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筑;况时祥;张树森;邹家莉
目的:对比院前与院内气管插管对单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单纯重型创伤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72例,按照单双日法随机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38例)和院内气管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完成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30 d病死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插管组插管时间长、平均插管次数多、2次内插管成功率低、围插管期并发症多,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气管插管并发症多,操作难度大,对于无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早期或预防性插管并没有使患者获益.
作者:石齐芳;梁大胜;曾德福;黄旺业;甘盛典;熊泽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及氧分压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的肺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Dex组)和生理盐水组(Sal组).麻醉诱导后Dex组泵注右美托咪定,Sal组泵注生理盐水.分别在双肺通气、单肺通气后10、20、30、40、50、60 min和术毕同时抽取动脉和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同时记录MAP、HR、SpO2、Ppeak、Pplat、VT、PETCO2和BIS.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黄碱和阿托品等用量.结果:MAP、HR、SpO2、Ppeak、Pplat、VT、PETCO2和BIS在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Dex组肺内分流大于Sal组,氧分压低于S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单肺通气时增加肺内分流,降低氧分压,临床应重视,需进一步的观察与研究.
作者:顾正峰;杨建平;王志萍;辛莲;王桂龙;杨勇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自身免疫病(A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水平.迄今为止国内外有报道的AD约有30多种,其中大部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AD发病中的作用是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 Ⅰ ~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监测TOF值为0、熵指数40 ~ 60之间时在可视喉镜下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度、TOF值、熵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及正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A组较B组用时长,尤其右侧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准确率A组较B组低,尤其是行右侧双腔气管插管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法用于定位双腔气管插管快速便捷,准确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慧;郭瑜;喻倩;陶蕾;丁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1型糖尿病(T1DM)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非常具有挑战性,理想的血糖控制与特定类型膳食结构的葡萄糖吸收率的变化和进餐胰岛素输注方式有关.人工胰腺(AP)是一个使T1DM患者血糖浓度(BGC)达到稳定状态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血糖的体内闭环控制方法,AP的血糖闭环控制方法,双激素AP,AP的安全性,AP的临床应用前景.AP闭环控制(CLC)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中.
作者:洛佩;徐冬香;贺艳菊;陈丽华;陈隶华;周里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与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健康对照各30例外周血标本,对标本DNA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片段分析,判断纯合性.选择杂合子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经过甲基化PCR反应,对产物再次进行多态性片段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纯合子比例与正常对照相近.根据卡方检验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有高度相关性,在女性脑卒中病因学方面提供了表观遗传的证据.
作者:林永强;李斯颖;许治强;梁燕玲;刘子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通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BMECs,缺氧/复氧法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检测内皮屏障抗原(EBA)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 (Claudin-5) mRNA、紧密连接蛋白(ZO-1)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与正常细胞组比较,模型组EB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大、中剂量含药血清组EB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正常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买时荧光定量PCR法示,与正常细胞组比较,模型组Claudin-5、ZO-1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干预后,Claudin-5、ZO-1 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脑通汤大剂量含药血清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脑通汤可以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上调EBA蛋白及Claudin-5、ZO-1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何筑;况时祥;张树森;邹家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神经刺激器引导喙突旁臂丛麻醉用于肘关节及以下部位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穿刺针仍有可能进入胸廓,发生气胸[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喙突旁臂丛麻醉进针点进行了改良,以远离胸廓侧壁的喙突下约3 cm与臂丛体表投影相交点作为穿刺点,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与喙突旁臂丛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川;刘月莉;赵东;郭鹏;王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青年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卒中的预防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86例缺血性青年脑卒中及1 672例中年缺血性脑卒中、3 29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青年组TOAST分型为LAA 57.4%,SAO 26.4%,CE 2.6%,SOE5.3%,SUE 8.2%;中年组分别为67.3%、26.0%、2.0%、3.3%、1.4%;老年组为66.7%、22.8%、7.8%、1.2%、1.5%;3组比较差异明显(P<0.001),青年组SOE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青年组LAA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青年组CE低于老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在体型肥胖等危险因素差异不明显(P>0.05),青年组在性别、饮酒、吸烟等因素高于老年组(P<0.05);中年组在高血压病史等因素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在心脏病等因素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缺血性青年脑卒中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不同于中年组及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我们既要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更要关注少见的病因及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以指导青年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作者:刘淑玲;石志鸿;岳伟;管雅琳;刘帅;张雅静;王晓丹;纪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AOPP患者62例,入院时监测P(A-a)O2,24 h内予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观察24 h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把患者分为机械通气治疗组及非机械通气治疗组,并观察是否死亡.比较两组P(A-a)O2水平差异,分析P(A-a)O2与机械通气、APACHEⅡ、PSS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中毒程度与P(A-a)O2水平关系,分析P(A-a)O2评价需要机械通气的敏感性,以Youden指数大找出截断值,并以P(A-a)O2截断值对PSS及APACHEⅡ进行危险分层.结果:机械通气组P(A-a)O2水平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1),P(A-a)O2水平与需要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PSS评分相关(P<0.01),PSS评分升高,对应的P(A-a)O2水平亦高.P(A-a)O2是24h内需要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P(A-a)O2以63.5为界时需要机械通气的敏感性为86.20%,特异性为74.50%,优势比(odds ratio,OR)为5.20.P(A-a)O2大于截断值组的PSS及APACHEⅡ水平均高于小于截断值组(P<0.01).结论:P(A-a)O2水平反映中毒严重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并能够预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P(A-a)O2在AOPP患者应用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王灵;王万灵;王振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1日住院治疗的61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致胸腔积液患者(A组)和44例其他疾病致胸腔积液(B组)的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TB检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结核抗体检测(Mtb-AB)并对比,结果与终诊断比较.结果:A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90.9%,明显高于B组的20.5%(x2=52.19,P<0.001).A组T-SPOT·T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PD试验的54%(x2=19.74,P< 0.01)、Mtb-AB检测的41%(x2=32.68,P< 0.01).T-SPOT·TB在B组中阴性率为79.5%.结论:T-SPOT·TB检测特异性和敏感度要明显优于PPD试验和Mtb-AB检测,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齐凤娥;张建华;翟亚军;杨良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HIPEC的10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Kaplan-Meier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性质、HIPEC首次治疗时间、HIPEC治疗药物与预后相关.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手术性质、HIPEC首次治疗时间、HIPEC治疗药物为影响HIPEC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中即刻行首次HIPEC治疗,并且HIPEC治疗药物选择顺铂和5-氟尿嘧啶序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陈军;崔书中;唐鸿生;方志远;陈祖龙;阮强;彭荣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找寻皮层脑电图中隐含的γ振荡活动,并初步评估其对致痫灶的定位作用.方法:通过改变滤波范围,提高灵敏度值,加快走纸速度等阅读参数的调整,找寻皮层脑电图中隐含的γ振荡活动,观察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这种γ振荡活动对致痫灶的定位作用.结果:在2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中,8例患者的皮层脑电图中出现γ振荡活动,其中7例发作间期和发作起始期均出现,1例仅见于发作间期.8例患者均行致痫灶切除术,所切除范围包括记录到γ振荡活动的皮层区.术后随访2年,发作消失或基本消失(Engel's Ⅰ+Ⅱ级)的6例,显著改善(Engel'sⅢ级)的2例.结论:通过适当调整脑电图阅读参数,有可能发现隐藏在慢波、尖波中的γ振荡活动,协助定位致痫灶.
作者:孙永锋;遇涛;张国君;李勇杰;钟建卫;袁俊;王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下肺叶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疑似下肺叶结核患者80例,患者分为两组:降钙素原组和对照组.降钙素原组患者主要依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则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判断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降钙素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误诊率更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降钙素原组患者更少使用抗生素治疗(P<0.05),住院费用更少(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结核杆菌感染、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类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疑似下肺叶结核患者中依据降钙素原血清水平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抗生素使用和医疗费用更少.
作者:杨贤明;刘新民;翁加豪;郑绍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验[1].疼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疼痛是住院患者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之一.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镇痛起源于中国传统的针灸,但其镇痛作用强于针灸;与电针相比,TENS对患者无创,而两者作用效果相同,故临床应用时更多采用TENS.
作者:赵夏洁;尹金玲;李航兵;程龙;张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患者男,52岁,农民.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20余年.曾多次在乡村诊所及乡镇卫生院以膀胱炎及前列腺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半年前,曾在外院做全腹CT扫描,未发现泌尿系结石.近来症状加重,遂于2014年11月来院,门诊以前列腺增生收住泌尿外科.
作者:余军;尚宝锋;刘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第二代儿童死亡指数(PIM2)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死亡风险预测能力,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入组患儿312例,进行PIM2评分,预测结果及患儿具体病情采取升阶梯式护理及相关特殊护理模式.记录患儿预后及死亡原因.分析PIM2的预测可靠度及总体性能.结果:入组患儿312例,其中43例因不同原因病逝,PIM2预测患儿死亡率曲线下面积0.832,95%置信区间,对区分患儿的生存和死亡有充足的分辨力(P=0.0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卡方值7.944,P=0.439,PIM2在可接受的水平上估计拟合了数据.所得标准死亡率0.99,PIM2对PICU患儿死亡风险预测效果好.结论:PIM2预测系统在PICU应用价值较高,对入住PICU的患儿生存与死亡的有充足的分辨力及拟合度,可指导护理人员的工作.
作者:管璇;林凌洁;童柳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患者男,76岁.患前列腺增生症20余年、扩张型心肌病6年.本次病情加重而住院.脉搏:102次/min;血压:120/70mmHg;全天尿量约400 mL.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哕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部闻及收缩期Ⅲ/Ⅵ级吹风样杂音.彩超示: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二尖瓣大量返流,主动脉瓣大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射血分数33%;前列腺大小5.4 cm×4.5 cm×4.4 c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室肥厚劳损.
作者:宋留新;王松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其中超过半数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CHC)感染发展而来,约有15% ~ 40%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和HGC,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1].目前治疗病毒相关肝病的药物主要有Ⅰ型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和直接抗病毒药,其各有利弊.
作者:鲍素霞;郑建铭;陈明泉;施光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不同压力水平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行LC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气腹压力A、C组15 mmHg,B、D组10 mmHg.C、D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加用DEX,A、B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于术前1d和术后第1、3、5天测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记录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1d、诱导前、气腹完成时、气腹20 min后、术毕、术后第1、3、5天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结果:术后第1、3、5天,D组MMSE评分较A、B、C组升高(P<0.05).C、D组术后第1、3、5天POCD发生率较A组下降(P<0.05).从气腹完成时至术后第5天D组血清NSE和S100β含量较其余3组降低(P<0.05).结论:低气腹压力水平下DEX可改善LC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NSE和S100β含量.
作者:范薇;孙勇;张钧;李金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