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琦;王美鑑;董涵之;邱志敏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护理配合及影响散瞳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132例在我院进行视网膜筛查的早产儿,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每次1滴,每5分钟滴药1次,右眼共滴药3次,左眼共滴药5次,末次滴药后30 min记录瞳孔直径,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矫正胎龄和滴药次数对散瞳效果的影响,并总结检查前后的护理注意事项.结果:其中128例受检儿瞳孔散大满意,4例瞳孔散大不满意.散瞳效果与矫正胎龄无明显相关(P>0.05);3次滴药即可使绝大部分受检儿瞳孔散大满意.结论:散瞳前后的护理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是受检患儿安全的重要保证;绝大部分受检儿、仅需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3次即可达到满意散瞳要求.
作者:陈丽丽;郭梦翔;项道满;杨丽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和多排螺旋CT(MDCT)表现特征.方法:对19例难复性肠套叠和47例可复性肠套叠的临床与MD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年龄、病程、套叠体部长度(L)、套颈大横径(D1)、套头大横径(D2)、套头与套颈大横径比值(D2/D1)与伴随影像征象.结果:(1)难复性肠套叠的病程、L和D2/D1值均大于对照组,而D1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L和D2/D1值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0.7,临界值分别为33.0个月、7.5 cm和1.33.(2)难复性肠套叠多发生非回-结肠套的复杂性肠套叠(36.8%)、分别合并美克尔憩室(21.1%)、肠管坏死(21.1%)、阑尾炎(15.8%)、肠梗阻(10.5%).结论:对于病程>33.0个月、L>7.5 cm、D2/D1>1.33的小儿肠套叠提示难复性肠套叠的可能,并应观察有无合并美克尔憩室、肠管坏死、阑尾炎和肠梗阻的存在.
作者:关文华;韩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ALB2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法免疫组化测定178例TNBC中PALB2及AR的表达情况,将PALB2按表达不同分为两组,并分析其与不同AR表达状态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78例TNBC中,PALB2阴性47例(26.4%),AR阳性60例(33.7%),两者呈负相关(-1≤r<1,P<0.05),在PALB2阴性组中,A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家族史、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复发转移相关(P<0.05),且5年无瘤生存率也低于AR阴性组.结论:TNBC患者PALB2缺失与AR的阳性表达,对TNBC的进展起到协同促进作用,PALB2和AR联合检测可为TNBC的预后判读提供新依据.
作者:蒋威华;张明帅;李涌涛;王晓文;张晨光;伊丽娜;雪莱提;欧江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IRPA)I类整合子基因携带情况,分析其携带的基因盒与细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86株IRPA的I类整合酶及I类整合子,测序确定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采用PCR检测携带整合子耐药基因盒中的金属酶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OprD2基因;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特性.结果:在86株IRPA中,整合酶的检出率为23.3%(20/86),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8.14%(7/86),共检出5种I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盒;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并携带数量众多的耐药基因.结论:I类整合子中携带的多种耐药基因盒与IRPA的多重耐药有关.
作者:唐慧琴;陈定强;吴爱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OS比例=0组、EOS比例>0组与降钙素原(PCT)≥2 ng/mL、降钙素原<2 ng/mL组,比较两组间PCT与EOS比例等指标的差异;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同时与同期确诊的未发生脓毒血症的10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比较EOS比例等指标的差异.结果:86.9%(86/99)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出现EOS比例明显下降,治疗2 d、治疗4 d后、出院前EOS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EOS比例=0组PCT定量明显高于EOS比例>0组,治疗前PCT≥2 ng/mL组患者的EOS比例较PCT<2 ng/mL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的EOS比例显著低于未发生脓毒血症的泌尿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EOS比例可评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监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病情进展,评估感染控制情况.相比PCT检测,EOS检测医疗成本更低.
作者:何君伟;曹家栋;王树声;翁湘涛;古炽明;李源;甘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典型的中枢性睡眠疾病,由GELINEAU于1880年首次报道.研究通常认为发作性睡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1],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2],除此之外还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幻觉等症状.患者往往在睡眠或小睡之后可获得暂时的清醒,但随着睡眠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临床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患者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时间缩短,在睡眠开始后很快进入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REM睡眠期),这也是是发作性睡病主要的诊断标准之一.发作性睡病患者经常伴有猝倒发作,猝倒是由于短暂的随意肌肌张力突然部分或全部丧失引起,通常由强烈的情感刺激导致,比如发怒、大笑、高兴等,可以是有限肌肉的猝倒发作或广泛的迟缓状态.发作性睡病在男性和女中的发病率是相同的,存在两个发病年龄的高峰,分别是15和35岁[3].目前来说,对于发作性睡病的治疗通常是对症治疗,主要应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如: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和哌甲酯等.前期的假说认为发作性睡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其中超过90%的发作性睡病伴猝倒的患者血液中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0602为阳性[4],除此之外,更有研究发现伴猝倒型患者中下丘脑分泌素-1明显减少.下丘脑分泌素-1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特殊蛋白[1 ,5-7],因其在维持睡眠-清醒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所以有人认为分泌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减少[8]可能是伴猝倒型患者白天出现突发性睡眠事件的原因.
作者:王静;刘莹莹;宗强;张雪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曲美他嗪以及二者合用对行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NSTE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尼可地尔组(NIC组)、曲美他嗪组(TMZ组)和联合治疗组(NIC+TMZ组),药物治疗10 d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术后72 h行MCE检查.结果:4组患者基线特征及P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E结果:尼可地尔组A值、β值和A·β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曲美他嗪组A值、β值和A·β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A值、β值和A·β值明显优于尼可地尔组与曲美他嗪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以改善NSTEMI患者择期PCI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魏立业;夏岳;戚国庆;杨志瑜;赵红亮;张庆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评价与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间初治的223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Miller&Payne(M&P)方法病理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病理学评级为G4、G5认为病理显效,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判定乳腺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223例乳腺癌患者中,HER-2过表达亚型及Basal-like亚型新辅助化疗病理显效率分别为33.3%、40.0%,明显高于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的7.1%、14.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IST1.1疗效评价及新辅助化疗MP病理评价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MP病理反应评价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分子分型能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有效预测因子,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比相比于Luminal亚型,新辅助化疗有效率更高.
作者:沈梦露;韩记真;刘莹;成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处理HepG2.2.15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氧化苦参碱处理HepG2.2.15细胞72 h后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清和细胞,检测氧化苦参碱对上清中HBsAg、HBeAg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中miR-122的表达的影响.结果:药物浓度在4 mg/mL及以下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95%;药物处理HepG2.2.15细胞后72 h对HBsAg、HBeAg和HBV DNA的抑制率分别是66.26%、46.53%和65.95%,miR-122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5倍.结论:氧化苦参碱有可能通过提高细胞中miR-122的表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抗原的表达.
作者:张轩;党秀敏;肖倩;李有强;刘健平;王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疗(IMRT)在喉癌术后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喉癌术后患者16例,按UICC 2006分期标准:Ⅱ期2例,Ⅲ期9例,Ⅳ期5例,其中16例患者全程接受IMRT,14例患者接受放化综合治疗.喉部及颈部靶体积定义如下:喉部肿瘤瘤床(GT-Vnxtb)、颈部淋巴结瘤床(GTVndtb)、临床靶体积1(CTV1)、临床靶体积2(CTV2),各靶区处方剂量分别为64~66 Gy、60~64 Gy、60 Gy、54 Gy,分割次数30次,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推量照射技术.患者于放疗前及放疗期间(第1、3、5周)均以固定时间用EPID拍摄正侧位验证片,比较和分析患者的数字重建影像(DDR)和EPID图像在x(左右)、y(进出)、z(升降)轴的摆位误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EORTC标准评价放疗急慢性放射性反应,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次治疗的摆位误差数据间的差异.结果:喉癌IMRT摆位误差在x、y、z轴上分别为(-0.52±1.31)、(-0.33±2.25)、(-0.62±1.26)mm.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全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于局部复发,1年局部控制率为93.8%,1年生存率为93.8%;15例患者出现了1~2级急性反应,1例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咽炎,未出现4级或以上放射性反应;PGTVnxtb、PGTVndtb、PCTV1、PCTV2的平均剂量均数为68.35、65.36、62.92、57.52 Gy,D95%的平均剂量覆盖百分比分别为99.52%、99.21%、98.62%、98.01%.结论:喉癌术后患者IMRT的摆位误差小,患者放疗耐受性良好,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较好地保护了周围危及器官,远期结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坊铭;林剑毅;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以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持续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胃肠疾病[1].据文献[2]报道,亚洲国家的IBS患病率为5%~10%,然而只有约30%的患者因明显的腹部不适等症状而得到诊治,其余大部分符合IBS症状的患者人群并未就诊.由于其持续或频繁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障碍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IB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与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肠道感染、胃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轴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近年,肠道微生态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3-4].
作者:周江伟;翁雪健;郑恩典;林细州;郑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乳腺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多种乳腺癌细胞系中p75NTR蛋白表达;基因重组构建p75NTR的正义及反义载体并检测转染p75NTR及p75NTR-siRNA后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DA-MB-231/ADR中p75NTR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MDA-MB-231/ADR对各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转染p75NTR及p75NTR-siRNA后对耐药的影响.结果:p75NTR在乳腺癌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高于亲本细胞;p75NTR过表达载体上调MDA-MB-231/ADR中p75NTR的表达;过表达p75NTR可增强MDA-MB-231/ADR对ADM、GEM和OXA的耐药性.结论:p75NTR在乳腺癌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高于其亲本细胞,过表达p75NTR能够降低多药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促进其多药耐药性.
作者:邓晓芳;徐岗;何利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者应用滋肾调冲汤和针灸联合治疗的中医症状评分、月经及高温相评分(high phase score,HPS)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已选取的70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资料,依据临床所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借助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借助滋肾调冲汤和针灸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评分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及对照组月经提前日数均比治疗前缩短,两者黄体中期P值均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及对照组HPS评分、高低温相温差在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升高明显,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肾调冲汤和针灸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中,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使月经期逐渐恢复正常,且延长经前高低温相温差,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青;孙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扰Hiwi基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并转染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按照实验设计分为6组,转染后应用qRT-PCR、Western blot分析Hiwi基因的mRNA及其靶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评估干扰效果筛选有效的siRNA干扰片段作为干扰组(Hiwi10330组),再按照试验设计分为3组分别是干扰组,阴性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在细胞转染后进行细胞流式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结果:靶向Hiwi基因的siRNA干扰后,干扰组中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iwi基因靶蛋白的表达也出现了明显的抑制(P<0.05).靶向Hiwi基因的siRNA干扰后,干扰组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与NC和Blank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siRNA靶向沉默Hiwi基因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凋亡率明显升高,提示Hiwi基因可能成为三阴乳腺癌的一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陈宝英;吴海滨;张远起;黄胜超;张英;李建文;王玉洲;郑婉婷;吴罗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已很常见,尤其是近年来老龄化及复杂外科疾病患者明显增加,使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更为常见.由于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发生在手术后早期,溶栓治疗有出血的风险,术后早期溶栓治疗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手术后下肢深静脉形成63例行溶栓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王琛;方立挺;陈福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合并体位改变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全身麻醉,气腹压12 mmHg,头低位15°.记录并分析麻醉前(T0)、麻醉后(T1)、气腹后1 min(T2)、气腹头低位后30 min(T3)、放气平卧位后30 min(T4)时的基本监测指标和QT间期(QT)、T波峰末间期(Tp-e),心率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p-e/QT的变化.结果:与T0时刻相比,T1时刻QTd明显延长(P<0.05),T2、T3、T4时刻QT、QTc、QTd、Tp-e、Tp-e/QT明显延长(P<0.05);与T2时刻相比,T3时刻QTc、QTd、Tp-e、Tp-e/QT明显延长(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合并头低脚高位会延长心室复极时程,破坏心脏电生理稳定性,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歆;高鸿;王竹梅;刘艳秋;文春雷;易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86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腔镜组)36例,开腹手术(开腹组)50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同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两组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刘文瑛;朱玉珍;方兆山;刘星星;黄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基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中扇形束兆伏级断层扫描数据分析鼻咽癌治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探讨影响摆位误差的因素.方法:37例鼻咽癌患者于2015年2-9月期间接受断层调强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每日常规摆位后、断层调强放射治疗前行断层扫描,并与计划断层扫描匹配,获取误差数据.通过MPTV=2.5∑+0.7σ(MPTV:计划靶体积边界;∑:系统误差;σ:随机误差)计算MPTV.结果:患者校正前三维方向和旋转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分别为左右(2.102±0.0406)mm;头尾方向(1.490±0.0348)mm;前后方向(1.306±0.335)mm和旋转(1.392±0.0384)度.对应的各方向MPTV为左右方向为3.4675 mm,头尾方向为2.9795 mm,前后方向为2.8885 mm.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下降和颈部淋巴结退缩影响摆位误差.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均匀外放3 mm得到PTV并不合适,应个体化设计;同时摆位误差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大,在线纠正摆位误差保证了断层调强放疗的精确实施.
作者:王方正;蒋春儿;杨双燕;郁欢欢;徐敏;时建芳;傅真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线性免疫印迹技术(LI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评价和比较两种方法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性能.方法:收集近两年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ANA的病例共597例,记录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两种方法针对SLE的诊断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ANA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ELISA法与LIA法检测ANA用于诊断SLE的灵敏度分别为79.3%、86.6%,特异度分别为81.7%、77.3%,准确度分别为81.4%、7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0.9%、3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97.3%,两种方法的以上诊断性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1.4%,判断一致性κ=0.55,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在SLE组中两种方法的一致性κ=0.403.结论:ELISA法和LIA法检测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性能无统计学差异,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启健;向波;刘忠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肝癌组织中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Twist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肿瘤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TRIM59、Twist及E-cadherin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TRIM59的阳性率分别为76.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Twist的阳性率分别为66.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27.5%,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59、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均与肝癌病理学分级、分化、血管侵袭及TNM分期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RIM59与Twist表达呈正相关(P<0.05),TRIM59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Twist和E-cadherin表达也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TRIM59是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联合检测TRIM59、Twist及E-cadherin有助于阐述肝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TRIM59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一个靶基因.
作者:薛栋;王妮;徐怀勇;王建强;夏修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