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君;陈雄;席晓薇;钟丽丽;张琪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 Apelin 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首次来我院就诊的98例PCOS不孕患者及72例非PCOS不孕患者,分别分为PCOS组和非PCOS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清Apelin、血糖、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间的相互关系。血清Apelin采用ELISA法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PCOS 组血清Apelin 水平(μg/L)明显高于非PCOS组(3.28±1.24 vs.1.94±0.78, P<0.05)。 PCOS 组的HOMA-IR 高于非PCOS 组(3.84±1.23 vs.2.14±0.77, P<0.05); Person 相关分析表明, PCOS 组血清 Apelin 水平与 HOMA-IR 相关(r=0.65, P<0.01)。结论:PCOS不孕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升高,并且其升高与IR 密切相关。提示Apelin可能参与PCOS不孕患者IR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红艺;莫云;何冰;刘杨桦;张团英;张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的激活调节细胞因子(RANT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与对照组腹腔液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其在EMs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分为EMs 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法)检测腹腔液中NF-кB、MCP-1和RANTES的水平。结果:EMs组腹腔液中NF-кB和趋化因子MCP-1、RANTES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Ms 组、对照组中 NF-кB 及 MCP-1表达,NF-кB 及 RANTES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依次为0.385、0.569(EMs组),0.474、0.388(对照组)(P均<0.05)。结论:NF-кB和MCP-1、RANTES水平升高,与EM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相互协同、促进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林敏;王溢;董克;杨海虹;吕杰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和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OA)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确诊的136例膝 OA 患者入选透明质酸钠治疗组(SH)和塞来昔布治疗组(CO)各68例,SH 组应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2 mL/周共5周;CO 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d共5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6个月进行Lequesne指数评分和VAS疼痛评分,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uPA和MMP-3表达水平,6个月时再次进行Lequesne和VA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两组病例Lequesne 和VAS评分治疗后1、6个月时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CO组6个月时 Lequesne 评分和 VAS 评分较1个月时有所增高(P<0.05),而SH 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关节液中 uPA 与 MMP-3表达水平 SH 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CO组较治疗前略降低(P<0.05)。结论:单独用药时透明质酸钠相对塞来昔布其疗效更持久,可能与关节液中蛋白降解酶的表达有关,因此透明质酸钠与塞来昔布联合用药治疗OA的疗效会更加确切。
作者:王维山;史晨辉;李长俊;张振东;陈安民;郭风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 DSS 所致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 UC 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法制备UC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造模同时给予干预治疗7 d 后,处死全部小鼠,进行组织学损伤评分,采用 ELISA 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肠p-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能降低小鼠组织学评分,降低结肠组织TNF-α含量,降低结肠黏膜p-p38MAPK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对DSS 诱导的小鼠UC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p38MAPK 信号通路,减少 TNF-α等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小鼠肠黏膜炎症损伤而发挥治疗UC作用。
作者:何双艳;李珏宏;李昌平;陈欧;石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微创腰麻用于非住院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拟在腰麻下行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 A 组腰麻用药为0.125%罗哌卡因5.5 mg (4.4 mL),B 组腰麻用药为0.25%罗哌卡因5.5 mg (2.2 mL),C 组腰麻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5.5 mg(1.5 mL),D组腰麻用药为0.5%罗哌卡因5.5 mg(1.1 mL)。观察阻滞平面达T12时间、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自行排尿时间、离院时间,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A组阻滞平面达T12时间、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自行排尿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D组(P<0.05),4组间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罗哌卡因(5.5 mg)微创腰麻,0.125%罗哌卡因浓度低,容量大,起效快,运动、感觉阻滞恢复快,能早期自行下床排尿,早期离院等,适用于微创腰麻行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非住院患者。
作者:田静茹;何君;刘惠荣;郭素兵;李茂源;麻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轻度贫血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前使用α-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α)对其输血发生情况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0-2012年60例轻度贫血的TKA 患者,其中30例作为干预组在TKA术前以40000 U Epoetin-α处理3次(术前3周,1周1次),并补充铁剂、VB12和叶酸等造血物质,另外30例作为对照组不作Epoetin-α处理。观察和比较TKA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TKA患者术前使用Epoetin-α可使血红蛋白的量从11.5 g/dL增加至14.3 g/dL(P<0.01)。以Epoetin-α处理的患者输血率减少(96.7%vs.56.6%P=0.013),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相似。结论:轻度贫血患者在TKA术前3周连续使用Epoetin-α可以减少输血的发生率,但不会影响住院时间。
作者:邹永根;张箭;杨杰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大内皮素(big ET-1)及氮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除外或诊断OSAS,除外者为对照组,确诊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成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big ET-1、NT-proBNP浓度、左房直径,分析其与OSAS 严重程度关系。结果:血清 big ET-1、NT-proBNP水平和左房直径与OSA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P<0.01,P<0.05),big ET-1、NT-proBNP水平和左房直径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OSAS患者big ET-1、NT-proBNP水平、左房直径与OSAS严重程度正相关,血管内皮损伤介导的左房重构和电重构可能在OSAS持续性房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连晓峰;张彩凤;许志强;韩鹏;李永锋;李勇;张海瑞;贾民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近十年,由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免疫调节剂(IMiDs)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等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MM 患者治疗缓解率较前提高,生存期延长[1-2]。早期大剂量化疗+ASCT 后常规巩固/维持治疗成为 MM 获得长期生存的新趋势[3]。然而,MM仍是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肿瘤,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多患者终疾病复发,再次获缓解越来越困难,缓解持续时间亦越来越短[4]。因此,复发/难治(RR)MM 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需积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使这部分患者获疾病缓解,延长总生存期,改善相应症状,提高生存质量[4]。本文综述RRMM 的新治疗进展,包括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及联合方案,重点介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近期临床研究,为内科医师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治疗参考依据。
作者:邹彬镔;郭宁红;石庆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发现肝功能异常2年。入院后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病毒性肝炎·丙型·慢性·中度。运用干扰素(利芬能-哈尔滨制药厂生产)治疗,皮下注射,300万u/次,隔日一次。治疗4周、12周、24周复查,均显示应答良好。之后患者诉双手尺侧,包括小指及无名指似有麻木感。体检无明显功能障碍,怀疑因双手持续操作电脑可能有压迫。28周后患者诉双眼肿胀,查肝功能、肾功能无异常。治疗30周后患者诉双手发僵,各关节无红肿及变形。怀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后于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确诊(考虑为干扰素所致),口服左甲状腺素钠,同时停止干扰素治疗。约6周后手麻、手僵、双眼肿胀诸症缓解。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氧诱导新生鼠急性肺损伤 VEGF 和 Ang-1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3日龄新生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组,于空气及高氧中喂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第1、3、7天肺组织VEGF、Ang-1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第7天VEGF、Ang-1 mRNA 相对含量,对照组为0.722±0.372、0.828±0.462,高氧组为0.239±0.293、0.327±0.184;VEGF、Ang-1蛋白相对含量,对照组为0.632±0.289、0.573±0.436,高氧组为0.358±0.128、0.204±0.068。第7天VEGF、Ang-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对照组和高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光镜下观察高氧组肺组织表现为肺组织显著发育不良,肺泡结构简单化,肺泡数目减少和肺微血管发育受阻。结论:VEGF和Ang-1是肺血管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节因子,参与了BPD病理发生,对肺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玲;封志纯;吕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胚胎来源及卵裂球活检方法对囊胚形成及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行地中海贫血PGD的21例共27个周期胚胎活检后的胚胎发育情况、PGD诊断效率以及临床结局。共分冻融胚胎组和新鲜胚胎组;机械法活检组和激光活检组,比较两组活检后囊胚形成率及囊胚种植率的差异。结果:27个活检周期共活检胚胎数293个,胚胎活检后形成囊胚153个(52.2%),活检后移植23个周期,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34.8%。机械法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和囊胚种植率较激光法的高(分别为56.6%、42.0%和31.3%、0),新鲜胚胎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较解冻胚胎的高(分别为51.9%和3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机械法活检可获得较激光法更好的囊胚形成率和妊娠结局。新鲜胚胎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较解冻后的高。玻璃化冷冻活检后形成的囊胚复苏后移植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临床妊娠率为33.3%)。
作者:唐永梅;韦继红;徐丽湘;韦立红;曾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的愈后。方法:通过对两组患儿(ABE患儿40例,正常对照儿40例,均为足月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F)结果的分析,找出两组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全部检测均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专职主管技师在患儿睡眠状态下完成,结果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方法)。结果:两组新生儿Ⅰ波潜伏期、Ⅴ波潜伏期、Ⅰ-Ⅴ波峰间期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急性胆红素脑病组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检测脑干受损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能客观敏感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往往脑干轻微受损而临床无症状和体征时,BAEP已有显著改变,故常规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BAEP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胆红素脑损伤,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任常军;万丽;李然;张磊;郝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散注意力方法对伤口敷料更换过程中疼痛的影响,为伤口换药患者提供合适有效的疼痛控制手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10例需要更换敷料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采用虚拟现实分散注意力,B 组看DVD 电影分散注意力,C 组听音乐分散注意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和国际通用的0~10评分法评估3组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及专注程度。结果:3组更换敷料时的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但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3组更换敷料时的专注评分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3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均能缓解敷料更换过程中的疼痛,虚拟现实因能提高专注程度而获得较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郭春兰;田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上肢及手部手术多在臂丛神经(N)阻滞下进行,而传统的肌间沟臂丛N阻滞,体表定位后肓探寻找异感,不仅对麻醉医师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及不良后果如:血肿、气胸等。穿刺时为了一过地寻找激惹神经时出现所谓的异感,反复穿刺及变换穿刺针的位置,更加重了患者的不适和损伤。用神经刺激定位在N阻滞中的应用在临床开展多年,但都是使用神经刺激刺专用穿刺针,虽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会给患者造成不适(触电感、肌肉紧张等)。我们采用德国PAJUNK神经刺激器,经体表皮肤定位,并与传统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N阻滞,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涛;肖金苗;张立东;罗显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皮疹、腹痛、关节或软组织肿痛,部分患儿还合并有肾损害[1]。如出现典型的紫癜样皮疹,而血小板计数正常,疾病早期即可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控制消化道及关节症状,重症患儿可联合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但有部分患儿仍然出现大剂量激素无法撤减或减量过程1中病情反复。对于此类患儿,我科自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应用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通过检测灌流前后患儿血清的氧化应激状态及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可能机制。
作者:沙玉根;赵非;丁桂霞;陈颖;吴红梅;鲍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好发于鳞柱状上皮交界移行区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的首位,中国约占总数的1/3[1]。近40年来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年轻人发病呈上升趋势[2],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宫颈癌的预后与确诊时机密切相关,早期检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为早期手术、放疗为主、化疗辅助[4-5]。现就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 PDUS)在宫颈癌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微;孙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我们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作者混淆了“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现将两者的概念分述如下: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总死亡率),作为评价公众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总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美式整脊结合龙氏正骨手法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38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9例,采用美式整脊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69例,采用传统手法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评分、眩晕消失所需的治疗次数、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均值之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眩晕消失所需治疗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美式整脊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起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秦标;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骨软骨瘤为良性骨肿瘤,又称骨疣。尼日利亚三甲医院对近25年骨肿瘤患者的分析发现,原发性骨肿瘤发病高峰年龄为11~20岁,男性多见,大多为良性肿瘤。单发性约占90%,无遗传性;多数多发性骨软骨瘤(mulitiple osteochondroma,MO)与遗传有关,常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四肢短缩或弯曲畸形,身材矮小。目前关于MO的文献相对较少,学术界对 MO 的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存在争议,及由于MO在同一个体发病部位的多样性和在不同个体中表现的异质性,临床上较难确诊,特别是在诊断和治疗设备受限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至今对 MO 整体认识不深,本文对近5年来关于多发性骨软骨瘤的研究进行归类整理,主要从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方楚玲;田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1]的第四大原因。进展期胃癌很难治愈,但早期胃癌(EGC)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低[2],被认为可以治愈。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有很高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报道内镜直视下活检钳测量法估测EGC 病变范围与外科手术切除后检测病灶范围作比较研究,分析发生误差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EGC的检出率。
作者:丁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