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NA-1247-3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程东良;梁媛;陈衍晨;卿娣;史长松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microRNA-1247-3P, 肺表面活性蛋白A, A549细胞
摘要:目的:检测脂多糖(LPS)处理A549细胞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miRNAs,并验证miR-1247-3P在不同浓度LPS处理后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对照组是以培养液处理A549细胞,实验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LPS处理A549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SP-A、SP-C的表达量。用基因芯片检测细胞处理前后的表达谱,找出其中的关键miRNA,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中各组细胞的SP-A、SP-C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下降(P <0.05)。miRNAs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表达显著上调的有31个,显著下调的有3个。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出各实验组miRNA-1247-3P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上升(P <0.05)。结论:miRNA-1247-3P在实验组有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AR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84例HIV/AIDS患者HAART治疗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患者HAART中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结果:HIV/AIDS HAART治疗的患者,无骨髓抑制组278例,骨髓抑制组206例,发生率为42.6%,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老年、女性、肝、肾功能不全者、HAART<90 d、有齐多夫定的HAART方案、基线CD4+ T淋巴细胞数较低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较多者、联合具有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的药物是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而患者HIV感染途径和发生骨髓抑制时患者的体重是HIV/AIDS HAART治疗骨髓抑制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女性、肝、肾功能不全者、HAART<90 d、有齐多夫定的HAART方案、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较低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较多者、联合具有血液系统毒性反应的药物是HIV/AIDS HAART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HIV/AIDS HAART中发生骨髓抑制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

    作者:杜红;赵柳红;覃忠于;王琳玉;刘钟馗;周嵩煜;黄慧洁;周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组合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应激,促进其术后康复。ERAS理念源自西方,早由丹麦外科医生Kelhet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所有外科领域,并成为结直肠疾病的标准外科治疗模式,但在国内临床应用尚少,并都是照搬西医方案,而注重全身调理的中医与ERAS理念十分契合,且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将中医药方法整合到ERAS程序中、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ERAS治疗方案,必将进一步加速外科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从而提高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但国内迄今仅有少量相关研究报道,以下就目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回顾和展望。

    作者:程黎阳;谢正勇;陈俊勇;李泽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在撤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

    现代医学中,机械通气应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在急救复苏、危重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伴随而来的呼吸机依赖也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在撤机困难患儿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在撤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本研究对70例撤机困难患儿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部分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唐远平;谢丹宇;颜菲菲;赵长安;王波;谭艳芳;周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与认知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含量变化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MCI组患者和82例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入选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价;比较两组间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对MCI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CI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与MMSE评分、MoCA总评分及子项目中注意、记忆、抽象得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MoCA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糖尿病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是MC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CI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与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

    作者:褚忠海;王文静;韩丽珠;吴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优先策略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优先策略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PICU 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采用nCPAP优先策略治疗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nCPAP治疗79例,有效69例,无效10例。 nCPAP无效的患儿治疗前PaO2、PaO2/FiO2均低于有效的患儿(P <0.05)。治疗12、24 h后,nCPAP有效的患儿的PaCO2、PaO2/FiO2、PaO2、呼吸、心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2、12及24 h后,nCPAP有效且治疗前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患儿的PaCO2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结论:nCPAP能有效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氧合及高碳酸血症,但对PaO2、PaO2/FiO2较低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可能需尽早气管插管。

    作者:沈玉才;王斌;巢伟聪;许志松;邝勇华;陈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肝移植术中纤溶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移植手术中采用不同剂量的氨甲环酸(TXA)对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肝移植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3组(n =20),对照组(C组)、TXA1组(T1组)、TXA2组(T2组)。 C组:手术前经静脉给予10 mL生理盐水,随后20 mL/h泵注至新肝期120 min;T1组和T2组则给予1 g TXA共10 mL,随后T1组为10 mg/(kg·h),T2组为20 mg/(kg·h)泵注至新肝期120 min。于手术前(T0)、手术120 min (T1)、无肝期30 min(T2)、新肝期60 min(T3)测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记录术中出血量,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用量,血栓栓塞事件。结果:T2、T3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水平T2组< T1组< C组,T2组的出血量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小于其他两组(P<0.05),3组血栓栓塞发生率相似(P >0.05)。结论:术中输注TXA可抑制纤溶功能、不增加栓塞发生率;大剂量效果更好,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

    作者:陈祯;李坤河;郭隽英;肖亮灿;白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血管内径、动脉流速与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流量的关系

    目的:观察血管内径与动脉流速对动静脉内瘘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内瘘术患者62例,根据动静脉内径(diameter, d)(A组:d ≤1.5 mm,B组:1.5 mm < d ≤2.0 mm,C组:2.0 mm < d ≤3.0 mm,D组:d >3.0 mm);动脉流速(velocity,v)(a组:v ≤20 cm/s,b组:20 cm/s < v ≤50 cm/s,c组:50 cm/s <v ≤100 cm/s,d组:v >100 cm/s)分组,比较各组术后2个月内瘘流量及透析流量。结果:A组、a组手术失败风险高,且内瘘流量及透析流量分别小于B组及b组(P <0.05)。静脉内径分组间,仅B组和C组间在透析流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余各组间内瘘流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动脉内径≤1.5 mm、动脉流速≤20 cm/s者,不适宜行动静脉内瘘术;随着动脉内径增粗或者动脉流速增快,内瘘自然流量及透析流量均升高;静脉内径对内瘘流量无显著影响。

    作者:段书众;董巧荣;于文会;王景福;赵亚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肺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性分析

    目的:分析痰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与菌株药敏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所有痰培养金葡菌阳性的病例。结果:收集痰培养金葡菌阳性病例共111例,其中110例行药敏试验,MSSA有27例(24.55%),MSRA有83例(74.45%),社区感染MSRA有13例(15.66%),医院感染MRSA有70例(84.34%)。病例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神经外科、ICU、神经内科,占75.68%。长期居住护理院是社区感染MRSA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04)。社区感染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医院感染MRSA。结论:社区感染MRSA对非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性高于医院感染MRSA。

    作者:区雪婷;梁伟强;魏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真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真菌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部35例静脉血或脑脊液培养真菌阳性标本,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进行鉴定,同时进行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将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对,两者鉴定结果不符合的采用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2(ITS 2)序列分析后确证结果,从而评价质谱法的准确性、实用性。结果:MALDI-TOF MS正确鉴定出其中的30例(85.7%),错误5例(14.3%);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正确鉴定出35例(100.0%)。结论:MALDI-TOF MS相对于传统的生化鉴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重复性好的优点,但本次研究的准确率不如传统生化鉴定,也比之前国内外报道的准确率低,可能跟标本的前处理难以统一规范以及蛋白提取程序不一致有关。相信随着MALDI-TOF MS技术的统一规范和图谱数据库不断的完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将成为日常临床微生物鉴定的理想工具。

    作者:姜长宏;龙军;华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黄芪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黄芪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而黄芪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中药配方颗粒,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IGF-1水平和CIMT。结果:黄芪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升高,CIMT值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能够有效促进DM患者血清IGF-1水平升高,降低CIMT。

    作者:刘毅;江腾春;傅强;游良举;李伯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LX A4和BML-111对巨噬细胞内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目的:肠道巨噬细胞定位于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黏膜固有层,在保持肠道稳态及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脂氧素(LXs)A4及其受体激动剂BML-111对脂多糖(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观察LPS对RAW264.7的毒性作用,RT-qPCR法检测细胞内TLR4、TRAF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TLR4、TRAF6和pNF-κB p65的蛋白水平。结果:在1000 ng/mL浓度LPS组,作用6 h后,LX A4组和BML-111组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和BML-111组对RAW264.7细胞的TLR4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相对应的无LPS组(P <0.05),TRAF6 mRNA的表达均高于相对应的无LPS组(P <0.05);而LX A4组和BML-111组的TRAF6蛋白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高于相对应的无LPS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和BML-111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而对照组又高于相对应的无LPS组(P <0.05);且LX A4和BML-111作用无差异(P>0.05)。结论:LX A4和BML-111能够抑制LPS对RAW264.7细胞的作用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减轻炎症反应;性质稳定的BML-111更有望成为IBD治疗的新契机。

    作者:谢大泽;黄利兴;刘东升;朱俊;谢勇;周南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胸科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咳嗽无力、呼吸受限、分泌物潴留、肺不张、低氧血症、肺炎、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有时会发展为严重的慢性疼痛。创伤及疼痛也会引起全身应激反应,甚至多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下降。因此,寻求更有效而副作用少的镇痛方式,对于胸科手术患者的早日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已有40余年,早期研究[1]显示镇痛效果好,特别是远期镇痛效果,而无神经瘤的发生。随着其他镇痛方式的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术在冷冻温度和时间方面该如何选择,相比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哪些优势,以及是否会增加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将详细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并结合临床实际,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永春;叶胜泉;王军业;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iNP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进行性功能障碍,多发于老年人,典型表现为步态不稳、认知功能下降和(或)小便失禁,影像学表现为脑室扩张,而颅内压在正常范围。早期给予外科治疗可明显改善部分患者预后。然而iNP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无明确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本文对iNPH的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潘宝根;王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氟哌啶醇或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或托烷思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氟哌啶醇组(H组)与托烷司琼组(T组)(n =86)。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手术开始后H组与T组分别给予氟哌啶醇1 mg或托烷司琼琼3 mg。观察两组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包括患者进入麻醉后恢复室1h后、6h后及24h后发生的恶心、干呕或呕吐、补救性镇吐药物的使用、首次给予补救性镇吐药物的时间及完全有效例数;安全性指标包括患者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的镇静程度、达到离开麻醉后恢复室的时间、手术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以及手术后的Q-T间期等。结果:两组预防PONV的效果相似,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氟哌啶醇或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PONV同样安全有效,而氟哌啶醇价格低廉,值得选用。

    作者:殷伟;赵静月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尼卡地平注射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注射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产科因输注药物所致的浅静脉炎患者共50例,分为尼卡地平组25例,非尼卡地平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临床特征和干预效果。结果:尼卡地平组患者静脉炎分级以Ⅲ级为主,占68%(17/25),Ⅱ级次之,占24%(6/25),Ⅰ级占8%(2/25);而非尼卡地平组患者以Ⅰ级为主,占52%(13/25),Ⅱ级次之36%(9/25),Ⅲ级占12%(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44,P=0.001)。尼卡地平组患者的硬结面积、皮肤温度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尼卡地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尼卡地平组用药后平均28 h发生静脉炎,而非尼卡地平组平均84 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65,P <0.05);两组静脉炎患者应用硫酸镁外敷治疗7d后,非尼卡地平组病情全部缓解,尼卡地平组尚有2例无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4.526,P =0.000);尼卡地平组平均显效时间(151.5 h)明显长于非尼卡地平组(52.8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37,P =0.000)。结论:尼卡地平注射液所致静脉炎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应加强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宝春;刘碧云;邹嘉欣;黄伟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山市妊娠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带菌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山市妊娠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状况。方法:选取本地区1657例妊娠晚期(34~37周)妇女生殖道分泌物,82例妊娠中期(20~24周)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GBS带菌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妊娠晚期妇女GBS带菌率为6.70%。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5~39岁年龄组的孕妇带菌率高(8.91%),妊娠晚期不同年龄组带菌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地区妊娠晚期妇女与北京、南京和上海人群的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年龄及孕周对本地区孕妇GBS带菌率影响不大,不同地区妊娠晚期妇女GBS带菌率存在差异。

    作者:黄晓玲;何艳君;林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同口径引流管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中的应用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合并气胸目前临床采用多经中心静脉置管或传统大口径硅胶引流管(26F~32F口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研究也多以两者比较为多,而忽视小口径引流管(口径14F~18F)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我院自2008年以来应用小口径引流管对COPD合并气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文学;李凯;王芸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小脑神经脂肪瘤1例

    患者女,54岁,因“间断头疼、头晕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12月9日入院。查体:行走不稳,左侧指鼻试验阳性,水平眼震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部CT:颅后窝左侧2.8 cm ×2.5 cm类圆形等密度,局部混杂低密度信号占位性病变(图1)。头部MRI平扫加增强:颅后窝左侧可见大小约为2.8 cm ×2.5 cm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位于左侧小脑半球,T1WI呈等信号,病灶中心见点状高低信号, ;T2WI(图2)及FLAIR呈稍高信号,中心可见高低信号影,压脂像呈稍高信号,中心可见低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周围未见水肿带。考虑脑膜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肿瘤与硬脑膜无明显粘连,边界清晰,将肿瘤进行全切,术中考虑为髓母细胞瘤,将肿瘤周边脑组织切除。术后行MRI复查显示肿瘤全切。

    作者:刘朋飞;高海军;孙玉学;于金录;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热烈祝贺《实用医学杂志》获评2014年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入编名目公布,《实用医学杂志》连续第三次入选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array CGH和SNP array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微阵列技术在不同时期活检及移植时机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对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行PGD的152个活检周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个aCGH-PGD周期采用D3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92个SNP-PGD周期采用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将两组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SNP-PGD与aCGH-PGD在无胚胎移植周期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诊断正常率上,SNP-PGD高于aCGH-PG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方面,SNP-PGD高于aCGH-PGD,而早期流产及胎停率则低于后者。结论:采用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可能有助于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王静;丁晨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