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祁立芳;祝言金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预防和治疗, 煤工尘肺, 气流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炎症, 进展性, 纤维化疾病, 他汀类药物, 有害气体, 炎症反应, 形成作用, 香烟烟雾, 完全可逆, 慢性咳嗽, 慢性疾病, 呼吸困难, 肺部, 系统性, 抗氧化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展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煤工尘肺是一种慢性的进展性肺广泛纤维化疾病,常并发 COPD。慢性炎症是导致煤工尘肺合并 COPD的主要因素。有研究[1]表明COPD不仅是肺部的慢性疾病,而且是系统性慢性炎症。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作用,可望在治疗COPD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煤工尘肺合并COPD患者的疗效。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块在宫颈液基细胞学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块在宫颈细胞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颈细胞标本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制片诊断,疑难病例制备细胞块并行HE 染色及p16INK4A、Ki67染色,将单纯TCT(TCT组)与TCT结合细胞块HE和免疫细胞化学诊断(联合组)进行比较。结果:p16INK4A、Ki67在26例反应性不成熟鳞状化生细胞中均无表达,在22例 HSIL 阳性表达分别为81.8%(18/22)、90.9%(20/22);在30例绝经的萎缩上皮中均不表达,萎缩背景中的19例HSIL/SCC均阳性表达。TCT组和联合组的符合率分别为70.1%和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难宫颈TCT病例行细胞块制作、HE 染色及p16INK4A和Ki67染色,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吴共发;郑娜芬;叶梓莹;曾宇婷;黄绮亭;区瑞章;林俊汕;李海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肌梗死三项及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指标即肌钙蛋白 T (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B型钠尿肽(BNP)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随机选取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检查排除心梗、心衰,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4 h内心梗三项及BNP变化,研究髋部手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95例患者围术期心梗三项及 BNP 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监测心梗三项及BNP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军;何伟;徐剑鸥;江红卫;刘永明;陈海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Solitaire AB 支架动脉取栓成功救治重症心源性基底动脉栓塞1例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7℃,血压:103/56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神经系统:意识呈中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2.5 mm,左侧瞳孔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检查不合作,压眶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强化他汀等治疗,06:00急诊行 DSA 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显影,未见代偿。更换6F MPD 指引导管(强生公司,美国),并将其头端置于右侧椎动脉 V1段远端,微导管(EV3,美国)内衬微导丝(0.014 cm ×205 cm)经指引导管缓慢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段,置于基底动脉远端,经微导管内造影可见基底动脉远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将 Solitaier 可回收支架4 mm ×15 mm(EV3,美国)经微导管于基底动脉远端释放,回拉取栓,可见1枚破碎血栓。复查造影见闭塞段部分再通,基底动脉末端可见一血栓,远端血管显影差。再次重复取栓,取出1枚大小约4mm×4mm×3mm 红色血栓。复查造影(图1)可见:基底动脉闭塞段完全再通,左侧大脑后动脉 P2段远端未显影。结束手术,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等治疗。术后患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术后第3天意识恢复清楚,感视物模糊,查体:四肢肌力4+级,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内收、外展、向上、向下活动受限,行颅脑MRI 检查示脑干及左侧枕叶急性脑梗死。术后14 d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改华法林口服抗凝,随访1个月症状完全缓解,mRS 评分、NIHSS评分均为0分。

    作者:傅懋林;戴为正;邱佩琴;王双虎;何文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诉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1例

    患者女,44岁,连州市大路边镇人。于2014年4月21日14时8分因“呕吐伴腹痛、腹泻1d”入院。患者自诉:20日晚吃枇杷1 kg 后,于21日凌晨0时起突然出现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物,每次约150 mL ,非喷射状,伴腹痛、腹泻,疼痛向背部放射,呈持续性胀痛,大便由烂便逐渐变成黄色水样便,无脓血,无头痛头晕,无恶寒发热,无胸闷心悸,无胸痛气促。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65次/min,呼吸20次/min ,血压186/80 mmHg ,听诊双肺无啰音,心率65次/min ,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均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触诊腹肌软,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部未扪及包块,肠鸣音5~7次/min ,双下肢无浮肿。既往有“颈椎病、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高时180/130 mmHg ,未进行系统诊治,平素血压控制不详。入院后进行了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58×109,中性粒细胞75.5%,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离子生化 K 3.3 mmol/L,血糖8.4 mmol/L,乳酸脱氢酶318.7 U/L,羟丁酸脱氢酶341.6 U/L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入院诊断:(1)急性胃肠炎;(2)低钾血症;(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4)颈椎病。入院后予“抗感染,护胃制酸,调控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患者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减轻。当日凌晨1∶50诉右侧颈痛,难以入睡,予镇静、止痛处理,症状无明显缓解,于6∶10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呼吸、心跳停止,测血压为0,瞳孔散大。立即予心肺复苏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兴奋心脏,洛贝林、可拉明兴奋呼吸,多巴胺升压,纳洛酮促醒等积极抢救,至7∶12患者未能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瞳孔散大固定,床边心电图示:死亡心电图。根据患者平素有头痛及高血压病史,死亡原因考虑:(1)脑血管意外?(2)主动脉夹层?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尸体解剖报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心包腔血液填塞及胸腔积血致急性心功能障碍而死亡。

    作者:梁邦翼;盘满华;刘孝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热点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肝癌高发及无癌家族中配对选取 HBsAg 阳性成员各10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CP 区并测序分析。结果:BCP 区突变发生在前5位的热点位点为 T1762、A1764、G1775、V1753、G1803。单因素分析:HBV DNA≥105 copies/mL、T1762、A1764和V1753突变均与肝癌高发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BV DNA≥105 copies/mL和 A1764突变是肝癌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V DNA水平、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存在相关性。

    作者:石仁芳;吴继周;万裴琦;吴健林;宁秋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展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煤工尘肺是一种慢性的进展性肺广泛纤维化疾病,常并发 COPD。慢性炎症是导致煤工尘肺合并 COPD的主要因素。有研究[1]表明COPD不仅是肺部的慢性疾病,而且是系统性慢性炎症。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作用,可望在治疗COPD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煤工尘肺合并COPD患者的疗效。

    作者:祁立芳;祝言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穿孔并发急性左心衰1例

    患者女,17岁,因“突发胸闷气喘2周,加重2d 入院”,患者2周前突发胸闷气喘,间断发作,活动后加重,近2 d突发病情加重,不能平卧。既往无心脏病史,病程中无发热。发病时在当地医院就诊,予强心利尿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瓣叶上方探及一中等回声团块附着,大小约2.7 cm ×0.7 cm ,二尖瓣重度返流,左心室舒张末直径6.2 cm,左心室射血分数49%,重度肺动脉高压。血培养示血链球菌,予万古霉素抗炎,多巴胺静脉持续泵入维持血压,患者持续不能平卧,伴胸闷气喘。急诊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见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二尖瓣大量赘生物形成(图1),二尖瓣大量返流,术中彻底切除二尖瓣前叶附着赘生物及坏死二尖瓣前叶组织,心包补片修补二尖瓣前叶,Goretex 缝线植入人工腱索,间断缝合植入30 mm 二尖瓣成形环,术中打水示二尖瓣闭合良好(图2)。术后停机顺利,患者安全返回 ICU ,术后第2天早晨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4天返回普通病房,按心内膜炎常规予抗炎等治疗。患者术后复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未见明显返流,左心室舒张末直径5.2 cm,轻度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作者:王强;徐莉;唐程斌;王东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罹患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疆哈、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与Cx4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 Cx4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 EH )的关联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 )芯片技术,检测 EH 组( n=250)和对照组( n=250) Cx43基因3个 SNP 位点( rs1925223、rs2071165、rs3805787)多态性。结果:rs1925223位点在汉族人群中 EH 组的 CC、CG 和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35.6%和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Cx43基因rs192522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EH相关。

    作者:张文雯;赵磊;石文艳;刘卫东;马克涛;李丽;郭淑霞;司军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心血管介入医师在冠脉造影过程中常会碰到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病变,但对比剂在远端血管的充盈和排空却明显延迟,这种现象被称为原发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 CSFP 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容易造成患者胸痛反复发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造成患者死亡[1]。统计显示,CSFP发生率大约在7%[2]。目前,有关CSFP 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药物治疗也存在很大的争议。现将CSFP 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风雷;袁燕;郑曼;徐新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8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肺癌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病理类型及 TNM 分期的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无远处转移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肺癌发生远处转移相关(OR=2.19,P =0.013)。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胰岛素抵抗水平越高提示肺癌患者具有越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作者:赵文飞;李宏云;郭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磺达肝癸钠在65岁以上肾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比较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在>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及不同肾功能状态下的出血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64例年龄>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 =138)和对照组(n =126)。实验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 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7 d;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0.75或1 mg/kg 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持续7 d。监测用药7 d内两组大量出血和少量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少量出血(4.35%vs.11.1%)和大量出血(1.45%vs.5.56%)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量出血和少量出血的发生率随eGFR的降低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量出血和少量出血的发生率均随eGFR降低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的出血率低于依诺肝素,安全性更高;随着肾功能的恶化,磺达肝癸钠出血风险无变化,而依诺肝素的出血风险增加。

    作者:厉娜;顾兴建;郑鳕洋;吴宗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术后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 Stata12.0软件比较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转移率和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终纳入5篇文献,病例数1131例,其中辅助化疗组568例,单纯手术组5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在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辅助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升高,远处转移率降低。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提高ⅠB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可以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刘盛华;邵中夫;刘路浩;徐岗;饶旭光;陈永东;刘太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血液灌流抢救儿童蟾蜍中毒4例

    蟾蜍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两栖类动物,其皮肤和腺体分泌物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现将我院儿科应用血流灌洗(HP)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抢救4例儿童蟾蜍中毒病例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小伟;陈玉雯;吉训琦;孙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露的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诱导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露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的小鼠红细胞孵育在含TNF-α(1 ng/mL)的培养液中6、12、24、48 h或在不同浓度(0.1、1、10 ng/mL)处理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前向散射值(FSC)的变化,红细胞膜PS的标记率。结果:经TNF-α处理后的小鼠红细胞相较对照组于24 h 后出现前向散射值减小[(81.5±1.02)%vs.(87.6±0.55)%,P<0.05],红细胞膜 PS 外露水平增加[(5.5±1.07)%vs.(2.7±0.17)%,P<0.01],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趋势更加明显。结论:TNF-α可诱导红细胞膜PS外露和细胞体积缩小,是红细胞衰亡的触发因素。

    作者:刘鸿翔;马国光;沈鹏飞;马爽;南勇;石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出血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脑出血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卒中形式,病死率高达40%~50%,而且通常预后不良,至今未找到可降低脑出血后病死率或者减轻严重卒中后遗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系统损伤较大,可导致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狭窄以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进程。他汀类药物有降低血脂,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但近年来有报道[1-2]认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病风险。一些学者建议:有脑叶出血病史的患者应当避免服用他汀类药物。但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出血有脑保护作用,对于脑出血能否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学术界存在争议,进一步探讨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指导急性脑出血药物治疗、改善预后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现将部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纪明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伴骨转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患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8例确诊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第1天;泼尼松口服5 mg 每天2次,第1~21天,21 d 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6~10个化疗周期。结果:28例患者随访26~94周,其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完全缓解9例(32.2%),部分缓解10例(35.7%),稳定6例(21.4%),进展3例(10.7%),总有效率为67.9%,tPSA 值降低稳定期平均为10.3个月,缓解和稳定患者的tPSA进展中位时间为32.9(11~79)周;骨痛缓解18例(85.7%),中位生存期达13.4个月;不良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3例,Ⅱ度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7例,过敏反应3例,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CRPC伴骨转移患者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曾;廖洪;谭政;毛顿;吴毅;肖英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可疑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相互作用引起呕吐1例

    患者男,38岁,因“发现HBV-M 阳性10余年,身目尿黄2周”于2014年2月22日入院,自觉恶心欲呕,肝区隐痛,少许腹胀,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诊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用药见表1。

    作者:谢奕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等效视觉模拟评分下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及半髋关节,且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关节)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接受PCIA和PCEA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评分≤2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每组30例。各组随机抽取15例,在术后12 h 留取血液标本,分别采用ELISA、RT-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EA 组患者血清 TNF-α和 IL-6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 PCIA 组(P <0.05),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TGb-β血清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两组间IL-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EA较PCIA可以更好地促进抗炎因子表达,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维护炎性因子平衡。

    作者:鲁义;屠伟峰;尧新华;陆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柴甘解忧汤对帕金森病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抑郁(PDD)大鼠模型,观察中药柴甘解忧汤对其行为学及脑组织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6-羟基多巴(6-OHDA)及孤养结合慢性持续不可预见温和应激法(CUMS)制备PDD模型。通过阿扑吗啡(APO)诱导旋转行为、体重测量、旷场试验及蔗糖偏嗜实验评定其行为学变化,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行为学异常,脑组织单胺递质含量明显降低,柴甘解忧汤组可显著改善其行为学改变并增加脑组织单胺递质含量。结论:6-OHDA及CUMS的造模方法可制备较理想的PDD模型;柴甘解忧汤可明显改善PDD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其抗 PDD 作用与增加脑组织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作者:马丹丹;郑春叶;雒晓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