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端脑钠肽前体对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价值

李晓婕;付明;黄绍华;唐志新

关键词:危重病, N端脑钠肽前体, 机械通气,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及28 d病死率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心源性机械通气患者67例,在其上机24 h内测量NT-proBNP水平,并记录各项化验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记录机械通气7 d脱机成功的人数,随访28 d患者是否死亡,比较不同结局患者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预测患者结局的佳NT-proBNP水平.结果:机械通气7 d脱机失败组较7 d脱机成功组、28 d死亡组较存活组,其NT-proBNP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后者(3 830 ng/L比492 ng/L,4 383 ng/L比706 ng/L).NT-proBNP预测7 d脱机率和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 ± 0.058和0.790 ± 0.057,佳界值点分别为780 ng/L和2 262 ng/L,NT-proBNP 预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7 d脱机率和28 d病死率的能力优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结论:血NT-proBNP可成为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对于此类机械通气患者应改善心功能以争取及早脱机.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中ASPP1、ASPP2的表达及与p53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抑癌基因ASPP1、ASPP2的表达,研究其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p53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SPP1、ASPP2和p53蛋白在90例NSCLC和25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ASPP1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5),ASPP1的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 < 0.05);ASPP2在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ASPP2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 > 0.05);ASPP1和p53表达呈负相关 (r = -0.259,P = 0.014),ASPP2和p53的表达状态无关(r = -0.119,P = 0.264).结论:ASPP1蛋白的低表达与NSCLC的恶性进展有关,ASPP1可能在诱导野生型p53细胞凋亡通路中起重要作用,ASPP2蛋白在NSCLC中与p53的表达无关,且可能不具有肿瘤特异性.

    作者:胡红艳;张丽娟;魏万里;陈芸;冉凤明;王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否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按照1∶1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和对照组(安慰剂),予ACEI类或AT1RA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0 mg/d)或安慰剂,共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59.4 ± 13.4,61.2 ± 13.5,P = 0.000).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 450.13 ± 1 369.84,779.33 ± 656.57,P = 0.001;39.69 ± 9.71,32.79 ± 6.74,P = 0.000).治疗前后二者定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明显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陈辉;周道远;覃丹平;刘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与展望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 FTS)是近年来国外新近出现的一种新的外科模式,它是将麻醉学、疼痛控制及外科手术方式等方面的新技术与护理新方法相结合,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干预,从而达到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1].FTS已经在包括泌尿外科等诸多外科手术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作者:胡卫列;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02例乳腺癌组织及50例乳腺癌旁组织的SATB1表达情况并分析SATB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AT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3%(146/202),在癌旁组织不表达(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ATB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有关(P < 0.05);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 < 0.05).结论:SATB1有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预后指标.

    作者:谭晓虹;岑洪;郭保平;陈闯;劳永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罕见多发性多生牙1例

    患者男,19岁.因双侧后下牙长出额外牙影响舌体活动来我科就诊.患者近来发现双侧后下牙舌侧各萌出牙齿一颗影响舌体活动,且之前已经拔除左上前磨牙区颊侧萌出的额外牙齿一颗.家族其他成员牙列整齐,无类似病史.检查:全身各系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段晓燕;赵广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分化抑制因子4、转录因子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4(Id4)及转录因子1(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肾癌组)、10例癌旁(癌旁组)和10例正常肾组织(正常组)中Id4、E2F1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并分析二者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肾癌组Id4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癌旁组的30.0%和正常组的20.0%(P < 0.05);肾癌组E2F1阳性表达率为75.0%,亦明显高于癌旁组的40.0%和正常组的20.0%(P < 0.05);二者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 = 0.588,P < 0.05);但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 > 0.05).结论:Id4及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或单独或共同促进肿瘤形成,但对肾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不大;Id4、E2F1二者可为临床肾癌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

    作者:吴剑;史子敏;朱安义;罗仪;林双泉;李里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大黄素干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 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金国华;秦晓华;秦艳东;房向东;涂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适应证和围手术期处理和护理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8例,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40例,开腹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从术中和术后脏器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近期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多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A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程度、切口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P < 0.05);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医源性损伤和吻合口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但腹腔镜术中和术后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且与术前心肺基础疾病严重度显著相关,而与年龄无明显相关.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具有相对优势,但对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宜慎重,与麻醉师协同进行个体化评价十分必要;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改善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是老年直肠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显蓉;杨庆强;徐林霞;周业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af-1蛋白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价值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评估其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放射抵抗(放射抵抗组)和同期配对的60例放射敏感(放射敏感组)的鼻咽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在接受放疗前Ra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af-1表达与放疗效应的相互关系.结果:放射抵抗组与放射敏感组鼻咽癌组织Raf-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2% vs 22%)及强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R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强度分别与鼻咽癌放疗抵抗正相关(r分别为0.600、0.447,均P < 0.01).把Raf-1阳性表达作为预测鼻咽癌放疗是否抵抗的一种指标,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78%,准确率为80%,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81%.结论:R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与鼻咽癌放疗抵抗呈正相关,可作为初筛鼻咽癌患者放疗内在敏感性的一种分子标记物,治疗前可根据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李思维;郭翔;吕星;张海波;向燕群;王菲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53例体会

    目的:总结5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 d ~ 65岁,右冠状动脉动脉瘘28例,左冠状动脉瘘25例,漏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左房、左室分别为16、13、16、1、7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瘘26例,余27 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死亡2例,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少量残余漏,2例心电图检查仍存在ST-T改变,余48例痊愈.随访2个月~ 5年,仅1例患者有轻微劳累后气促症状.结论: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当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和复杂心脏畸形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需谨慎.

    作者:黄克力;朱平;吴若彬;郑少忆;肖学钧;卢聪;郭惠明;范瑞新;刘怀普;黄晶晶;王世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CD-d/CIgG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脏疾病(T2DKD)患者D-二聚体清除率与IgG清除率比(CD-d/CIgG)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将199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60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组(EDKD组,6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组(CDKD组,7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50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d(sD-d)、IgG(sIgG)及尿D-d(uD-d)、IgG(uIgG)浓度计算出CD-d/CIgG,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SDM组、EDKD组、CDKD组 CD-d/CIgG、sD-d、uD-d较NC组升高(P < 0.05=,随病情加重,升高更为明显.CD-d/CIgG与hs-CRP显著相关(r = 0.63,P < 0.05=.T2DKD患者CD-d/CIgG水平随着尿白蛋白的增加而升高.结论:T2DM患者CD-d/CIgG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T2DKD早期敏感的诊断指标.

    作者:张国明;胡礼仪;戎国栋;韩洪波;周业庭;马小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cl-xL和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有癌变潜能细胞的凋亡抑制密切相关.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主要过程,终启动caspase级联活化和瀑布样反应,诱导细胞凋亡.Bcl-xL 和Survivin都是细胞凋亡强有力的抑制剂,均与caspase级联反应过程有关,可能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耐药性的产生以及免疫耐受密切相关.

    作者:张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诱导人表皮角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因子受体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分离培养的人表皮角质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探寻其对皮肤的毒副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酶分离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法进行表皮细胞的培养,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角质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 V-FITC/7-AAD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im的变化,采用caspase-3 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以分散酶分离法成功得到8例人角质细胞,吉非替尼对人角质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依赖性.吉非替尼能明显提高bim表达水平,促进caspase-3的活性.结论:吉非替尼通过调节Bcl-2家族蛋白及激活caspase-3诱导人角质细胞凋亡,抑制角质细胞增殖,这可能是其皮肤毒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作者:赵成利;蓝飞晓;谭红梅;匡斌;邓国三;许鹏;王文;郭爱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Neuropilin-1mRNA在不同动情周期及周龄阶段小鼠卵巢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Neuropilin-1(NRP -1)mRNA在繁殖适龄期小鼠动情周期间以及不同周龄阶段小鼠卵巢中的表达.方法:选用繁殖适龄期不同动情周期小鼠以及不同周龄阶段小鼠,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卵巢中NRP -1 mRNA的表达.结果:NRP -1在小鼠不同动情周期卵巢中的表达在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 0.05).比较其mRNA在不同周龄阶段小鼠卵巢的中表达显示,近绝育期32周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为3周组的2.94倍(P < 0.01),6周组的4.92倍(P < 0.01),11周组的2.29倍(P < 0.01).而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NRP -1 mRNA在小鼠卵巢中的表达不随动情周期而改变,且随着卵巢生理功能的下降而显著升高,提示NRP -1与卵巢衰老进程有关.

    作者:沈薇;罗爱月;荣方方;杨书红;丁婷;赖志文;卢运萍;王世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可能机制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可侵犯脊髓前角、脑干及皮质运动神经元等,而致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ALS人群患病率(0.8 ~ 7.3)/106,年发病率约(0.2 ~ 2.4)/106,男女之比为(1.4 ~ 2.5)∶1,平均存活时间一般为31 ~ 43个月[1].ALS主要为散发型,5% ~ 10%为家族型,在20%的家族型患者中,有明确的SOD1基因突变.关于ALS的病因假说主要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假说、遗传基因假说、自体免疫假说、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等[2].目前尚无特殊方法可治愈此病,其治疗困难的原因在于:(1)ALS潜在的病因尚不明确;(2)运动神经元的弥漫性死亡;(3)疾病诊断之前即存在线粒体、神经元变性的慢性原因.利鲁唑是目前唯一推荐用于该病的药物,但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ALS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全交界;陈卓铭;姚滔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髌骨袖套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儿童髌骨袖套撕脱性骨折[1]临床发病率极低,对于该骨折的治疗常通过手术恢复伸膝装置的完整性,但通常人们对该骨折的认识不足而漏诊或误诊,髌骨未能复位引起髌骨肥大高位、伸肌迟滞及股四头肌萎缩,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10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髌骨袖套撕脱性骨折6例此类型患者,获得满意良好的疗效.

    作者:徐明;陶圣祥;何振华;夏春明;胡阿威;程智涛;刘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两组行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FTS组同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 d vs 4.7 d)、排便时间(3.2 d vs 5.1 d)提前,住院时间(4.5 d vs 7.8 d)缩短,住院费用降低(6.5千元vs 9.3千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 0.05);FTS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 < 0.05).FTS组肺部并发症(1/32,3.1%)显著低于传统组(5/30,16.7%,P < 0.01),其余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FTS组略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TS应用于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赵为国;柯永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格列卫治疗后bcr/abl融合基因变异的研究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格列卫治疗后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的改变.方法:应用双色双融合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2 例接受格列卫治疗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bcr/abl融合基因,对比治疗前后bcr/abl融合基因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出现融合基因变异,与患者肿瘤负荷、分型和分期无关.结论:格列卫治疗可诱导bcr/abl基因发生融合变异.

    作者:邓兰;刘鲲;李洁;周雪云;胡亮杉;郭坤元;宋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黄素对胃癌细胞生长及Bcl-2表达的调控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对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实验组均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增殖率随大黄素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实验组作用于胃癌细胞48 h后,凋亡细胞可以检出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实验组可不同程度地下调胃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并呈浓度相关性.结论:大黄素体外可以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大黄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孙振华;卜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结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结直肠癌手术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差异,探讨FTS联合腹腔镜的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FTS联合腹腔镜手术(FTS+腹腔镜组),B组采用FTS开腹手术(FTS组),两组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同B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3 d vs 2.6 d)、排便时间(3.1 d vs 3.5 d)、术后住院时间(4.1 d vs 4.5 d)略有缩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费用显著增加(3.6万元 vs 2.3万元),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再入院率(1/40,2.5%)稍低于B组(2/40,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FTS指导下的结直肠癌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康慧鑫;陈俊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