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鲁义;屠伟峰;尧新华;陆建华

关键词:患者自控镇痛, 髋关节置换术,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研究等效视觉模拟评分下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及半髋关节,且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关节)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接受PCIA和PCEA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评分≤2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每组30例。各组随机抽取15例,在术后12 h 留取血液标本,分别采用ELISA、RT-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EA 组患者血清 TNF-α和 IL-6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 PCIA 组(P <0.05),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TGb-β血清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两组间IL-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EA较PCIA可以更好地促进抗炎因子表达,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维护炎性因子平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cs, TBSS)方法,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大脑白质的变化。方法:收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匹配的35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40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全脑的 DTI 扫描,应用 TBSS 的方法比较两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AD)、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的差异。结果:抑郁组脑白质微结构异常,与对照组相比,胼胝体体部的FA值降低(P <0.01),RD、MD值升高(P <0.01),AD值无明显变化(P >0.05)。抑郁症组胼胝体体部FA值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 <0.01)。结论:脑白质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这些改变发生在疾病发生过程的早期。

    作者:毛宁;王滨;徐聪;刘泉源;王光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8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肺癌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病理类型及 TNM 分期的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无远处转移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肺癌发生远处转移相关(OR=2.19,P =0.013)。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胰岛素抵抗水平越高提示肺癌患者具有越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作者:赵文飞;李宏云;郭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术后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术后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 Stata12.0软件比较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治疗ⅠB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转移率和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终纳入5篇文献,病例数1131例,其中辅助化疗组568例,单纯手术组5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在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辅助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升高,远处转移率降低。结论: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提高ⅠB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可以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率。

    作者:刘盛华;邵中夫;刘路浩;徐岗;饶旭光;陈永东;刘太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可疑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相互作用引起呕吐1例

    患者男,38岁,因“发现HBV-M 阳性10余年,身目尿黄2周”于2014年2月22日入院,自觉恶心欲呕,肝区隐痛,少许腹胀,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诊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用药见表1。

    作者:谢奕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Solitaire AB 支架动脉取栓成功救治重症心源性基底动脉栓塞1例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7℃,血压:103/56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神经系统:意识呈中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2.5 mm,左侧瞳孔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检查不合作,压眶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强化他汀等治疗,06:00急诊行 DSA 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显影,未见代偿。更换6F MPD 指引导管(强生公司,美国),并将其头端置于右侧椎动脉 V1段远端,微导管(EV3,美国)内衬微导丝(0.014 cm ×205 cm)经指引导管缓慢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段,置于基底动脉远端,经微导管内造影可见基底动脉远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将 Solitaier 可回收支架4 mm ×15 mm(EV3,美国)经微导管于基底动脉远端释放,回拉取栓,可见1枚破碎血栓。复查造影见闭塞段部分再通,基底动脉末端可见一血栓,远端血管显影差。再次重复取栓,取出1枚大小约4mm×4mm×3mm 红色血栓。复查造影(图1)可见:基底动脉闭塞段完全再通,左侧大脑后动脉 P2段远端未显影。结束手术,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等治疗。术后患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术后第3天意识恢复清楚,感视物模糊,查体:四肢肌力4+级,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内收、外展、向上、向下活动受限,行颅脑MRI 检查示脑干及左侧枕叶急性脑梗死。术后14 d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改华法林口服抗凝,随访1个月症状完全缓解,mRS 评分、NIHSS评分均为0分。

    作者:傅懋林;戴为正;邱佩琴;王双虎;何文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reS1抗原和核心抗原联检在监测HBV复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同时检测前S1抗原(preS1抗原)和核心抗原(HBcAg)即双抗原联检在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HBsAg 阳性且经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HBV DNA的HBV感染者血清,按HBV DNA定量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1组<103 copies/mL、2组103~104 copies/mL、3组105~106 copies/mL、4组≥107 copies/mL,每组40例,共160例,双抗体夹心ELISA进行preS1抗原和HBeAg 检测及双抗原联检,比较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与 HBV DNA 定量的对应关系,以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为阴性对照。结果:4组样本的双抗原联检、preS1抗原和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1组:22.5%(9/40)、17.5%(7/40)、2.5%(1/40);2组:72.5%(29/40)、52.5%(21/40)、17.5%(7/40);3组:92.5%(37/40)、90.0%(36/40)、75.0%(30/40);4组:100%(40/40)、100%(40/40)、97.5%(39/40);阴性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结论:双抗原联检在HBV DNA处于中低载量的感染者比单独检测preS1抗原和HBeAg能更好地反映HBV复制,但是在高病毒载量的感染者中三者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王瑞莲;张婷;林裕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大鼠9L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从9L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培养、分离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细胞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和Nestin 表达情况,用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后GFAP、NSE、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9L胶质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悬浮肿瘤克隆球,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部分贴壁9L 细胞及9L 肿瘤球细胞均表达CD133和Nestin。将9L肿瘤球转入含血清培养基分化7 d 后,能产生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子代肿瘤细胞。结论:大鼠9L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具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但CD133和Nestin不能作为9L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9L脑肿瘤干细胞仅是CD133阳性细胞中的一部分。

    作者:肖宗宇;陈晓娟;徐智敏;徐如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4种蛋白质/多肽在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评价质荷比( m/z )分别为1060、1944、2081和3954的4种血清蛋白质/多肽(以下分别用A、B、C 和D 表示)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7例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其 A、B、C、D 中的表达水平(用相对强度表示)并比较其差异,并应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方法分析其区分结核病患者群与健康人群的能力。结果:(1) A、B、C、D 在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1、1597±3102、460±765、1208±1003和123±201、47±98、36±93、397±355,两者差异显著。(2)以A、B、C、D 血清表达水平为指标判定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848、0.735和0.810,分界值分别为≤166、≥318、≥48和≥728。结论:B、C和D 3种血清蛋白质/多肽具有较好的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有望作为新型结核病诊断候选标志物。

    作者:刘志辉;刘玉美;孟繁荣;谢贝;王楠;邓晓华;吴玲;张言斌;谭守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本刊对如何鉴定重复发表论文的声明

    近年来,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重复发表的现象越来越多。这里说的重复发表指的是将同一研究的课题的结果总结成多篇论文,先后投寄到多个杂志发表的现象。在我们日常的来稿中,有一部分论文属于这种情况。国外学者将这种稿件称为“腊肠切片”( salami slicing ),而国内学者将这类论文叫做“变相重复发表”。实际上这也是属于一稿多投的一种。本刊结合国内外学会及专家的意见,将“重复发表”稿件定义为:(1)作者单位相同,或大部分作者相同,包括第一作者相同或者不同、作者排名顺序相同或者不同;(2)主要的研究方法相同;(3)半数以上内容(包括资料或讨论部分)相同;(4)结论类似。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糖蛋白在大鼠癫痫持续状态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 status epilepticus , SE )中, P-糖蛋白( P-glycoprotein , P-gp )在72 h 内表达的动态变化,为下一步抑制P-gp 的表达选定佳检测时间点。方法:用免疫组化、RT-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建模后不同时点(0、3、6、12、24、48、72 h)海马组织中 P-gp 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海马组织中P-gp蛋白在SE 24 h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3251±0.0082,比对照组增加(P <0.05),SE 48 h 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3963±0.0168,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RT-qPCR 结果:MDR1a 基因在 SE 24 h 组比对照组增加(P<0.05),SE 48 h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 结果:P-gp 蛋白在 SE 48 h 组比对照组增加(P <0.05)。这些结果显示,SE 模型中海马组织内P-gp 表达在24 h 后开始升高,并在48 h 达高峰。结论:SE 后48 h P-gp 的表达达高峰,此时可能为减少SE后产生耐药的佳检测时间。

    作者:余涵;邓镇;罗淼珊;赵元淑;谢柳;陈丽;朱晓琴;胡景鑫;雷水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患者吸烟情况与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结果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患者吸烟情况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早期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CABG的患者共489例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n =276),不吸烟组(n =213)。根据术前戒烟情况将吸烟组分为戒烟亚组(n =81),未戒烟亚组(n =195)。结果:(1)吸烟组患者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合并COPD史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吸烟组平均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戒烟亚组与未戒烟亚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2)去除 COPD 患者分析发现,不吸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低于吸烟组,戒烟亚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低于未戒烟亚组(均 P <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与患者吸烟情况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以影响 CABG 患者早期预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应鼓励 CABG 患者术前及早戒烟,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魏利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反复囊袋清创对经静脉途径拔除导线治疗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反复囊袋清创对起搏系统感染后经静脉途径导线拔除术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因起搏器囊袋感染行经静脉途径导线拔除术患者共43例。根据导线拔除术前清创次数不同分为2组,其中术前清创0~1次(非反复清创组)患者23例,术前清创≥2次(反复清创组)患者2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耗时、术后发热率、导线头端培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反复清创组较非反复清创组导线完全拔除成功率低(75% vs.100%, P <0.05),手术耗时长[(3.8±1.13)h vs.(2.63±0.69)h, P<0.01],术后发热率高(35%vs.4.3%, P<0.05),导线头端培养阳性率高(50%vs.4.3%, P<0.01)。结论:导线拔除是彻底治疗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安全、有效方法。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反复清创会增加导线拔除难度,增加感染扩散的风险。

    作者:蓝荣芳;毛丽娟;吉文庆;狄文成;李晓宏;徐标;余洪松;徐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rohibitin 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989年MeClung 等首先克隆出哺乳动物 PHB 基因,将 PHB1 mRNA 在显微镜下注射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发现其能抑制细胞周期的发展,故称之为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PHB 广泛分布在各种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目前研究显示,PHB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本文将从PHB 的结构与定位、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丹;陈舒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国内外医师薪酬支付模式调查及改革探讨

    目的:借鉴国外医师薪酬支付及其改革模式,提出我国公立医院医师薪酬支付制度的改革思路。方法:文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结果:梳理了国外医师薪酬支付模式现状及改革情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立医院医师薪酬支付模式存在的问题。结论:我国公立医院医师薪酬支付制度改革应着重提高医师整体薪酬水平;合理测算各医疗服务项目的资源和技术投入;建立责任中心,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欧阳明;李虹;王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术前TTE检查筛选5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TTE 检查配合 X 线监测下行 Amplatzer 封堵器介入治疗术,其中23例房间隔缺损(ASD),29例室间隔缺损(VSD),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VSD合并ASD。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封堵,封堵术后即刻、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TTE观察封堵效果,封堵器位置良好,封堵器周边无残余分流。3例ASD及2例VSD 未成功封堵。结论: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病例的选择、术中监测封堵器释放、术后疗效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劲松;郑权辉;邓素雅;王洁;张春丽;曾广绥;石挥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直接PCI中早期经冠脉给予地尔硫卓预防无复流的效果

    目的:评估冠脉内早期给予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无复流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行急诊PCI的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60例,在直接PCI中早期预防性冠脉内给予地尔硫卓。对照组74例,未给予地尔硫卓。排除术前持续严重低血压以及持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冠脉造影时以及PCI完成即刻对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基线特征。PCI即刻评价无复流发生与否(P=0.04)方面及cTFC(P =0.00)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早期冠脉内给予地尔硫卓可以预防无复流的发生。

    作者:史东;韩丽;张峰;任自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对242例样本进行双盲、平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Kappa系数,并进行Kappa 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0.48%,阴性符合率为94.94%,总符合率为93.39%; Kappa =0.8541,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P <0.05);配对卡方检验字2=0.12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具有等效性和很高的符合率,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清晰易读,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炜霖;林德伟;陈曲波;刘瑞萍;曹楠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ICU内伴高血糖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对于 ICU 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1-12月期间的120例ICU内伴高血糖的危重患者分为CGMS组、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分别采用CGMS(CGMS组)、指尖血糖监测(指尖组)及静脉血血糖监测(生化组)3种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胰岛素泵治疗进行指导,对3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CGMS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并且1周后血糖漂移幅度、血糖的平均值、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PBG AUC 以及入住 ICU 的时间均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CGMS 组患者发生低血糖、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以及1个月内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指尖血组和生化组(均 P<0.05)。结论:对于进行胰岛素治疗的伴发高血糖的重症患者,CGMS比指尖及静脉血糖监测有更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福攸;叶文华;梁伟灿;张宗绵;曹凤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Narcotrend的临床应用与舒适化医疗

    随着计算机和脑电分析技术的发展,无创脑电监测在临床麻醉中越来越受重视和普及,目前主要用于全身麻醉中,而在非全身麻醉,如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脑电监测指导镇静深度则不多。舒适医疗的含义是让患者在安全、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医学检查和治疗,已成为当今医务人员和患者一种新的追求。

    作者:秦再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1]。手术夹闭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所伴发的脑水肿常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所以促进脑水肿尽快消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是术后康复治疗的重点。我院在脑动脉瘤术后第3天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华明;吴清安;邹积典;于建波;柳大岗;郭庆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