-10水平在兔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临床应用中的指导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尿液中IP-10在ATG治疗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时剂量及疗程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肾移植术后病理确诊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IP-10组(n=20)和Scr组(n=20),测定此时两组患者尿IP-10和Scr水平,之后给予ATG治疗,并分别将IP-10和Scr水平变化作为ATG剂量调整依据及停药标准,观察IP-10组和Scr组ATG疗程、人均日剂量、人均总剂量、严重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3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再发生率、1年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平均用药时间IP-10组(5.35±1.93)d,Scr组(6.70±1.75)d;人均ATG日剂量IP-10组(2.50±0.57) mg/(kg·d),Scr组(2.77±0.74) mg/(kg·d);人均ATG总剂量IP-10组(13.40±6.59) mg/kg,Scr组(18.25±7.35) mg/kg.三项指标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再发生率以及1年内感染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IP-10检测法能够有效、可靠指导肾移植术后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患者ATG使用,降低ATG治疗费用.

    作者:刘相端;曲青山;梁韶峰;蒋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剂量氨氯地平对低温恶化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目前心衰的发病率继续增长,好多心衰患者终发展成顽固难治性心衰,需要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渡过难关,但生活质量非常差[1].治疗心衰的医疗成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高的,尤其是心衰恶化到需要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阶段,虽然效果显著,但成本极高[2],临床上心衰患者病情变化极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所以有学者提出了低温恶化心衰概念[3],而我中心之前的研究[4],也发现对射血分数下降心衰患者进行有效的温控,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同时也保证了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化勇;肖明;李洪远;常方圆;马娜娜;刘跃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加味四物汤水提物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骨髓细胞动员、定植及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四物汤水提物(mSW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小鼠骨髓细胞动员及定植的影响.方法:结扎昆明种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AMI模型;DAPI胫骨骨髓腔注射标记骨髓细胞,灌胃给予mSWT,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EPCs比例;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骨髓细胞在AMI区的定植和微小血管密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60 mg/kg mSWT治疗后,mSWT治疗组外周血中EPCs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 0.05);AMI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梗死区炎性细胞浸润较少,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减轻,存活的心肌组织较多,明显可见较多的DAPI标记骨髓来源细胞在AMI区域定植、存活,且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结论:mSWT能明显提高AMI小鼠外周血EPCs细胞比例,改善AMI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其作用可能与动员骨髓细胞趋化至AMI区域定植,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王钰莹;魏英;雷江红;余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维持化疗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维持治疗与未维持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收集83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分为维持组与未维持组,计算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同时将维持治疗组分为单药维持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组及EGFR-TKIs治疗组,计算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维持组平均PFS为12.80个月,平均OS为20.36个月;未维持组平均PFS为3.03个月,平均OS为12.06个月,维持组PFS及OS比未维持组长(P<0.05);单药维持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组及EGFR-TKIs组平均PFS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OS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GFR-TKIs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组及单药维持化疗组(P<0.05).维持治疗中近期疗效不影响远期疗效.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延长进展及生存时间,且获益于靶向药物的加入.

    作者:潘莹;龚五星;梁翠微;杜均祥;彭东旭;谢云;郑礼平;张楠;黄思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3-2014年珠海市某三甲医院ICU医院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ICU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调查ICU患者1 225例,发生医院感染182例,医院感染率为14.86%;ICU病原学标本送检率95.22%;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占69.16%、18.22%、12.62%;感染部位中呼吸道、血液、泌尿道,分别占70.43%、11.30%、4.78%.结论:我院ICU医院感染率与同地区、同级别的医院持平,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符合国家标准,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作者:钟瑶;陆芳芳;罗玉英;由天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遗传进化分析在广东省一起HCV“暴发流行”事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一起丙型肝炎病毒(HCV)“暴发流行”事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来了解此次事件的起源时间和传播源头.方法:首先对“暴发流行”事件调查中的192例血清样本作为研究组进行基因分型,得到2a亚型和6a亚型,选取相应基因亚型的对照组样本,采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构建的时间尺度树推断此次HCV可能的起源时间及传播源头.结果:此次“暴发流行”事件的192例患者中,66例为2a亚型,119例为6a亚型,未发现其它的基因亚型.对2a亚型数据集以及6a数据集分别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提示两者都主要起源于2~5年前,均符合医源性感染的特点.结论:此次广东省HCV“暴发流行”事件中HCV主要基因型为2a和6a,主要起源于2~5年前,符合医源性传播特点,随着时间的延长积累了众多病例导致“暴发”.

    作者:邹霁;胡建兰;安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ATF5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AGS细胞药敏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ATF5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AGS细胞药敏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载体转染技术转染ATF5 pcDNA3.1质粒、ATF5 siRNA空质粒,构建ATF5蛋白高、中、低表达水平的AGS细胞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GS细胞中ATF5蛋白表达水平,MTT实验检测AGS细胞对紫杉醇、顺铂药物敏感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探讨AGS细胞集落形成差异,分析ATF5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AGS细胞药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TF5蛋白过表达组AGS细胞在紫杉醇、顺铂影响后存活率较对照组高,均P< 0.05,ICso值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均P=0.00;而低表达组存活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IC50值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P顺=0.00,P紫=0.002.过表达组细胞在药物影响后克隆形成数较对照组高,而低表达组克隆形成集落较对照组低,均P< 0.05.结论:ATF5蛋白的过表达能降低胃癌AGS细胞对紫杉醇、顺铂的药物敏感性,而ATF5蛋白的低表达则能增加胃癌AGS细胞对紫杉醇、顺铂的药物敏感性,提示胃癌AGS细胞药敏水平可能与ATF5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刘洁;赵亚刚;朱鸿武;李立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波消融治疗尾状叶肝细胞癌11例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在尾状叶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自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尾状叶初发初治肝细胞肝癌患者信息,分析微波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疗效.结果:11例患者共进行11次微波消融治疗13处肿瘤,其中9例尾状叶经上腹部进针,2例经右肋间进针.共有2例未达到技术成功的患者,其中1例转行放射治疗,另1例经MWA补充治疗,但仍未达到技术成功,消融治疗有效率为81.8%(9/11).术后1例患者因胆管扩张引起黄疸,行经皮胆管穿刺引流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至2016年10月,平均随访时间(31.5±15.4)个月,4例患者出现肝内远处复发,其中3例行再次行MWA治疗,1例行放射治疗.另有1例患者出现肝外转移.结论:对于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平盛;王延明;刘晟;钱国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检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lα及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选取EICU的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存活时间是否超过28 d,将入选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21例(存活>28d)与死亡组19例(存活≤28 d).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入组时血浆中HIF-1α水平,并检测入组时(0 h),入组后6h、12h和24 h动脉血乳酸水平,统计分析血HIF-1α水平、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3±12.8)岁;28 d病死率为47.5%;APACHE Ⅱ评分(23.7±4.83),动脉血乳酸水平(5.88±2.73) mmol/L.死亡组及存活组血浆中HIF-lα水平及血乳酸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均< 0.05),且死亡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死亡组6h、12h及24 h乳酸清除率均低于生存组(P<0.01),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乳酸及HIF-lα水平呈正相关(r=0.868,P< 0.01).血乳酸及HIF-lα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04,P<0.01)和(r=0.811,P<0.01).结论HIF-lα及血乳酸,乳酸清除率与脓毒性休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其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雪珍;孙来芳;张素勤;孔万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9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经验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疾病,有报道指出其发病率高达8%~ 1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作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亦是治疗ACC的首选方案[2-4],但对老年ACC患者来说,因其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且常合并多种疾病[5],一旦发生ACC,病情往往进展迅速,LC治疗风险较大,且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成为临床一道棘手难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应用LC治疗的59例老年AC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魏文平;张宗明;宋蒙蒙;张翀;刘卓;刘立民;于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绒毛膜性质双胎妊娠临床特征比较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绒毛膜性质双胎的临床特征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高危因素.方法:将460例双胎妊娠病例分为单绒毛膜组和双绒毛膜组,对两组相关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单绒毛膜双胎组和双绒毛膜双胎组在产妇年龄、受孕方式、分娩方式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2)两组病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及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几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3)两组病例的新生儿体重(大、小)、新生儿转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为危险因素.结论:(1)胎盘的“绒毛膜性质”对孕产妇的妊娠过程及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2)“单绒毛膜性”是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高危因素,即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病因可能来源于胎盘,其应为一种“胎盘源性疾病”.

    作者:陈洁;潘石蕾;钟梅;余艳红;蒋思佳;陈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动脉内穿行伪影对急性脑梗死灌注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所示动脉内穿行伪影(ATA)在急性脑梗死灌注状态及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采用GE 3.0T超导MRI扫描仪行常规序列和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成像检查,通过观察脑血流量(CBF)伪彩图提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出现匍匐走行条状高灌注信号,将40例患者分为ATA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检查当日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A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 d NIHSS评分好转、稳定及进展比分别为14/18、3/18、1/18;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入院后15d临床NIHSS评分好转、稳定及进展比分别为分别是7/22、5/22、10/22,两组入院后15 d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CBF伪彩图显示梗死核心区周围是否存在ATA,反映缺血梗死区血流灌注状态,能为临床评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现状及近期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周建国;孟云;马先军;刘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大鼠VEGF、SDF-1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00~ 250 g的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的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随机法将大鼠随机分成NGF治疗组、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4和7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梗死后第4天时血清VEGF及SDF-1的水平.结果:在脑梗死后第4和7天时,与溶剂对照组及NGF+PI3K拮抗剂组大鼠比较,NGF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低(均P<0.05).脑梗死后第4天时,NGF治疗组大鼠的血清VEGF及SDF-1水平均高于溶剂对照组、NGF+PI3K拮抗剂组(P<0.05).结论:NGF治疗可改善成年大鼠脑梗死缺损的神经功能,并促进脑梗死大鼠血清VEGF及SDF-1的表达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上述作用的调控.

    作者:李小强;凌莉;李楚翘;马文斌;尹义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RoSCo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RoSCo评分系统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2015年127名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通过所有患者术前病例资料给予RoSCo评分,根据该评分分为RoSCo低评分组(3~4分)、RoSCo中评分组(5~6分)、RoSCo高评分组(7~8分).分别研究RoSCo评分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Clavei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oSCo评分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并且与单纯RENAL评分相比较准确性更高.同时,术中出血、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在RoSCo低、中、高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oSCo评分系统可以用于评估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

    作者:庄永江;蔡超;张辉见;彭佩丹;郑少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间充质干细胞对皮肤创面的改善作用

    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研究针对大面积烧伤的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创面愈合是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新组织形成和重建三个阶段以及不同的组织和渗透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不恰当的烧伤创面的治疗伴随着自由基调节受损,肉芽生长缓慢,血管新生及胶原沉积减慢,创面愈合差,而且感染对创面植皮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且由于严重的休克和感染,烧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作者:马诗雨;王欣;李晓庆;刘文军;曾跃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