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种蛋白质/多肽在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

刘志辉;刘玉美;孟繁荣;谢贝;王楠;邓晓华;吴玲;张言斌;谭守勇

关键词:结核病, 蛋白质/多肽, 诊断性试验评价,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
摘要:目的:评价质荷比( m/z )分别为1060、1944、2081和3954的4种血清蛋白质/多肽(以下分别用A、B、C 和D 表示)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7例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其 A、B、C、D 中的表达水平(用相对强度表示)并比较其差异,并应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方法分析其区分结核病患者群与健康人群的能力。结果:(1) A、B、C、D 在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1、1597±3102、460±765、1208±1003和123±201、47±98、36±93、397±355,两者差异显著。(2)以A、B、C、D 血清表达水平为指标判定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848、0.735和0.810,分界值分别为≤166、≥318、≥48和≥728。结论:B、C和D 3种血清蛋白质/多肽具有较好的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有望作为新型结核病诊断候选标志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罹患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对242例样本进行双盲、平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Kappa系数,并进行Kappa 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0.48%,阴性符合率为94.94%,总符合率为93.39%; Kappa =0.8541,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P <0.05);配对卡方检验字2=0.12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具有等效性和很高的符合率,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清晰易读,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炜霖;林德伟;陈曲波;刘瑞萍;曹楠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患者吸烟情况与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结果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患者吸烟情况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早期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CABG的患者共489例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n =276),不吸烟组(n =213)。根据术前戒烟情况将吸烟组分为戒烟亚组(n =81),未戒烟亚组(n =195)。结果:(1)吸烟组患者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合并COPD史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吸烟组平均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戒烟亚组与未戒烟亚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2)去除 COPD 患者分析发现,不吸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低于吸烟组,戒烟亚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低于未戒烟亚组(均 P <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与患者吸烟情况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以影响 CABG 患者早期预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应鼓励 CABG 患者术前及早戒烟,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魏利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应加强阻滞麻醉手术患者焦虑与镇静的研究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可高达76%[1]。焦虑可在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自主神经系统和炎症反应之间形成不良循环,导致脑功能损害和老年性疾病发生[2]。阻滞麻醉手术中镇静不当可使患者产生与全麻知晓相似的术后心理障碍,对患者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3]。因此,消除焦虑仍然是当今临床麻醉研究的焦点之一。

    作者:招伟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细胞块在宫颈液基细胞学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块在宫颈细胞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颈细胞标本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制片诊断,疑难病例制备细胞块并行HE 染色及p16INK4A、Ki67染色,将单纯TCT(TCT组)与TCT结合细胞块HE和免疫细胞化学诊断(联合组)进行比较。结果:p16INK4A、Ki67在26例反应性不成熟鳞状化生细胞中均无表达,在22例 HSIL 阳性表达分别为81.8%(18/22)、90.9%(20/22);在30例绝经的萎缩上皮中均不表达,萎缩背景中的19例HSIL/SCC均阳性表达。TCT组和联合组的符合率分别为70.1%和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难宫颈TCT病例行细胞块制作、HE 染色及p16INK4A和Ki67染色,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吴共发;郑娜芬;叶梓莹;曾宇婷;黄绮亭;区瑞章;林俊汕;李海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腹腔镜肾盏憩室盏颈缝扎术治疗肾盏憩室伴结石

    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笔者对13例肾盏憩室伴结石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腹腔镜肾盏憩室盏颈缝扎术,效果良好,汇报如下。

    作者:陈雷;林宁殊;殷民;许建挺;张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应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cs, TBSS)方法,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大脑白质的变化。方法:收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匹配的35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40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全脑的 DTI 扫描,应用 TBSS 的方法比较两组间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vity,AD)、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的差异。结果:抑郁组脑白质微结构异常,与对照组相比,胼胝体体部的FA值降低(P <0.01),RD、MD值升高(P <0.01),AD值无明显变化(P >0.05)。抑郁症组胼胝体体部FA值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 <0.01)。结论:脑白质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这些改变发生在疾病发生过程的早期。

    作者:毛宁;王滨;徐聪;刘泉源;王光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疆哈、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与Cx4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 Cx4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 EH )的关联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 )芯片技术,检测 EH 组( n=250)和对照组( n=250) Cx43基因3个 SNP 位点( rs1925223、rs2071165、rs3805787)多态性。结果:rs1925223位点在汉族人群中 EH 组的 CC、CG 和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35.6%和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Cx43基因rs192522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EH相关。

    作者:张文雯;赵磊;石文艳;刘卫东;马克涛;李丽;郭淑霞;司军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等效视觉模拟评分下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及半髋关节,且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关节)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接受PCIA和PCEA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评分≤2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每组30例。各组随机抽取15例,在术后12 h 留取血液标本,分别采用ELISA、RT-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EA 组患者血清 TNF-α和 IL-6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 PCIA 组(P <0.05),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TGb-β血清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两组间IL-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EA较PCIA可以更好地促进抗炎因子表达,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维护炎性因子平衡。

    作者:鲁义;屠伟峰;尧新华;陆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开颅术前脑钠肽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具有较高致残率及死亡率[1-3],目前在基层医院治疗HICH手术方法仍多为开颅术,其效果不甚理想。研究[4]表明急性脑出血患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较亚急性期患者显著升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开颅术前BNP水平对HICH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利涛;张丽兴;蔡少松;黄少周;巫国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血液灌流抢救儿童蟾蜍中毒4例

    蟾蜍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两栖类动物,其皮肤和腺体分泌物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现将我院儿科应用血流灌洗(HP)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抢救4例儿童蟾蜍中毒病例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小伟;陈玉雯;吉训琦;孙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Narcotrend指数对咪唑安定的镇静深度预测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Narcotrend用于监测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男性患者2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0岁,以血浆靶控模式输注咪唑安定,逐步升高靶控浓度至患者OAA/S镇静评分达到1分,然后降低靶控浓度直至OAA/S为4分。比较达到每个预设靶浓度时患者NT指数、效应室浓度与OAA/S的相关性,以及NT指数、效应室浓度对OAA/S、语言指令反应消失(LVC)和摇头反应消失( LSH )的预测概率。结果:诱导期 NT 指数、咪唑安定效应室浓度与 OAA/S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9(P <0.05)、0.647(P <0.05),苏醒期分别为0.513(P <0.05)、0.554(P <0.05)。 NT 指数、效应室浓度对OAA/S、LVC 和LSH 的预测概率均高于0.5(P <0.05)。结论:NT 指数可有效用于判断咪唑安定的镇静深度。

    作者:万朝权;朱毅;梅莉;赵国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肝血管瘤的治疗进展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肝内大量的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组成,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1]。肝血管瘤的发病率约0.4%~7.3%,尸检的发现率约3%~20%,影像学(超声、CT、MRI )诊断肝血管瘤的敏感性可高达97%~100%[2]。肝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通常发生在30~50岁,约80%发生于女性[3]。约20%肝血管瘤大于4 cm,10%~29%表现为多发肝血管瘤[4]。肝血管瘤被检查出后倾向处于静止或无进展状态,在早期的一项前瞻性研究[5],47例患者首次发现肝血管瘤后1~6年间仅有1例患者出现肝血管瘤体积增大。然而,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肝血管瘤可快速生长出现破裂、瘤内出血、凝血障碍等,此时需要对肝血管瘤进行干预,目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射频消融、药物治疗等[6],但目前对肝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缺乏各治疗方法之间的高质量比较研究,本文旨在对肝血管瘤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以及新近发展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利于临床治疗肝血管瘤的决策分析。

    作者:康振;肖恩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大鼠9L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从9L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培养、分离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细胞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和Nestin 表达情况,用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后GFAP、NSE、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9L胶质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悬浮肿瘤克隆球,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部分贴壁9L 细胞及9L 肿瘤球细胞均表达CD133和Nestin。将9L肿瘤球转入含血清培养基分化7 d 后,能产生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子代肿瘤细胞。结论:大鼠9L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具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但CD133和Nestin不能作为9L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9L脑肿瘤干细胞仅是CD133阳性细胞中的一部分。

    作者:肖宗宇;陈晓娟;徐智敏;徐如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心脏X综合征患者运动平板试验表现及临床意义

    心脏X 综合征是指患者具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症状,运动试验(TET)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麦角新碱诱发试验阴性从而排除大的冠脉痉挛,因而又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客观的阳性参数主要为运动平板试验,本文分析了心脏 X 综合征患者运动平板试验表现,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熊望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清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中内皮素-1、前列腺素E2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及血清中内皮素-1(ET-1)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52例ARD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清肺汤组,每组26例。52例患者均在治疗的第1、5天采用Ecoscreen 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收集 EBC 标本,同步留取血清,以 ELISA 法测定 EBC 和血清中 ET-1和 PGE2浓度。结果:治疗后,清肺汤组 EBC 和血清 ET-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 P <0.05)。治疗后,清肺汤组血清PGE2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后氧合指数改善差值,清肺汤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清肺汤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ARDS患者联用中药清肺汤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疗效。

    作者:顾言;陈建荣;邵峰;高想;唐艳芬;徐志华;李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俯卧位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中右美托咪啶镇静效应及Narcotrend 指数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在俯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PTED)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 PTED 患者40例,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D 组和 C 组。 D 组于俯卧位后在15 min 内静脉输注Dex 1μg/kg,继以0.5μg/(kg·h)持续至术毕,C 组则静脉持续输注生理盐水至术毕。观察俯卧位(T1)、Dex 给药或生理盐水后10 min(T2)、20 min(T3)、切皮后1 min(T4)、扩张器扩皮后1 min (T5)、开始摘除椎间盘后1 min (T6)、术毕(T7)等时点的 HR、SBP、MAP、SpO2、Narcotrend 指数(NI)及Ramsay 评分,并于 T4~ T7用 VAS 评估手术部位疼痛,术中记录躁动、呼吸抑制的例数及手术时间。结果:与 C 组比较,D 组的心率在 T2~ T7显著减慢(P <0.05),SBP 及 MBP 在 T3~ T7显著降低(P <0.05),VAS 评分和 NI 也显著降低、Ramsay 评分显著增高(P <0.05),术中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及躁动的例数均显著减少(P <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及严重心动过缓。结论:15 min 内给予 Dex 1μg/kg 后继以0.5μg/(kg·h)持续输注复合地佐辛及局部浸润阻滞用于 PTED 可获得较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可安全应用于此类手术。

    作者:洪庆雄;熊昕;龙文飞;钟敏;李永津;肖建斌;招伟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体外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效果。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添加尼克酰胺、活化素A、肠促胰岛素类似物-4、肝脏生长因子、胃泌素对其进行诱导分化,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分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特征,形态为成纤维状,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59、CD44及CD29,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 CD34。经过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分化组细胞高表达胰岛素促进因子(PDX)-1、C肽、胰高血糖素,RT-PCR结果显示分化组高表达PDX-1与胰岛素,激素测定结果显示分化后的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分化后的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能够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是细胞治疗糖尿病的良好移植来源。

    作者:柴树宏;鲍艳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伽马刀治疗巨大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部伽马刀治疗巨大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对12例肿块直径超过5 cm 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进行伽马刀治疗。结果:2个月后复查肿瘤缩小50%以上7例,稳定2例,肿块增大3例;疼痛或下肢水肿等症状缓解达83.3%;有4例患者半年内因其他部位肿瘤继续生长至恶病质死亡。1年局部肿瘤控制率为50%(6例),有2例患者已经存活2年以上。结论:体部伽马刀可用于巨大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

    作者:易峰涛;向陶陶;张帆;邵志雄;曾程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