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发病率, 新病例, 职业中毒, 一定人群, 食物中毒, 流行情况, 人口数, 罹患率, 传染病, 病例数, 频率, 局部, 疾病, 地区
摘要: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罹患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伴骨转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伴骨转移患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8例确诊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滴,第1天;泼尼松口服5 mg 每天2次,第1~21天,21 d 为1个周期,每例接受6~10个化疗周期。结果:28例患者随访26~94周,其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完全缓解9例(32.2%),部分缓解10例(35.7%),稳定6例(21.4%),进展3例(10.7%),总有效率为67.9%,tPSA 值降低稳定期平均为10.3个月,缓解和稳定患者的tPSA进展中位时间为32.9(11~79)周;骨痛缓解18例(85.7%),中位生存期达13.4个月;不良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3例,Ⅱ度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7例,过敏反应3例,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及泼尼松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CRPC伴骨转移患者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曾;廖洪;谭政;毛顿;吴毅;肖英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大鼠9L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从9L大鼠胶质瘤细胞系中培养、分离脑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观察其生长方式和分化特征。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进行培养,对分离获得的悬浮生长的脑肿瘤细胞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CD133和Nestin 表达情况,用血清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后GFAP、NSE、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9L胶质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悬浮肿瘤克隆球,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部分贴壁9L 细胞及9L 肿瘤球细胞均表达CD133和Nestin。将9L肿瘤球转入含血清培养基分化7 d 后,能产生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子代肿瘤细胞。结论:大鼠9L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具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但CD133和Nestin不能作为9L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9L脑肿瘤干细胞仅是CD133阳性细胞中的一部分。

    作者:肖宗宇;陈晓娟;徐智敏;徐如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对242例样本进行双盲、平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Kappa系数,并进行Kappa 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0.48%,阴性符合率为94.94%,总符合率为93.39%; Kappa =0.8541,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P <0.05);配对卡方检验字2=0.12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具有等效性和很高的符合率,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清晰易读,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炜霖;林德伟;陈曲波;刘瑞萍;曹楠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两种术后镇痛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等效视觉模拟评分下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关节及半髋关节,且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关节)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年龄>60岁),根据接受PCIA和PCEA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评分≤2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每组30例。各组随机抽取15例,在术后12 h 留取血液标本,分别采用ELISA、RT-PCR 及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EA 组患者血清 TNF-α和 IL-6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 PCIA 组(P <0.05),IL-10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TGb-β血清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CIA组(P <0.05);两组间IL-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EA较PCIA可以更好地促进抗炎因子表达,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维护炎性因子平衡。

    作者:鲁义;屠伟峰;尧新华;陆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及干预随访

    目的: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情况,观察阿司匹林抵抗者抗血小板药物调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26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当天服用拜阿司匹林,7~10 d后测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半反应及敏感者。将阿司匹林抵抗、半反应者随机分为3组,A组改用氯吡格雷,B组加用氯吡格雷,C组及阿司匹林敏感组(D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随访3~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结果:A 组患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换药前相比增高,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B组患者AA 诱导及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A 组、C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高于 B 组、D 组(P<0.05);而4组患者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减少缺血性事件发生。

    作者:苏微微;饶世俊;肖丽萍;孙志华;丁俊丽;易兴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90Sr-90Y敷贴疗法防治小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的疗效

    目的:观察90Sr-90Y敷贴疗法对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疗效。方法:44例患者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0),对照组只接受瘢痕的压力治疗,试验组联合运用90Sr-90Y敷贴器放射治疗和压力治疗。压力治疗是在烧伤创面愈合后持续6个月穿压力衣,每日持续20 h左右,压力维持在15~25 mmHg。放射治疗是在创面愈合后3 d内开始运用90Sr-90Y敷贴器行放射治疗,总剂量14~30 Gy,分4~6次完成。随访期为9~12个月。结果:随访结束时,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平均瘢痕厚度分别是1.90、2.96 mm,两组的瘢痕消退成熟期比率分别为83.3%、45.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敷贴器的放射治疗可显著减少烧伤后瘢痕的厚度,同时使瘢痕提前进入成熟消退期,有利于临床取得更好的长期疗效。

    作者:冯勇;黄智慧;谢东红;胡颖坚;何红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应加强阻滞麻醉手术患者焦虑与镇静的研究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可高达76%[1]。焦虑可在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自主神经系统和炎症反应之间形成不良循环,导致脑功能损害和老年性疾病发生[2]。阻滞麻醉手术中镇静不当可使患者产生与全麻知晓相似的术后心理障碍,对患者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3]。因此,消除焦虑仍然是当今临床麻醉研究的焦点之一。

    作者:招伟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血液灌流抢救儿童蟾蜍中毒4例

    蟾蜍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两栖类动物,其皮肤和腺体分泌物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现将我院儿科应用血流灌洗(HP)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抢救4例儿童蟾蜍中毒病例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小伟;陈玉雯;吉训琦;孙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外伤术后并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

    例1,患者男,36岁,车祸致头部受伤于2007年5月16日入院,查头部 CT 示左侧额颞颅骨内板下片状高密度影,脑中线结构右移,左额、顶骨骨折。诊断为左额颞硬膜下出血、颅骨骨折,予去骨瓣加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四肢活动正常。术后第14天患者出现精神疲软、四肢无力,尤其抬颈明显费力,讲话吃力及呼吸也渐感费力。查体:BP 130/82 mmHg ,四肢张力低,双上肢近端肌力1级,远端2级,双下肢肌力2级,四肢远端针刺觉减退以下肢明显,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急查心电图正常、头部 CT 同前术后样改变,电解质仅血钾稍降低为3.2 mmol/L,经补钾治疗1d后血钾正常但症状毫无改善,同时颈椎MRI 检查未见异常,遂请神经内科会诊。申请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以累及感觉神经与双上肢近端运动神经明显)。并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呈明显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诊断明确。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同时给予弥可保、维生素B1、神经节苷脂等营养神经、免疫调节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在术后第18天呼吸肌无力加重,马上气管切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治疗10 d 后病情逐步好转,遂去除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6周后患者肌力达4级出院,并门诊定期随访观察。

    作者:倪雅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新疆哈、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与Cx4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43, Cx4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 EH )的关联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 )芯片技术,检测 EH 组( n=250)和对照组( n=250) Cx43基因3个 SNP 位点( rs1925223、rs2071165、rs3805787)多态性。结果:rs1925223位点在汉族人群中 EH 组的 CC、CG 和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35.6%和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Cx43基因rs192522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EH相关。

    作者:张文雯;赵磊;石文艳;刘卫东;马克涛;李丽;郭淑霞;司军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外露的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诱导红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露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的小鼠红细胞孵育在含TNF-α(1 ng/mL)的培养液中6、12、24、48 h或在不同浓度(0.1、1、10 ng/mL)处理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前向散射值(FSC)的变化,红细胞膜PS的标记率。结果:经TNF-α处理后的小鼠红细胞相较对照组于24 h 后出现前向散射值减小[(81.5±1.02)%vs.(87.6±0.55)%,P<0.05],红细胞膜 PS 外露水平增加[(5.5±1.07)%vs.(2.7±0.17)%,P<0.01],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趋势更加明显。结论:TNF-α可诱导红细胞膜PS外露和细胞体积缩小,是红细胞衰亡的触发因素。

    作者:刘鸿翔;马国光;沈鹏飞;马爽;南勇;石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血清环氧化酶-2在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前后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晚期 NSCLC 患者的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OX-2水平的变化,同时进行CT检查以判断近期疗效,并随访至疾病进展,分析血清COX-2水平的变化与近期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血清COX-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效患者显著降低(t=11.258,P=0.000),疾病稳定患者无显著变化(t=1.424,P=0.170),疾病进展患者则显著升高(t=-7.759,P=0.000)。有效患者治疗前血清COX-2基线水平明显高于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F=20.852,P=0.000)。治疗前血清COX-2水平越高,患者的PFS越长。结论:血清COX-2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可作为预测服用EGFR-TKI药物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焕焕;巩平;苏帆;李晶;林芷伊;董益明;赵丹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年龄和性别对椎动脉颈段扭曲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因素对椎动脉扭曲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患者,进行磁共振颅颈动脉增强扫描( CE-MRA )检查,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信息,记录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比较椎动脉扭曲组和对照组相关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64例患者入组,试验组55例,对照组109例。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第6椎体厚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年龄、女性性别是椎动脉扭曲的独立危险因素,散点图线性拟合提示女性50岁以后椎动脉扭曲系数高于男性。结论:绝经期女性及高龄是椎动脉颈段扭曲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居克举;曹化;杜长春;程冠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分析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在临床上较少见,仅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0.4%~1.8%[1]。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癌(duoden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d-NEC )更为罕见,目前多为个案报道,大宗病例研究较少。 d-NEC 术前与其他十二指肠肿瘤往往难以区别,易造成误诊,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6例d-NEC ,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祯;肖卫东;李勇;蔡军;敖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rohibitin 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989年MeClung 等首先克隆出哺乳动物 PHB 基因,将 PHB1 mRNA 在显微镜下注射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发现其能抑制细胞周期的发展,故称之为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PHB 广泛分布在各种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目前研究显示,PHB具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本文将从PHB 的结构与定位、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刘丹;陈舒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可疑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相互作用引起呕吐1例

    患者男,38岁,因“发现HBV-M 阳性10余年,身目尿黄2周”于2014年2月22日入院,自觉恶心欲呕,肝区隐痛,少许腹胀,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腹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诊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用药见表1。

    作者:谢奕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HBV感染者血小板行为特征与肝脏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 HBV 感染后血小板的行为特征与乙型肝炎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乙肝患者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HBV 感染者血小板 CD40L 和 CD62P;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 PAgT;采用 C8000生化仪检测 ALT 和 AST;采用 XE-21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并计算APRI (即AST 与血小板的比值)。结果:血小板 CD40L 和 CD62P 的表达在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 P <0.001),且随着病情加重有升高趋势;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PAgT 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 <0.01),且随着病情的加重 PAgT 下降越明显;APRI(AST/血小板)值在慢乙肝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且随着病情加重有升高趋势;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 CD40L 和 CD62P 分别与肝功能指标及 APRI 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小板 CD40L 和 CD62P的增高与肝功能指标 ALT、AST 及 APRI 的升高呈正相关。结论:HBV 感染后血小板异常活化、聚集,引起血小板功能下降;APRI 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慢性乙肝病情的轻重程度,可能作为慢性乙肝病情发展的非创伤性间接评价指标之一;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水平可能成为肝病临床分期与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叶润清;吴晓蔓;邓小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清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中内皮素-1、前列腺素E2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肺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及血清中内皮素-1(ET-1)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52例ARD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清肺汤组,每组26例。52例患者均在治疗的第1、5天采用Ecoscreen 呼出气冷凝液收集器收集 EBC 标本,同步留取血清,以 ELISA 法测定 EBC 和血清中 ET-1和 PGE2浓度。结果:治疗后,清肺汤组 EBC 和血清 ET-1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 P <0.05)。治疗后,清肺汤组血清PGE2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后氧合指数改善差值,清肺汤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清肺汤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ARDS患者联用中药清肺汤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疗效。

    作者:顾言;陈建荣;邵峰;高想;唐艳芬;徐志华;李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14年《实用医学杂志》协办单位及理事名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同型半胱氨酸及胱硫醚β合成酶T833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及胱硫醚β合成酶( CBS )基因 T833C 多态性与新疆哈族原发性高血压( EH )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哈族 EH 患者239例( EH 组)和206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自动生化仪检测受试对象血浆 Hcy 水平及生化指标,扩增阻碍突变系统( ARMS )检测两组 CBS T833C 多态性,观察 TT、TC 和 CC 基因型以及 T、C 等位基因频率在 EH 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哈族EH 患者血浆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 TC 基因型个体血浆 Hcy 水平高于 TT 基因型个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哈族 EH 组 C 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哈族组携带 C 等位基因的 TC 基因型个体患 EH 的风险是 TT 基因型的2.39倍(OR =2.39,95%CI:1.125~5.076,P =0.02)。结论: Hcy 水平升高可能是哈族 EH 的危险因素之一, CBS T833C 基因多态性与哈族 EH 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蕾;蔡伟娟;张丽翠;张红梅;程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