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栓塞剂对支气管扩张与肺结核所致大咯血的疗效比较

袁欣;田丰;周军;蒋国民;俞小卫

关键词:咯血,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明胶海绵颗粒, 聚乙烯醇颗粒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与肺结核导致的大咯血经明胶海绵颗粒(GSP)/聚乙烯醇颗粒(PVA)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导致的大咯血使用GSP/PVA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咯血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1例患者,支气管扩张组176例,肺结核组95例.支气管扩张组术后1周治愈率明显高于肺结核组(73.3%vs 46.3%,P<0.05);且支气管扩张组术后1年大咯血复发率明显低于肺结核组(17.6%vs 26.3%,P<0.05).两组患者中,使用GSP的患者术后1周内治愈率均低于使用PVA的患者(支扩组:70.4%vs 77.9%;肺结核组:45.8%vs 4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GSP的患者1年复发率稍高于使用PVA的患者(支扩组:22.2%vs 10.3%;肺结核组:28.8%vs 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支气管扩张导致的大咯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疗效优于肺结核导致的大咯血;使用PVA栓塞的疗效优于GSP;大咯血复发多发生在介入动脉栓塞术后1个月内,且多伴有复杂血供和既往咯血病史.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靶向Hiwi基因的siRNA干扰对诱导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干扰Hiwi基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并转染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按照实验设计分为6组,转染后应用qRT-PCR、Western blot分析Hiwi基因的mRNA及其靶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评估干扰效果筛选有效的siRNA干扰片段作为干扰组(Hiwi10330组),再按照试验设计分为3组分别是干扰组,阴性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在细胞转染后进行细胞流式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结果:靶向Hiwi基因的siRNA干扰后,干扰组中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iwi基因靶蛋白的表达也出现了明显的抑制(P<0.05).靶向Hiwi基因的siRNA干扰后,干扰组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与NC和Blank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siRNA靶向沉默Hiwi基因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凋亡率明显升高,提示Hiwi基因可能成为三阴乳腺癌的一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陈宝英;吴海滨;张远起;黄胜超;张英;李建文;王玉洲;郑婉婷;吴罗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滋肾调冲汤联合针灸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的疗效

    目的: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者应用滋肾调冲汤和针灸联合治疗的中医症状评分、月经及高温相评分(high phase score,HPS)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已选取的70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资料,依据临床所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借助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借助滋肾调冲汤和针灸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评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及对照组月经提前日数均比治疗前缩短,两者黄体中期P值均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及对照组HPS评分、高低温相温差在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升高明显,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肾调冲汤和针灸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使月经期逐渐恢复正常,且延长经前高低温相温差,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青;孙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姜黄素通过降低MT1-MMP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对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C(MT1-MMP)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株,并将细胞分成3组:未转染组、空白质粒组、转染组,予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20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测定姜黄素对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CCK-8法和Transwell法实验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及空白质粒组比较,转染组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且细胞侵袭数目增加,即表达MT1-MMP蛋白的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而在经姜黄素处理后其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而侵袭数目减少,表明其增殖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方式.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MT1-MMP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作者:余俊青;姚广裕;胡晓磊;陈路嘉;叶长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突触融合蛋白8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组织中突触融合蛋白8(syntaxin 8,STX8)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市仁和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57例,将术后脑胶质瘤组织(5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Ⅰ+Ⅱ级12例(低级别)、Ⅲ+Ⅳ级45例(高级别),另取正常脑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STX8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TX8的蛋白表达,分析STX8的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脑胶质瘤组织中STX8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其中在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855±0.07124、2.8207±0.0692,两组相比,且分别与对照组(1±0.063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STX8高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量较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X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其中在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STX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71±0.1621、4.937±0.1851,两组相比,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发现STX8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型无关,但在不同的病理分期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STX8在脑胶质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杨海峰;王润辉;黄淑红;孔继昌;杨亮;毕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粪菌移植方法学及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以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胃肠疾病[1].据文献[2]报道,亚洲国家的IBS患病率为5%~10%,然而只有约30%的患者因明显的腹部不适等症状而得到诊治,其余大部分符合IBS症状的患者人群并未就诊.由于其持续或频繁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障碍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IB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与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肠道感染、胃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轴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近年,肠道微生态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3-4].

    作者:周江伟;翁雪健;郑恩典;林细州;郑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治疗绝经后内分泌失败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内分泌失败、晚期绝经后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一线或者二线内分泌治疗失败,晚期绝经后HR+乳腺癌患者,1:1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研究组和安慰剂联合AI对照组.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比较2组的客观反应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二甲双胍研究组ORR为16.7%,对照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CBR显著高于对照组(63.3%vs 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位PFS略长于对照组(4.2个月vs.3.7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PFS仅与既往是否内分泌治疗敏感相关.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有望能够改善乳腺癌的继发性内分泌耐药,但仍需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以证实.

    作者:王雅琦;王美鑑;董涵之;邱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酸镁对子痫前期大鼠模型血清及脑内炎症因子、核因子-κB p65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子痫前期大鼠血清及脑内炎症因子、脑内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妊娠组(10只)、硫酸镁对照组(10只)、子痫前期(PE)组(10只)和硫酸镁干预组(10只).检测大鼠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RT-qPCR及ELISA检测大鼠脑内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内NF-κB p65表达.结果:第20天PE组收缩压、尿蛋白及血尿素氮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和硫酸镁干预组(P<0.05).RT-qPCR及ELISA结果显示硫酸镁干预组血清及脑内IL-1β、TNF-α及IL-6含量明显低于PE组(P<0.05),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灰度分析示硫酸镁干预组大鼠脑内NF-κB p65蛋白水平明显低于PE组,高于正常妊娠组.结论:硫酸镁可能通过NF-κB p65路径降低子痫前期模型大鼠炎症因子水平防治子痫前期.

    作者:祁桂林;罗晓青;邓杰;余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按照否接受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将6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分泌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PSA水平和KPS评分.

    作者:李瑞乾;赵斌;白宇;杨宏;雷永红;王启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C肽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Wistar大鼠发展至糖尿病肾病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肽组,经腹腔埋入微渗泵用药.以同龄正常Wistar大鼠为正常组.用药前及用药后每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及24 h尿白蛋白.用药12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新鲜肾小管间质组织匀浆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Real-time PCR检测蛋白激酶A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对照组大鼠血糖及24 h尿白蛋白升高,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蛋白激酶A mRNA表达下调;经C肽干预后,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24 h尿白蛋白升高减缓,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减少、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蛋白激酶A mRNA表达上调.结论:C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途径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减轻蛋白尿.

    作者:柯剑婷;罗杏英;杜艺;魏玉婷;陈斌焕;李宓;陈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86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腔镜组)36例,开腹手术(开腹组)50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同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两组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刘文瑛;朱玉珍;方兆山;刘星星;黄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型患者脑结构改变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典型的中枢性睡眠疾病,由GELINEAU于1880年首次报道.研究通常认为发作性睡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1],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2],除此之外还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等症状.患者往往在睡眠或小睡之后可获得暂时的清醒,但随着睡眠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临床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患者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时间缩短,在睡眠开始后很快进入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REM睡眠期),这也是是发作性睡病主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发作性睡病患者经常伴有猝倒发作,猝倒是由于短暂的随意肌肌张力突然部分或全部丧失引起,通常由强烈的情感刺激导致,比如发怒、大笑、高兴等,可以是有限肌肉的猝倒发作或广泛的迟缓状态.发作性睡病在男性和女中的发病率是相同的,存在两个发病年龄的高峰,分别是15和35岁[3].目前来说,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通常是对症治疗,主要应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如: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哌甲酯等.前期的假说认为发作性睡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其中超过90%的发作性睡病伴猝倒的患者血液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0602为阳性[4],除此之外,更有研究发现伴猝倒型患者中下丘脑分泌素-1明显减少.下丘脑分泌素-1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特殊蛋白[1 ,5-7],因其在维持睡眠-清醒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有人认为分泌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减少[8]可能是伴猝倒型患者白天出现突发性睡眠事件的原因.

    作者:王静;刘莹莹;宗强;张雪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STIM1对乳腺癌细胞移动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STIM1在乳腺癌细胞移动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STIM1 SiRNA序列干扰效率;Transwell检测沉默STIM1的表达及SOCE钙信号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钙图分析STIM1与SOCE钙信号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分析沉默STIM1对FAK表达及激活的影响.结果:沉默STIM1表达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迁移;MDA-MB-231细胞中存在STIM1介导的SOCE;阻断SOCE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沉默STIM1不影响MDA-MB-231细胞的FAK表达及FAK的激活.结论:在乳腺癌细胞中,STIM1通过SOCE调控细胞内钙信号而影响细胞移动,然而,STIM1调控乳腺癌细胞移动与FAK的表达或激活无关.

    作者:吴冰;林天骥;阮仕娟;王斌;邹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0T磁共振DWI、ADC、MRS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效能分析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波谱成像(MRS)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效能分析.方法:回顾性择取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治疗前常规MRI扫描、DWI、ADC、MRS检查及血清PSA检测资料,按随机排序形成60例3组系列(MRI+DWI+ADC、MRI+DWI+ADC+MRS、MRI+DWI+ADC+MRS+PSA),经3名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盲法阅片、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匹配、分析.结果:(MRI+DWI+ADC+MRS+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分别为96.67%、93.33%、95.00%;3种方法诊断准确率χ2检验P<0.05,提示3种方法对于医师诊断前列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常规序列、DWI、ADC、MRS联合血清PSA检测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通过多指标、多学科进行协同、综合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精准诊断PCa的趋势.

    作者:李文;李胜凯;林优;于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肌钙蛋白I在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38例(Sa组),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正常患者20例(Sn组),未诊断脓毒性休克但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Ca组),于入ICU 72 h内应用超声心动图通过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评估心脏舒张功能,同时检测cTnI.比较各组cTnI水平差异及其与E/e′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者特征曲线(ROC),评估cTnI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的价值.结果:Sa组、Sn组的cTnI水平均较Ca组明显增高(P<0.05);Sa组cTnI水平、E/e′明显高于Sn组(P<0.05).cTnI与E/e′呈正相关(r=0.367,P=0.004).ROC显示cTnI为0.49 ng/mL时预测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80.7%.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cTnI水平明显升高,cTnI升高与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密切相关,cTnI≥0.49 ng/mL可有效预测脓毒性休克致左心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夏嘉鼎;苏震;王娜;秦诗阳;赵凯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短期血脂达标情况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ACS合并糖尿病患者99例,根据每晚服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分为5和10 mg组,其中5 mg组47例,10 mg组52例.记录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MACE事件等,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血脂达标率.结果:(1)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TC、TG、LDL-C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10 mg组较5 mg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脂达标率更高(P<0.05),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 mg组MACE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5 mg组,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0 mg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且较为安全.

    作者:李秀;王丹丹;王蔓蔓;刘相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肝脏常见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诊断肝脏常见良性病变的价值及限度.方法:利用双源CT对226例上腹部病变患者行常规平扫(CNC)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将门脉期数据经Liv-er VNC软件处理,获得VNC图像.对比分析其中117例肝脏常见良性病变在常规平扫(CNC)及虚拟平扫(VNC)中的检出数量,并比较单能模式与双能模式下的辐射剂量.结果:虚拟平扫检出钙化或结石58个(85.3%)、血管瘤28个(73.6%)低于常规平扫68个(100.0%)、37个(97.3%)(P<0.05);虚拟平扫检出囊肿68个(95.8%)稍高于常规平扫65个(91.5%),检出脂肪肝12例(85.7%)稍低于常规平扫14例(100.0%)(P>0.05);双能模式下CTDI、DLP及ED均低于单能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平扫对血管瘤、钙化或结石的检出低于常规平扫,对囊肿及脂肪肝的检出无差异.VNC技术可减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盼;王凤;李邦国;罗显丽;王梦;王荣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可诱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表现为术后心脏复跳困难以及术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高[1].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 Dex)是新型麻醉药物,具有镇静、镇痛以及交感抑制作用.国内外学者[2]已证明其在临床具有心肌保护功能,以及动物实验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3],Dex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日益广泛,但缺少较充分的理论依据证明其对心脏术患者尤其是CPB下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肺保护功能的研究,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杰;苏新娟;郑海涛;陈兴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颞叶癫痫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颞叶癫痫模型癫痫脑电记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恒河猴4只,应用单侧杏仁核海人酸(2μg/μL)注射法构建颞叶癫痫模型.对模型动物进行定期的头皮脑电监测.脑电记录采用原始脑电图联合量化脑电图同步进行记录.对aEEG上的异常节点进行定位并对同时段的原始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对动物模型的癫痫发作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排除明显接触不良造成的异常片段后,4只模型动物的aEEG趋势图分析共取得23处与背景活动明显不同的节点.对上述11处节点对应原始脑电图进行分析,均考虑为癫痫发作事件.结论:aEEG趋势图对于该颞叶癫痫模型的癫痫发作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在超长程脑电监测中联合应用此方法可对癫痫发作进行快速定位,为实验研究节省大量人力成本.

    作者:池雅杰;薛杉;孙海涛;徐玉婷;梁志明;吴朝晖;徐强;刘朝明;郭燕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NF-α刺激不同潮气量通气小鼠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TNF-α刺激不同VT通气小鼠对细胞因子表达影响.方法:36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三组:A组:自主呼吸4 h,n=12;S组:VT=6 mL/kg,机械通气4 h,n=12;L组:VT=20 mL/kg,机械通气4 h,n=12.各组再分2亚组:对照组(C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n=6)、实验组(T组,以20μg/kg尾静脉注射TNF-α,n=6).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血清和BALF炎性因子的表达、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L组肺呈水肿、部分实变,炎性细胞积聚,巨噬细胞膜、核染色质、板层小体、微绒毛等损伤性改变,且T组较C组明显;与A组及S组比较,L组血清、BALF中TNF-α,IL-1β,IL-6,IL-10表达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C组比较,TNF-α,IL-1β,IL-6,IL-10表达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F-κB表达与TNF-α、IL-1β,IL-6呈正相关.结论:TNF-α是VAP发病的关键因子,可能为临床预防VAP提供新方法.

    作者:冯继峰;王晓夏;庞登戈;罗碧君;陆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探头超声辅助鉴别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肠镜微探头超声(MPS)检查鉴别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活动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46例为研究组(CD 16例,UC 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完善MP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PS观察指标为管壁总厚度(TWT)、黏膜层(M)、黏膜下层(SM)、固有肌层(MP)厚度和肠壁及肠旁肿大淋巴结数.结果:CD组、UC组和对照组平均TWT、M、SM、MP厚度(mm)及Hs-CRP水平(mg/L)分别为5.84±1.42、1.48±0.23、1.88±0.28、2.31±0.85、40.58±19.33,4.74±1.01、1.79±0.35、1.41±0.25、1.32±0.34、22.41±15.25,2.86±0.23、0.97±0.13、1.06±0.11、0.64±0.09、1.70±0.65.CD组、UC组平均TWT、M、SM、MP、Hs-CRP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平均TWT、SM、MP和Hs-CRP均高于UC组,而UC组M厚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和UC组分别有5和2例患者发现肠壁或肠旁肿大淋巴结.结论:经肠镜MPS可清晰观察IBD患者肠壁各层次和周围结构的变化,有助于鉴别活动期CD和UC.

    作者:刘浏;贾柳萍;黄鹤;罗夏朋;何海;谌黄威;伦伟健;谢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