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瑾;王世平;刘开扬
目的:评价532nm绿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98例(148眼),对增值前期、增值期的患者采用VISUCAS 532nm眼底激光治疗仪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后3 ~ 6个月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对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访6个月 ~ 1年.结果:98例(148眼)中视力提高或无变化83%,视网膜病变改善有效率为79.7%,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532nm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黄奕霞;李虹霓;林晓峰;陈素燕;李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主要研究能谱CT成像中碘水图与肺癌疗效分级的相关性情况,探讨碘水图对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有病理证实的、并经临床评估需要化疗的肺癌患者16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三个月后应用discovery HD 750进行能谱增强扫描,分别测量肿瘤实性成分在平扫、静脉期的70kev CT值及碘(水)图密度值(iodine content,IC),并计算化疗前、后的差值.依据RECIST标准: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化疗三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肺癌患者疗效评估结果PR、SD、PD的例数分别为5例、9例和2例;平扫化疗前后CT差值分别为(14.41 ± 10.67)、(1.49 ± 11.95) HU和(-16.08 ± 12.58)HU,平扫IC差值分别为(0.098 ± 0.69) g/L、(0.28 ± 0.35)g/L、(-0.146 ± 0.86)g/L;静脉期化疗前后CT差值分别为(17.41 ± 9.83)HU、(5.48 ± 7.55)HU和(-10.66 ± 8.42)HU,静脉期IC差值分别为(1.24 ± 0.56)g/L、(0.87 ± 0.16)g/L和(-1.45 ± 0.44)g/L;平扫、静脉期于CT差值、IC差值与RECIST标准存在相关性(r = -0.23,P = 0.036;r = -0.60,P = 0.014;r = -0.69,p = 0.025;r = -0.71,p = 0.007),其中碘(水)图为著.结论:能谱CT碘水图密度值对肺癌化疗的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RECIST标准和能谱CT的碘水密度值可应用于肺癌疗效评估.
作者:包如意;李梦颖;葛莹;李智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酒精性肝病 (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 ) 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导致肝脏慢性损伤的主要疾病,ALD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 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 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AHF)、酒精性肝硬化( Alcoholic cirrhosis,AC) 5 个阶段.AL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因此ALD发病机制的研究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AL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邬升;郑世华;仝巧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还原性谷胱甘肽在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60例择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水化预防方案,对照组仅给予水化,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和CIN发生风险.结果:造影后治疗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0 ± 0.28 vs 1.29 ± 0.32,t = 2.451 P = 0.035).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11例符合CIN诊断标准,总体发生率为6.88%.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CIN的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3.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 = 4.744,P = 0.029).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具有较高的CIN发生风险,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联合水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IN发生风险.
作者:赵瑛瑛;王建生;欧阳军;张宛哲;张文吉;孟晶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合VSD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58例难愈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复合性VSD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VSD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常规性VSD相比,复合性VSD对伤口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李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行腰麻对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寒颤等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1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非芬太尼组(N组),每组70例,产妇入室后随机进行保温并行腰硬联合麻醉.F组以重比重布比卡因9 mg与芬太尼20 ug行腰麻,N组以重比重布比卡因9 mg行腰麻,调节产妇痛觉阻滞平面达胸6节段后开始手术.记录两组术中硬外用药量、发生牵拉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寒颤、需要静脉辅助芬太尼的例数与术毕按压子宫底部时的疼痛评分;记录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结果:F组牵拉反应评分、术毕压宫底时产妇的疼痛评分、需静脉辅助芬太尼的例数以及硬外追加药量均低于N组、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多于N组(P < 0.05),两组其余的观察指标无差别(P > 0.05).结论:芬太尼20 ug联合重比重布比卡因9 mg行腰麻,能提高麻醉质量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的风险,但不能减少产妇寒颤.
作者:陈郡兴;蓝绮云;靳三庆;陈裕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杆菌(简称依R菌)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记录人口学资料、肺结核病程、抗结核药使用时间、结核病灶范围、是否合并空洞及数量、药敏试验结果、合并症.结果:61例依R菌肺结核患者中男 40例,女21 例.依R菌肺结核以中青年为主,30 ~ 44岁年龄组26例(42.62%).均发生于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症多.肺结核病情重,病情分级:中度者 14例,重度41 例.61株依R菌有52(85.24%)株耐2种及以上抗结核药,至少耐HR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的达49例(80.3%).结论:依赖R菌肺结核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情重.与耐多药肺结核的产生有相关性,需要早期发现依R菌肺结核,并实施合理正规化疗方案,才能控制依R菌肺结核的发展和蔓延.
作者:李艳;黄冬生;罗春明;冯志宇;覃红娟;黎燕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脂联素、LOX-1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组,高血压1级(37例),2级(40例),3级43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40例.于肘静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脂联素及sLOX-1浓度,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1、2、3级组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3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1级组,(P < 0.01);相反,1、2、3级组sLOX-1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3级组LOX-1水平明显高于1级组,(P < 0.01);血浆脂联素和sLOX-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 -0.903,P <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血浆脂联素及sLOX-1水平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凤莲;何凤屏;高凌俊;徐新;马绍椿;马占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在病理上以中枢神经系统多灶性脱髓鞘、炎症为主,病因上与自身免疫相关的一组临床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主要以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多见,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肺炎衣原体感染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鞘疾病的关系众说纷纭,国内外学者研究结论却不一致.有报道认为肺炎衣原体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之间没有关联[1-2],有学者认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3].肺炎衣原体与视神经脊髓炎的关系鲜有报道.我们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脑积液中肺炎衣原体IgG抗体水平,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
作者:胡瑾;王世平;刘开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含不同羟乙基淀粉(HES)溶液的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粘附、侵袭、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 = 15):6% HES 200/0.5溶液组、6%HES 130/0.4溶液组.麻醉诱导前于30 min内给两组患者分别输注15 mL/kg HES 200/0.5和HES 130/0.4溶液.输注前和输注结束后抽取静脉血10 mL分离出血清.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培养板,随机分为4组(n = 15):HES 200/0.5血清组(HES 200组)、HES 130/0.4血清组(HES 130组)、输注溶液前血清组(HF组)、正常对照组(C组).HES 200组、HES 130组、HF组均以10%血清浓度与A549细胞孵育4 h,C组不接受血清处理.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率,Transwell法检测侵袭细胞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的变化,ELISA检测MMP-2、MMP-9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和HF组比较,HES 200组和HES 130组的细胞粘附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率降低(P < 0.05);HES 200组的细胞粘附率、侵袭细胞数、迁移率低于HES 130组(P < 0.05).与C组和HF组比较,HES 200组和HES 130组的MMP-2、MMP-9表达降低(P < 0.05).HES 200组的MMP-2、MMP-9表达低于HES 130组(P < 0.05).结论:含HES 200/0.5 和HES130/0.4溶液血清可能通过下调MMP-2、MMP-9水平抑制A549细胞粘附、侵袭和迁移行为,其中HES 200/0.5血清作用较强.
作者:梁桦;刘洪珍;王汉兵;文先杰;周桥灵;杨承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向甲状腺细胞分化,探讨人UCMSCs向甲状腺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胎儿脐带中分离UCMSCs培养至第三代,流式细胞仪鉴定后分为两组,诱导组接种于含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因子的培养液中,对照组接种于完全培养基中.对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流式细胞仪鉴定诱导后细胞表面抗原TTF-1和TSHR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P3UCMSCs呈长梭形、漩涡状生长,经鉴定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抗原;诱导组细胞形态d4开始发生变化,有些细胞变成三角形、不规则生长.对照组仍为长梭形;诱导后d12经检测诱导组TTF-1和TSH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UCMSCs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有向甲状腺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作者:李振想;官立萍;姬明丽;李韶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婴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多为第一胎足月儿,未成熟儿较少见[1].一般生后2 ~ 3周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喷射状呕吐,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剧烈的呕吐可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本病患儿144例,均在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肠道清洁准备中,既能保证肠道清洁效果,又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10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术前清洁灌肠)、B组(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C组(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术晨予甘油灌肠剂肛注)三组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不良反应、舒适性、睡眠、术后排气情况.结果:C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C组的不良反应、舒适性、睡眠情况均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三组的术后排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术晨予甘油灌肠剂肛注,既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性,又能保证肠道清洁的效果,是妇科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舒适、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宝红;陈丽云;张茂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骨折是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近年来,虽然骨折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仍时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会导致患者需要通过多次外科手术来恢复肢体功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截肢.目前,自体骨移植已经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黄金方案.但这种技术由于移植材料有限,需要承担再次手术带来的神经与血管的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1].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这一方法较好的避开了这一风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基因方法治疗骨折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徐威;贝朝涌;蒋林彬;粟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本院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药及介导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分离自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菌株基因同源性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分离的8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用PCR方法检测OXA-23、OXA-58,qacE△1、IMP,VIM 基因,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自呼吸监护病区的14株菌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85株耐药菌中OXA-23、qacE△1基因的阳性率依次为55.3%、81.2%,未检测到OXA-58,VIM和IMP基因.用PFGE技术将分离自呼吸监护病区的14株MDRAB分为5型,以A和B型为主.结论:本院分离的MDRAB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比较严重,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情况更甚;14株RICU菌株中有A型6株(均为CRAB),分离于2010年7~9月,提示CRAB在2010年第三季度于RICU有小范围的暴发流行.
作者:余琳;苏丹虹;江凤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重症患者床旁指端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指端皮肤状况,将280例危重患者分为皮肤正常组(177例)和皮肤异常组(103例).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GDH法)检测患者指端血糖值,以实验室血糖测定值为标准对照,对两组检测值进行准确性、一致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指端皮肤异常组患者位于临床准确区的检测值低于正常组,位于数据错误区的检测值高于正常组.(2)指端皮肤异常组患者血糖检测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 < 0.01),与标准对照值间差值平均水平高于正常组.(3)患者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指端皮肤状况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重症患者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及指端皮肤状况影响指端快速血糖检测准确性.指端皮肤异常情况下,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均呈现降低.
作者:冯涛;李继东;杨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晚期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胆道梗阻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传统的手术方法禁忌证多,创伤大,疗效不尽人意.基于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的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能够很好地解除胆道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对39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内镜下支架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方志;詹雅珍;胡红锋;郭杰;孔宇;翁小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在普通外科开展绩效管理期间,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较未开展绩效管理期间产生的变化与影响.方法:总结未开展绩效管理在护理层级的应用(2011年下半年6个月)和开展绩效管理在护理层级的应用(2012年上半年6个月)护理各方面变化的特点.结果:由于在护理层级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的方法,从护理质量与准确性,护理的创新性较2011年下半年未开展绩效管理时相比,皆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何小霞;黄美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NF-KB及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异位内膜组(40例),在位内膜组(40例)及正常内膜组(30例)中NF-KB及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F-KB在三组内膜中表达强弱依次为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内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PTEN在三组内膜中表达强弱依次为异位内膜 < 在位内膜 < 正常内膜,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NF-KB和PTEN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夏伟兰;张广亮;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浆儿茶酚胺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DM组(地佐辛5mg +右美托咪定0.5μg/kg);DP组地佐辛5 mg +帕瑞昔布40 mg;C组生理盐水,于诱导前(T1)、术后6 h(T2)、12h(T3)、18h(T4)、24h(T5)记录患者血压并采集静脉血,应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和DP组术后各观察时点SBP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而DM组和DP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ET-1 于T2-T4均低于C组(P < 0.05);与DP组比较,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DM均低于DP组,同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于T2-T4 DM组低于DP组,ET-1 仅于T2 时点DM组低于DP组(P < 0.05).结论:与帕瑞昔布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能更好的降低血浆儿茶酚胺及ET-1的水平,降低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李云;洪彬源;赖晓红;章绵华;杨承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