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邓国娜;李虹;朱宏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
摘要:目的:为提高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临床应用水平与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决策提供支持依据,构建广东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Delphi法、百分位数、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界值、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用Cronbachα系数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使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 结果:构建了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0个的指标体系. 3轮Delphi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0.00%、90.00%、92.59%; 专家权威系数为0.710 ~0.921,协调系数分别为0.400、0.395、0.278,P < 0.01.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7,结构效度较好. 模拟评价与专家评价结果的相符率为94.55%. 结论:Delphi法用于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合理实用的信、效度评价和实证应用结果证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注利多卡因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注利多卡因对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方法:选择 80 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年龄≥65 岁. 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组( L 组)和生理盐水组(S 组). L 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单次注射利多卡因 1.5 mg/kg,随后以 2 m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S 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中七氟醚用量;苏醒时间;术后 2 h ( T1 )、4 h ( T2 )、8 h ( T3 )、12 h ( T4 )、24 h ( T5 )和 48 h ( T6 )的 Price-Henry 疼痛评分, 48 h PCIA按压次数, 术后 1 周谵妄发生率, 利多卡因不良反应. 结果:L 组术中七氟醚用量低于 S 组 (P <0.05).Price-Henry 疼痛评分 T1 ~ T5 时 L 组低于 S 组(P < 0.05).48 h PCIA 按压次数 L 组较 S 组明显减少(P < 0.05).L 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 S 组(P < 0.05).结论:静注利多卡因可降低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作者:王萍;李亚丽;罗耀文;丁登峰;姜远旭;张雪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HPT) 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4年6-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病情稳定未行甲状旁腺手术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9 例,根据 iPTH 水平分为低 iPTH 组(iPTH <300 pg/mL)和高iPTH 组(iPTH≥300 pg/mL). 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年龄、脉压、透析时间、血肌酐、C反应蛋白、血磷及钙磷乘积、甘油三酯、白蛋白是影响 SHPT 的相关危险因素.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透析时间、血磷、C反应蛋白是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透析时间、血磷、C反应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卢元;胡晓舟;张瑾;王少亭;卢永申;张燕;杨宏;安旭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房颤动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联合抗栓治疗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合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采用二联抗栓方案(华法林+氯吡格雷)(DT)和3 个月的三联抗栓方案(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TT)+9 个月的二联抗栓方案(华法林+氯吡格雷,DT)(TT+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入选心房颤动合并 PCI 术后病例 90 例,随机分为DT组(45例)和TT+DT组(45例). DT组采用12个月的二联抗栓方案,TT+DT组采用3个月的三联抗栓+9个月的二联抗栓方案. 对两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随访. 结果:有效性随访结果表明:TT+DT组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卒中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低于 DT 组(P<0.05). 安全性随访结果表明:TT+DT组出血事件高于D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心房颤动合并PCI 术后采用TT+DT方案和DT方案在出血事件的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TT+DT方案组治疗有效性优于DT方案组.

    作者:麦林琳;胡允兆;吴焱贤;欧阳海春;陈盈文;王航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回肠肌间神经节血管活性肠肽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变化

    目的:研究伴有胃肠动力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神经系统回肠肌间神经节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以探讨SAP胃肠动力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SAP组, 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制作SAP模型. 24 h 后测定小肠推进比及胰腺病理评分. 制作回肠肌间神经节全层标本,应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VIP和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计算其占总神经元的百分比.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大鼠腹腔腹水形成,肠系膜见钙化灶,肠管明显扩张,小肠推进比显著降低[(51.37 ± 5.04)% vs. (30.20 ± 3.82)%, t =10.570,P < 0.01],胰腺病理评分增高(3.74 ± 0.23 vs. 13.78 ± 0.65, t = -45.858,P < 0.01), VIP 和 NOS阳性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高[(8.48 ± 1.06)% vs. (14.22 ± 2.12)%, t = 7.642,P < 0.01; (29.04 ± 3.36)%vs. (40.55 ± 2.59)%, t = -8.570,P < 0.01]. 结论:SAP胃肠动力障碍可能与VIP和NOS两种抑制性神经元的表达上调相关.

    作者:段泽辉;林中;王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分级标准下血脂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亚特兰大2012新分级标准下甘油三酯(TG)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将208例AP患者按入院时TG水平分为四组,A组TG≥11.30 mmol/L,B组5.65 mmol/L≤TG < 11.30 mmol/L,C组2.25 mmol/L≤TG < 5.65 mmol/L,D组TG < 2.25 mmol/L,比较病情分级、器官衰竭及并发症发生率、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等. 结果:A、B、C三组的中度重症及重症比例、SIRS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D组(P < 0.01).A、B组器官衰竭发生率高于D组(P < 0.05).A、B组Ranson评分均高于C、D组(P < 0.05).A、B、C三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D组(P < 0.01).TG与AP病情分级、Ranson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TG对AP病情严重程度产生独立影响. 结论:入院时TG与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入院时TG升高者器官衰竭、局部并发症及SIRS的发生率增加, TG与AP病情分级、Ranson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作者:李邦一;张玫;和芳;朱鸿明;赵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187例体会

    肥胖症目前已成为现代人日益增多的病症,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穴位埋线是一种经过改良的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它相当于长效针灸或留针,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时间紧,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按疗程进行针灸治疗,再加上长时间的留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留针容易造成感染. 所以穴位埋线以其起作用的时间长、 不易感染等优点取代了留针. 笔者自 2008年 1 月至 2004 年 11 月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1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川崎病患儿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无反应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63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首次对IVIG的治疗效果将患儿分为IVIG敏感型和IVIG无反应型,对比两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性别、IVIG 治疗前发热时间、临床表现完全与否及血 WBC、CK-MB、PLT、ESR 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 > 0.05). 无反应型组无菌性脓尿、颈部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CRP、AST、ALT、总胆红素显著高于敏感型组(P < 0.001),而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钠离子浓度则低于IVIG敏感型患儿(P < 0.05). 结论:无菌性脓尿、冠状动脉损害、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CRP、AST、ALT、总胆红素浓度增高;血浆白蛋白和钠离子浓度减少是川崎病患儿 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从军;雷中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PCI术后第3个月回门诊复查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服药依从性、对冠心病的认知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5.85 ± 1.8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信心、疾病了解程度、年龄、服药种数进入回归方程.结论: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控制信心、疾病了解程度为服药依从性的保护性因素,而其年龄、服药种数则为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作者:颜君;杨巧红;林春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56层螺旋CT扫描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钙化积分筛查有症状疑似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并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51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 d 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 采用交叉表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钙化积分、钙化积分和冠脉CTA的联合诊断实验. 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选择佳诊断切点,同时使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大值的钙化积分诊断冠脉狭窄≥50%的阈值为9.35分,其敏感性为89.13%,特异性为80.00%.进行冠脉CTA与钙化积分以9.35 为诊断切点的联合诊断实验,并联实验后,诊断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较单用冠脉CTA升高(100% vs 97.82%),特异性(60% vs 60%)保持不变. 结论:钙化积分对有症状的可疑冠心病筛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钙化积分与CTA的联合诊断提高冠脉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作者:李宁;刘吉祥;信栓力;常超;韩丽英;张仁杰;李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为提高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临床应用水平与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决策提供支持依据,构建广东省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Delphi法、百分位数、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来确定界值、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用Cronbachα系数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使用因子分析法检验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 结果:构建了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20个的指标体系. 3轮Delphi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0.00%、90.00%、92.59%; 专家权威系数为0.710 ~0.921,协调系数分别为0.400、0.395、0.278,P < 0.01.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7,结构效度较好. 模拟评价与专家评价结果的相符率为94.55%. 结论:Delphi法用于技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合理实用的信、效度评价和实证应用结果证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邓国娜;李虹;朱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的相关性以及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将确诊为AP的69例患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轻症胰腺炎组(MAP组,n = 42)和重症胰腺炎组27 例(SAP组,n = 27),选取同期门诊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 组,n = 56);分别在 AP 患者入院第1、3和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PCT,比较三者间血清PCT的差异,并分析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 结果: 入院第 1 和第3 天,MAP组患者和S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均升高, 且明显高于CON 组(P < 0.01),其中 SAP 组患者血清 PCT 水平高于 MAP 组患者(P < 0.01),且 MAP 组患者和 SAP 组患者入院第3 天血清PCT水平高于入院第1 天(P < 0.01);入院第7 天,MAP组患者PCT逐步降至正常水平, 而SAP组患者PCT水平仍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与 MAP 组、CON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M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 结论:血清PCT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其可作为AP病情与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作者:许世申;陈达明;程禹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低位小切口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低位小切口与腔镜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适合行甲状腺单侧部分切除的患者分为实验组(30 例)与对照组(34 例),分别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切口感染、抽搐等并发症,随访1 ~ 3年均未复发.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实验组无皮肤淤斑及皮下积液,对照组分别出现3 例皮肤淤斑及2 例皮下积液,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 0.05). 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颈前皮肤麻木感两组比较无差异(P > 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是较好的甲状腺手术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愈合美观,费用低等优势,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及患肢护理观察评分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优质护理在儿童股骨踝上骨折中的应用及患肢护理观察评分.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髁上骨折儿童 184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与常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患肢护理观察评分与生活质量. 结果: 优组有效率为94.57%,常组有效率为91.30%,优组患肢护理观察评分无常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 优组患儿的疼痛状况、活动能力、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以及认知能力均优于常组(P < 0.05). 结论:对儿童股骨踝上骨折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肢护理观察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曾玲芳;何凤萍;邓秀娟;唐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无锡地区4630例妊娠期妇女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不同孕期妇女血清 25-羟维生素 D 水平及营养状况,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 年6 月至2014 年 8 月在本院做产检的健康孕妇 4 630 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4 630 例妊娠期妇女25-羟维生素D水平为30.75 (22.5,41.9)nmol/L,属于不足的水平. 随着妊娠的发展,维生素D缺乏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不同孕期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夏秋季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冬春季,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锡地区孕妇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妊娠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的这一观点还需进一步引起当地医务工作者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 )胰岛 β 细胞功能. 方法:对 33 例 LADA、43例特发性 1 型糖尿病( T1DM )患者、45 例 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和 30 例正常健康者进行身高、体重、空腹和 OGTT 后 2 h 血糖及 C 肽、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胰岛素自身抗体、血脂检测,计算改良胰岛素释放指数[ HOMA-IS ( CP ) ]和改良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 CP ) ]. 结果:LADA 患者 HOMA-IS ( CP )高于T1DM ,低于 T2DM ( P < 0 . 05 );HOMA-IR ( CP )高于 T1DM ,低于 T2DM ( P < 0 . 05 ). 与 T2DM 相比, LADA患者空腹及餐后 C 肽更低[(0.64 ± 0.51) nmol/L vs. (1.64 ± 0.73)nmol/L, (1.39 ± 1.16) nmol/L vs. (5.15 ± 2.80)nmol/L, P < 0.05], HbA1c 更高[(10.78 ± 1.77)% vs. (9.36 ± 1.77)%,P < 0.05].结论:有必要在 T2DM 患者中进行 LADA 筛查,确诊 LADA 后应尽早进行胰岛 β 细胞功能评估,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黄启亚;杨彩娴;李绍清;苏云清;梁俊兴;贾文娟;冯志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品管圈活动在危重患儿皮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和降低危重患儿皮肤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探索危重患儿皮肤管理的有效模式. 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选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活动周期为6个月. 回顾性统计分析对照组71 例患儿皮肤损伤部位、采取的措施和愈合时间;现状调查护理人员引起患儿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及实施方案. 结果:经实施品管圈管理后,危重患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从21.7%降至8.7%,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 < 0.05),护士皮肤伤口护理知识掌握率从63.1%提高至92.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危重患儿皮肤损伤率,缩短皮肤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护士对各种皮肤问题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皮肤质量管理模式.

    作者:张丹如;潘婧婧;黄建芬;邵素青;金海霞;黄凡;程健;管璇;季林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2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行薄层 CT 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重建三维模型,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依此对骨盆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所见与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随访6 ~ 24个月,术后2 ~ 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 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优良率86.4%. 结论: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作者:李宝丰;章莹;谢会斌;郭晓泽;王非;夏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自195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因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已被确定为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治疗的一线药.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5年首次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后,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其抗肿瘤作用,本文就其抗癌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陈纪涛;刘季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东亚钳蝎钙通道样毒素的重组表达及活性研究

    目的:原核表达东亚钳蝎钙通道样毒素,分离纯化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活性. 方法:将东亚钳蝎钙通道样毒素 BmCa 基因重组到 PET-GST 表达载体中, 转化入大肠杆菌 BL21 并 IPTG 诱导表达, Ni-SuperChelating Resin 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尿素梯度透析法复性融合蛋白,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ET-GST-BmCa 原核表达质粒,诱导后表达分子量约为33 kD 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得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复性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显示表明重组蛋白能可逆性的升高骨骼肌细胞内[Ca2+]i. 结论:成功构建PET-GST-BmCa 重组质粒,获得BmCa基因工程菌株, 并表达纯化得到可作用于钙通道的重组蝎毒素蛋白.

    作者:覃媛;张曼;黄劭;顾少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InterTan髓内钉治疗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三大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我科于2011-2014年使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53例,男23例,女30例,其中右侧21例,左侧32例;年龄63 ~85岁,平均(71.2±4.5)岁.受伤原因均为跌倒.根据AO骨折分型,A2.1型15 例,A2.2型18例,A2.3型15例,A3.1型2例,A3.3型3例.

    作者:黄震源;李国胜;张义峰;杨保华;王存;孙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