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兰;江琳艳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的影响.方法:60例MS患者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简称瑞组,30例)给予舒夫坦10 mg/d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简称阿组,30例)给予立普妥20 mg/d治疗.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ApoB/ApoA1比值及血脂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ApoB/ApoA1、ApoB、TC、LDL-C、TG分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 < 0.01),ApoA1、HDL-C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12周后,两组ApoB/ApoA1、ApoB、TC、LDL-C、TG分别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显著下降(均P < 0.01),ApoA1、HDL-C有继续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瑞组较阿组ApoB/ApoA1、ApoB、TC、LDL-C显著下降(均P <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MS患者的血脂紊乱,降低ApoB/ApoA1比值.
作者:李波;刘微微;沃金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保乳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的规律,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1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 6年.结果:217例患者随访期间内随访率为93.1%.共12例患者发生局部肿瘤复发,发生的时间第1 ~ 6年分别为0、6、4、0、1、1例;累积无复发率分别为100.0%、97.2%、95.4%、95.4%、94.9%、94.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35岁/>35岁,P = 0.032,OR = 1.752)、肿块的大小(≤3 cm/> 3 cm,P = 0.024,OR = 1.872)、TNM分期(TNM0/TNMⅠ/TNMⅡ,P = 0.016,OR = 2.164)均是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保乳治疗术后局部复发的高峰期在术后2 ~ 3年;年轻、大肿块和较晚的TNM分期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隽婕;何炜;陈宏林;赵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女,75岁,左鼻根部肿块逐渐增大伴流泪4年余.入院时查体:双眼视力0.6,左眼泪囊区触及约2 cm × 2 cm × 1.5 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肿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指压泪囊区未见脓性分泌物溢出,泪点位正,泪道冲洗不通,伴少许黏性分泌物溢出,左眼球向外上方轻度突出,眼球转动无明显受限.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不浅,房水清,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应灵敏,视网膜平伏.
作者:金琴辉;项振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下,约70%~80%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一部分患者经治愈后反复发作,称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RAP常见病因为胆道疾患、饮食不当、酗酒、高脂血症以及一些少见的如胰腺分裂,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胰腺肿瘤等.一部分患者在入院后常规检查和无创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RAP患者,进一步的病因检查和治疗手段的选择成为难题.ERCP和EUS 被认为是诊断胆管和胰管疾病的金标准[1-2].然而ERCP由于其有创操作和并发症风险等原因在病因诊断上已逐渐被MRCP所取代.然而在对一些如胆泥、胆管微结石,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及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上优于MRCP.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医院都没有超声内镜检查.因此,本文就这部分常规检查和MRCP检查阴性既往归于特发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患者行ERCP检查,探讨其在这些患者的病因诊断中价值.
作者:陈勇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537例经行DS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分布特点、狭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1) 537例脑梗死患者中,脑动脉狭窄371例(69.1%),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165例(30.7%),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10例(20.5%),颅内外均狭窄96例(17.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年龄(OR = 1.018)、长期饮酒(OR = 2.566)、Hcy(OR = 1.039)、HDL(OR = 0.165)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3)不同的动脉狭窄程度,其危险因素也不同.长期饮酒、糖尿病、Hcy是脑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长期饮酒为脑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饮酒、Hcy、LDL则为脑动脉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原因,且颅内动脉狭窄率高于颅外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不同,危险因素也有差别,因此根据狭窄程度,有针对性地干预其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兰晴;钟维章;陈渊;范秉林;李燕华;李吕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观察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对其骨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刚出院的早产儿并随机分为营养强化组(接受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和对照组(普通配方奶喂养).从出院时干预至矫正年龄6个月.矫正年龄1、6个月时进行胫骨声波速度(SOS)测量.结果:共入组符合入选标准的刚出院早产儿70例,营养强化组34例,对照组36例.入组时两组婴儿的胎龄、体重、身长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营养强化组早产儿在矫正年龄6个月时胫骨SOS值[(3 040.21 ± 83.24) m/s]显著高于对照组[(2 971.33 ± 78.46)m/s](P < 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相对一般普通奶粉能显著改善早产儿骨强度情况,更加适用于早产儿,值得提倡.
作者:黄益华;丁吴女;郑戈;张智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自体筋膜移植填充声带沟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5例声带沟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嗓音训练等.结果:5例患者均临床愈合出院.进行随访1 ~ 2年,患者发音正常.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刘翠兰;江琳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及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在高龄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中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BCIS)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在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中发生BCIS的90例患者资料,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48例)及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42例),分别对比研究两者对术中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及发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哮喘、呼吸窘迫、低血压、低氧血症、死亡等情况的差异.观察分别取3个时间点,即:骨水泥注入前(T1)、骨水泥注入时(T2)、骨水泥注入后10 min(T3).结果:A组T2时间点HR、CVP、SBP、DBP与T1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 < 0.05),B组T2时间点HR、SBP与T1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两组组间比较T2时间点HR、SBP、低血压、呼吸窘迫、低氧血症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高龄老人骨水泥半髋置换术,但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对循环影响小、骨水泥反应轻等优点,更适用于高龄老人骨水泥半髋置换术麻醉.
作者:张勤;王晔;刘祯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38蛋白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和P-GSK3β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其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 (P < 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503 P < 0.05).结论:P-P38和P-GSK3?茁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杨华英;沈艳峰;石洁;席丰;孙冬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此类患者多为老年且常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手术耐受力差,对麻醉有较高要求.SLIPA喉罩作为一种新型喉上通气装置,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患者膀胱肿瘤电切术,探讨全麻管理的特点.
作者:徐凯;胡毅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4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组织来源的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1例在我院首次诊断为鳞癌或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鳞癌和腺癌患者中根据不同组织来源又将其分为消化系统(包括食管、胃肠道来源等)、呼吸系统(包括咽喉部、支气管来源等)、泌尿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女性生殖道来源)3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未发现恶性肿瘤依据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腺癌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于鳞癌组和对照组;鳞癌组血清鳞癌抗原(SCC)水平高于腺癌组和对照组;在呼吸系统腺癌中血清CEA、CA199水平及其阳性率均较高(P < 0.05),在消化系统腺癌中CEA表达亦较高(P < 0.05).4种肿瘤标志物中SCC对鳞癌的灵敏度高;CEA对腺癌中的灵敏度高.联合检测能提高对鳞癌和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SCC = 1.15 ?滋g/L可提高诊断鳞癌的灵敏度,CA199 = 12.26 U/mL,AFP = 3.03 ng/mL,CEA = 3.28 ng/mL可分别提高诊断腺癌的灵敏度.结论: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对鳞癌和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不同,对提示组织来源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作者:陈庆;刘升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不同分血时间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探讨临床和研究中合适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方法:在采血后0、2、4、6、8、12 h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血液中的PBMC,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选取分血时间为0、2、4、6、8 h的PBMC提取蛋白质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条带,通过液相色谱串联离子井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结合GO数据库信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和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分血时间为12 h已观察不到完整的PBMC细胞形态;质谱鉴定表明随着分血时间的延长,差异蛋白质逐渐增多;在2、4、6 h鉴定出的功能和定位明确的差异蛋白质中,大部分蛋白质功能为转运和信号转导,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而8 h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的功能的定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能有效地观察不同分血时间导致的PBMC蛋白质表达的动态变化,推荐合适且临床可行的PBMC分血时间为6 h以内.
作者:马芳;尹林;熊华伟;姚亚敏;刘晓茜;贾小芳;张丽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SU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0例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98例)和非冠心病组(72例),比较两组SUA及HbA1c水平.对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SUA、Hb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冠心病组以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 ≤ 6.5%,94例)和B组(HbA1c > 6.5%,104例),分析两亚组SUA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SUA、HbA1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341 ± 100)μmol/L vs (289 ± 75)μmol/L;(6.7 ± 1.4)% vs (5.7 ±1.0)%; 均P < 0.01].(2)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组SUA及HbA1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 = 0.555,0.689,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仅HbA1c与Gensini积分存在回归关系(β= 0.689,t = 11.809,P < 0.01),SUA未进入回归方程.(3)A组SUA水平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r = 0.194,P = 0.110),B组SUA水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r = 0.380,P < 0.01).结论:HbA1c水平是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SUA水平不能独立预测冠脉病变程度,高SUA并高HbA1c联合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贺娜娜;张菲斐;韩战营;邱春光;黄振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阴道无痛取卵术的效果.方法:90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患者,分为3组(n = 30).A组:瑞芬太尼0.2 ?滋g/kg;B组:瑞芬太尼0.3 ?滋g/kg;C组:瑞芬太尼0.4 ?滋g/kg;3组均复合丙泊酚2 mg/kg.记录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手术时间、丙泊酚总量、取卵数、患者睁眼时间和离床时间.同时记录体动次数、呼吸抑制、辅助呼吸、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术后半小时随访恶心呕吐发生率,腹痛评分,以及患者和术者满意度.结果:3组手术时间、取卵数量、患者睁眼时间和离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丙泊酚总用量小于A组(P < 0.05).A组患者体动≥2次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 < 0.05),C组患者呼吸抑制和辅助呼吸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和B组(P < 0.05).体动次数、手术时间和腹痛评分与取卵数量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瑞芬太尼0.3 μg/kg复合丙泊酚2 mg/kg用于经阴道穿刺取卵在达到满意麻醉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作者:李雪;乔青;冯艺;沈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分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非心脏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次分为Ⅰ组(低危)、Ⅱ组(中危)、Ⅲ组(高危)和对照组(无高血压病),每组30例.围术期监测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HR.结果:与T0比较,4组T1时CO、HR、SVR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组间比较,T0 ~ T6 时4组CO有先代偿增加后下降的趋势,SVR却持续增加,而HR到高危才表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危险分层越高,CO、HR抑制越明显,SVR 越大;中危以上患者应监测心功能;高危患者心肌代偿功能明显减弱.
作者:张继如;季永;朱小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艾塞那肽以不同浓度、时间作用于人乳腺癌MCF-7细胞,MTT法测细胞数目,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程度.结果: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24、48 h或100、1 000 nmol/L作用24、48、72、96 h,MCF-7细胞数目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72、96 h,MCF-7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5).艾塞那肽10 nmol/L作用96 h,S+ G2/M期细胞数目减少(P < 0.05),同时出现Erk1/2磷酸化程度下降、Akt磷酸化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塞那肽1、10 nmol/L作用MCF-7细胞72、96 h,抑制细胞增殖,该作用未涉及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
作者:汤喻;史祖宣;付东霞;王守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病例1 患者男,80岁,因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余,胸闷、气喘、呼吸困难1周,于2011年1月18日14﹕40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1年,冠心病病史21年,慢性支支气管炎病史21年,慢性肾功能衰竭、间断血液透析病史3年,有胃溃疡病史,2009年1月在本院行右侧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双腔).查体:T 36.4℃、P 90次/min、R 20次/min、BP 150/90 mmHg.神清,慢性肾病面容,胸廓呈桶状,双肺呼吸音稍粗糙,肺底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及中等量哮鸣音,双下肢可见轻度凹陷性水肿.
作者:杨春;朱高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 2011年 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完成的33例经腹腔镜(腹腔镜组)和32例开腹(开腹组)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情况、病理资料、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163.6 ± 65.3)mL vs.(390.6 ± 187.3)mL,P < 0.001]、输血比例小[0 vs.18.8%,P < 0.001]、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早[(2.0 ± 0.8)d vs.(3.0 ± 0.9)d,P < 0.001;(3.7 ± 1.5)d vs.(5.7 ± 1.5)d,P < 0.001]、盆腔引流管拔除早[(3.2 ± 0.9)d vs.(5.3 ± 3.0)d,P = 0.001]、术后3 d 血红蛋白计数高 [(107.8 ± 11.9)g/L vs.(96.0 ± 17.8)g/L,P = 0.003]以及住院时间短[(11.1 ± 3.7)d vs.(14.7 ± 3.9)d,P <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盆腔引流量、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3 d 白细胞计数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开腹同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微创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曹世姣;张广亮;夏伟兰;孙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肠球菌属的分布特征及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等新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小抑菌浓度(MIC)法,运用统计学软件EpiInfor2000、WHONE5.4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在所有170株受检肠球菌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其他肠球菌分别占52.9%、41.2%和5.9%.检出肠球菌株数多的标本是尿液,其余为胆汁和血液等.药敏结果表明,肠球菌属总体耐药水平较高,仅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极度敏感,屎肠球菌除对氯霉素、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以外,对其他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利奈唑胺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MIC值大多为1和2 μg/L.72%粪肠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MIC值大于2 μg/L,而80%的屎肠球菌对其的MIC值则小于2 mg/L.结论:临床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利奈唑胺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显示出了强大的抗菌活性,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只对屎肠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或选用利奈唑胺治疗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所引起的感染,同时密切关注抗菌药物的MIC值变化,以此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
作者:胡锡池;万林;胡仁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改变,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一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逐渐增多,另一方面,现代人群活动强度和频率增加,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又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些都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非常高.KOA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绪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我们选择 2009年10月至 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KOA患者40例,对其手法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变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杰;张国超;简松胜;梁勇革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