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目的:探讨低氧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二氯化钴(CoCl2)处理Hela 细胞,模拟细胞低氧微环境,划痕实验检测低氧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低氧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HIF-1)、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150 mmol/L CoCl2作用于Hela 细胞6 h 显示为细胞增殖促进作用,48 h 低氧组Hela 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常氧组;低氧组 Hela 细胞HIF-1α、Vimentin表达较常氧组显著增高,HIF-1α、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氧诱导宫颈癌细胞HIF-1α表达增加,HIF-1α上调Vimentin 使其获得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寇蓬;徐勤;刘建军;杨静;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比较输卵管积水不同处理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接受IVF治疗的137例输卵管积水患者,将这些患者按输卵管积水不同处理方式分为5组。比较各组患者处理前后相关性激素、卵巢窦卵泡数变化及比较各组患者积水处理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与卵巢功能相关的超排卵指标。结果:A组(输卵管切除组)患者术后FSH、FSH/LH均较术前增高,AFC较术前减少;B组(输卵管远端造口+近端离断组)患者术后FSH较术前降低,AFC较术前增多。 Gn总量比较中A组使用多,B组少;获卵数A组少,B组多。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而输卵管造口+结扎组卵巢储备功能得到改善,其他处理积水的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不明显。
作者:沈亚;丁家怡;施蔚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胚胎来源及卵裂球活检方法对囊胚形成及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中心行地中海贫血PGD的21例共27个周期胚胎活检后的胚胎发育情况、PGD诊断效率以及临床结局。共分冻融胚胎组和新鲜胚胎组;机械法活检组和激光活检组,比较两组活检后囊胚形成率及囊胚种植率的差异。结果:27个活检周期共活检胚胎数293个,胚胎活检后形成囊胚153个(52.2%),活检后移植23个周期,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34.8%。机械法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和囊胚种植率较激光法的高(分别为56.6%、42.0%和31.3%、0),新鲜胚胎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较解冻胚胎的高(分别为51.9%和3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机械法活检可获得较激光法更好的囊胚形成率和妊娠结局。新鲜胚胎活检后的囊胚形成率较解冻后的高。玻璃化冷冻活检后形成的囊胚复苏后移植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临床妊娠率为33.3%)。
作者:唐永梅;韦继红;徐丽湘;韦立红;曾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瘦素水平影响,观察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两组,每组各30例,通过检测每位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1、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血液灌流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明显,血压稳定下降。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血浆内皮素-1、血清瘦素等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作者:王凯;曲青山;邢利;蔡文利;蒋欣;王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它有l 和m两种结构基因,可编码4种同工酶,分别为 L 型、R 型、M1型、M2型[1]。PKM2初于肝癌细胞株中发现,随后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被发现其表达异常,如胃肠癌、肺癌、乳腺癌、血液恶性瘤等,它能够调节细胞的许多功能,它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临床分期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KM2的表达失调与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资料显示它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治疗疗效以及预后评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对PKM2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均;陈苗苗;朱雪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罹患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女,8岁,主因间断出现皮肤淤斑、鼻衄6年余,右下肢疼痛1d 于2013年7月2日15:10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年余(2007年3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淤斑,鼻衄,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查 PT 37.2 s(11~14 s)、APTT 90.2 s(24~37 s),均显著延长,FIB 测不出(低于测试范围),诊为“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予输注冷沉淀后好转。之后每有外伤后皮肤淤斑,查凝血指标均示PT、APTT 明显延长,而纤维蛋白原多示正常,偶有轻微下降,但输注冷沉淀可好转。2010年5月头部受伤后,出现右眼失明,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脑干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及呼吸机辅助呼吸,予输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后,视力有所恢复,2010年6月2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查头颅核磁提示双侧额颞顶部硬脑膜外血肿。查凝血指标仍示 PT、APTT明显延长,FIB 正常,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头痛好转,未行手术,之后复查头颅CT血肿明显吸收。于2010年7月8日就诊于天津血研所血液病医院,查凝血指标:PT 63.1 s (10~14s), INR 5.44(0.87~1.2), APTT 167.7 s(23~33 s),TT 19.5 s (13.3 ~19.3s),Fiber 3.935 g / L (2~4 g / L),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114.9%(75% ~12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阴性,纤维蛋白原分解产物<5.0 mg / dL,D-二聚体定量15.5滋g / dL (0~5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0.84 U (0.5~2.0 U),因子Ⅷ:C 为70.2%(50% ~150%),因子Ⅱ:C 为112.1%(50% ~120%),因子Ⅴ:C 为1.0%(50% ~140%),因子Ⅶ:C 为62.7%(50% ~120%),因子Ⅸ:C为61%(50% ~120%),因子Ⅹ:C 为75.9%(50% ~120%),因子Ⅺ:C 为78.1%(50% ~120%),因子Ⅻ:C 为63.1%(50% ~120%),诊断:遗传性因子Ⅴ(FⅤ)缺乏症。1天前患者诉右下肢疼痛要求补充血浆防止出血而入院。查体:T 36.7℃,P 114次/ min,R 20次/min,BP 104/71 mmHg,神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淤斑,颈软,无抵抗,右侧瞳孔约4 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咽部查体不配合。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4次/ min,律规整,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巴氏征未引出。复查Fib 3.0 g / L,PT 29.10 s,APTT78.60 s,初步诊断:遗传性因子Ⅴ(FⅤ)缺乏症,脑出血后遗症,右眼失明,硬膜外血肿。经输注“O”型新鲜冰冻血浆200 mL 后出院,现随访患儿仍存活。
作者:王冬梅;李英华;孟真;耿建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精子来源及冷冻保存对人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9月至2013年6月因男方因素或合并女方管性因素行 ICSI 治疗的959个 ICSI 周期。按照精子的来源及冷冻与否分为:A 组射精组(770个周期),B 组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组(PESA,44个周期),C组睾丸切开取精组(TESE,34个周期),D 组射精冷冻精子组(46个周期),E 组 PESA冷冻组(41个周期),F组TESE冷冻组(24个周期),分别比较上述6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不同精子来源间,B组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B组2NP受精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C 3组间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冻组与新鲜组间,B组2NP 受精率显著高于 E 组(P<0.05),其余 A 组与 D 组、B 组与 E 组及 C 组与 F 组之间受精率、2NP 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睾丸切开取精术及剩余精子冷冻保存是治疗梗阻性无精症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帆;葛红山;朱春芳;陈华;习海涛;黄检英;吕杰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8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曲美他嗪治疗组)30例和B组(一般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规律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贫血、控制高血压等治疗。 A组另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用法:每日3次,每次20 mg 口服,疗程3个月。用药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作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结果:A、B两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LA、LVEDD、LVESD、IVST、LVPWT、LVEF、E/A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LA、LVESD、IVST、LVPWT、LVEF、E/A及FS 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改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熊燕;赵毅;顾少华;顾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有关中文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尤其是外文参考文献)错误存在的严重程度,已引起我国有关专家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本刊不少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不仅格式不对,且作者姓名、杂志名、卷、期号均经常出错,为此,本刊编辑人员常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及修改,但由于编辑人力有限,难以逐条核对全部参考文献。本刊多次要求作者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尤其是参考文献的准确性,不要转引作者没有亲自阅读过的参考文献(因为这些参考文献本身可能存在错误),但未完全引起广大作者的重视,个别作者甚至随意编造参考文献的期号。参考文献是作者提供给其他读者的文献来源依据,其出错会误导读者,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前本着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认真核对并按照本刊规定(参照本刊每年第一期的投稿须知)著录参考文献。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改良口咽通气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择期手术成年患者,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由初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执业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经口非改良口咽通气管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B 组经口改良口咽通气管辅助下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插管时间、首次暴露声门时间、插管次数、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例数、插管并发症及失败例数。结果:插管所用时间B组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28.0%,失败率为54.0%,氧饱和度下降达18.0%。 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46.0%,失败率为24.0%,氧饱和度下降达6.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口咽通气管可明显缩短初次学习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技术者插管所用时间并提高插管成功率。
作者:阿丽娜·阿尤甫;杨思敏;刘晓青;林世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乌宣痹方剂的抗炎和镇痛效果。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探讨其抗炎效果;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探讨其镇痛效果。结果:抗炎实验结果显示,双乌宣痹方剂的中、高剂量组对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双乌宣痹方剂的低、中、高剂量组对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镇痛实验结果显示,双乌宣痹方剂中、高剂量组对于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在给药后1 h,双乌宣痹方剂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在给药后2 h,双乌宣痹方剂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5)。结论:双乌宣痹方剂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效果。
作者:邹霞辉;韩丽萍;蒋琳兰;韦嵩;陈志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丙泊酚混用和单用在无抽搐电休克( MECT )治疗的可行性。方法:90例行MECT 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应用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E-P 组)、依托咪酯(E 组)、丙泊酚(P组)麻醉,记录3组治疗中输入电量(CD)、运动发作时间(ESD)、抑制指数(PSI)、抽搐能量指数(SEI)、抽搐一致性指数(SGI),治疗前后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其精神状况及记忆水平,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所有数据用SPSS 12.0处理。结果:治疗后E-P组ESD、PSI、SEI、SGI、WMS评分、PANSS 减分均高于 P 组(P <0.05),CD 显著低于 P 组(P <0.05),与 E 组相当(P >0.05);不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E-P组低于E组(P<0.05),注射疼E-P组低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应用于MECT麻醉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应用。
作者:赵洪祖;崔二龙;张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无脂肪体重与实际体重间断静注给药的临床药效学及个体化差异,提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全麻患者40例,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无脂肪体重组(FFM组)和实际体重组(RBW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采用静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 FFM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29.6μg/kg(2倍ED95),RBW组100μg/kg(2倍ED95),TOF-Watch SX Monitor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行肌松监测。麻醉维持期间当 T1恢复至5%时 FFM 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64.8μg/kg (1倍ED95),RBW组50μg/kg(1倍ED95),预计手术结束前20 min 不再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使其自然代谢恢复。结果:两组间肌松药维持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M组肌松药维持用量显著<RBW组;两组间无反应期和药理作用时间的变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M 组的无反应期和药理作用时间的变异度更小(P<0.05)。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无脂肪体重间断静注给药,可获得按实际体重相似的肌松效应,减少肌松阻滞时效的个体差异和肌松药用药量,为临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间断给药提供用药参考。
作者:陈汉文;磨凯;刘中杰;刘辉;梁启波;徐世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anog 和CD44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肺癌组织、32例良性病变肺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Nanog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anog 在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5);CD44在肺癌、良性病变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Nanog 和CD44在肺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P<0.05);Nanog 和CD44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肿瘤分化无关(P>0.05)。 Nanog 和CD44在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4,P<0.05)。结论:Nanog和CD44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Nanog蛋白是一潜在的肺癌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作者:莫碧文;李劳冬;王昌明;曾锦荣;王绩英;韦江红;陈峰;黄剑伟;于会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刊英文摘要中作者的姓名采用汉语拼音,有关汉语拼音书写的相关文件、标准或规定如下:(1)汉语拼音方案(1958);(2)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写法(1976);(3)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1978);(4)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6);(5)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987);(6)1999年开始试行的《CAJ-CDB/TI-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是利钠肽类的一种肽类神经激素,同族的还有心房利钠肽(ANP)和 C型利钠肽(CNP),BNP 是日本学者Sudoh 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的因而得名,随后被证明大量存在于人类心肌组织中,主要由左心室分泌,并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其分泌主要受心室壁张力的影响,2000年美国FDA 将BNP 批准为临床诊断心衰的血清标记物。近年来,BNP的临床研究及进展迅速,脑利钠肽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多,本文就BNP 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文俊;席建军;牛云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急症之一,包括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 eatitis, 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其中SAP 病情险恶、死亡率高,近年来死亡率仍高达10%~30%。早期对AP评估,筛选出SAP 患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SAP的预后至关重要[1]。
作者:郑建锋;刘龙飞;周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RNA 干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基因表达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ERK1/2 siRNA 片段转染入VSMCs,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检测 ERK1/2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ERK1/2蛋白表达量的变化,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RT-qPCR 结果显示,干预组的ERK1 mRNA 表达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 ERK2 mRNA 表达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干预组的ERK1/2蛋白表达相对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24 h、48 h、72 h后,MTS结果显示,干预组细胞的增殖受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ERK1/2的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ERK1/2基因表达,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ERK1/2基因被沉默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提示 RNAi 技术沉默 ERK1/2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成形术术后再狭窄防治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黄胜超;陈小东;王三明;丁洪飞;张远起;黄水传;张智;胡小辉;李建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坎地沙坦对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为AT1R拮抗剂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坎地沙坦对乳腺癌胞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仪分析坎地沙坦对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经坎地沙坦处理前后MCF-7细胞中野生型p53、survivin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坎地沙坦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 MCF-7的增殖,使细胞凋亡显著增强,促使细胞发生 G1期周期阻滞,减小了S期细胞比例,上调其野生型p53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坎地沙坦在体外抑制MCF-7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周期阻滞和凋亡,机制可能与其调节p53、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林淑慧;谢国柱;张静芳;蔡小慧;姚奇伟;孙权权;王玮;袁亚维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