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邹美圣;刘凌;刘泽;王鲁妮;吴军;王伟;封菊香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衰老, 小凹蛋白-1, 苦碟子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诱导作用,及苦碟子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在10-6mol/L AngⅡ的DMEM培养液中48 h)干预,分为实验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和苦碟子注射液组(给予AngⅡ刺激前1 h先加用10%苦碟子注射液).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细胞的增殖能力两种衰老标志物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采用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凹蛋白-1(Caveolin-1,Cav-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诱导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β-gal阳性染色率明显增多,细胞周期多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逐渐减少,Cav-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明AngⅡ成功诱导了HUVECs衰老,而给予苦碟子注射液干预后上述变化改善.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以延缓AngⅡ诱导HUVECs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v-1蛋白表达有关.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绝经期妇女心电图改变与性激素治疗的研究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45~55岁围绝经期心律失常妇女96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2例.A组用激素间歇周期序贯法治疗,即每月口服雌二醇(补佳乐)21 d,后10天加用安宫黄体酮,停药7 d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间歇1个月,疗程8个月;B组用连续周期序贯法治疗,其方法同A组疗程用药,但每月连续使用,不间歇,疗程8个月;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观察8个月.观察指标:血清促卵泡素(FSH)、雌激素(E2)、24 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A、B组治疗8个月,FSH、E2,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间歇周期序贯疗法及连续周期序贯法治疗围绝经期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

    作者:陈娟;许园园;吴菲远;姚为学;韩瑞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综合疗效

    目的:了解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除血糖之外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8例年龄48~63岁、诊断糖尿病在1.5~6年、体质指数在16.1~18.0kg/m2、口服降糖药物亦能较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检测其GHb、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然后改为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后GHB、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TG减低,餐后30 min INS、C肽及B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予以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血脂、胰岛功能、体重等独立于血糖之外的多重收益,可考虑早期采用.

    作者:程子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受精方式在微刺激周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其中ICSI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两原核(pronucleus,PN)率、多PN率、卵裂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结果:正常精液ICSI组的2PN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与IV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精液ICSI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显著低于少弱精ICSI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微刺激促排的IVF治疗中,男方精液正常者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并不能改善胚胎质量.

    作者:胡晓东;张宏展;宋成;郭楚苹;陈文娜;曾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角部妊娠24例治疗体会

    子宫角部妊娠是指孕囊着床于子宫与输卵管交界处的子宫角部.因子宫角部是子宫血管与卵巢动静脉及输卵管血管吻合处,血供丰富,一旦破裂,出血汹涌,短时间内可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子宫角部妊娠临床上极易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子宫角部妊娠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4例子宫角部妊娠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左慧萍;杨晓红;姚恒;李静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mPGES-1、L-PGDS的表达及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1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LiD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组分别为小剂量及大剂量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均为8只.药物治疗4周后取主动脉弓HE染色和RT-PCR检测mPGES-1、L-PGDS的表达.结果:(1)与A组比较B、C、D组mPGES-1、L-PGDS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mPGES-1、L-PGDS表达无差异(P<0.05);(2)与B组比较C、D组mPGES-1表达降低(P<0.05),而L-PGDS表达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文龙;李新华;刘恒方;张普;邹永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相关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发病率约1%~5%[1],是妇产科中较难处理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RSA病因极其复杂,其中约有50%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免疫因素被大家所关注,免疫职能细胞亚群的格局变化、Th1/Th2细胞因子失调、胎盘血管环境变化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现就URSA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苏琳;孙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与HBV-DNA定量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和门诊受检者4 439例血清标本,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速率法检测ALT;从其中选取HBV-DNA阳性186例作为定量检测对象,并计算PreS1抗原相对滴度值和HBV-DNA常用对数值.结果:4439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21.27%,ALT异常率为21.36%,与HBV-DNA的阳性率(21.76%)都无显著差异(P>0.05);18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PreS1相对滴度(17.53±14.17)、ALT(64.96±175.89)与HBV-DNA定量对数值(6.27±1.14)均不相关.结论:检测PreS1抗原可以作为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较好的新指标,但不能说明复制量情况;联合检测ALT对HBV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伟祯;蔡振华;陈梅;叶宇聪;丁鹤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组(简称合用组,n=61)和单用丁螺环酮组(简称单用组,n=61),疗程10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otoms seale,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单用组有2例脱落未纳入统计.在10周末,合用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80.3% vs.69.5%,P<0.05);两组治疗后HAMA,MA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合用组HAMA,MADS评分低于单用组.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8、10周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用组嗜睡发生率高于单用组,但多在4周内消失.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恶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螺环酮合并适当计量的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参考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明刚;贾天成;杨世涛;章继红;陈虹;张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口腔正畸骨改建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护骨素和wnt3a、wnt5a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成年Wistar大鼠,制备大鼠磨牙向近中移动的正畸牙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 d分别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护骨素及wnt3a、wnt5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护骨素在大鼠磨牙压力侧随着加力时间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强.第7天为峰值;wnt3a、wnt5a在六个不同时间点均呈阳性表达,但与加力时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正畸力作用下,护骨素和Wnt3a、wnt5a的表达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有可能为正畸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徐阳;秦明群;黄甲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在输尿管结石急症中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急性腰腹部疼痛中常见病、多发病,正常输尿管位于腹膜后,而中下段(盆腔段)输尿管结石由于结石小、位置深、肠气干扰重,是腹部超声显示的弱点,我们从2002年自今.尝试应用经阴道或直肠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赢得了临床的好评,现报道告下.

    作者:杜岳武;司徒明珠;段晓南;严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组织因子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组织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组织因子,采用细胞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及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表达的变化,并用单核细胞黏附率试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结果:TF在0~1 000 pmol/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sICAM-1的表达(P<0.01);细胞黏附试验表明TF增加单核细胞黏附率,且黏附率与加入的TF浓度呈正相关,在1 000 pmol/L时刺激作用强(P<0.01).结论:体外情况下TF能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及sICAM-1表达,促进单核细胞黏附,这可能在TF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何瑞英;熊石龙;于雅璐;陈姗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膀胱肾源性腺瘤11例

    目的:探讨膀胱肾源性腺瘤(N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NA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11例N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观察治疗.其中恶变2例.镜下肾源性腺瘤表现为典型的肾小管样形态;肾源性腺瘤恶变者细胞异型性明显,呈弥漫实性生长并侵犯浅肌层.患者平均随访12~24个月,复发2例.结论:NA是一种易误诊的少见病变,临床症状及膀胱镜检查均无特异性,掌握其病理形态学特点仍然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治疗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NA术后需长期密切随访.

    作者:孔繁辉;徐勇;乔宝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却)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80例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新序贯疗法:前5 d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 mg+莫西林胶囊1 000 mg,每日2次,后5 d改为埃索美拉唑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mg+呋喃唑酮片100m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片20mg+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左氧氟沙星胶囊200 mg,每日2次,口服7 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停药3个月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率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Hp清除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且症状积分、病理积分、胃黏膜萎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对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明显好于三联疗法,Hp根除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可显著改善.

    作者:刘艳;胡红松;李学锋;黄妙娟;陈晓红;黄素娴;俞红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联合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SSZ+LEF,对照组SSZ+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及12个月监测两组患者的腰痛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Schober试验、扩胸度、指地距、Bath AS活动指数(DAsDAI)、Bath AS功能指数(DAsFI)、ESR、CRP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SSZ+LEF组有效率为94.44%,SSZ+MTX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腰痛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教、ESR、CRP水平、Schober试验、扩胸度、指地距、DASDAI、DASFI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腰痛晨僵时间、ESR、CRP、DASDAI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SZ+LEF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霞;田新玮;刘春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管破裂42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食管破裂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科从2001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42例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9例,死亡3例.随访38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9年,均无再次食管破裂及明显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是一种急危重症,手术治疗为积极有效的方法,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术式进行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强勇;张雷;李忠东;李德闽;钱建军;董国华;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鼠体外循环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ardiopulmongary bypass,CPB)后的肾脏损伤及其相关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n=15):Sham组和CPB组,Sham组建立CPB模型管道,不进行CPB;CPB组建立CPB后流量逐步调至大[≥100 mL/(kg·min)]转流维持1 h.分别于肝素化后转流前(TO)和转流结束后(T1)、术后0.5 h(T2)、术后1 h(T3)、术后2 h(T4)及术后24 h(T5)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术后24 h(T5)取肾脏组织,检测组织中TNF-α、IL-1β、IL-6浓度及NF-κB P65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并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改变.结果:在T1至T5各时间点,CPB组血清SCr、BUN及组织中TNF-a、IL-1β、IL-6含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在T0两组无显著差异;CPB组肾组织NF-κB P65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CPB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空泡形成、间质出血等病理学改变(P<0.05).结论:CPB可导致肾组织NF-κB P65激活,上调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表达,引起肾脏损伤.

    作者:王高明;黄海嵘;徐艳辉;申翼;王常田;李德闽;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卵巢肿瘤中FHIT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survivin和FHIT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两者表达情况,统计其与囊腺癌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二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Survivin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囊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密切相关.在囊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并在病理分化差的G3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较好的G1-G2组;在临床Ⅲ~Ⅳ期组明显低于临床Ⅰ~Ⅱ期组.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FHIT基因表达下调.结论:Survivin和FHIT与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Survivin在囊腺癌中过表达.FHIT在囊腺癌中表达降低并且与survivin的表达密切相关,说明它们在囊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通过共同的机制参与.联合检测survivin和FHIT,可提高卵巢肿瘤的检出率,并对诊断及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辛颖;付强;孙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报警时间.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血培养阳性的报警时间及相应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计算各常见病原菌阳性报警的中位时间.结果:2010年标本中有419份阳性,革兰阳性细菌占56.8%,革兰阴性细菌占39.4%,真菌占3.8%.对血培养阳性仪器报警时间进行分析,≤12 h、≤24 h、≤48 h报警的病原菌分别为154株(36.8%)、281株(67.1%)、373株(89.0%).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仪器报警中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10.2 h)、非发酵菌(12.2 h)、链球菌属(15.0 h)、肠球菌属(12.7 h)、葡萄球菌(23.1 h)、真菌(39.9 h).结论: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液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均在5 d内得到仪器的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2 d内报警阳性.

    作者:张肖;蒋叶;杨璐;夏文颖;严佳斌;张杰;文怡;顾兵;潘世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使用亚甲蓝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价廉的亚甲蓝注射液检测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优化操作方法.方法:FIGO分期为Ib1-Ⅱa期的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入选,开腹前10~360 min,2~4 mL 1%亚甲蓝注入77例患者的宫颈肿瘤周围(另4例注入4 mL专利蓝),切除后见到的蓝染淋巴结被认为是前哨淋巴结.结果:亚甲蓝的注射剂量达4mL时,SLN的检出率可达93.9%(46/49).当注射时间距手术开始>60 min以上时,SLN的双侧检出率较注射时间<30 min的患者明显升高(78.1%vs.47.1%P<0.05).4例使用专利蓝的患者,其中3例检出单侧SLN且均出现褪色现象,而亚甲蓝蓝染的淋巴结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均无褪色迹象.检出SLN的112侧盆腔淋巴结中,SLN常定位在闭孔窝(65.2%,73/112),其次是髂外血管区(30.4%,34/112),髂内动脉(26.8%,30/112).3例假阴性患者均有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亚甲蓝对早期宫颈癌而言是一种价廉物美的示踪剂,其理想的注射剂量和注射时间分别为4 mL和术前60~90 min.

    作者:易丹妮;唐虹;袁颂华;梁立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刀与针刺治疗上段颈椎病所致颈源性头痛的对比研究

    上颈段通常指第1、2颈椎及与它有关的附属结构和邻近部位.上段颈椎病,是引发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病因,临床上还可伴发头晕、头眩、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等上部头颈症状.颈源性头痛一般疼痛限于枕颈部,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无明显外伤史,可有轻度颈部活动受限,在患侧枕骨下缘或C2-3横突部都可查到明显压痛点.笔者运用小针刀治疗该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俞梦瑾;黄新;郑建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