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离子水门汀调拌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尹雯娟;叶慧铭;侯雅蓉;朱曼群;刘丹

关键词:玻璃离子, 水门汀, 粘结材料, 粘固粉, 入职培训, 全冠, 临床效果, 考核成绩, 化学, 新护士, 操作, 表面处理, 粘结性, 规范性, 固位型, 固位力, 固化型, 多因素, 质量, 牙合
摘要:富士Ⅰ玻璃离子水门汀是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粘固粉,具有优异的化学粘结性,但其粘固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基牙的固位型及固位力,粘结材料的性能和表面处理,操作的规范性及咬(牙合)力的大小等,其中高质量的调拌是保证全冠粘结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1-4].本研究收集我院51例新入职护士的玻璃离子调拌操作考核成绩,针对调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全冠粘固的临床效果,也为新护士入职培训提供参考.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双醋瑞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12周,同时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仅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剂量、疗程同前),观察治疗前后20 m步行痛、关节压痛和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改善情况.结果:12周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醋瑞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进贤;张会昌;尹志华;罗秀霞;叶志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能有效预防或治疗术后外科感染,减少相应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但目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其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尤为严重[1-4].如抗菌药物使用无适应证、药物选择错误、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等,导致耐药菌的蔓延,临床疗效降低和不良反应增多,同时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医疗资源遭到极大浪费.因此,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以干预与管理.

    作者:严鹏科;陈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炎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相关护理

    目的:探讨炎症、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于其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炎症因子表达检测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厚度超声测量.观察组在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地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RP、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与精神病性得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炎症因子表达量与颈动脉斑块厚度高于正常人,积极的分级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虹;陈华慧;吴多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1-α羟化酶缺陷症(21-OHD)致女性假两性畸形1例

    患者女,20岁,因“发育异常19年,阴蒂切除+会阴成形术后10年,雄激素高4年”入院.患者1岁时家人发现阴蒂较同龄女孩大,随着年龄增大,其身高较同龄女孩明显高7~8cm,阴蒂增长3 ~4 cm,6岁声音变粗,偏男音,出现腋毛,8岁后出现喉结;外院查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dir,ins (9);超声显像:双侧腹股沟区未探及明确睾丸回声,膀胱后方可探及子宫回声,此外可见大小为2.3 cm×1.3 cm略呈“粟子”形低回声区.考虑为前列腺.符合两性畸形声像图.诊断“女性假两性畸形”.

    作者:陆雪梅;杨靓靓;王佳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Ilizarov技术治疗关节挛缩僵硬的研究进展

    Ilizarov技术被公认为是20世纪矫形外科史的里程碑,在治疗骨延长、骨缺损、骨不连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对该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逐渐扩展到小儿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领域.传统的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经过不断改良演变出半环式、半槽环式等外固定架,组装跨关节的外固定器时,于螺纹杆的中央部加入铰链结构可用于关节挛缩畸形的矫正.本文就近年来Ilizarov技术在关节挛缩僵硬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华龙;常思灵;孔圳;孙永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后路楔形截骨选择性钉棒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

    目的:总结单纯后路半椎体楔形截骨、选择性单侧椎弓根、凹凸侧交错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优缺点,探讨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对12例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病例采用单纯经后路半椎体楔形截骨、选择性单侧椎弓根、凹凸侧交错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进行矫形治疗.男3例,女9例;年龄11 ~ 17岁,平均14岁.胸腰段侧弯畸形8例,单纯胸段侧弯畸形2例,单纯腰段侧弯畸形2例,其中1例合并明显后凸畸形,Cobb角48°.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大75°,小45°,平均54°,所有侧弯均合并明显旋转畸形.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76 min,术中出血平均2 212 mL.术中固定螺钉5~8枚,平均7枚.术后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年3个月.术后脊柱侧凸主弯Cobb角大32°,小20°,平均26°,平均矫正率51.9%;1例后凸矫正后Cobb角21°,矫正率56.3%;身高增加平均2.8 cm;住院费用平均46 945元.结论:采用单纯后路半椎体楔形截骨、选择性单侧椎弓根、凹凸侧交错置钉、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方法,效果良好,适合于普通医院开展.

    作者:程昌志;李贵谦;何少康;林舟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碳酸酐酶Ⅲ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研究进展

    碳酸酐酶(CA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中的含锌的金属蛋白酶家族,至今在哺乳动物体内已发现13种CA同工酶和3种CA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Ⅲ(CAⅢ)[1]是这个家族中一个特定的成员,在慢缩骨骼肌纤维中分布非常丰富(细胞胞浆蛋白含量的10%),脂肪细胞(可溶性蛋白的24%),肝(可溶性蛋白的8%).其参与了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如骨骼肌损伤、心肌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2],本文旨在概述CAⅢ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显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腺苷负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拟诊冠心病的更年期女性患者73例,年龄45~55岁.所有患者均行腺苷负荷99mTc-MIBI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结果显示某一心肌节段在连续2个及2个以上不同断层层面出现显像剂分布稀疏或缺损影,即为腺苷负荷MPI阳性.MPI阳性的患者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三支主要血管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即为CAG异常.结果:73例受检者中腺苷负荷MPI阳性者31例,其中CAG异常者23例.腺苷负荷MPI诊断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灵敏度85.1%(23/27)、特异度72.4%(21/29)、准确度78.6%(44/56)、阳性预测值74.2%(23/31)、阴性预测值84%(21/25).结论:腺苷负荷MPI对更年期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作者:谢梦梦;张遵城;董萍;董华;张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桥蛋白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表达及荔枝核总黄酮的干预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小剂量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TGF-β1和OPN的染色部位及强度.结果:TFL大剂量组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OP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TFL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TFL大剂量组间以及模型组和TFL小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TFL可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抑制TGF-β1、OPN高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分泌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大健;赵永忠;卢青;周英琼;肖绪华;成秋宸;董勇;何志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肝静脉、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

    目的:探讨肝静脉、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下腔静脉闭塞型BCS的临床资料.分别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术.结果:本组35例BCS,除1例穿刺失败,成功对其中34例行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球囊扩张27例,球扩加支架7例.随访34例,平均随访(28.0±1.5)个月,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5.88%(2/34).结论:下腔静脉闭塞型BCS行肝静脉、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闭塞段远、近心端静脉压力差降低超过10 mmHg以上,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明显,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的概率.

    作者:于士龙;王徽;林易圣;孙宝胜;王江云;李彦豪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与内皮细胞微颗粒的关系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而2型糖尿病早期发病往往有较长一段时间的糖耐量异常阶段.氧化应激在糖耐量受损阶段即可出现,并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而加重,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只表现为动脉弹性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加等.循环内皮微颗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水平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相关,能反映内皮损伤和(或)内皮功能障碍,故本文就2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与内皮细胞微颗粒的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卢淑霞;范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犬冻干骨的制备及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目的:探讨犬冻干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相容性,研究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下颌骨行骨块制备、深冻、脱脂、冷冻干燥、灭菌制成冻干骨.分离培养同种异体犬BMSCs,并与冻干骨复合培养.HE染色观察冻干骨的组织结构.MTT比色法检测冻干骨对BMSCs的活性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冻干骨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冻干骨对BMSCs的活性无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紧密黏附冻干骨生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结论:所制备犬冻干骨能与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曾晶晶;周诺;黄旋平;谢庆条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SKM-1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Triptolide与SKM-1细胞共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40~160 ng/mL triptolide明显促进SKM-l细胞凋亡,随triptolide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凋亡发生率增加(P<0.01),Bcl-2表达下降(P< 0.01),Bax、caspase-3表达上升(P<0.01).结论:40~160 ng/mL triptolide对SKM-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3基因表达起作用.

    作者:华海应;高华强;孙爱宁;朱文艳;姜东林;岑建农;吴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平均心率矫正后Tei指数评价胎儿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评价胎儿心功能的实用方法及正常胎儿Tei指数随孕周变化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0~40孕周的正常单胎胎儿257例,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取得二、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相应的时间间期,记录当时的心率,然后用平均心率矫正时间间期,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257例胎儿的Tei指数均成功测得,左心室平均Tei指数为0.35±0.04,右心室为0.34±0.04,左心室Tei指数大于右心室(P<0.01);左、右心室Tei指数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844,P=0.00);双侧心室Tei指数随孕周增长而减低(P<0.01).结论:用平均心率矫正后的Tei指数是评价胎儿心脏整体功能的良好指标,建立胎儿心室Tei指数的正常值范围有助于正确评估胎儿心功能,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宏;陈桂红;李伟娟;孙聪欣;梁丽华;姜彩霞;李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宫颈癌筛查技术应用的现状及进展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5.29万名妇女确诊为宫颈癌,当中约有2.75万人死于该病.据统计,83%的宫颈癌患者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已成为这些地区女性癌症患者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1].大量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HPV是一种嗜上皮细胞性的病毒,能引致上皮组织增生.尽管大多数HPV感染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绝大部分病毒终会被机体的免疫力清除,但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却会大大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而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均未获得理想疗效,因此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对于预防癌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冯桂芬;甘宝姗;周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个应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IVF-ET周期,根据Gn启动前垂体降调节时间长短分为3组:A组,14~15 d(53例);B组,16~18 d(98例);C组,>18 d (41例),比较组间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间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n总量,Gn用药时间C组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长短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但垂体过度抑制者需增加Gn用量及时间.

    作者:张帆;韦继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的关系.方法:选择胎膜早破孕妇90例,根据是否合并HCA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ox-AAT的水平;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示:实验组38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血清、脐血中ox-AAT水平(2.415±0.105)ng/L、(3.023±0.186)ng/L高于对照组(1.526±0.10)ng/L、(2.357±0.104)ng/L(P< 0.05);实验组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 (0.883±0.027)水平高于对照组(0.449±0.011)(P< 0.05).实验组血清、脐血及胎膜组织中ox-AAT的水平均成正相关(P<0.05).实验组新生儿肺炎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水平升高与合并HCA及新生儿肺炎相关.

    作者:陶贝贝;程国梅;张林东;赵岚岚;崔世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006-2012年湖北宜昌地区角膜移植手术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135例(139眼)患者实施角膜移植手术的病因、手术方式及在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眼科施行角膜移植手术的135例(139眼)患者的病历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常见的病因为感染性角膜病变,有72眼,占51.8%,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18眼(12.9%),真菌性角膜溃疡18眼(12.9%),病毒性角膜炎36眼(25.9%);女性患者角膜白斑所占百分比大于男性,男性角膜移植患者外伤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角膜移植患者的年龄呈正态分布,年龄高峰出现在50 ~ 59岁;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有49眼(35.3%)、常规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有71眼(51.1%)、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有19眼(13.6%);我院角膜移植手术总量逐年增加,LKP的手术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以后,超越PKP成为主要手术方式,占每年总手术量的一半以上,PKP手术自2009年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每年的手术量也低于LKP.结论:感染性角膜炎是角膜移植的主要病因,板层角膜移植术已经成为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郑姣;王平;岳军;龚晋;简岩;杨庆国;赵婷;王军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支气管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的护理及配合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的护理及手术配合.方法:对11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实施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术,术前予充分的准备、细致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深吸气及体住训练,术中娴熟的配合及严密的观察,术后注重安全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咽喉部不适24例、出血5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术中默契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施春娜;陈众博;潘利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时间机械通气对COPD大鼠肺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无机械通气正常(N)组、模型(M)组以及机械通气1 h(M1)组、2 h(M2)组、4 h(M3)组,每组8只.熏香烟联合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N组和M组直接处死,M1、M2、M3组分别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1、2、4h后处死.取各组肺组织测定湿/干重(W/D)比值及MD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CLM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组相比,M、M1、M2、M3组的W/D和MDA显著增加,M1组高于M组,M2组高于M1组,M3组高于M2组(P<0.05);与N组相比,M1、M2、M3组的GCLM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M组小于M1组,M2组大于M1、M3组(P<0.05),M1组与M2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2h内,COPD大鼠的肺脏水肿程度和氧化应激反应增加不显著,2h后显著增加,而抗氧化应激反应在2h内增加,2h后减弱.

    作者:孙振涛;任苏恩;苗丽君;杨春要;韩雪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