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宝;朱海清;陈红冰;王小平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血小板凝集素-1(TSP-1)在不同分级的膀胱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2000年4月~2003年9月的70例膀胱肿瘤患者切除标本,其中G1期28例、G2期27例、G3期15例(采用WHO病理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标本进行染色,VEGF和TSP-1的表达均采用平均血管密度(MVD)表示,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采用免疫荧光双染判断共表达,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VEGF表达的MVD值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G1与G2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G2期与G3无显著性差异( P>0.1);TSP-1表达的MVD值随着肿瘤分级增加而降低,但无相关关系,但G1期与G2、G3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G2期与G3无显著性差异( P>0.1);在G1期,TSP-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rs=0.167, P>0.1);激光扫描荧光双染显示,VEGF与TSP-1可以同时表达.结论 VEGF的表达随膀胱肿瘤分级增加而增强;VEGF是促进肿瘤形成的因素;TSP-1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因素,但其抑制作用仅发生在初期;荧光双染仅可提供共同表达的证据,不能判断表达的高低.
作者:张冰;黎玮;蔡文清;李刚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和异体骨软骨移植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63只健康成年家兔同侧膝关节造成实验性缺损,随机将动物分成A组(自体移植组,27只)、B组(异体移植组,27只)和C组(对照组,9只).A组再分为2柱骨软骨移植不限制运动组(A2M组)、限制运动组(A2N组)和4柱骨软骨移植不限制运动组(A4M组);B组同样再分为B2M组、B2N组和B4M组,每组9只动物,分别做2柱、4柱自体和异体非负重区骨软骨柱移植.对实验动物进行大体观察、测量关节活动度及修复移植组织厚度、组织学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A组软骨面愈合修复满意,其中A4M组更佳,光镜、电镜检查示移植物与骨床骨性愈合,陷落极少,无明显退变,成熟软骨细胞更多,关节活动度和修复组织与周边正常软骨平均厚度的百分比均优于A2M组( P≤0.05).B组修复软骨缺损效果不佳.结论小直径、多数目的骨软骨柱更易重塑较大面积的软骨缺损轮廓;新鲜无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家兔关节软骨缺损排斥反应及吸收破坏严重.
作者:东海潮;李靖年;南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C3)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间的关系.方法对168例发病24 h内续贯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晨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C3及其他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了解C3与进展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 68例患者(40.48%)在住院72 h内病情进展,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浆C3水平为(1.28±0.20)g/L,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的(1.16±0.25)g/L( P=0.000);随C3水平的升高,进展性卒中的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3与进展性卒中呈明显相关( OR=7.247;95%CI=1.52~36.39; P=0.013).结论 C3升高在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黔妹;沈扬;樊东升;曹贵方;夏一鲁;董春萍;杨春祥;董文翊;何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发生于小儿,是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步行不稳、意向震颤、眼球运动异常、语言障碍为特点,起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我院于2004年6月发现1例患儿因甲状舌骨囊肿合并感染并发急性小脑共济失调.
作者:高世堂;路仲晓;田汨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充气大球(如Bobath球)是促进正常小儿发育,辅佐中枢性协调障碍、脑损伤综合征、脑性瘫痪康复训练的有效器件.球上项目是运动训练与游戏结合的理想途径,不仅患儿愿意接受,正确运用效果也很好.我们除将已报道方法[1,2]分项、量化外,通过实践又总结出一些方法,现归纳如下:
作者:任世光;王淑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中PTE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28例(47%)呈PTEN蛋白阳性表达,41例(68%)呈VEGF阳性表达.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的阳性率降低( P<0.05);VEGF的阳性率相应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PTEN与VEGF两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r=-0.439, P<0.01).结论膀胱癌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预后判断.
作者:王勇;王禾;李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常规MRI检查白质高信号(WMH)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析64例 PD患者和4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常规MRI检查WMH、脑室周高信号(PVH)、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和年龄、病程、分级的关系.结果 PD患者WMH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有WMH的PD患者较无WMH的患者年龄更大( P<0.01),病情更严重( P<0.01)但病程无显著性差异( P>0.05);PD组DWMH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有DWMH的PD患者较无DWMH的患者年龄更大( P<0.01),但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PD组PVH发生率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有PVH的PD患者较无PVH的患者年龄更大( P<0.01),病情更严重( P<0.01),但病程无显著性差异( P>0.05); PD患者和对照组的DWMH分级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PVH分级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PVH与PD的一些临床特征有关,PVH可能会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朱珍;耿道颖;沈黎玮;吴晓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对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药物和心理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0.001).结论心理支持对焦虑症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李艳青;孙秀珍;韩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39.2±7.7)分与对照组的(26.3±8.1)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4.22, P<0.01),Barthel指数评分(43.8±8.4)分亦与对照组的(29.7±7.5)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4.97, 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牛陵川;李涛;雷靖安;韩琦;李亚新;张百权;阎平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氮平各3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测试.结果阿立哌唑组的疗效与氯氮平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认知和阴性症状因子分的改善优于氯氮平组( 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头痛、焦虑和失眠等.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特别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韩鹏;张玉花;张永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对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进行初步的多个评价者间信度研究.方法由5名医生对23例0~12岁的脑性瘫痪儿童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中文译本独立进行评级,在对所有儿童的评级结束后,分析不一致的原因,制定补充分级说明.结果 5名评级者的分级无显著性差异,GMFCS分级与综合功能评分中的运动、自理相关,分级时如参考制定的分级补充说明可达到更高的一致性.结论 GMFCS中文译本对脑性瘫痪儿童进行分级有较高的一致性.
作者:陆华宝;张雁;刘建军;陈晓燕;丘小奎;吴卫红;李燕春;胡莹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灶部位、治疗结果等.结果 316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为29.1%,病灶位于前半球者比后半球者易发生抑郁,左半球损害比右半球损害易发生抑郁;抗抑郁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病灶部位影响抑郁症的发生,抗抑郁治疗有效.
作者:冯艳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ET)的影响,以及后者在体外是否对前者具有氧化修饰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DL、ox-LDL及LDL+ox-LDL与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进行孵育,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ET含量.结果 LDL、ox-LDL均能促进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但ox-LDL的作用更显著,而LDL+ox-LDL组上清ET浓度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结论 LDL、ox-LDL均能促进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但后者的作用更为明显,且在体外对LDL具有氧化修饰作用.
作者:张敏;胥学伟;李小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56例 COPD康复期患者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1年,观察患者的感冒次数、住院次数、血红蛋白、血气、血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后,患者的感冒及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血红蛋白、血气、血流变学等指标明显改善( P<0.01).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有增强COPD患者体质、改善缺氧状况、调节内环境等作用.
作者:周玉兰;刘翱;刘枢晓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与抑郁障碍的现状、特点及体育锻炼对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老年人抑郁量表>与自编<老年人体育锻炼量表>抽样调查宁波市三类不同生活环境(公共场所、社区及医院)的270名老年人.结果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病率较高,三类被试的体育锻炼态度及抑郁程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锻炼态度较冷淡、次数较少、时间较短、伙伴较少、锻炼后感觉较累者的抑郁程度较高,反之,抑郁程度较低.结论体育锻炼是预防、减轻和克服老年人抑郁障碍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红;李萍;严建雯;陈传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探讨康复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用肺功能仪,在平静呼吸(潮气呼吸)下检测32例脑瘫患儿的肺功能,并与30例健康儿的数据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脑瘫患儿的通气功能和呼吸运动学指标均有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各参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存在肺功能改变,不容忽视.
作者:李润洁;徐鸿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复合免疫法建立大鼠实验性IgA肾病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大鼠的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肾功能,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结合率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雷公藤多甙组大鼠的尿红细胞、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含量均低于模型组( P<0.05),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高于模型组( P<0.05),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较模型组少,肾功能改善好于模型组.结论雷公藤多甙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出现的免疫失调有调节作用.
作者:柯清林;呼健;李雪巧;郝爱真;崔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展及内固定器材的不断改良更新,用手术方法根治脊柱疾病日益普及.脊柱疾病患者常伴有神经根严重受压,生活及工作能力受到影响.要想使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取得圆满成功,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极为重要.现将笔者总结我院1990~2004年1678例脊柱疾病患者的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霞;田敏;徐秀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远远高于心血管病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均与脑卒中发生成正比,且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后,脑卒中发生率随之下降.
作者:鲍瑞雪;张通;王志;何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抗窄1号方对大鼠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学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高脂组、中药大、小剂量组,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配合3次球囊损伤颈动脉内膜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中药喂养3个月.观察再狭窄部位管腔面积、内、中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组、中药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均有明显改变( P<0.01),高脂组和中药小剂量组中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值有明显改变( P<0.01),大剂量组无明显变化;与高脂组相比较,中药大剂量组管腔面积明显增大( P<0.01),大、小剂量组内膜面积均减少( P<0.05),大剂量组中膜面积明显减少( P<0.01);小剂量组的中膜面积与大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中药抗窄1号可通过抑制动脉内、中膜增殖,抑制再狭窄的发生,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薛金贵;王肖龙;胡婉英;高俊杰;唐靖一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