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偏瘫患者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

梁淑琴;吕曙光

关键词:偏瘫, 关节挛缩, 护理
摘要:由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引起的偏瘫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发生废用综合征,其中关节挛缩的发生率高,且一旦形成则很难矫正.另外在变换体位及体位转移时如不掌握康复护理技术,也可造成患肢关节的损伤而发生关节疼痛挛缩,常见的是肩关节的损伤,严重妨碍了患者穿脱衣、翻身、排泄等日常生活活动,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用药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筛选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脑有较好保护作用的用药方法.方法采用动脉夹钳闭大白鼠双侧颈内动脉,夹闭3小时后开放动脉钳恢复血流,完成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40只1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A组:缺血再灌注尼莫地平(0.2mg/kg)治疗组;B组:缺血再灌注甘露醇(0.5g/kg)治疗组;C组:缺血再灌注尼莫地平及甘露醇联合治疗组;D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无药物治疗组;E组(假手术组):除未进行动脉夹闭,其他手术过程同前几组,而且无药物治疗干预.于再灌注24小时后检测各组脑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行脑组织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C组较A、B组脑组织中的SOD、MDA及脑组织病理检查比较结果均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尼莫地平与甘露醇联用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实验中对脑组织有较好的协同保护作用.

    作者:朴春花;纪树荣;许健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初步探索

    目的探索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对1996-2001年间住院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检测并进行心理治疗.自评抑郁量表SDS≥50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符合入组条件的有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治疗加上百忧解药物联合治疗组(甲组)54人,单用心理治疗组(乙组)61人.2个月后复查1次.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病程和偏瘫左右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住院2个月后复查,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降低( P<0.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P<0.001),认知功能改变不明显( P>0.5).两组 SDS、SAS、SECF、ADL 两次测验降低或提高的分数无显著差异( P>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单用心理治疗与心理加上百忧解药物联合治疗疗效相似.

    作者:杨明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降纤酶的不同给药途径和时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给药途径下降纤酶去纤作用及其对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并分析静脉用药的治疗时间窗问题.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共178只,其中154只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降纤酶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每组又分为静脉给药和腹腔给药两个亚组.静脉给药组根据给药时间的不同又分为0.5、3、6、9、12h 5个组.给予神经功能评分,脑标本用TTC染色以测量梗死灶体积, HE染色以观察病理改变.另24只大鼠分静脉及腹腔两种给药途径注射降纤酶,并在注药后0.5、3、6、12、24h采血,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对比分析降纤酶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疗效的影响及治疗时间窗的问题.结果静脉给药组的纤维蛋白原下降快,3h下降至低值;腹腔给药组的纤维蛋白原平缓下降,6h下降至低.缺血后0.5、3h经静脉给药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脑梗死体积小,与降纤酶腹腔给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降纤酶腹腔给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仅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梗死灶体积无显著差异( P>0.05).缺血6、9、12h静脉给药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缺血早期静脉应用降纤酶可有效缩小大鼠的梗死灶体积.

    作者:武小玲;尹岭;杜卫;王鲁宁;朱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影响进修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

    选派人员进修学习是各医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影响进修人员业务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国内外对此报道极少,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作者:张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儿脑瘫立位训练辅助立板及坐起椅

    我国脑瘫儿仅有部分能在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其中能坚持完成理想疗程的又是少数.有效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及辅助器械是减少、减轻脑瘫致残的有效措施.特别是1岁后尚不能独自站立的孩子,器械辅助立位训练是行走的重要基础.通过临床观察,我们研制的立板及坐起椅,不仅可促进正确站立、行走,且具有部分矫型器功能,有助于纠正脑瘫常见的下肢异常.因其价廉、操作简单,也适于家庭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世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同脑半球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

    目的探讨左、右大脑半球损伤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特点.方法用失语症筛查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对55例左脑损伤患者和43例右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右脑损伤患者组在地点定向、重叠图形识别、空间知觉、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左脑损伤患者组( P<0.001-0.005),而在形状视认、视运动组织等方面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左脑损伤患者组( P<0.001-0.02);右脑损伤后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形状失认、图形背景分辨障碍、单侧忽略、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明显多于左侧脑损伤( P<0.005-0.025),而出现失语、意念运动性失用的可能性明显少于左侧脑损伤( P<0.005-0.01);左右脑损伤后出现地点定向障碍、物体失认、颜色失认、空间失认、运用失用、结构性失用、思维障碍等方面的可能性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左右脑损伤后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其特征性表现.

    作者:郭华珍;恽晓平;陈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对重型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6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分为尼莫地平组32例和常规组32例,治疗前后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清醒患者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及认知能力.随访6个月,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定及Barthel指数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清醒患者MMSE评分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组.6个月后两组GOS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尼莫地平组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尼莫地平可在颅脑损伤早期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脑损害的程度.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邓爱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衡状态的意义.方法对31例脑卒中患者,以植物神经综合指标测定法评定植物神经功能,以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Rood疗法作为基本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3个月的观察.结果康复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平衡指数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它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呈负相关( r=-0.079, 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桑德春;李彤;苑之明;田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Gene therapy recent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as a new therapeutic method. In vivo and in vitro gene therapies require efficient delivery of genetic material into a cell and preferably high levels of expression of transferred gene. Traditionally, gene delivery systems are classified as viral vector-mediated systems and nonviral vector-mediated systems. Viral vectors, which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s systems with high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however, are limited due to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immunogenicity, toxicity, limited DNA carrying capacity and mutagenesis caused by cell-infected viruses[1].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产妇康复中的意义和运用

    对产妇的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和掌握产妇的心理活动规律,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大限度地满足产妇心理上和生活中的需要,指导并配合产妇的家人共同努力解除她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顾虑,以帮助产妇度过她人生中既幸福又重要的阶段.

    作者:史杰;解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针刺足三里穴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和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18FDG-PET 和fMRI-BOLD 脑功能成像方法,获取针刺足三里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变化有关的实验数据,利用SPM和感兴趣区图像分析方法(ROI)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同侧室旁核和双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植物神经中枢和颞叶功能变化,与足三里穴的治疗胃肠疾病和改善精神和睡眠状态的治疗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尹岭;金香兰;石现;田嘉禾;马林;尹大一;曾海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行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48例,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3.6年.内容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38例合并截瘫的患者中,症状改善35例;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9.1°,1.5-5.5年后随访,后凸角度平均丢失3.2°.结论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可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有利于骨融合,促进截瘫恢复和防止截瘫复发,矫正及预防后凸畸形.

    作者:马远征;陈兴;薛海滨;李宏伟;吴长勇;孙继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功能康复--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临床应用(二)

    6 半球切除与认知机能障碍的康复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是神经心理学对人类大脑科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对脑半球切除病例的研究是这一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手段,而对这类患者的康复更是探讨两半球代偿机能及可塑性的重要途径.由于半球切除术在技术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术后并发症较多,这一技术开展得很少.

    作者:尹文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提高生活质量是心血管疾病康复的主要目标

    1 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当代主要致死致残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成为当代康复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马洪卓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偏瘫后伴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穴位注射香丹,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8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价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25%,两组疗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配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具有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更佳的疗效.

    作者:李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预防偏瘫患者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

    由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引起的偏瘫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发生废用综合征,其中关节挛缩的发生率高,且一旦形成则很难矫正.另外在变换体位及体位转移时如不掌握康复护理技术,也可造成患肢关节的损伤而发生关节疼痛挛缩,常见的是肩关节的损伤,严重妨碍了患者穿脱衣、翻身、排泄等日常生活活动,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梁淑琴;吕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腰痛182例报道

    胸腰段骨折早期处理不当,晚期易形成顽固性腰痛.我院自1992年9月-2001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腰痛患者18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时国富;李凤春;阮成群;史相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正常青年人步态运动学参数的研究

    目的取得健康青年人步态的基本模式.方法以28例健康青年男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运动分析系统测得人体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结果得到了正常青年人的步态运动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且比较了男女之间步态的差异,分析了步态参数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论两性之间大多数步态参数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除了个别参数之外,这种两性之间的步态参数的差异并不是仅由身高的差异所引起的.

    作者:郭忠武;王广志;丁辉;高敬;丁海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砷化镓低能量激光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73例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73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自身对照,采用波长830nm,输出功率500mW砷化镓半导体激光仪辐射治疗扳机点20分钟,每日1次,共5次,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自测、扳机点触压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强度自测评分从(7.24±2.4)降至(2.21±1.22)( P<0.001),扳机点压痛显著改善.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能降低疼痛强度,减轻压痛.

    作者:王燕;耿同超;周宝玉;成丽茹;康和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降纤酶治疗40名脑梗死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力、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降纤酶可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马连萍;张敏;陈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