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

屠涌涛;肖美英;糜祖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泛耐药, 可操作分类单元
摘要: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1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1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7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志,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1、CARB、KPC、OXA-10群、oprD2突变),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Ⅰb、aac(6')-Ⅱ、ant(2”)-Ⅰ、ant(3”)-Ⅰ、rmtB],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志(int Ⅰ 1、tnp513、IS26、merA).样本聚类分析把本组菌分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包含了16个成员均携带了TEM、CARB、aac(6’)-Ⅰ b、aac(6’)-Ⅱ、ant(2”)-Ⅰ、rmtB、int Ⅰ 1、tnp513、IS26、merA基因,并存在oprD2缺失,为克隆传播暴发.结论:尽管本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药敏表型相同,但样本聚类分析仍可分辨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为克隆传播暴发.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解剖钢板与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鹰嘴骨折多发于成人,约占全身骨折的1%.除少部分伸肘装置完好且无骨折移位的病例,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我院骨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1例MayoⅡ型和Ⅲ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与张力带治疗并获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钟鸣;周建伟;范勇;张传寅;刘磊;王一剑;胡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以FK506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NS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17例RNS患者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4例(23.5%),显著缓解10例(58.8%),总有效率94.1%.对曾用环磷酰胺(CTX)、环孢素A(CsA)等免疫抑制剂无效的RNS患者,改此方案后仍显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尿蛋白、血胆固醇(Tho)、甘油三酯(TG)均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Alb)升高(P<0.05),而转氨酶、肾功能、血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MN)11例(64.7%),此方案治疗显效9例(81.8%).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RNS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叶琨;王浩宇;徐珏;黄云峰;彭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前的一般状况、手术时机、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等资料,对可能影响CVS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1)年龄≤50岁、吸烟、出血次数≥2次的CV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2)术前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患者CVS的发生率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unt-Hess Ⅰ~Ⅱ级患者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与中期手术组比较CVS的发生率低(P< 0.05);Hunt-HessⅢ级、Ⅳ~Ⅴ级患者3组之间CV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50岁、出血≥2次、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985、12.711、4.022和2.663 (P< 0.05).结论:年龄≤50岁、吸烟、出血次数≥2次、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及手术时机是影响颅内破裂动脉瘤显微术后CVS发生的因素,其中年龄≤50岁、出血次数≥2次、术前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是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岩升;宋来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17例瘘口位于膀胱三角区上方的膀胱阴道瘘患者在我科接受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术中未打开膀胱,于膀胱外找到瘘口并修补,利用大网膜填充膀胱壁与阴道壁之间的空隙.患者随访时间为6 ~ 48个月.结果:所有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6.4±19.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9±60 mL,术后尿管留置约3周.15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随访未发现尿瘘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作者:陈玢屾;徐啊白;李炳坤;刘春晓;郑少波;李虎林;徐亚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对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高危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AMI患者179例,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依据有无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随机分为:安慰剂治疗组、加用泮托拉唑组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组,随访3组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事件,比较3组12个月冠状动脉血管内径丢失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3组心血管事件、消化道出血事件及冠脉管腔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消化道出血高危风险的AMI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加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无影响,两种质子泵抑制剂之间亦无差异.

    作者:郑若龙;陈新军;钱惠东;李伟章;蒋文龙;魏峰;徐卓文;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治疗相关性血栓疾病研究现状

    肿瘤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中心静脉置管、手术、化疗等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黏附分子增多,使血细胞相互黏附并释放促凝物质,形成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性疾病.癌症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4.1倍,接受化疗的患者风险增加6.5倍.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作为癌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20%,并且常成为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文现主要就近几年恶性肿瘤治疗相关性血栓疾病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刘小艳;许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尿酸钠结晶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表达的信号通路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尿酸钠结晶(MSU)促进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Snail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500 mg/L MSU刺激NRK-52E细胞24、48、72 h;另外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和MSU共同刺激NRK-52E细胞24、48、72 h.采用Real-time PCR检测Snail的mRNA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Jagged1、Notch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MSU刺激NRK-52E细胞后Snai1、Jagged1和Notch1的表达量较之正常组细胞明显上调;而经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MSU诱导Snail、Jagged1、Notch1上调的趋势被明显逆转.结论:尿酸钠结晶可以诱导NRK-52E的Snail表达增高,Notch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文彬;沈育丽;傅君舟;李慧娟;陈敢;梁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颅内病变简易CT头皮定位

    临床上颅内小病变术前定位很重要,尤其是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时.在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或神经导航系统的情况下,笔者利用普通CT或螺旋CT,通过改进既往定位方法[1-2],为基层医院CT定位颅内小病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25例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5~70岁,平均36.5岁,病变部位分布如下:顶叶10例,颞叶5例,额叶8例,枕叶2例,病变浅面距离脑表面0.5 cm范围内;病变直径0.8~3.5 cm,平均1.5 cm.25例患者病灶有如下一些特点:(1)病变小;(2)病变位于功能区;(3)病变位于脑表面或较表浅,常规CT或MRI水平扫描平面与手术人路路线可能存在夹角.

    作者:杜春富;舒丽娟;吴建兵;曹毅;赵鹤翔;罗丽;张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FMNL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Diaphanous相关成蛋白(DRFs)家族中FMNL3基因在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FMNL3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0例石蜡组织标本(其中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100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组织50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FMNL3蛋白的表达;(2)采用RT-qPCR技术分析FMNL3在60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FMNL3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80%和26.7%,P<0.01);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原发灶(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90%和80%,P< 0.05;其中强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25%和5%,P< 0.01);在伴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不伴转移者(阳性表达百分比为86.7%和80%,P< 0.05;其中强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为8.3%和0,P< 0.01)).(2)FMNL3 mRNA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是否发生转移有关,癌组织低分化者共表达水平高于高、中分化者,侵犯肌层乃至浆膜层以外者其表达水平高于早期浸润者(黏膜下层以内);伴发转移的癌组织其表达水平高于未发生转移者(前者为后者的2.3倍).结论:FMNL3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并可能对其起促进作用.

    作者:肖移生;龚利平;路名芝;曾元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自发性颈部血肿1例

    患者男,37岁,主因左侧颈部突然肿胀2h入院.患者人院前2h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颈部肿胀,伴轻微疼痛,轻度呼吸发憋,无发热,无咳血,无恶心、呕吐,急来我院,门诊行颈部彩超提示:左颈总动脉后方实性肿物,故以“左颈部肿物待查”收入院.查体: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处明显肿胀,喉结被推向右侧,触痛明显,无波动感,未触及动脉搏动感,间接喉镜下见左侧咽侧壁明显肿胀,表面黏膜呈淡紫色,与会厌接触,会厌无肿胀.化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根据查体情况初步考虑为颈部血肿.

    作者:肖跃华;张海东;韩建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左侧腰部皮下弥漫型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男,32岁,因“发现左腰部多发肿块12年,疼痛、酸胀7d”就诊.查体:患者左侧腰部皮肤可见数个局部隆起肿物,表面凹凸不平,皮肤无红肿、色素沉着,无局部溃烂,质地较韧,位置固定,触之无压痛,扪之内有结节感,肿块大者约4.4 cm×3.0 cm.超声检查示:左侧腰部肿块处皮下软组织层明显增厚,与深部肌肉组织分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弥漫性回声减低区,CDFI示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不明显(图1).行手术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左腰部弥漫型神经纤维瘤.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乔金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急诊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63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Gustilo分度为Ⅲ度并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撕脱,分别采取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A组)和伤口清创旷置结合石膏托外固定或骨牵引(B组)治疗两种方法对比治疗.结果:A组治疗病例中,8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出现骨髓炎,4例出现内固定克氏针松动失效(主要以下肢开放性骨折为主).B组治疗病例中,13例出现伤口慢性感染,6例出现骨髓炎,20例二期手术内固定骨折,5例出现皮瓣缺血坏死.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VSD处理GustiloⅢ度开放性四肢骨折,可以降低伤口感染率,大部分患者可以免除二次手术.

    作者:陈鹏;田晓滨;李波;彭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可视喉镜引导下口腔手术患者经鼻气管内插管的临床观察

    口腔内手术常需要经鼻气管插管.如何使操作更加快捷、准确,并减轻患者的插管反应和插管损伤,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已证实可视喉镜可清晰地暴露喉部组织,提高插管成功率[1-2].本研究通过比较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下口腔内手术患者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和插管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口腔手术行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属ASA Ⅰ或Ⅱ级,年龄18 ~ 65岁,体重指数< 25 kg/m2,无明显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等病理改变,无鼻外伤史.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普通Macintosh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M组)和贝格(BEIIGER)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组(B组),各40例.M组和B组患者一般情况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作者:辛婧媛;汤翠翠;张丽华;邓立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其功能特征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频率、表型及其功能特征.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刺激剂PMA和离子霉素,同时加入蛋白转运抑制剂BFA,细胞置于37℃、50 mL/LCO2培养箱培养4~5h.收集细胞,以荧光素-mAb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正常人PBMCs经PMA+ Ionomycin刺激后,Th17细胞的频率为(1.63±0.72)%,细胞表达CD45RO (99.32±0.79)%、CCR6(97.37±3.04)%和CCR4 (96.27±3.49)%;约15%的Th17细胞表达IFN-γ,超过80%的Th17细胞表达IL-2,但Th17细胞几乎不表达IL-10或IL-4.结论:正常人外周血中存在记忆性Th17细胞,该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6和CCR4,且具有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功能特征.

    作者:周茂华;张敏;欧阳维富;吴璐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黏附蛋白(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sE-cad)的含量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158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E-cad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cad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3年,肿瘤复发患者复查血清sE-cad与CEA含量.分析血清sE-cad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和复发转移组血清sE-cad、CE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sE-cad含量降至正常范围(P>0.05),而CEA含量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P<0.01).血清sE-cad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均相关(P<0.01).结论:血清sE-cad可成为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新型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作者:刘少平;方春华;常城;张险峰;胡亚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相关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31种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1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7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志,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1、CARB、KPC、OXA-10群、oprD2突变),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Ⅰb、aac(6')-Ⅱ、ant(2”)-Ⅰ、ant(3”)-Ⅰ、rmtB],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志(int Ⅰ 1、tnp513、IS26、merA).样本聚类分析把本组菌分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包含了16个成员均携带了TEM、CARB、aac(6’)-Ⅰ b、aac(6’)-Ⅱ、ant(2”)-Ⅰ、rmtB、int Ⅰ 1、tnp513、IS26、merA基因,并存在oprD2缺失,为克隆传播暴发.结论:尽管本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药敏表型相同,但样本聚类分析仍可分辨出4个可操作分类单元,其中2号株簇群为克隆传播暴发.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作者:屠涌涛;肖美英;糜祖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会诊病例758例分析

    在综合医院里,临床各科经常会遇到与神经内科相关问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总医师在10个月内连续会诊的758个病例,旨在为今后不同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提供一些经验参考.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我院其他科室申请神经内科会诊病例.同一病例多次申请会诊者以1例计人,均严格按照医院会诊制度进行.数据使用Excel办公软件统计病例数,并进行构成比统计分析.

    作者:杨雪莲;孙家兰;江梅;吴大玉;柴长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可降解胸骨固定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THP-1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生物可降解胸骨固定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THP-1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EdU和Hoechst 33342染色法分别研究PBS浸提液共培养后THP-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1-2和Smac/IAP-1的表达变化;染色体畸变试验评价其基因毒性.结果:PBS浸提液对THP-1细胞的体外增殖率影响较小,不存在细胞增殖半数抑制剂量;浸提液共培养后的细胞出现部分凋亡,基因表达改变以Bax/Bc1-2显著(P<0.05),Smac/IAP-1变化不明显(P>0.05);大浓度浸提液共培养后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结论:PBS对THP-1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影响较小,对该细胞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段长恩;公兵;杨秀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初级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目前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现况,为城中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2月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城中村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 600名居民,调查结果表明,49.58%和41.96%的人认为当地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现状一般:居民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在60分以上的只有28.90%;71.67%的儿童按计划免疫的要求进行接种;只有4.50%的受访者表示有获得完整的慢性病定期询问服务;患常见病时,37.86%的人会“自己买药”;56.79%受访者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超过50%.结论:仍需进一步改善城中村社区的基本卫生状况,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特别是要提高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作者:吴娴波;朱君陶;林锦彦;熊益权;陈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的因素.方法:40例健康供者经单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经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分析不同健康供者的年龄、性别、分离前白细胞的数量、不同的动员方案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结果:40例供者均成功采集:PBMNC (9.77±2.74)×108/kg、CD34+ (5.07±6.5)×106/kg.分离前白细胞计数与PBMNC、CD34+呈正相关,年龄、性别、不同的动员方案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所有供者经合理动员后均可成功采集.

    作者:闰国伟;宋朝阳;黄睿;张星;陆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