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登伟;俞伟杨;朱烨;朱科军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对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实验组均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增殖率随大黄素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实验组作用于胃癌细胞48 h后,凋亡细胞可以检出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实验组可不同程度地下调胃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并呈浓度相关性.结论:大黄素体外可以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大黄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孙振华;卜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患者男,73岁.因发热气喘1 d,于2010年5月15日21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醉酒后不慎坠入粪池,捞起后感气喘,1 h后寒战发热,伴咳嗽,偶咳血丝痰,送入当地医院,测体温38℃,15日转入我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有吸烟史30余年,10支/d,未戒烟.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96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10/70 mmHg.神智清楚,急性面容,平车送入病房,右侧颜面青紫.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较多湿性啰音,心率96次/min,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四肢皮肤见多处擦伤.
作者:高宝安;陈世雄;向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A-2518G多态性对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对330例AMI(AMI组)和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未见冠脉病变者165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行MCP-1基因 A-2518G多态性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的AA(12.72% vs 17.27%,P = 0.239)、AG (56.36% vs 48.48%,P = 0.106)和GG(30.91% vs 32.24%,P = 0.480)基因型以及A(40.91% vs 41.52%)和G(59.09% vs 58.48%)等位基因频率(P = 0.8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P-1基因A-2518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MI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均P > 0.05).进一步对AMI组中77例早发AMI亚组进行基因型分析,亦未得出阳性结果(P > 0.05).结论: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中,MCP-1基因A-2518G 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AMI 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何国平;师干伟;戚传平;高磊;沈丹丹;钱志宏;许联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神经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常使用烷化剂进行治疗,但传统烷化剂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1].新型烷化剂替莫唑胺(TMZ)毒副作用小,长时间用药耐受性好,已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有效药物之一[2].本综述总结TMZ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如下.
作者:李晓兴;王之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结直肠癌手术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差异,探讨FTS联合腹腔镜的必要性.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FTS联合腹腔镜手术(FTS+腹腔镜组),B组采用FTS开腹手术(FTS组),两组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同B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3 d vs 2.6 d)、排便时间(3.1 d vs 3.5 d)、术后住院时间(4.1 d vs 4.5 d)略有缩短,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住院费用显著增加(3.6万元 vs 2.3万元),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再入院率(1/40,2.5%)稍低于B组(2/40,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FTS指导下的结直肠癌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康慧鑫;陈俊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 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金国华;秦晓华;秦艳东;房向东;涂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53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53例,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1 d ~ 65岁,右冠状动脉动脉瘘28例,左冠状动脉瘘25例,漏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左房、左室分别为16、13、16、1、7例.单纯性冠状动脉瘘26例,余27 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死亡2例,1例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少量残余漏,2例心电图检查仍存在ST-T改变,余48例痊愈.随访2个月~ 5年,仅1例患者有轻微劳累后气促症状.结论: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当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和复杂心脏畸形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需谨慎.
作者:黄克力;朱平;吴若彬;郑少忆;肖学钧;卢聪;郭惠明;范瑞新;刘怀普;黄晶晶;王世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如何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 缩短住院时间, 加快床位周转,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是医疗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 FTS)这一新理念为临床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传统外科治疗的陈旧模式,在减少医疗费用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在真正意义上缩短了住院时间.本文对FTS这一新模式进行简单介绍,并就医院管理部门如何积极推进FTS在临床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江志伟;易学明;黎介寿;杨国斌;王与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中局灶性及转移性PCa组织中集落刺激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与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25例局灶性PCa组织和11例转移性PCa转移灶组织,以及1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CXCR4的阳性细胞数.分析其与前列腺癌转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与BPH比较,CXCR4在局灶性及转移性PCa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转移性PCa组织中CXCR4的表达明显高于局灶性PCa组织的表达(P < 0.05);在不同病理分级PCa组织中,从高分化组到低分化组CXCR4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XCR4在Whitmore-Jewett分期系统C+D期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B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Ca组织中,尤其是转移性PCa组织中的CXCR4高表达,其表达随PCa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展而增多.在PCa发生发展过程中CXCR4的表达可能作为PCa转移趋势及预后随访判定转移的新指标.
作者:张嵩;郝斌;张海鹏;李和平;关兵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是要找到合适的目的基因和能将目的基因送入靶组织或靶器官的载体系统.目前慢性疼痛基因治疗中常用的有反义寡核普酸(antisenseoligonueleotide,asODN)技术和RNA干扰(RNAi)[1]技术,而这些技术成功的运用有赖于靶向、高效的载体系统.因此积极发展新型高效、特异性强的靶向载体系统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载体系统主要分为病毒载体系统和非病毒载体系统两大类.由于病毒载体的安全性问题,现在更注重于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的研究,现就非病毒载体递送系统这这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春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两组行非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FTS组同传统组相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5 d vs 4.7 d)、排便时间(3.2 d vs 5.1 d)提前,住院时间(4.5 d vs 7.8 d)缩短,住院费用降低(6.5千元vs 9.3千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 0.05);FTS组术后第1、3天 CRP、IL-6、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 < 0.05).FTS组肺部并发症(1/32,3.1%)显著低于传统组(5/30,16.7%,P < 0.01),其余单个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FTS组略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FTS应用于急诊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作者:谢正勇;程黎阳;张玉新;赵为国;柯永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常规方法分离鉴定我院近两年烧伤患者细菌学送检标本中的不动杆菌细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测定细菌耐药谱及耐药酶.结果:共检出不动杆菌91株,(1)标本分布:创面分泌物株数67.04%,痰液株数16.48%,导管株数7.69%,血液5.49%,其他3.30%.(2)菌株类型:鲍曼不动杆菌75.82%,醋酸钙不动杆菌12.1%,溶血不动杆菌6.59%,洛菲不动杆菌5.49%.(3)耐药情况:产酶菌株共58株,对19种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89.12%,不产酶菌株33株,平均耐药率58.56%.结论:不动杆菌是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耐药率高,加强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静;张才成;邹海虹;黎进;廖晚珍;李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诊断性能用ROC曲线及AUC表示,并根据hs-cTnT、cTnI和CK-MB的阳性率,得出对NSTE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NSTEMI患者hs-cTnT、cTnI及CK-MB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 0.001).(2)根据ROC曲线分析,hs-cTnT、cTnI和CK-MB的AUC分别为0.908、0.851、0.789,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32 ~ 0.985、0.763 ~ 0.939、0.695 ~ 0.883.(3)hs-cTnT以14 p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6.8%.而cTnI诊断临界点为0.08 ng/mL时,灵敏度为37.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7.6%.CK-MB以4 ng/mL 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25.9%,特异度为93.4%,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79.2%.结论:hs-cTnT对NSTEMI的早期诊断性能优于cTnI和CK-MB,有利于早期筛选NSTEMI患者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崔文娟;卢成志;唐志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估经闭孔中段尿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中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226例接受TOT手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行TOT术患者207例,TOT术联合子宫切除和(或)阴道修补、盆底重建术患者19例.随访时间3 ~ 51个月,平均20.2个月.填写经过验证的短表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效果及术后中远期并发症风险.结果:所有患者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治愈率94.7%,有效率97.3%;终随访结果:治愈率90.3%,有效率92.9%.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 < 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P < 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 < 0.05),但29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2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尿频和尿急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Qmax及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 > 0.05).结论:TOT术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微创、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方法.抗尿失禁术后患者系统的随访对于潜在并发症的提示至关重要.
作者:孙峰;方平;孙光;王岩;周煦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患者男,75岁,因多饮、多尿15年,全身皮疹半月,双下肢水肿3 d于2007年3月2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缘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为每日约4 000 mL,尿量增多,为3 000 ~ 4 000 mL/d,食量大,每日主食达8两,无明显消瘦,于当地医院查血、尿糖高于正常(具体数值不详),诊断为糖尿病,后未严格控制饮食,口服各种降糖药物(具体药名、剂量不详)治疗,未定期监测血糖,1个月前开始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在6 ~ 8 mmol/L之间,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皮疹,呈弥漫性,大小不一,3 d前双下肢开始出现水肿,呈指凹性.
作者:王增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否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60例,按照1∶1分为治疗组(螺内酯)和对照组(安慰剂),予ACEI类或AT1RA类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片(20 mg/d)或安慰剂,共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59.4 ± 13.4,61.2 ± 13.5,P = 0.000).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MCP-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 450.13 ± 1 369.84,779.33 ± 656.57,P = 0.001;39.69 ± 9.71,32.79 ± 6.74,P = 0.000).治疗前后二者定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病变,明显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陈辉;周道远;覃丹平;刘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脑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与分化.方法:分别将BMSCs/GDNF、BMSCs和生理盐水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建立不同的实验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GDNF蛋白的表达,DAPI 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BMSCs组相比,BMSCs/GDNF组的GDNF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与BMSCs组相比,BMSCs/GDNF组的BMSCs存活率增高,神经微丝阳性细胞率上升,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结论:GDNF基因修饰有助于BMSCs在脑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和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周玲;邓莉;涂江义;高小青;杨朝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蜕皮甾酮(EDS)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家兔烫伤皮肤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家兔18只,每只4个创面,随机标记设为空白对照组(A组)、EDS组(B组)、MSCs(C组)、EDS+MSCs(D组).烫伤后5、10、15 d各处死6只家兔,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烫伤后5 d,B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A组,B、D组炎性细胞浸润度显著低于A组.烫伤后10 d,各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炎性细胞浸润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烫伤后15 d,B、C、D组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高于A组.结论:EDS联合MSCs对家兔烫伤皮肤有促愈合作用.
作者:张子良;吴旭;张军花;张元中;冯长江;李军;吴霞;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价值.方法:对275例孕18 ~ 23周、有产前诊断指征者,在B超引导下经腹抽取羊水后,应用18号、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以及13q14 和21q22 特异性探针,对未培养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FISH检测,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用荧光成像系统进行摄像和后期处理.同时对羊水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75例产前诊断者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9例(其中21三体7例,47,XXX 1例,47,XYY 1例),与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吻合.结论:FISH技术用于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婕萍;王波;徐淑琴;王维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9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ⅢA期57例,ⅢB期38例)先接受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再行3D-CRT(总剂量64 ~74 Gy,中位剂量68 Gy) + 同步紫杉醇化疗.结果:诱导化疗有效率为46.3%.同步化放疗后有效率为71.6%.全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1个月和10.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5.2%、35.8%、18.9%和41.1%、14.7%、6.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治疗后失败主要为肿瘤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结论:诱导化疗后3D-CRT+紫杉醇单药同步化放疗不可手术的Ⅲ期N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占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