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新生儿心肌损害中的应用

魏继红;柏金秀;杨小巍;王博玉;张磊;于荣林;赵秀文

关键词:心肌损害, 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婴儿, 新生
摘要:目的:研究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GPBB)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73例具有心肌损害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于发病后3、6、12、24 h检测血清GPBB和H-FABP浓度, 并依据心肌损害诊断标准进行分组, 比较心肌损害组和无心肌损害组GPBB和H-FABP水平.比较GPBB、H-FABP联合及单独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各高危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心肌损害组于发病后4个时间点GPBB、H-FABP水平均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 < 0.01).GPBB和H-FABP联合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P < 0.05),特异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GPBB、H-FABP水平与血糖值呈负相关,与窒息、败血症病情呈正相关. 结论:GPBB及 H-FABP在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形态与Kummell病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形态的改变,探讨其与Kummell病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11月行保守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7例. 实际纳入患者47例,共108个椎体,均经MRI诊断为新鲜骨折,其中男14例,女33例,年龄63 ~ 91岁,平均年龄(71.5 ± 9.8)岁. 依据椎体形态分为:楔形,凹陷形,扁平形3种. 所有纳入患者均3个月、半年后复查磁共振成像MRI. 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坏死发生率为,楔形11.1%,凹陷形4.6%,扁平形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楔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Kummell 病的发生率高.

    作者:钟远鸣;李兵;李智斐;苏之盟;苏正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56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男 35例,女 21例;平均年龄(47.2 ± 11.2)岁.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15.4 ± 6.2)d,平均肿瘤直径为(3.8 ± 1.2)cm. 肿瘤好发于直肠,共25例(44.6%),其次是胃17例(30.4%),结肠9例(16.1%),小肠5例(8.9%). 32例患者(57.1%)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16例表现为黑便或便血,2例表现为典型的类癌综合征,另6例患者因体检、腹部包块而发现. 根据WHO 2010年新分类标准,神经内分泌瘤(NET)共42例,13例为神经内分泌癌(NEC),1例为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 NET肿瘤直径较NEC更小(P<0.001);术后NEC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率较NET更高(P=0.014). 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范围1 ~ 80个月),全组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1.1%;1、3年总体生存率为96.4%和87.5%.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直肠,NEC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较NET预后更差.

    作者:王俊伟;金心富;张发强;周业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1H-MRS及PET/CT在颞叶癫痫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 1H-MRS及PET/CT在颞叶癫痫(TLE)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TLE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常规MR、海马 1H-MRS扫描,30例TLE患者行PET/CT扫描,分析TLE患者双侧海马各代谢物比值与癫痫病程和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常规MR、1H-MRS及PET/CT对致痫灶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66.7%、90%和93.3%,定位准确性分别为56.5%、91.3%和87%. 患侧海马NAA/Cr比值与癫痫发病年龄呈正相关,即发病年龄越小,NAA/Cr比值越低. 结论:1H-MRS和PET/CT对TLE患者的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TLE发病年龄越小,神经元的丢失或功能障碍可能越严重.

    作者:肖翔;许乙凯;马立超;廖书坤;陈斌;吴元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疝环充填与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对比

    目的:研究疝环充填式疝修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对比. 方法:将本院9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分为观察组(n = 52)及对照组(n = 44),前者为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式,后者为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4.1 ± 11.5)min、平均出血量为(83.5 ± 8.9)mL,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6.4 ± 12.1)min、(86.7 ± 12.1)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3 ± 1.7)d,对照组为(6.8 ± 2.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观察组手术费用为(3 120.8 ± 121.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 858.6±134.7)元(P < 0.05).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和疼痛、阴囊积液、尿潴留、术后切口出现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疗效相似,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低,因此更适用于基层医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壮生;吴俊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TLR4炎症通路中TLR4乙酰化作用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目的:研究 Toll 样变体 4 ( Toll-like receptor 4 , TLR4 )乙酰化在妊娠期糖尿病( GDM )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TLR4炎症通路中的作用,探讨GDM的炎症发病机制. 方法:取正常孕妇、GDM孕妇各30例,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干预培养. 免疫共沉淀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乙酰化的表达;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IL-10的水平. 结果:GDM组发生TLR4乙酰化变化, 而对照组未检测到TLR4乙酰化;LPS干预后,TLR4乙酰化的程度明显增加,且GDM + LPS组TLR4乙酰化程度明显高于GDM组和正常 + LPS组(P < 0.05).4组间炎症因子TNF-α、IL-1、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GDM孕妇体内单核细胞存在TLR4乙酰化并影响TLR4炎症通路的活化介导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孕妇体内抗炎-致炎的失衡,从而参与GDM的发生.

    作者:李松;丛林;袁静;方慧琴;陈薇;李琴;杨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视血管形成、免疫系统及甲状旁腺激素对骨的作用机制研究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及易于骨折为特征的骨代谢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血管在骨骼的形成及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血管病变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临床上已证实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疾病等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过度骨吸收.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也对骨代谢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作者:邓伟民;黄思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糖尿病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常见疾病, 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1-2]. 糖尿病主要分为3种,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引起;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第3种是妊娠期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患者的数量迅速增长[3]. 从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已有3.82亿人患2型糖尿病,并且预计到2035年达到5.92亿人,其中80%的糖尿病死亡人数出现在中低水平国家[4-5]. 这一数据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作者:李立军;宗强;时宇博;朱福良;王云国;倪东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幽门螺杆菌vacA不同亚型与相关胃疾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H.pylori vacA)不同亚型与相关胃疾病的关系,寻找能够提示不同胃疾病结局、对不同胃疾病,特别是胃癌具有预警作用的H.pylori毒力因子标志物.方法:236例H. pylori阳性病例包括浅表性胃炎(SG)81例,萎缩性胃炎(AG)77例,胃糜烂(EG)33例,胃的非典型增生(GD) 16例,胃癌(GC)29例.采用PCR扩增方法对vacA基因不同亚型进行检测.结果:AG组vacAm2亚型的检出率高(41.6%),高于EG和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P = 0.019). 在AG组vacAs1m2亚型的检出率(42.5%)显著高于EG,GD,GC组(P = 0.05,P = 0.035,P = 0.022),与SG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vacAs1m2亚型H.pylori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毒力菌株.

    作者:张忠;王旭光;吴鹏;薄威;王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国研究护士核心能力及进阶的培养考核架构研究

    在国内, 研究护士作为护士队伍里的新成员还未被全部的医疗工作者和医疗教育者所熟知, 研究护士已经成为开展研究的必备条件之一. 研究护士专业团队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已渐成规模和形成专科特点, 但相关的人才分阶培养、任用、考核、晋升还未有成熟的方案. 本文试图从现状出发整理出研究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要求,提出相关培养考核要求, 期望能推动研究护士团队的专业发展并为将来研究护士的认证做准备.

    作者:何莲珠;洪明晃;郭颖;邹本燕;葛洁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凝状态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评价

    目的:探讨血凝状态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PCI)发生无复流的评价. 方法:连续入选首诊AMI,12 h内行急诊PCI的患者187例,观察术后无复流发生;检测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组织因子(TF). 结果:AMI急诊PCI无复流发生率为23.5%. AMI无复流组高凝状态高于正常血流组(P = 0.003).Logistic分析显示高凝状态为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OR = 2.361,95%CI 1.083 ~5.148,P = 0.031). 结论:血浆vWF、Ps、TF水平升高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对无复流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夏国志;吕颖;官功昌;姚晓伟;刘新宏;王军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精神障碍性疾病,据文献[1]报道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负担障碍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上升到第2位. 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已成为精神科学特别是抑郁症的研究热点,它打破了对抑郁症认识仅仅停留在对其临床症状描述、心理精神分析和评估上的局面,为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疗效观察提供了功能结构指导.

    作者:王梦莉;莫茵;沈进;孙学进;赵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需行气管切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终是否行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和非气管切开组.对11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再进行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气管切开组和非气管切开组在ISS评分、是否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脊髓损伤平面、气管插管和肺部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ISS评分、是否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级和脊髓损伤平面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4个独立相关影响因素. 结论: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ISS评分> 16,ASIA分级为A和C6平面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气管切开率.

    作者:施铁柱;陈建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膝关节置换院后不同联合镇痛方案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后疼痛管理的镇痛方案及其疗效. 方法:筛选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同组医师完成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 对照组患者予西乐葆 0.2 g 1次/d + 奇曼丁 0.1 g 2次/d,共6周;治疗组患者予西乐葆 0.2 g 1次/d + 奇曼丁 0.1 g 2次/d + 扶他林(乳胶剂)3次/d,共6周.共纳入患者68例,其中49例完成10周随访并收集全部数据(对照组26例,观察组23例).结果: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术后2周开始静息、活动及夜间VAS评分逐渐降低直到术后10周降到低,且术后2周时的降幅较大;另外,术后2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KSS评分逐渐升高直到术后10周;治疗组患者术后2、6、10周的夜间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均P = 0.000). 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及KSS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242、P = 0.394),但6、10周时,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及KSS评分比对照组高(P < 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消炎镇痛2周不足以完全消退膝关节局部炎症、控制患者疼痛到满意程度. 术后联合使用西乐葆、奇曼丁及外用扶他林,疗程达6周,能够在疼痛控制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并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梁芳果;丁红;王健;史占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嗜酸性粒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因ACS行支架植入术并复查冠脉造影患者151例,计算冠脉狭窄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ISR 组和ISR组.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与ISR存在相关性(P > 0.05),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仍未发现两者存在相关性(P > 0.05). 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具有高血压病史(P = 0.038)和既往心梗病史(P = 0.032)的AC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越高者ISR的风险可能增加. 结论:具有高血压病史和既往心梗病史的AC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ISR的风险存在相关性,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施莹;钟泽仲;杨子聪;薛焱;刘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已成为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 而对于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缺乏明确的手术方式、标准的手术路径.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于胃旁路术和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结合当前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 针对胃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方面问题作如下综述.

    作者:王琦;徐晓阳;曹家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等,截止2015年2月,用RevMan 5.3行统计分析. 结果:纳入9篇文献,结果显示PRP组治疗后WOMAC、IKDC评分均优于HA组, 两组治疗后6个月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腔PRP注射疗效优于HA注射.

    作者:张成宝;马信龙;马剑雄;王颖;王辰;姜轩;孙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合并ALT异常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特点和血液质量的关系,为减少HCV经血液传播,预防和控制HCV输血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乌鲁木齐血液中心参与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及指标ALT、抗-HCV血液检测结果. 结果:调查自愿无偿献血者共计140 665名,其中男86 179名,占61.27%,女54 486名,占38.73%,年龄18~55岁.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ALT 26.82‰,抗-HCV 5.52‰. HCV与ALT的合并感染率为0.66‰. 结论: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加强临床科学用血等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明霞;张洪斌;万建华;马艳焱;赵俊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应用进展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盆腔肿瘤,患病率为 12% ~ 80%[1],初期症状可包括出血[2]、压迫[3]、疼痛[4]或低生育力[5-6].无症状的肌瘤不需要治疗.肌瘤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与它们的大小和位置有关[7]. 保留子宫的肌瘤切除方法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或者机器人辅助程序[ 8-11 ]、子宫动脉栓塞[ 12-13 ]、磁共振引导的聚焦超声、肌溶解等[14]. 近的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是一种可以接受并替代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abdominal myomectomy,AM) 的技术, 并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就LM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对产科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慧琼;佐满珍;马会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新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定位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新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定位方法与旧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搜集2010-2013年南方医院202例消融手术成功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析其移行区指数、V2移行指数、R波时限指数与振幅指数、Sv2/Rv3指数. 结果:不考虑心脏转位,V2移行指数敏感性高(93.5%),Sv2/Rv3指数特异性高(93.8%),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四者均> 0.8,移行区指数小(0.804),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心脏转位病例中,V2移行指数敏感性高(93.9%),Sv2/Rv3指数特异性高(94.7%),ROC曲线下面积四者均> 0.8,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无论有无转位,Sv2/Rv3指数法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及诊断价值,且和V2移行指数及R波时限指数与振幅指数诊断价值相当. Sv2/Rv3指数与其余方法相比,简洁明了,可互相补充用于指导射频消融手术.

    作者:杜志君;王月刚;蔡伟文;张文静;查道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DR4和DR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死亡受体(DR)4和DR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方法:选取163例UC患者和252例对照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DR4(rs20575)和DR5(rs1047266)的基因多态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C组中DR4 (rs20575) 突变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CG + GG的频率显著升高(6.75%vs. 1.39%,P < 0.001,OR = 5.138;8.59% vs. 2.78%,P = 0.008,OR = 3.289). 分层分析发现重度UC患者中DR4(rs20575)突变基因型CG + GG的频率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20.83% vs. 6.47%,P = 0.020,OR =3.801);广泛结肠炎患者中DR4(rs20575)突变等位基因G的频率较远端结肠炎显著降低(2.34%vs. 9.60%,P=0.011, OR = 0.226). DR5(rs1047266)的突变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UC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DR4(rs20575)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影响UC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 DR5(rs1047266)基因多态性与UC易感性无关.

    作者:姜利佳;朱丽明;胡向跃;李成安;金捷;杜君彦;黄志养;黄春伟;蔡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