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总死亡率, 病死率, 死亡人数, 死亡率表, 健康状况, 概念, 人口数, 指标, 评价, 公众, 稿件, 处理
摘要:在我们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作者混淆了“死亡率”与“病死率”的概念。现将两者的概念分述如下: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数,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总死亡率),作为评价公众健康状况的一种指标。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总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近十年,由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免疫调节剂(IMiDs)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万珂)等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MM 患者治疗缓解率较前提高,生存期延长[1-2]。早期大剂量化疗+ASCT 后常规巩固/维持治疗成为 MM 获得长期生存的新趋势[3]。然而,MM仍是不可治愈的血液恶性肿瘤,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多患者终疾病复发,再次获缓解越来越困难,缓解持续时间亦越来越短[4]。因此,复发/难治(RR)MM 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需积极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使这部分患者获疾病缓解,延长总生存期,改善相应症状,提高生存质量[4]。本文综述RRMM 的新治疗进展,包括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及联合方案,重点介绍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近期临床研究,为内科医师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治疗参考依据。

    作者:邹彬镔;郭宁红;石庆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乌宣痹复方的抗炎和镇痛实验

    目的:探讨双乌宣痹方剂的抗炎和镇痛效果。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探讨其抗炎效果;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探讨其镇痛效果。结果:抗炎实验结果显示,双乌宣痹方剂的中、高剂量组对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双乌宣痹方剂的低、中、高剂量组对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镇痛实验结果显示,双乌宣痹方剂中、高剂量组对于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在给药后1 h,双乌宣痹方剂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在给药后2 h,双乌宣痹方剂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结论:双乌宣痹方剂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效果。

    作者:邹霞辉;韩丽萍;蒋琳兰;韦嵩;陈志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胆汁酸核受体激动剂对瘦素及OB-Rb的影响

    目的:观察胆汁酸核受体激动剂GW4064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瘦素及长型瘦素受体(OB-Rb)和对HepG2细胞 OB-Rb 的影响。方法:用 GW4064干预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采用荧光real-time PCR 法检测分化过程中第0、2、4、6、8天瘦素及OB-Rb mRNA 相对表达量及ELISA 法检测瘦素分泌情况,同时,用 GW4064干预饥饿后的 HepG2细胞0、12、24、48 h 后,荧光 real-time PCR 法检测 OB-Rb mRNA 相对表达量。结果:GW4064干预后,3T3-L1前脂肪细胞中瘦素 mRNA 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升,瘦素蛋白分泌情况与其 mRNA 表达相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 OB-Rb mRNA 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同时,HepG2细胞的OB-Rb mRNA 在干预后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GW4064可上调脂肪细胞瘦素和HepG2细胞OB-Rb 的表达,目前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而 OB-Rb 的低表达则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瘦素抵抗相关,因此,我们推测胆汁酸核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提高肝脏OB-Rb 的表达改善瘦素抵抗,从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目的。

    作者:辛小敏;张珊珊;钟慕晓;杨公利;彭瑶;朱薇;张亚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痫前期提前终止妊娠的早产485例,并以同期自发性早产(SPB)1191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地塞米松的使用、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分娩孕周分布、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年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SPB 组,分娩孕周<SPB 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存活率随孕周增加而增加,但低于 SPB 组(P<0.01);新生儿体重、NRDS 及肠炎发生率<SPB 组,窒息、吸入综合征发生率>SPB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早产的围产儿的特点及结局并不同于 SPB,适当延长孕周对于改善子痫前期早产儿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任为;肖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啶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测右美托咪啶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镇静作用及预防麻醉后即时并发症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小儿患者40例,年龄2~5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右美托咪啶组)。所有患者采取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30 min B 组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10 min内);A组则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即刻(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记录术毕至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躁动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B 组T1~T5各时点心率下降(P<0.05);与A 组比较,B 组心率在 T1、T2、T4时点较低(P<0.05);两组间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躁动评分与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毕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少术后躁动及恶心发生率,对心率有轻度下降作用,对苏醒与血压无影响。

    作者:石鸿金;刘中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胃癌内镜直视下与手术后测量病灶范围的比较

    胃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1]的第四大原因。进展期胃癌很难治愈,但早期胃癌(EGC)病变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低[2],被认为可以治愈。因此,提高EGC的检出率有很高临床价值。本文通过报道内镜直视下活检钳测量法估测EGC 病变范围与外科手术切除后检测病灶范围作比较研究,分析发生误差的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EGC的检出率。

    作者:丁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罹患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请作者重视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及正确的著录格式

    有关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参考文献)错误存在的严重程度,已引起我国有关专家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本刊不少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不仅格式不对,且作者姓名、杂志名、卷、期号均经常出错,为此,本刊编辑人员常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及修改,但由于编辑人力有限,难以逐条核对全部参考文献。本刊多次要求作者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尤其是参考文献的准确性,不要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参考文献(因为这些参考文献本身可能存在错误),但未完全引起广大作者的重视,个别作者甚至随意编造参考文献的期号。参考文献是作者提供给其他读者的文献来源依据,其出错会误导读者,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前本着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认真核对并按照本刊规定(参照本刊每年第一期的投稿须知)著录参考文献。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巨大咽后壁脓肿并发呼吸心搏骤停救治成功1例

    患者,女性,57岁,于2011年12月6日因进食鸡肉后出现吞咽困难,遂来我院就诊,胃镜发现,食道上段有鸡肉异物停留,并行异物取出术。术后3d患者出现咽痛、颈部疼痛。咽喉镜检查示,咽后壁黏膜充血、水肿,给予地塞米松及头孢唑啉静脉注射治疗1周,症状无好转。于2011年12月16日中午12:30来院复诊,在CT 检查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丧失,随即呼吸心搏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行气管插管术,但因咽喉部弥漫性肿胀,声门不能显露,气管插管失败;急予面罩加压人工呼吸,5 min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CT示:咽后壁巨大含气脓肿,压迫气道(见图1)。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及经口腔咽后壁脓肿切开引流术,抽出大量臭味脓液及气体。

    作者:冯刚;罗前程;姚峪岚;庄平;金娴;宋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干诱发电位技术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的愈后。方法:通过对两组患儿(ABE患儿40例,正常对照儿40例,均为足月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F)结果的分析,找出两组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全部检测均由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专职主管技师在患儿睡眠状态下完成,结果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方法)。结果:两组新生儿Ⅰ波潜伏期、Ⅴ波潜伏期、Ⅰ-Ⅴ波峰间期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急性胆红素脑病组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检测脑干受损较为敏感的客观指标,能客观敏感地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能反映耳蜗至脑干相关结构的功能状况,往往脑干轻微受损而临床无症状和体征时,BAEP已有显著改变,故常规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BAEP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胆红素脑损伤,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任常军;万丽;李然;张磊;郝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建立社区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社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对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一所三甲综合医院、一所二甲专科医院接受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20岁以上常驻孕妇4713例做前瞻性GDM研究,筛查出533例GDM孕妇,通过社区、医院之间相互协作、双向转诊,其中在综合医院分娩的198例为A组,在专科医院分娩的335例为B组,同批随机抽取血糖正常的健康孕妇198例为C组。结果:研究期间该区域GDM的发生率为11.3%。三组孕妇分娩年龄、分娩孕周及OGT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分娩年龄的增加,孕妇血糖值呈上升趋势,而分娩孕周呈下降趋势。三组孕妇在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χ2=7.156,v=2,P=0.028),A组的剖宫产发生率较高(χ2=63.592,v=2,P=0.000)。结论:建立社区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管理模式,可控制GDM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慧华;何援利;王雪峰;潘石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水囊压迫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早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妊娠孕囊着床于子宫峡部前壁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往往有胎盘或绒毛的植入,清宫时易大出血而被迫子宫切除[1-2]。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CSP亦增加,阴超的广泛使用有助于早期诊断。CSP目前无公认首选治疗,期待疗法成功率极低,故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迫在眉睫。既往报道清宫术后采用 Foley 水囊压迫疗效较好,但尚无清宫术前采用水囊治疗的数据。本文主要观察在 CSP 清宫术前术后均采用 Foley 水囊压迫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冯君;陈雄;席晓薇;钟丽丽;张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Apel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 Apelin 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首次来我院就诊的98例PCOS不孕患者及72例非PCOS不孕患者,分别分为PCOS组和非PCOS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清Apelin、血糖、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间的相互关系。血清Apelin采用ELISA法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PCOS 组血清Apelin 水平(μg/L)明显高于非PCOS组(3.28±1.24 vs.1.94±0.78, P<0.05)。 PCOS 组的HOMA-IR 高于非PCOS 组(3.84±1.23 vs.2.14±0.77, P<0.05); Person 相关分析表明, PCOS 组血清 Apelin 水平与 HOMA-IR 相关(r=0.65, P<0.01)。结论:PCOS不孕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升高,并且其升高与IR 密切相关。提示Apelin可能参与PCOS不孕患者IR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红艺;莫云;何冰;刘杨桦;张团英;张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轻度贫血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使用α-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轻度贫血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前使用α-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α)对其输血发生情况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0-2012年60例轻度贫血的TKA 患者,其中30例作为干预组在TKA术前以40000 U Epoetin-α处理3次(术前3周,1周1次),并补充铁剂、VB12和叶酸等造血物质,另外30例作为对照组不作Epoetin-α处理。观察和比较TKA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TKA患者术前使用Epoetin-α可使血红蛋白的量从11.5 g/dL增加至14.3 g/dL(P<0.01)。以Epoetin-α处理的患者输血率减少(96.7%vs.56.6%P=0.013),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相似。结论:轻度贫血患者在TKA术前3周连续使用Epoetin-α可以减少输血的发生率,但不会影响住院时间。

    作者:邹永根;张箭;杨杰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改良口咽通气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口咽通气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择期手术成年患者,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由初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执业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经口非改良口咽通气管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B 组经口改良口咽通气管辅助下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插管时间、首次暴露声门时间、插管次数、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例数、插管并发症及失败例数。结果:插管所用时间B组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28.0%,失败率为54.0%,氧饱和度下降达18.0%。 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46.0%,失败率为24.0%,氧饱和度下降达6.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口咽通气管可明显缩短初次学习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技术者插管所用时间并提高插管成功率。

    作者:阿丽娜·阿尤甫;杨思敏;刘晓青;林世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孤立性肺结节65例分析

    孤立性肺结节(SPN)随着 CT 检查越来越普遍,它的发现明显增多,且结节中肺癌所占比例较高,所以要高度重视。我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65例SPN,现就其诊治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杨小平;莫绍雄;莫安胜;吴军;韦懿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治疗激素撤减困难的重症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皮疹、腹痛、关节或软组织肿痛,部分患儿还合并有肾损害[1]。如出现典型的紫癜样皮疹,而血小板计数正常,疾病早期即可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控制消化道及关节症状,重症患儿可联合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但有部分患儿仍然出现大剂量激素无法撤减或减量过程1中病情反复。对于此类患儿,我科自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应用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通过检测灌流前后患儿血清的氧化应激状态及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可能机制。

    作者:沙玉根;赵非;丁桂霞;陈颖;吴红梅;鲍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anog和CD44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Nanog 和CD44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肺癌组织、32例良性病变肺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Nanog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anog 在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5);CD44在肺癌、良性病变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Nanog 和CD44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P<0.05);Nanog 和CD44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肿瘤分化无关(P>0.05)。 Nanog 和CD44在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4,P<0.05)。结论:Nanog和CD44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Nanog蛋白是一潜在的肺癌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作者:莫碧文;李劳冬;王昌明;曾锦荣;王绩英;韦江红;陈峰;黄剑伟;于会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微创腰麻用于非住院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微创腰麻用于非住院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拟在腰麻下行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 A 组腰麻用药为0.125%罗哌卡因5.5 mg (4.4 mL),B 组腰麻用药为0.25%罗哌卡因5.5 mg (2.2 mL),C 组腰麻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5.5 mg(1.5 mL),D组腰麻用药为0.5%罗哌卡因5.5 mg(1.1 mL)。观察阻滞平面达T12时间、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自行排尿时间、离院时间,同时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A组阻滞平面达T12时间、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自行排尿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C组、D组(P<0.05),4组间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罗哌卡因(5.5 mg)微创腰麻,0.125%罗哌卡因浓度低,容量大,起效快,运动、感觉阻滞恢复快,能早期自行下床排尿,早期离院等,适用于微创腰麻行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非住院患者。

    作者:田静茹;何君;刘惠荣;郭素兵;李茂源;麻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目的:研究 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PDGFR-αASODN/lip2000比值1∶1、1∶2.5、1∶5制备复合物转染至HRPE细胞中24 h 后注射入家兔玻璃体腔。 PVR模型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稀释液组(A组)、1.0与2.0μmol/LPDGFR-αASODN脂质体转染的RPE细胞稀释液组(B组和C组),每组8只眼。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组织病理学观察眼底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PDGFA 浓度。结果:当 PDGFR-αASODN/lip2000比值为1∶2.5时,HRPE细胞佳转染效率。B组和C组PVR程度、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GFA浓度低于A 组,C 组比B 组更低。结论: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彭燕一;蒋姣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