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韦继红
目的:通过静脉注射及气道内滴入两种不同途径给予不同剂量的氨溴索,观察和分析对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8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B组(静脉注射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稀释后的氨溴索37.5mg/h持续静脉泵入,900 mg/d,连用5d.C组(气管内滴入小剂量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稀释后终浓度1.875 mg/mL的氨溴索5 mL/h持续气管内滴入,225 mg/d,连用5d.D组(气管内滴入大剂量氨溴索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稀释后终浓度3.75 mg/mL的氨溴索5 mL/h持续气管内滴入,450 mg/d,连用5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氧分压、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肺损伤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应用氨溴索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肺损伤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内滴入450 mg/d组较其他组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氨溴索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气道内滴入组较静脉注射组应用较少的药物剂量,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杰;张小坤;谢兰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Pentacam Scheimpflug眼前节综合分析仪可以提供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前房角等前房参数的三维数据[1-2],本研究应用分析仪测量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前房参数,比较其变化趋势.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78例(200眼),其中女105例(118眼),男73例(82眼),年龄58~ 93(79.32±14.54)岁.
作者:王虎;刘清洋;郭海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回顾分析影响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冷冻周期移植(FET)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失败3次及3次以上的患者共581个冷冻移植周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不孕年限、RIF次数、平均移植优胚数及类型、内膜准备方案、基础FSH、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E2、P,E2与P的比值)各项因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妊娠组年龄明显低于未妊娠组(33.89±4.20& 35.50±5.06)(P<0.05);妊娠组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数(1.94±0.519&1.88±0.281)及移植囊胚周期数(21.03%&12.81%)均多于未妊娠组,移植2个与移植3个的妊娠率及多胎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移植优胚数量及类型与妊娠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对于高龄RIF患者,移植2个或以上囊胚,对提高妊娠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章晓乐;匡延平;康艳;张勤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早期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百色地区籍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诊断早期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例,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对17项临床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293例,非重症组68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体质量下降、感染与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6PD缺陷及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是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613、3.059).结论:G6PD缺陷、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为本地区新生儿早期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重视G6PD缺陷的筛查及血型的鉴定,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作者:梁玉美;冯燕妮;潘红飞;刘运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周期辨证施治对辅助生殖技术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我院辅助生育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不孕症患者253例,随机分为中药试验组(116例)、单纯西药对照组(137例).对照组按常规法予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干预.结果:中药周期辨证施治能降低ART促卵泡刺激素(FSH)的周期用量,提高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减少获卵率、优质胚胎空泡形成及早期流产的发生,与常规行ART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熟卵率、卵裂率、生化妊娠率、优质胚胎不均质、融合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预防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方面尚未见明显差异(P> 0.05).结论:运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周期辨证施治于ART中,与单纯西药组相比,中药能与促排卵西药一起发挥协同作用,减少FSH用量,从而减少过多卵子的生成,能提高正常受精率;减少胚胎碎片及空泡形成,降低早期流产率,进而提高种植率与妊娠率.
作者:谭新;赵彦鹏;张金玉;郭新宇;邓伟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1996年日本学者首创使用电刀对早期胃癌进行黏膜下剥离切除,称之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随后将ESD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尽管国内起步较晚,但普及较快,目前ESD已经成为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有力手段,并得到广泛认可[1-3].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ESD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黏膜下层以及更深层次的内镜下胃肿瘤治疗.这些技术的进步对胃肠黏膜肿瘤或胃癌的治疗有很大影响.本文就近年来ESD用于胃肿瘤的进展及其衍生出来的新的内镜技术进行阐述.
作者:王广胜;简文亭;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litchi chinensis sonn,TFL)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小剂量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水平.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TGF-β1和OPN的染色部位及强度.结果:TFL大剂量组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OP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TFL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TFL大剂量组间以及模型组和TFL小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TFL可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抑制TGF-β1、OPN高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分泌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大健;赵永忠;卢青;周英琼;肖绪华;成秋宸;董勇;何志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双醋瑞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12周,同时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仅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剂量、疗程同前),观察治疗前后20 m步行痛、关节压痛和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改善情况.结果:12周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醋瑞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进贤;张会昌;尹志华;罗秀霞;叶志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血管重塑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标本16例,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标本16例,另设13例正常大隐静脉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光镜下观察静脉管壁中MMP-2、MMP-9的表达.结果:血栓组MMP-2、MMP-9分布在静脉管壁全层,增生的滋养血管壁上呈强阳性表达,中膜层MMP-2、MMP-9表达成簇分布.血栓组管壁MMP-2、MMP-9表达含量分别与曲张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张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MMP-9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推测MMP-2、MMP-9可能参与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管壁重塑.
作者:王涛;赵建华;褚海波;鞠玲燕;徐永波;唐金元;李坤;郭文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影响.方法:60例胫骨平台骨折(AO分型均为B、C型)患者按照AO内固定原则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A 30例(术后关节腔内不注射玻璃酸钠)及实验组B 30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比较A、B两组术后第1、3、7天VAS疼痛评分及术后第1、2、4周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全程无感染事件发生;B组术后疼痛在第3、7天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天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第1、2、4周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明显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膝疼痛,促使患膝早期功能锻炼,较快促进患膝功能康复,有效防治术后膝关节粘连及僵硬,且使用安全,临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石宇雄;何德利;陈潮锋;陈凯奇;梁锦成;练文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长期冬泳运动对老年人的体质和骨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国民体质监测指定器材测定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标,采用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a、P和ALP含量,采用S200型酶标仪测定BGP、TRACP5b含量.结果:冬泳组和对照组老年人的收缩压、ALP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血清Ca、BGP、TRACP5b均值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长期进行冬泳运动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并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骨代谢能力.
作者:赵春琪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疗效.方法:选取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AC组、舒利迭组和NAC联合舒利迭组各20例.四组均接受抗生素、多索茶碱、止咳化痰常规治疗;NAC组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富露施)0.6,2次/d;舒利迭组加用舒利迭吸入,2次/d;NAC联合舒利迭组加服富露施并吸入舒利迭,疗程2周.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症状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及PO2均升高(P<0.05),且NAC联合舒利迭组较舒利迭组、NA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AC与舒利迭联合治疗较单药对改善AECOPD症状及肺功能、血气指标更有效.
作者:杨雪梅;叶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联合应用多项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阵发性房颤及持续性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术或药物治疗的心功能的变化,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分别接受导管消融治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房颤患者各35例,设为消融组和药物组.于治疗前测定VP、Em、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等指标,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重复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消融组仍为窦律者占91.43%,药物组转复为窦律者占68.57%.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P、Em、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6个月后均明显升高(P<0.05).与药物组比较,消融组各指标差值△VP、△Em、△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升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应用导管消融及单纯药物治疗房颤均能提高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房功能,但前者改善更为明显.导管消融较药物治疗具有更高的房颤转复率.
作者:索娅;李广平;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近10年采大肠腺瘤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佛山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2001-2010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9 850例大肠腺瘤患者,男性6002例(60.93%),女性3 848例(39.07%),男女之为1.56:1.2010年与2001年比较,大肠腺瘤患者的检出数增加了68.26%;发病中位年龄从51岁上升至58岁.右半结肠腺瘤比例从16.07%上升到24.47%;多发腺瘤的比例从23.51%上升到37.88%;近10年来直径大于2.0 cm的腺瘤检出数增加了86.79%;锯齿状腺瘤的检出数增加了76.19%,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的检出数增加了11.49%.结论:近10年来佛山地区大肠腺瘤的发病率上升;发病中位年龄上升;男性多于女性.右半结肠腺瘤,多发、体积大、绒毛状、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逐年增多.
作者:陆宝钿;崔西玉;李兆滔;刘韶辉;程灿昌;刘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利用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循环式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探讨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和慢性肝病问卷CLDQ (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naire)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和CLD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翟清华;郑蔚;张利霞;黄艳玲;乐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犬冻干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相容性,研究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下颌骨行骨块制备、深冻、脱脂、冷冻干燥、灭菌制成冻干骨.分离培养同种异体犬BMSCs,并与冻干骨复合培养.HE染色观察冻干骨的组织结构.MTT比色法检测冻干骨对BMSCs的活性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冻干骨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冻干骨对BMSCs的活性无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紧密黏附冻干骨生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结论:所制备犬冻干骨能与BMS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曾晶晶;周诺;黄旋平;谢庆条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患者女,20岁,因“发育异常19年,阴蒂切除+会阴成形术后10年,雄激素高4年”入院.患者1岁时家人发现阴蒂较同龄女孩大,随着年龄增大,其身高较同龄女孩明显高7~8cm,阴蒂增长3 ~4 cm,6岁声音变粗,偏男音,出现腋毛,8岁后出现喉结;外院查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dir,ins (9);超声显像:双侧腹股沟区未探及明确睾丸回声,膀胱后方可探及子宫回声,此外可见大小为2.3 cm×1.3 cm略呈“粟子”形低回声区.考虑为前列腺.符合两性畸形声像图.诊断“女性假两性畸形”.
作者:陆雪梅;杨靓靓;王佳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碳酸酐酶(CA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中的含锌的金属蛋白酶家族,至今在哺乳动物体内已发现13种CA同工酶和3种CA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Ⅲ(CAⅢ)[1]是这个家族中一个特定的成员,在慢缩骨骼肌纤维中分布非常丰富(细胞胞浆蛋白含量的10%),脂肪细胞(可溶性蛋白的24%),肝(可溶性蛋白的8%).其参与了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如骨骼肌损伤、心肌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2],本文旨在概述CAⅢ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显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PEJ)的适应证不断扩大[1],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近10年PEG、PEJ在我国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其短期临床观察已有文献报道,但长期观察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其对胃食管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控制效果等报道尚少,而且尚有一些争议[2].本研究对22例PEG、PEJ患者进行了随访,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营养状态的维持效果进行研究,以探讨PEG、PEJ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礼国;张刚;曾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系SKM-1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Triptolide与SKM-1细胞共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40~160 ng/mL triptolide明显促进SKM-l细胞凋亡,随triptolide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凋亡发生率增加(P<0.01),Bcl-2表达下降(P< 0.01),Bax、caspase-3表达上升(P<0.01).结论:40~160 ng/mL triptolide对SKM-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3基因表达起作用.
作者:华海应;高华强;孙爱宁;朱文艳;姜东林;岑建农;吴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