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华;王青娇;全显跃;黄纯炽
目前常见肠道准备剂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磷酸钠盐口服溶液、20%甘露醇等.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将复方泛影葡胺作为肠道新型准备剂.结肠清洁度良好,结肠镜下视野清晰,现汇报如下.
作者:沈阳;何小军;吕仁更;章由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本次研究尝试将低千伏双源CT扫描应用于头部血管造影,以期合理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45例患者行头部DSCTA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得三组数据:融合图像(相当于120 kVp),重建函数为D30(反投影滤过重建算法);80-kVp数据,重建函数分别为D30和Q30(迭代重建算法).测定动脉血管的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并进行动脉影像质量评级评分.结果:80-kVp(Q30)组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高于80-kVp(D30)组和融合图像组(P值< 0.05).80-kVp(D30)组的图像质量及满足诊断率低于80-kVp(Q30)组和融合图像组(P值< 0.05).结论 DSCT低千伏扫描对头颅动脉检查是可行的,所得图像可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杜煜;时高峰;王亚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NF-KB及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异位内膜组(40例),在位内膜组(40例)及正常内膜组(30例)中NF-KB及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F-KB在三组内膜中表达强弱依次为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内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PTEN在三组内膜中表达强弱依次为异位内膜 < 在位内膜 < 正常内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NF-KB和PTEN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夏伟兰;张广亮;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多为第一胎足月儿,未成熟儿较少见[1].一般生后2 ~ 3周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喷射状呕吐,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剧烈的呕吐可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本病患儿144例,均在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重症患者床旁指端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指端皮肤状况,将280例危重患者分为皮肤正常组(177例)和皮肤异常组(103例).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检测患者指端血糖值,以实验室血糖测定值为标准对照,对两组检测值进行准确性、一致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指端皮肤异常组患者位于临床准确区的检测值低于正常组,位于数据错误区的检测值高于正常组.(2)指端皮肤异常组患者血糖检测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 < 0.01),与标准对照值间差值平均水平高于正常组.(3)患者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指端皮肤状况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重症患者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及指端皮肤状况影响指端快速血糖检测准确性.指端皮肤异常情况下,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均呈现降低.
作者:冯涛;李继东;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测定腹腔镜围术期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探讨其在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按照术前NT-proBNP水平正常与否分为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测定CO2气腹前后的PH、PetCO2及PIP值,围术期各时点的NT-proBNP水平,以及术后2d 的心肌缺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呼吸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腔镜CO2气腹后NT-proBNP水平均显著增高,停CO2气腹后30min NT-proBNP仍高于术前水平,且延续至术后2d,术后第2d有逐渐恢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B组患者各时点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后两组患者均发生心肌缺血情况,B组患者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心肌缺血曲线下面积及心肌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NT-proBNP水平测定可以很好的反应患者术前心功能状态,预测术后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监测手段简单可靠,对于合理评估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风险性,预测患者心脏危险事件的发生,并指导及时进行相应的监护和治疗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强;贲晓松;李文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我院采用综合优选法处理夫精人工授精的精液,显著提高了夫精人工授精(AIH)的成功率[1].本文分析综合优选法和常规处理方法对处理后活动精子数量的影响,探讨该法提高人工授精成功率的机制.
作者:黄玉梅;孙丛萌;黄烁丹;张红珍;吴美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βCD(甲基-β-环糊精)对AngⅡ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TRPC6的表达及小窝(caveolae)在G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AngⅡ组、MβCD预处理组(MβCD组).根据预实验选定AngⅡ10-7 mol/l作用GMC 24 h作为AngⅡ组.MβCD组用10mM MβCD预处理GMC 1 h后,用10-7 mol/lAngⅡ刺激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GMC增殖,WesternBlot检测TRPC6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PC6 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TRPC6的分布.结果:AngⅡ组较Con组明显促进GMC增殖(P < 0.05),MβCD组明显抑制AngⅡ对GMC的增殖作用,抑制率为48.96%(P < 0.01).AngⅡ组TRPC6mRNA及蛋白水平均较Con组升高(P < 0.01,P < 0.05),而MβCD组TRPC6mRNA及蛋白水平均较AngⅡ组降低(P < 0.01).GMC OD值与TRPC6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 0.907,P < 0.01).结论:AngⅡ诱导GMC增殖需要完整的小窝结构,TRPC6与GMC增殖密切相关.
作者:张娜;纪泽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NOB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90例宫颈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NOB1表达水平,同时于术前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患者高危型HPV(HR-HPV)感染情况.结果:NOB1在慢性宫颈炎、宫颈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 0.05);NOB1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 < 0.05);HR-HPV在宫颈癌中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宫颈CIN和慢性宫颈炎(P < 0.05);NOB1过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P < 0.05).结论:宫颈癌中NOB1表达上调可能和HR-HPV感染有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
作者:卢洪胜;曹学全;甘梅富;章辉;梁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脱髓鞘、炎症为主,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组临床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以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多见,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的关系众说纷纭,国内外学者研究结论却不一致.有报道认为肺炎衣原体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之间没有关联[1-2],有学者认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3].肺炎衣原体与视神经脊髓炎的关系鲜有报道.我们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脑积液中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水平,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作者:胡瑾;王世平;刘开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妊娠期间MG病情变化、M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3例妊娠合并M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早孕6周选择终止妊娠,2例(16.7%)妊娠期间MG病情加重,10例(83.3%)病情稳定.无一例出现早产、胎膜早破等并发症.12例患者均接受剖宫产处理,其中有产科指征者4例.3例(25%)新生儿出现短暂性MG表现,经处理均获得缓解.结论:妊娠期间MG患者病情多变难预测,MG对妊娠无明显不良影响.新生儿可出现短暂性MG表现,经处理可获缓解.
作者:谭金凤;余利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佳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猪模型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油酸静脉注射法复制猪ARDS模型(n = 11),应用压力控制法进行肺复张,并根据佳氧分压 + 二氧化碳分压法(PaO2+PaCO2)确定佳PEEP.记录在基础状态、ARDS状态及佳PEEP水平下,ARDS猪模型的Qs/Qt,气道平台压(Pplat)、静态顺应性(Cst)及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参数.并评估PaO2、PvO2、SaO2、SvO2对Qs/Qt的影响.结果:佳PEEP可明显降低ARDS动物模型的Qs/Qt,P < 0.05);Qs/Qt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SaO2(r2 = 0.953,P < 0.05)、PaO2(r2分别为0.387,P < 0.05)、SvO2(r2 = 0.273,P < 0.05),而PvO2对Qs/Qt的影响(P >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佳PEEP可有效改善ARDS动物模型的肺内分流,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影响肺内分流的主要因素.
作者:边伟帅;晁彦公;陈炜;王兰;李黎明;关键;盛博;刘平;赵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T结合PET/CT显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以下称肺结节)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有CT平扫及增强和PET/CT资料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个肺结节病例,将误诊的病例,按良性结节误诊恶性病变、恶性病变误诊为良性结节分类,逐个分析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将同类型误诊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38例中,诊断正确28例,误诊10例,误诊率26.3%.其中4例肺癌误诊为良性结节,6例良性结节误诊为肺癌.结论:CT结合 PET/CT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误诊的原因主要是:(1)肺结节的征象不典型,炎症、结核、炎性假瘤易误诊为恶性病变,中高分化的腺癌、鳞癌易误诊为良性病变;(2)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大标准摄取值SUV值有交叉,过分依据大标准摄取值SUV值或者单一CT征象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3)常规PET/CT显像范围的局限以及依据单纯肺部CT片诊断肺结节有所局限.
作者:汪敏;徐友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酒精性肝病 (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 ) 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肝脏慢性损伤的主要疾病,ALD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 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 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AHF)、酒精性肝硬化( Alcoholic cirrhosis,AC) 5 个阶段.AL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因此ALD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AL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邬升;郑世华;仝巧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面部损伤位置对于颈椎过伸伤患者是否发生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颈椎过伸伤患者52例,按头面部损伤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前额组16例、面部组25例、下颌组11例.本组52例患者均手术治疗,采用Frankekl分级和JOA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前额组:C42例,C55例,C65例,C7 3例,C31例;面部组:C513例,C68例,C74例;下颌组:C5 5例,C65例,C71例.不同组间脊髓损伤部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Frankel分级前额组患者C级2例,D级6例,E级8例;面部组患者C级6例,D级8例,E级1例;下颌组患者B级3例,D级6例,E级2例.不同组间患者恢复情况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 0.05)结论:头面部损伤位置同颈椎过伸伤患者脊髓损伤情况无明显影响,但下颌部损伤较面部和前额部损伤的患者脊髓神经更难以恢复.
作者:谭俊铭;申练兵;王朝阳;姜军松;邢顺民;陈德纯;时国华;廖腾;苏加向;何翔;来津; 王金鑫;张颉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单纯性输卵管扭转(Isolated fallopian Tube Torsion,IFTT)是指输卵管以自身为轴心发生扭转,不涉及卵巢扭转,是引起女性患者急性下腹痛的病因之一,发病率为1/150万[1] .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仅为15.8%[2],多在手术时才得以确诊[3].如果及时诊断单纯性输卵管扭转,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可以及时防止并发症,保留输卵管及未来的生育能力.因此,提高单纯性输卵管扭转的诊断率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单纯性输卵管扭转的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郭习娟;孙立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LC3氯离子通道蛋白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确CLC3蛋白在人肝实质细胞内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阐明CLC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不同来源的细胞株,包括小鼠和人的肝实质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LC3蛋白在肝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检测CIC3在肝细胞内的表达定位.结果:在不同来源的细胞株中均见CLC3蛋白的表达且肝实质细胞有较大表达量;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肝细胞亚细胞组分,发现内吞体蛋白和CLC3蛋白峰值同时出现;免疫荧光发现CLC3蛋白与内吞体双染.结论:CLC3蛋白在肝实质细胞相对高表达并主要定位于内吞体.
作者:孙玉立;唐保东;朱森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总结其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例儿童幼年特发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实验检查特点、诊疗经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病的特征有:持续高热、肝功能急剧恶化、肝脾淋巴结增大、出血、外周血三系减少、突然抽搐、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早期联合甲泼尼龙、免疫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治愈率高.结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一个致死性并发症,提高警惕,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秀英;廖锋;冯小伟;阙利双;向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应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重症胰腺炎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5例)采用CPFA+HVHF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HVHF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重症监护中.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IL-10、白细胞、APACHEⅡ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PACHEII 评分、白细胞明显下降(P < 0.01),促炎因子水平下降,抗炎因子水平上升,尤以治疗组效果明显,同一治疗组治疗7天时的效果优于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 < 0.05).结论:CPFA联合HVHF能更有效地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提示CPFA联合HVHF治疗SAP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俊霞;肖雄木;李国辉;周晓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简称依R菌)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肺结核病程、抗结核药使用时间、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药敏试验结果、合并症.结果: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中男 40例,女21 例.依R菌肺结核以中青年为主,30 ~ 44岁年龄组26例(42.62%).均发生于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症多.肺结核病情重,病情分级:中度者 14例,重度41 例.61株依R菌有52(85.24%)株耐2种及以上抗结核药,至少耐HR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的达49例(80.3%).结论:依赖R菌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情重.与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有相关性,需要早期发现依R菌肺结核,并实施合理正规化疗方案,才能控制依R菌肺结核的发展和蔓延.
作者:李艳;黄冬生;罗春明;冯志宇;覃红娟;黎燕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