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福建;乐林莉;李娜;喻淑庆;陈明;魏凯
患者男,76岁.患前列腺增生症20余年、扩张型心肌病6年.本次病情加重而住院.脉搏:102次/min;血压:120/70mmHg;全天尿量约400 mL.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哕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部闻及收缩期Ⅲ/Ⅵ级吹风样杂音.彩超示: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二尖瓣大量返流,主动脉瓣大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射血分数33%;前列腺大小5.4 cm×4.5 cm×4.4 c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室肥厚劳损.
作者:宋留新;王松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女性绝经后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雌激素缺乏如何影响胆固醇代谢及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卵巢切除术模拟女性雌激素缺乏状态,并对调节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基因进行检测以明确分子机制.方法:试验采用8周龄Wistar大鼠,分别于卵巢去除后1、4、8周,检测血清胆固醇、粪便胆固醇等指标,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去除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上升.PCR结果显示,胆固醇分解关键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负向调节转录因子小异二聚体伴侣(SHP)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雌激素缺乏状态下,肝脏胆固醇分解代谢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循环胆固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中SHP抑制的CYP7A1水平的显著降低是其主要分子机制.
作者:李松涛;李然;李琳;宁华;郭福川;孟凡玉;吕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下肺叶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疑似下肺叶结核患者80例,患者分为两组:降钙素原组和对照组.降钙素原组患者主要依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则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判断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降钙素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误诊率更低(P<0.05);相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降钙素原组患者更少使用抗生素治疗(P<0.05),住院费用更少(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结核杆菌感染、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类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疑似下肺叶结核患者中依据降钙素原血清水平制定治疗方案,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抗生素使用和医疗费用更少.
作者:杨贤明;刘新民;翁加豪;郑绍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在脑损伤术后应用咪达唑仑,研究在应激反应中咪达唑仑对β-内啡肤(β-EP)、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乳酸、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48例、B组(咪达唑仑组)44例.测定两组患者转入ICU即刻、转入后24、48、72 h的β-EP、HSP70、血乳酸水平.测定转入即刻至转入后72 h,每4h的血糖值.结果:脑损伤开颅术后在入组后24、48、72 h两组患者的β-EP、HSP70、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组后4h两组血糖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降低脑损伤应激反应过程中β-EP、HSP70及血乳酸的水平,并可增加机体对血糖的调控.
作者:于航;王迪芬;王小智;刘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足量的紫杉醇(135 mg/m2)联合较高剂量放疗(66 Gy)与较低剂量放疗(50 Gy)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2012年临床分期T1 ~4N0~ 1M0的7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紫杉醇(135 mg/m2)联合66 Gy的适形放疗,另一组给予较低的剂量50 Gy.结果:66Gy剂量组与50 Gy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6 Gy剂量组放射性食管炎却明显增加,治疗相关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足量的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放疗剂量不宜过高.
作者:王玉芳;刘文举;孙莹莹;李学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好发于中青年,是骨科常见且难治性疾病[1].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通常与一些高危因素有关,如酗酒、激素、镰状细胞贫血病或其他血红蛋白病、凝血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戈谢氏病、妊娠和一些其他因素等[2].
作者:黄世金;魏秋实;何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国产磁珠法试剂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用国产磁珠法试剂B与进口磁珠法试剂A(罗氏试剂)对78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平行测定,比较其相关性.然后,对8个梯度浓度的结果重复检测3次,评价其精密度.后,用试剂B与煮沸裂解法试剂C对58例标本进行比较,评价其阳性检出率.结果:在相关性方面,试剂A与试剂B显著相关(r=0.987,P< 0.05).在精密度方面,3次重复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F=0.999,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试剂B阳性检出率(60.34%)高于试剂C(39.77%).结论:国产磁珠法试剂与进口磁珠法试剂相关性强,精密度和阳性检出率高,且价格较低廉,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瑞莲;张婷;龙军;陈晓娇;林丽娟;方艳平;彭永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1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结果:按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B~ⅡB期16例,ⅢB~Ⅳ期5例,到随访截止日期共有4例失访,其余17例中7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为肝、肺、脑、骨骼,2例局部复发;5例死亡病例生存时间分别为4、8、11、12、24个月,仅8例无瘤生存.17例患者中无瘤生存时间(PFS)为3~87个月,中位PFS为27个月,总生存时间(OS)为4~95个月,中位OS为27个月.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铂类化疗是宫颈小细胞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推断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宫颈小细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刘小莉;古丽娜·库尔班;程静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致心动过缓的心脏电生理机制及其与钾通道的关系.方法: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 ~ 2.5 k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K-H液60 min;右美托咪定组(D组)灌注含0.05 μg/L右美托咪定的K-H液60 min;四乙胺组(K组)灌注含10 mmol/L四乙胺的K-H液60 min.记录平衡灌注15 min (T0)、继续灌注15、30、60 min (T1~T3)时HR、单相动作电位(MAP),计算动作电位复极50%、90%的时程(MAPD50、 MAPD90).记录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D组和K组T1~T3时HR减慢(P<0.01),MAPD50、 MAPD90延长(P<0.05);与C组比较,D组和K组HR减慢(P<0.01),MAPD50、 MAPD90延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阻滞心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引起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从而导致心率减慢.
作者:安丽;高鸿;段宏伟;张凯强;刘艳秋;龙娟;李惠;钟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转移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48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局部治疗的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90.5±20.2) min.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1年内无死亡病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首次降低至0.2 ng/mL以下的中位时间为7个月,95%可信区间(6.17,7.8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提示:术前前列腺体积、PSA水平是影响PSA首次降低至0.2 ng/mL时间的有效变量.结论:前列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能有效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局部病灶.术前前列腺体积和PSA水平是影响PSA首次降至0.2 ng/mL以下时间的有效因素.
作者:盛明雄;万玲玲;刘昌明;张家彬;李惠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第二代儿童死亡指数(PIM2)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死亡风险预测能力,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入组患儿312例,进行PIM2评分,预测结果及患儿具体病情采取升阶梯式护理及相关特殊护理模式.记录患儿预后及死亡原因.分析PIM2的预测可靠度及总体性能.结果:入组患儿312例,其中43例因不同原因病逝,PIM2预测患儿死亡率曲线下面积0.832,95%置信区间,对区分患儿的生存和死亡有充足的分辨力(P=0.0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卡方值7.944,P=0.439,PIM2在可接受的水平上估计拟合了数据.所得标准死亡率0.99,PIM2对PICU患儿死亡风险预测效果好.结论:PIM2预测系统在PICU应用价值较高,对入住PICU的患儿生存与死亡的有充足的分辨力及拟合度,可指导护理人员的工作.
作者:管璇;林凌洁;童柳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1日住院治疗的61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致胸腔积液患者(A组)和44例其他疾病致胸腔积液(B组)的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TB检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结核抗体检测(Mtb-AB)并对比,结果与终诊断比较.结果:A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90.9%,明显高于B组的20.5%(x2=52.19,P<0.001).A组T-SPOT·T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PD试验的54%(x2=19.74,P< 0.01)、Mtb-AB检测的41%(x2=32.68,P< 0.01).T-SPOT·TB在B组中阴性率为79.5%.结论:T-SPOT·TB检测特异性和敏感度要明显优于PPD试验和Mtb-AB检测,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齐凤娥;张建华;翟亚军;杨良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患者男,52岁,农民.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20余年.曾多次在乡村诊所及乡镇卫生院以膀胱炎及前列腺炎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无好转.半年前,曾在外院做全腹CT扫描,未发现泌尿系结石.近来症状加重,遂于2014年11月来院,门诊以前列腺增生收住泌尿外科.
作者:余军;尚宝锋;刘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3D-TOF MRA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对首次DWI表现为脑干梗死的65例患者同时予以3D-TOF MRA检查,并在3d后行DWI复查,观察DWI表现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首次3D-TOF MRA的影像学表现.结果:65例脑干梗死患者,3D-TOF(+)35例,3D-TOF(-)30例,复查时3D-TOF(+)的35例患者中有23例(65.7%)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D-TOF(-)的30例患者中有2例(6.7%)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首次MR检查脑干梗死患者3D-TOF(+)的发展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比率高于3D-TOF(-)的患者,在影像学上3D-TOF(+)可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起到预警提示作用.
作者:隋海晶;赵振国;白青科;谢秀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舒芬太尼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镇痛强度强,镇痛时间长,反复用药不易产生蓄积[1].但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较少,本文拟比较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年龄2~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芬太尼组(F),每组40例.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麻醉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冷福建;乐林莉;李娜;喻淑庆;陈明;魏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慢性HBV的感染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APD患者85例,其中慢性HBV感染者33例,HBV阴性者52例.比较HBV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矫正钙、磷、钙磷乘积(Ca×P)和iPTH水平及各指标达标率有无差异,并分析Ca×P和iPTH不迭标的危险因素.结果:慢性HBV感染组的血磷、Ca×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两组血清矫正钙、iPT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感染组矫正钙达标率(42.42% vs.67.31%,P<0.05)、Ca×P达标率(51.51% vs.80.77%,P<0.01)、iPTH达标率(48.48% vs.73.08%,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磷达标率(48.48% vs.50.00%,P> 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慢性HBV感染与Ca×P呈正相关(B=11.515,P<0.01).单自变量和多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HBV感染是Ca×P不迭标(P<0.05)和iPTH不迭标(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HBV的感染可能是CAPD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秋杰;窦艳娜;袁文明;肖静;刘栋;刘章锁;赵占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疑难病灶牙诊断的作用.方法:选择吉林省松原市博爱牙科诊所、辽宁省丹东市鸿信医院口腔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因疑难病灶牙需要拍摄CBCT的患者资料30例,对这部分病例CBCT检查、分析.结果:经CBCT检查确定了因牙周病变需要拔除5例,因根折、根管台阶形成等情况需要拔除7例,定位了遗漏根管或根充不完善根管18例.结论:锥形束CT通过对牙体、牙周图像的综合分析,对明确疑难病灶牙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波;刘贤广;李业东;金新天;张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以锥体束CT(CBCT)对样本牙根接触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检验曲面断层片(OPT)对正畸后牙根接触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应用OPT和CBCT分别对结束固定矫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两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估了396个相邻位点,通过OPT诊断38个牙根接触位点,而CBCT显示其中只有4个为真正的牙根接触位点,准确率为10.5%.结论:OPT对牙根接触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准确度较低,假阳性过高.CBCT能准确的反映牙根接触的情况,但现阶段还无法作为常规手段普及.
作者:董一磊;吴清柱;丁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时血压变异性(BPV)等因素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MHD 6个月以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32例终末期肾病(ESRD)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接受MHD但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40例ESRD伴高血压患者.分析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患者率、体质指数、血压参数、KT/V、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等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透析时BPV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可能为影响心血管事件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较高的SBP-SD(B=0.414,OR=1.512,P=0.000)和DBP-SD(B=0.606,OR=1.833,P=0.000)为本组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同多因素相关,其中透析时高SBP-BPV和DBP-BPV作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赵海丹;高冬梅;李明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描述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这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452例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诊乳腺癌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54.11±6.37)分,焦虑和抑郁总分分别为(8.51±3.36)分和(7.44±3.76)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5个方面:担心健康受到损害(3.45±0.86)、害怕机体功能降低(3.44±0.67)、害怕工作受到影响(3.05±0.80)、担心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受到限制(3.18±0.69)和害怕家庭受到伤害(3.37±0.77).社会支持、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状况之间有显著相关.结论:初诊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堪忧,适当的社会支持可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张丽娟;辛明珠;颜君;吴燕;孙昆仑;廖魏玫芳;唐海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