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斌;师林;张俊杰;孟君;陈丁生;秦鉴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经气管导管抽吸物(EA)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诊断方法,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VAP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VAP28例,同时设对照组23例,测定抗生素治疗前EA中sTREM-1、血清CRP、IL-6,并计算CPIS评分.结果:VAP患者EA中sTREM-1、血清中CRP、IL-6和CPI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VAP组(均P<0.05),且重症VAP组EA中sTREM-1、血清中CRP、IL-6和CPIS评分显著高于非重症VAP组(均P<0.05).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VAP时,EA中sTREM-1>68.7 pg/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和87.0%,预测重症VAP时,EA中sTREM-1>109.3 ps/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3%和87.5%,较CRP、IL-6及CPI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结论:EA中sTREM-1浓度可作为VAP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其亦可作为预测重症VAP的指标,可与其他炎症因子联合检测,以提高对VAP及重症VAP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继鹏;王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痛(T2DM)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89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按照指骨BMD分为3组,骨质疏松(A)组32例、低骨量(B)组36例及骨量正常(C)组21例,分别比较各组血浆瘦素、指骨BMD、BMI、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bAlc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相关性研究显示,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BMI、指骨BMD呈正相关(r=0.32,r=0.43,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瘦素与BMl分别是影响指骨BMD的独立相关因素(r2=0.331,P<0.05).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浆瘦素水平与指骨BMD呈正相关,瘦素为影响指骨BMD的独立相关因素,瘦素参与调节骨代谢过程,可能为老年男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徐双迎;汪娅;吴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PEP组和对照组的胰腺炎病史,术中操作时间等20项研究因素,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操作和高血压增加PEP的发病风险率OR值分别为13.645,6.191,鼻胆管引流,胆道支架能有效降低PEP发生,OR值分别为0.022,0.037.结论:合理减少操作时间,积极控制血压,并及时对胆道行鼻胆管或胆道支架引流,能有效干预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陈小微;洪万东;吴小丽;黄庆科;朱启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感染骨灭活原位移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髓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制成慢性骨髓炎模型.以感染灶严重处为中心,线锯截取出死骨及感染骨2.0 cm煮沸灭活15 min,原位移植并闭合伤口.实验组术后局部注射制备好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髓悬液,隔周1次,连续注射3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第4、8、12、16周处死5只动物,行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成骨修复X线评分、组织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染骨灭活原位移植可作为骨支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复合骨髓,具有抗感染及促进成骨的双重作用,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良好.
作者:贝朝涌;唐际存;王锐英;辛林伟;魏凌云;伍志海;李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 restricton,FG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产科住院的临床诊断的中期FGR孕妇共30例,抽取同期引产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1;分娩时再抽取30例健康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2:分别测定FGR孕妇组在孕中期及分娩时与两个对照组的母血、羊水及脐血中的IGF-Ⅰ、Ⅱ及IGFBP-3的浓度并对比它们的差异.结果:FGR组的IGF-Ⅰ、Ⅱ水平在孕中期及分娩时均下降,而IGFBP-3水平却升高.结论:IGF-Ⅰ、Ⅱ及IGFBP-3可能与FG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GF-Ⅰ、Ⅱ的降低及IGFBP-3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郭颖;张玉洁;康佳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现代医学证实,危重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反应,包括高分解代谢和高血糖等.而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病情应激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目前现代临床营养理念为开展个性化、功能化肠内营养制剂支持,依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疾病的变化及经济条件的不同[1],配制合理化的肠内营养制剂.
作者:邵剑;顾巧华;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SA步进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下肢动脉DSA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28侧下肢)采用DSA步进技术造影检查,20例(23侧下肢)采用传统的分段DSA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方法所用的对比剂总量,曝光时间,检查耗时及诊断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SA步进组和分段DSA组平均每侧下肢使用对比剂分别为(27.6±5.9)、(124.6±16.8)mL、平均曝光时间分别为(13.2±3.6)、(42.8±6.7)s,平均耗时分别为(34.8±11.3)、(46.6±18.7)min,各指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进DSA组和分段DSA组图像达优率分别89.3%%、95.7%,所有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结论:DSA步进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下肢病变血管,可以一次性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较分段DSA造影检查减少了对比剂用量、射线接受量及手术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华;蒋国民;张贤舜;黄蓉;贾中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性.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慢作用药有时疗效不佳,并且一些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已经缓解,但滑膜炎症仍然存在,关节破坏仍在进展[1].近年研制出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使人们看到了治疗的新希望.
作者:张挺;李永吉;朱小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我国肝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聚乙二醇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型肝炎的较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我们采用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FQ-PCR)方法检测了5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HCV RNA含量并与相关性因素比较.
作者:太永日;崔明玉;钟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学者发现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GP73,golgi protein 73)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出现高表达,尤其是在肝癌患者当中表达明显升高,诊断肝癌具有比AFP更高的敏感性,有可能成为早期肝癌的血清标志物.而sGP73(soluble GP73),即血清中可溶性GP73,分子量较GP73稍小,被认为是从完整的GP73分子上释放出来的部分结构域[1].现将GP73、可溶性GP73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方玫玫;丘希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MODS是过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SIRS)或过度代偿性全身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作者:王鹏;余旻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为膜引导骨再生(MGBR)屏障膜的可行性及其在促进超临界骨缺损(ECSD)修复方面的实验疗效.方法:50只大白兔,尺骨造ECSD模型,A组单纯植入化骨(NTEB)(对照组),B组制备带蒂筋膜瓣包裹NTEB(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行一般情况观察、修复区X射线检查、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骨形态计量分析及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各检查结果均显示B组优于A组.结论:以带蒂筋膜瓣为屏障膜具有MGBR作用,其包裹NTEB应用MGBR技术对促进ECSD修复疗效显著.
作者:胡振顺;杨新明;王耀一;孟宪勇;张瑛;阴彦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胆管探查术后放置T型管的传统手术方式由于存在多种弊端,术后是否放置T型管仍然存在较多争议.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同行重新探索和尝试采用胆管切开一期缝合[1].我们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行有选择的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凯旋;廖永锋;吴绍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脆性X智力低下1号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1,FMR1)敲除鼠,研究FMR1基因时雄性小鼠精子生成的调节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FMR1基因敲除鼠(KO)和野生型FVB小鼠(WT)分别与野生型FVB成年母鼠合笼,观察母鼠怀孕率,母鼠产仔数及能生育的雄鼠数量;测定雄鼠血清TTFSH及LH浓度;收集睾丸、附睾组织,时左附睾尾部精子进行计数、活率、形态等分析;右侧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KO组母鼠受孕率41.7%低于WT组87.5%(P<0.05),能够生育的KO雄鼠比率41.7%也低于WT组91.7%(P<0.05),与KO组和WT组小鼠交配的雌鼠平均产仔数分别为6.50±2.27和8.22±3.03(P>0.05).两组小鼠血清T,FSH,LH浓度无统计学差异.KO组的睾丸附睾病理切片与WT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其精子活率及各种畸形率与WT小鼠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以推测FMR1基因对雄性生殖系统发育有一定的影响,Fmr1基因的缺失降低了雄性小鼠生育率,但对精子生成、畸形率等未见明显影响,其对雄性生殖系统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作者:祝亚桥;周兴;陈盛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H-ras/N-ras/K-ras)12/13位密码子的突变情况.方法:从14例皮肤病理性瘢痕,14例瘢痕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分析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结果:28个样本均成功提取DNA,扩增出基因片段,经测序均未发现H-ras、N-ras、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论: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Ras基因家族的突变位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胡成久;郭瑞珍;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ITP的一线治疗药物仍为糖皮质激素,其有效率可达60%~90%,对于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者可行脾切除术等.然而,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仍十分棘手.2009年ITP国际工作组对难治性ITP的诊断拟定了三条标准:(1)脾切除术后无效或者复发的ITP患者;(2)需要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维持治疗以降低出血危险的ITP患者;(3)能除外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的ITP患者[1].本文对难治性ITP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小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SSSS患儿临床护理进行总结.30例患儿均符SSSS的诊断标准,在给予联合敏感抗生素抗炎、隔离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用3%硼酸溶液纱布湿敷于周身皮肤破损处,一日两次,连续3~5 d.结果:30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而有效的局部皮损护理尤其重要.除正确的全身用药治疗外,环境、饮食及各项支持护理是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易芬兰;谢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瘤汤对大肠移植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裸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消瘤汤组、Ⅱ组及Ⅲ组)和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新鲜手术标本切成小植块移植到裸鼠皮下,肿瘤成长后再分别取小植块经手术移植到一批裸鼠结肠系膜侧.移植后.消瘤汤组给予消瘤汤灌胃,Ⅱ组给予贝伐单抗静脉注射,Ⅲ组给予消瘤汤灌胃+贝伐单抗静脉注射,为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大肠移植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情况及裸鼠存活率.结果:消瘤汤组、Ⅱ组和Ⅲ组的抑制结直肠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83±0.16)和(0.93±0.23)]、[(0.82±O.15)和(0.92±0.21)]、[(0.85±0.17)和(0.95±0.25)]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82)和(1.80±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瘤汤组与Ⅱ组及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制结直肠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治疗组裸鼠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瘤汤组存活率与Ⅱ组及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瘤汤能提高裸鼠存活率,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结直肠癌VEGF-A、VEGF-C蛋白表达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陈明科;曾家耀;江现强;傅汉锟;李秋红;陈娜;贺志强;邓小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例1男,45岁,因发现左颈肿物进行增大2周.于2008年5月5日来我院住院.入院体检:无贫血貌,左侧胸锁乳突肌可及一约3.5 cm × 3.3 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表面光滑,心、肺、腹部杳体均未发现异常.人院后行鼻咽、颈部MRI检查提示鼻咽(左侧咽隐窝)癌并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镜活组织病理检查:鼻咽非角化性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LCA(-).予,TPF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再予同期放化疗,放疗总剂量70GY/35F/35D.
作者:曲红;程淑琴;谢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及与其它自身抗体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抗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5 350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中AC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它实验室指标,分析ACA与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ACA阳性的患者仅占ANA阳性患者的2.04%(109/5 350):(2)AC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25例(22.94%)、干燥综合征16例(14.68%)、系统性硬化症13例(11.93%)、雷诺氏症13例(11.9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2例(11.01%)、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7.3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6.42%)、局限性硬化症4例(3.67%)、皮肌炎1例(0.92%),;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3例习惯性流产、3例药物性/酒精性肝炎、2例白细胞减少、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和1例肺部疾病.(3)雷诺现象、皮肤或指端关节硬化及关节痛为ACA抗体阳性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4)ACA阳性患者除有ANA抗体的阳性外,可同时伴有类风湿因子、抗SS-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多种类型的ENA抗体阳性.结论:ACA抗体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特定的临床表现相关,而并非CRES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
作者:王美云;张宏;陶金辉;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马艳;李向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