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陈小伍;叶琛;周子萱;刘衍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持续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可防可治的常见病。去年“GOLD 指南”在2012年指南的基础上强调其治疗目标,即迅速缓解症状、减轻临床表现及降低未来健康恶化的风险。但目前针对COPD 的诊治手段较为有限,而白介素与 COPD 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对探寻新的诊治手段提供了思路。现就COPD与相关的白介素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金林;赵芝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多部位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患者行 CT 灌注成像,其中54例(良性18例,恶性36例)有完整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分析、比较不同病变淋巴结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通透性(Per),Patlak 血容量(PBV)、强化峰值(PE)、达峰时间(TTP)、相对强化值(REV. REV=峰值-平扫CT值)。结果:(1)不同部位恶性淋巴结Per值高于良性淋巴结,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淋巴结 TTP 值长于恶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灌注参数BF、BV、PBV、P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间恶性淋巴结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恶性淋巴结病变间灌注参数比较。恶性淋巴结中,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 BF 值[(160.5±33.5)mL/(100 mL·min)]、BV 值[(153.4±6.9)mL/1000 mL]及P-BV 值[(132.4±27.7)mL/1000 mL]、PE 值(100.2±32.4)HU 明显高于淋巴瘤及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淋巴结炎与淋巴结结核灌注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良、恶性淋巴结的TDC曲线形态进行比较,良性(炎性、结核)淋巴结TDC曲线以低平型及速升缓降型为主;淋巴瘤TDC曲线以低平型为主;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TDC以速升速降型为主;其他癌(鳞癌、腺癌)转移淋巴结TDC以速升缓降型为主。结论:CT灌注成像参数结合TDC曲线形态分析有助于鉴别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
作者:宋金玉;杨亚英;杨洁;陈渝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治疗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7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疗程10~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旭强;卢根;谢永强;吴佩琼;陈晨;谢志伟;曾强;赵丹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ROC曲线评价盆底表面肌电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对90例盆底失弛缓患者(盆底失弛缓组)和101例无症状人群(无症状组)采集表面肌电值,检测指标包括波幅、变异系数、反应时间和中值频率,并绘制ROC曲线。结果:盆底失弛缓组患者前基线静息波幅大于无症状组(P<0.05);快速收缩和持续收缩阶段收缩波幅小于无症状组(P<0.05);持续收缩和耐久收缩阶段变异系数明显大于无症状组(P<0.05);持续收缩阶段变异系数ROC 曲线下面积为0.883,临界值为0.3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和71.1%;耐久收缩阶段变异系数ROC 曲线下面积为0.825,临界值为0.3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9%和67.8%。结论:持续收缩和耐久收缩阶段的变异系数可以作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有价值的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薛雅红;丁曙晴;丁义江;王静;李敏;曹建葆;倪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在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35例和健康人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被研究者外周血TLR4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CTLA-4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TLR4表达率为(8.63±1.16)%,显著高于对照组(5.27±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P<0.05);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 CTLA-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高血压患者 CTLA-4阳性率与 TC、LDL-C 呈正相关(P <0.05);TLR4与CTLA-4值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TLR4及CTLA-4在高血压患者中高表达,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思;周忠;景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患者,女,23岁,以“右颈部无痛性肿物20余天,肿物增大3 d”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颈深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区可扪及一5cm×3cm 肿物,质软,无触痛,轻度活动,皮温、皮色、皮肤张力正常。面型基本对称,口唇无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见图1,结果为:右侧颈部皮下组织内一范围约5.0 cm ×1.8 cm 无回声区,内可见分隔光带,边界尚清,其内缘与颈内静脉毗邻,探头加压后可轻度变形,未见明确包膜回声,异常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颈部皮下囊性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随后行右颈侧肿物穿刺:吸出黄色薄乳样约11 mL ,涂片形态符合鳃裂囊肿。术中仅结合超声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后、下、内方,延伸至颈丛与颈鞘,并与迷走神经粘连,周围可见1枚肿大淋巴结。依肿物穿刺涂片及术中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鳃裂囊肿继发感染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诊断:(颈部肿物)符合间叶瘤海绵状血管瘤,周围见淋巴结1枚,呈反应性增生改变。
作者:袁美芹;郭坤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儿听力的影响及治疗后的转归。方法:选择87例 CMV感染婴儿,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常规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BAEP异常的患儿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在治疗后3个月复查BAEP。结果:BAEP异常者35例(占40.2%),其中双耳异常14例(16.1%),单耳异常21例(24.1%)。BAEP异常表现以Ⅰ波、Ⅲ波波形分化差为主要特点,其次为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延长。对BAEP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月龄与BAEP异常呈负相关关系(r=-0.324, P<0.05);性别与 BAEP 结果行字2检验(字2=5.131,P<0.05),提示男患儿多于女患儿;黄疸指数与 BAEP异常无相关性;BAEP异常婴儿CMV-DNA载量高于BAEP正常婴儿(字2=17.57,P<0.05)。随访结果:35例听力异常患儿中32例复查BAEP ,治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3例。结论:CMV 感染可引起婴儿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 BAEP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应给予早期干预。
作者:梁丽俊;李文静;白华;田玲玲;孙海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胃肠息肉是由胃肠黏膜慢性炎症引起的局部黏膜增生肥厚,进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样病变或腺瘤、错构瘤等[1]。胃肠息肉具有癌变倾向,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传统治疗方式疗效低,风险大,预后差,目前多采用内镜下治疗。我院特纳入150例胃肠息肉患者应用内镜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郭锋;戴一青;金革;黄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是下丘脑中第一个被发现的促垂体激素,其经典的功能是通过调节垂体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的分泌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稳态,此外也调节其他垂体激素的释放[1]。近年研究发现,TRH 的功能并不局限于脑的垂体,而是广泛分布在体内多个系统,发挥着多种多样的生理作用。
作者:夏冰;王钢;王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ADM)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ADM-PLGA-NHAC)对兔股骨髁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为骨肉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提供新策略。方法:2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制作股骨髁骨缺损模型,A 组骨缺损旷置,B 组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NHAC),C组植入ADM-PLGA-NHAC。术后第12周末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X 线检查及Micro-CT3维重建观察,对各组标本的骨缺损区域进行X线评分及BMD值比较。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B、C两组骨缺损修复程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B、C两组植入材料广泛降解,均出现大量新生骨,而A组仅可见少量散在新生骨。结论:载ADM-PLGA微球的NHAC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是一种理想的骨肿瘤术后重建材料。
作者:荣子杰;杨联军;张赞杰;伍国峰;张西兵;王健;朱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与轻度认知功能损障碍(MCI)的相关性及他汀类药物改善MCI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在本院行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检查的住院或门诊患者636例,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作为认知功能评价指标,筛查 MCI 者158例,其中MCI并MCAS者44例及MCI不并MCAS者58例为治疗组,在常规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选取MCI不并MCAS 者56例为对照组,1年后复测MMSE 评分。结果:124例 MCAS 患者中有 MCI 者44例,患病率为35.5%,512例非 MCAS 患者中为 MCI 者114例,患病率为22.3%,两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阿托伐他丁治疗组中 MCI 并 MCAS 患者及 MCI 不并MCAS患者的MMSE得分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CAS合并MCI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MCAS与MCI的发生有关,阿托伐他汀钙能改善MCI患者近期记忆力,对合并MCAS 引起的MCI患者疗效更显著。
作者:余科;刘军贤;祁风;张志新;韩玉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初步分析改良 Sugiura 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03月到2012年03月在我院接受改良Sugiura 手术患者资料,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前化验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纳入标准97例患者,39例有门静脉血栓形成,58例无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发生率为40.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术前白细胞水平、术前门静脉宽度、术前内镜治疗次数等因素相关。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术前白细胞水平、术前门静脉宽度及术前内镜治疗次数等因素是改良Sugiura 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单纯血小板水平与门静脉系统血栓无直接关系。对术前高危患者开展有针对性抗凝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宝亮;张珂;赫嵘;黄容海;贾哲;鲁岩;丁振昊;李勤涛;郭立民;张维;蒋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加深、更新,乳腺癌的治疗趋势由可耐受的大治疗向有效的小治疗发展,保乳手术成为Ⅰ、Ⅱ期乳腺癌的首选,但改良根治术这一基本术式,在不具备保乳条件的患者以及基层医院,仍然常规开展。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容易出现皮下积液、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1]。
作者:周奇峰;贾华;杨国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导致婴幼儿出现腹泻的主要因素,其能够致使婴幼儿水电解质受到影响,情况严重者,甚至还会对生命造成威胁[1]。尽管近两年加大了轮状病毒肠炎的免疫机制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力度,但至今仍未得到统一定论,当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在该病的发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变化可以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0(IL-10)与白细胞介素-2(IL-2)起到了主要的作用[2]。在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中,布拉酵母菌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多项研究数据显示,其治疗效果都非常的理想。本次研究对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布拉酵母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张敏;陈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材料支架义齿在修复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来我院牙列缺损并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570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支架材料不同分为Vitallium2000组、纯钛支架组和钴铬合金铸造组,比较患者修复效果。结果:三组就位率(χ2=10.283,P<0.05)和2W 调整率(χ2=16.262,P <0.0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义齿性口炎发生率(χ2=12.773,P<0.05)、咀嚼效率(t=8.19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χ2=6.028,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支架义齿美观满意度(χ2=2.19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舒适满意度(χ2=6.827,P<0.05)、语言功能满意度(χ2=6.002,P<0.05)、咀嚼功能满意度(χ2=5.838,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llium2000支架义齿较纯钛和钴铬合金支架义齿小而轻、强度好、义齿稳固,且其不致敏、不变色、无异味,确保了义齿的美观性、舒适度和提高咀嚼效率,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勤;徐萍;金松;韩前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观察PDA早产儿治疗临床资料,72例经心脏彩超诊断有临床表现的 PDA 的早产儿分为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18例)和口服布洛芬对照组(54例),观察两组 PDA 关闭率、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关闭率分别为66.7%(12例)和70.4%(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7,P=0.768)。除但治疗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P<0.05),两组患儿在少尿、NEC、肾功能异常、IVH3-4级发生率寄消化道出血等药物副作用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PDA方面的疗效与布洛芬接近,且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适合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捷;杨传忠;张谦慎;连朝辉;董国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长期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肾小球疾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量 X 线骨密度仪测定应用 GC 治疗的97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腰椎(L1~L4)、股骨颈、大粗隆的骨密度,用ELISA 法测定骨转换指标(血 I 型原胶原 N 端前肽 PINP 和 I 型胶原交联 C 末端肽CTX-I)的浓度。结果:(1)所有患者各部位骨密度、PINP浓度均较对照组减低,CTX-I 较对照组增加(P 均<0.05);(2)随着应用GC时间的延长及累积剂量的增加,腰椎、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及血清PINP浓度呈递减趋势,而血清CTX-I 浓度则呈递增趋势(P 均<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椎、大粗隆骨密度与激素累积使用时间呈负相关(回归系数=-0.470~-0.387,P 均<0.01),PINP、CTX-I浓度与激素累积剂量相关(r=-0.310 vs.0.221,P均<0.05);(4)规律服用维生素D 加钙剂的患者,骨质异常发生率减低(P<0.05)。结论:肾小球疾病患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导致骨质异常,联合测定骨密度与骨转换指标有利于早期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作者:刘晓红;卢文;钱浩;杨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经右胸或左胸入路和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及胸骨劈开切口入路三种不同手术径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65例(VATS 经右胸或左胸入路32例,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12例,胸骨劈开入路21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手术路径各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VATS经右胸或左胸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经续贯双侧胸腔VATS入路组及胸骨劈开入路组(P<0.05)。三组中术后并发症及重症肌无力缓解情况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VATS经右胸或左胸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可行、效果良好,并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传统胸骨劈开及经续贯双侧胸腔 VATS 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比较,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罗志强;黄健;梁宇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