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尿酸肌酐比值变化及其意义

杨晶晶;郎涛;甘继宏;严丽丽;付勤德;牟晓强;沈倩波;李梦琦;曹淑芳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尿酸, 肌酐, 尿酸肌酐比值
摘要: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尿酸/肌酐比值(UA/Cr)变化,并探讨UA/Cr与OSAS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就诊于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夜间打鼾并怀疑有OSAS的住院患者163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所有受试者分为非OSAS组(AHI<5次/h)、轻度OSAS组(AHI:5~15次/h)、中度OSAS组(AHI:15~30次/h)、重度OSAS组(AHI>30次/h),对4组间各变量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4组间U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重度OSAS组明显高于非OSAS组、轻度OSAS组[(5.31±0.91)%vs(4.60±0.93)%,(5.31±0.91)%vs(4.84±1.04)%,均P<0.05];(2)UA/Cr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关系(β=-0.175,P=0.033),影响大,其次为BMI,与其呈正相关(β=0.165,P=0.044).结论:血UA/Cr可能成为提示OSAS患者组织缺氧情况的敏感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棒直径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和脊柱承载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棒直径改变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稳定性和载荷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7例猪脊柱(L2~5)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对标本施加5 Nm的纯力偶矩.3 mm棒和5.5 mm棒固定分别应用于两种损伤状态,即后路结构广泛切除(WPD),WPD加L3/4椎间盘摘除和置入椎间融合器(Cage).在L3和L4椎体上粘贴应变片评价椎体受力.测试各运动方向上节段运动范围.结果:除旋转方向外,采用3 mm棒及5.5 mm棒固定均较完整状态显著地减少了固定节段活动范围(P<0.05).在WPD术后,两种棒固定组间活动范围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Cage置入术后,3 mm棒固定组较5.5 mm棒固定节段侧弯运动范围有显著增加(P<0.05),但两种固定均显示出抗旋转稳定性不足.在屈曲及侧弯方向上,3 mm棒固定较5.5 mm棒固定的前柱椎体应变有29%~38%的增加.结论:3 mm棒固定在维持脊柱在屈伸和侧弯运动方向上稳定性的同时,能更好地与前柱椎体实现载荷共享,降低固定器械载荷,减少器械破坏和松动.

    作者:林周胜;黄志平;陈建庭;朱青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XELOX方案与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2],一般有临床症状时已属疾病晚期.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联合全身化疗.替吉奥是近年来治疗胃癌的主要药物之一.笔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对收治的41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XELOX和SOX方案进行化疗,比较它们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婧;黄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患双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的客观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自我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简称主观评分),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简称客观评分)进行对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减少两者差距.结果:日常生活能力主客观评分差距较大,通过护理干预使护患双方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方式一致.结论:寻找分析主客观评分存在差距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缩小差距,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预后,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陈云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1例

    患者男,15岁.主因胸背部毛囊性丘疹伴痒感2个月就诊.就诊前2个月胸背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粟米大丘疹,轻度痒感,未诊治.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前胸、后背见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粟米大毛囊性丘疹,呈肤色.1~2 mm大小,丘疹中央有毳毛穿出.似鸡皮疙瘩样外观,触之如卵石样感.患者拒绝行病理检查.诊断: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因患者惧怕维生素A类药物的副作用,故拒绝治疗.

    作者:周立奉;路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猩红热合并丘疹性荨麻疹1例

    患儿女,3岁,主因发热、皮疹2 d于2012年4月11日21:00入院.患儿2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38.4℃,同时出现躯干部位大量细小皮疹,伴瘙痒,无咳嗽、咽痛等症状.于当地诊所应用阿奇霉素、清开灵、先锋霉素类药物治疗2 d,疗效不佳.之后于当地县医院化验血常规:WBC 17.42×109/L、中性细胞比率85.6%、超敏C反应蛋白(hCRP)76 mg/L.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作者:左琳琳;李春敬;陈大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与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小横切口取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ar tendon-bone,B-PT-B)与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在膝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2月至2011年3月间采用小横切口取B-PT-B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 30例和HT移植32例的情况,随访平均54.3个月(18~108个月)和48.6个月(12~9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2000)评价.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横切口取B-PT-B和HT移植在膝关节镜下重建ACL疗效相近,操作简便,骨愈合较好,疗效确切,手术技术的改进能有效地避免术后跪地时直接压迫皮肤瘢痕引起膝前痛.

    作者:潘永谦;李健;杨波;张平;王簕;钟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腰段和腰椎椎体矢状骨折线的CT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胸腰段和腰椎椎体矢状骨折线的走行规律及其与椎弓根的关系,为经椎管手术入路减压、椎体内植骨提供指导.方法:对86例(93椎)胸腰段和腰椎骨折椎体行CT及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椎体矢状骨折线的分布、走行规律以及与椎弓根高度区间的关系.结果:93个伤椎椎体中有89个可见椎体矢状骨折线,且矢状骨折线与椎体后壁相通,椎体矢状骨折线绝大多数位于椎弓根所对应的高度区间内.结论:存在椎体高度丢失的胸腰段和腰椎骨折均存在椎体的矢状骨折线,该骨折线的后端绝大部分位于椎弓根高度区间内.临床可通过该骨折线与椎弓根的关系指导椎管内骨折块复位并进行椎体内植骨.

    作者:敖俊;王震;覃建朴;曹广如;季文军;廖文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气门芯结扎和脐带夹断脐的临床比较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之前,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因此,选择合适的断脐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脐带感染率.我院自2010年底应用由丹麦进口型号为SCC23的脐带夹断脐后,发现多例脐带愈合不好的新生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常用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之间的差异比较

    目的:比较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纸片扩散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42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和(或)VITEK-2药敏分析系统对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多西环素、阿米卡星及替加环素这5种抗生素进行敏感性试验,比较后者检测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符合性.结果: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利用VITEK-2系统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阿米卡星85.7%,亚胺培南14.3%;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时,总误差分别为替加环素71.4%,头孢哌酮/舒巴坦26.2%,多西环素19.0%,阿米卡星14.3%,亚胺培南11.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检测中VITEK-2系统和(或)纸片扩散法药敏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之间存在差异,微量肉汤稀释法仍是首选检测手段.

    作者:李裕军;潘楚芝;赵子文;陈惠玲;赵祝香;卢伟波;叶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4 d)和普通组(除未用阿托伐他汀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药物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清IL-18和MMP-9水平.结果: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39例患者经口服阿托伐他汀后2个月血清IL-18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8和MMP-9水平,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靶点.

    作者:艾民;张清华;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顾定平;付国齐;张宽;江军;李涛;杨景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母源性十溴联苯醚暴露对仔鼠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目的:从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角度探讨母源性十溴联苯醚(BDE-209)损伤仔鼠神经系统的可能机制.方法:3 月龄wistar雌鼠自确定交配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组),通过灌胃方法建立自妊娠期至哺乳期的不同剂量BDE-209[100、300、600、1 200 mg/(kg?d)]的暴露模型,21 d仔鼠断乳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仔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仔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纤维(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毒蕈碱受体(M.ACHR)含量、烟碱受体(N-ACHR)含量.结果:与E组相比,B、C、D组ACH含量和ACHE活性下降;C、D组M.ACHR含量下降;仅D组N-ACHR含量下降.结论:-定剂量的母源性BDE-209可能通过影响仔鼠胆碱能神经递质系统而具有神经毒性,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吴英;余艳红;陈敦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 h(T1)、术后2 h(T2)和术后24 h(T3)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T细胞和NK细胞数量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在T2和T3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T1时点CD3+、CD3+CD4+、CD3+HLA-DR+和NK细胞较T0明显下降(P<0.05),B组于T1时降到低,A组于T2时降到低,在T1~T3时点B组各指标明显高于A组(P<0.05),T3时点B组各指标恢复到T0水平,而A组仍明显低于T0水平(P<0.05).T2和T3时点B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辅以硬膜外镇痛比全凭静脉麻醉辅以静脉镇痛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抑制更轻,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丁汉琳;叶繁;李明强;周立文;吴树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氧化苦参碱抑制MKN-45细胞迁移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MKN-45细胞系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MKN-45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照氧化苦参碱不同浓度(1、2、4 g/L)分为3组.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法测定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测定对胞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减缓(P<0.05),Transwell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内IL-8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药物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了MKN-45细胞的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抑制细胞内IL-8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李晓红;张铁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防治术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围手术期应用优化组合的系列措施,以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FTS已广泛应用于胃肠手术及其他外科领域,使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预后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应激所致的代谢改变及炎症反应可以影响多脏器功能,在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中起重要作用.而FTS的主要机制就在于减少应激,减轻代谢紊乱,其中控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核心环节.目前FTS降低IR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俊勇;程黎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B超引导及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结果,探讨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的优势.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行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115例,依据穿刺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超声引导组61例(A组).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44(22~56)岁,结石位于左侧27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结石平均大小(3.0±0.6)cm.超声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组(B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22~64)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22例,双侧12例,结石平均大小(2.9±0.6)cm.两组通道均扩张通道至24 F,置入22 F工作鞘,20.8 F肾镜,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取石.比较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取石成功率(无石率+无意义残石率).结果:穿刺时间:A组(10.4±4.2)min,B组(6.2±3.8)min(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A组73.8%(45/61),B组94.4%(51/54)(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16.4%(10/61),B组3.7%(2/54);取石成功率:A组80.3%(49/61),B组92.6%(50/54).结论:B超引导+全尿路会师贯通技术建立操作通道行PCNL,可明显提高PCNL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雷振;许海峰;闫兵;陈树波;魏俊利;姬东辉;赵海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单位在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脊髓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神经痛(PDN)大鼠脊髓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单位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中,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22只制作成1型糖尿病模型.用von Frey hairs刺激大鼠足底,观察糖尿病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过程.建模后28 d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部分.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DN大鼠模型中α2δ亚单位在脊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大鼠于建模后14 d机械痛阈开始下降,21、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N大鼠脊髓α2δ亚单位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PDN大鼠脊髓α2δ亚单位呈高表达,提示α2δ亚单位可能参与了PDN的发病.

    作者:杨小宁;吴述良;任安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内分泌功能异常的研究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患者内分泌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长期生存的患者发病后3、6、12个月周围静脉血中各种激素的浓度.分析内分泌异常的发生率及与恢复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所有40例患者中,3个月时有9例(22.5%)患者出现一种或多种激素异常,6个月时有8例(20.0%)患者出现一种或多种激素异常,12个月时仍有9例(22.5%)患者出现一种或多种激素异常.内分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和恢复时间无明显相关性,但随患者的Hunt分级而变化,分级越高,激素异常发生率越高.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内分泌异常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必要对恢复期患者进行常规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查,并用于指导治疗.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4对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应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Toll样受体4(TLR4)识别细菌的脂多糖(LPS)后诱导产生炎性因子和炎症反应,也能介导疾病的发生发展.新研究发现其在出血性休克和复苏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1]、动脉粥样硬化[2]及癌症[3]等多种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LR4能调节Treg的抑制功能,因此,有望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目前TLR4、Treg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骆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对50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27例行保乳及11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29.42 min(90~180min).切除淋巴结平均每例14.65枚(7~30枚).术后随访平均20.1个月(1~27 个月),50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罗云峰;张普生;邓鉴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性激素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及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雌激素水平与小于60岁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其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其致病机制.方法:选择小于60岁绝经后冠心病患者63例.非冠心病患者53例,调查入选对象年龄、绝经年龄、高血压病史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同时检测入选受试者生化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相比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E2降低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相比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HCY、FIB水平明显升高,经相关分析显示,与E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2降低可能通过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机体促炎、纤溶系统及血脂水平,增加绝经后女性冠心痛发病的危险性.

    作者:贾亚丹;杨帆;赵洛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