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国富;李凤春;阮成群;史相钦
由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引起的偏瘫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发生废用综合征,其中关节挛缩的发生率高,且一旦形成则很难矫正.另外在变换体位及体位转移时如不掌握康复护理技术,也可造成患肢关节的损伤而发生关节疼痛挛缩,常见的是肩关节的损伤,严重妨碍了患者穿脱衣、翻身、排泄等日常生活活动,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梁淑琴;吕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取得健康青年人步态的基本模式.方法以28例健康青年男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数字视频和数字图像处理的运动分析系统测得人体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结果得到了正常青年人的步态运动学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且比较了男女之间步态的差异,分析了步态参数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论两性之间大多数步态参数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除了个别参数之外,这种两性之间的步态参数的差异并不是仅由身高的差异所引起的.
作者:郭忠武;王广志;丁辉;高敬;丁海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Gene therapy recent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as a new therapeutic method. In vivo and in vitro gene therapies require efficient delivery of genetic material into a cell and preferably high levels of expression of transferred gene. Traditionally, gene delivery systems are classified as viral vector-mediated systems and nonviral vector-mediated systems. Viral vectors, which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s systems with high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however, are limited due to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immunogenicity, toxicity, limited DNA carrying capacity and mutagenesis caused by cell-infected viruses[1].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中国近11年来麻风新发现患者的畸残状况.方法统计分析1989-1999年全国各县、市24128例麻风现症病例初诊登记个案资料,数据由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疫情监测系统提供.结果1989年全国麻风新发现患者的畸残率为46.49%,1999年为32.7%;Ⅱ级畸残率由1989年的25.55%,到1999年的22.06%;有19个省(市)畸残率超过40%.畸残者中,Ⅰ、Ⅱ级畸残分别为37.54%和61.04%,另1.42%为仅有脱眉、面瘫、塌鼻等其他畸残,Ⅱ级畸残率超过50%的有20个省(市).年龄在15岁以下的畸残率为24.74%,15-65岁者为39.3%,65岁以上者为53.33%.麻风病期在2年以内发生畸残者为28.95%,超过2年和5年者分别为48.06%和60.95%.有过麻风反应者畸残率为53.76%;少菌型患者的Ⅱ级畸残率(28.53%)明显高于多菌型(22.03%).结论中国麻风新发现患者的畸残率较高,近11年虽有下降,但其程度无明显变化.因麻风诊断的延迟、麻风反应及麻风型别的不同,畸残率差异非常明显,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无显著性.早期发现患者,规则进行抗麻风联合化疗,有效处理及控制麻风反应是预防新发现患者发生畸残的有效方法.
作者:严良斌;张国成;陈祥生;余美文;李文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国脑瘫儿仅有部分能在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其中能坚持完成理想疗程的又是少数.有效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及辅助器械是减少、减轻脑瘫致残的有效措施.特别是1岁后尚不能独自站立的孩子,器械辅助立位训练是行走的重要基础.通过临床观察,我们研制的立板及坐起椅,不仅可促进正确站立、行走,且具有部分矫型器功能,有助于纠正脑瘫常见的下肢异常.因其价廉、操作简单,也适于家庭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世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行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48例,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3.6年.内容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38例合并截瘫的患者中,症状改善35例;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9.1°,1.5-5.5年后随访,后凸角度平均丢失3.2°.结论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可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有利于骨融合,促进截瘫恢复和防止截瘫复发,矫正及预防后凸畸形.
作者:马远征;陈兴;薛海滨;李宏伟;吴长勇;孙继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参乌胶囊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雌性Wistar大鼠,老年为22月龄,青年为5月龄.参乌胶囊高剂量1.8g/kg,低剂量0.9g/kg,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灌胃2个月.通道式水迷宫检测动物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显示神经元,ABC法行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免疫组化染色.VISILOG 5.0图像分析系统对组织切片进行分析.记数海马CA1区总阳性细胞数量、阳性细胞总面积(像素单位)及阳性细胞灰度积分值(灰度单位).结果老年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多( P<0.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 P<0.05),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P<0.01);NGF及其受体TrkA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总面积和阳性细胞灰度积分值较青年对照减少( P<0.05).参乌胶囊使老年大鼠水迷宫游出时间缩短、错误次数减少( 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减少(均 P<0.01);NGF及其受体TrkA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总面积和阳性细胞灰度积分值明显增多( P<0.01-0.05);参乌胶囊高剂量组基本恢复青年对照组水平.结论参乌胶囊能够明显促进老年大鼠海马区NGF及受体TrkA表达,增加神经元数量、减少胶质细胞增生,对大鼠学习记忆力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兰;李林;李斌;丰艳;叶翠飞;张丽;陆华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降纤酶治疗40名脑梗死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力、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降纤酶可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马连萍;张敏;陈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脑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对1996-2001年间住院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进行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检测并进行心理治疗.自评抑郁量表SDS≥50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符合入组条件的有115例,随机分为两组:心理治疗加上百忧解药物联合治疗组(甲组)54人,单用心理治疗组(乙组)61人.2个月后复查1次.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病程和偏瘫左右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住院2个月后复查,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降低( P<0.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P<0.001),认知功能改变不明显( P>0.5).两组 SDS、SAS、SECF、ADL 两次测验降低或提高的分数无显著差异( P>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单用心理治疗与心理加上百忧解药物联合治疗疗效相似.
作者:杨明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衡状态的意义.方法对31例脑卒中患者,以植物神经综合指标测定法评定植物神经功能,以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Rood疗法作为基本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3个月的观察.结果康复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平衡指数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01),它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呈负相关( r=-0.079, 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桑德春;李彤;苑之明;田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当代主要致死致残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成为当代康复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马洪卓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针刺的功能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对各种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和对一些病理状态的改善.目前,国内对穴位研究多的是足三里穴,而对其功能的研究以以下几方面为主:镇痛功能,胃肠调节功能,调节免疫、内分泌作用.
作者:孙锦平;尹岭;朱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偏瘫后伴上肢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穴位注射香丹,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8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价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25%,两组疗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配合香丹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痉挛具有比单纯常规康复训练更佳的疗效.
作者:李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对产妇的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和掌握产妇的心理活动规律,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大限度地满足产妇心理上和生活中的需要,指导并配合产妇的家人共同努力解除她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顾虑,以帮助产妇度过她人生中既幸福又重要的阶段.
作者:史杰;解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者内信度.方法由专科医生对住院的84名患儿进行间隔7-14天的两次评测.专人对每份表格进行核查验收.结果两次评定结果相关系数 r=0.997, P<0.01,量表内各项之间两次检测所有相关系数均 P<0.01,相关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该量表具有高度的评定者内的一致性,信度可靠.
作者:吴卫红;刘建军;胡莹媛;李燕春;张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给药途径下降纤酶去纤作用及其对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并分析静脉用药的治疗时间窗问题.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共178只,其中154只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降纤酶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每组又分为静脉给药和腹腔给药两个亚组.静脉给药组根据给药时间的不同又分为0.5、3、6、9、12h 5个组.给予神经功能评分,脑标本用TTC染色以测量梗死灶体积, HE染色以观察病理改变.另24只大鼠分静脉及腹腔两种给药途径注射降纤酶,并在注药后0.5、3、6、12、24h采血,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对比分析降纤酶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疗效的影响及治疗时间窗的问题.结果静脉给药组的纤维蛋白原下降快,3h下降至低值;腹腔给药组的纤维蛋白原平缓下降,6h下降至低.缺血后0.5、3h经静脉给药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脑梗死体积小,与降纤酶腹腔给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降纤酶腹腔给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仅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梗死灶体积无显著差异( P>0.05).缺血6、9、12h静脉给药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缺血早期静脉应用降纤酶可有效缩小大鼠的梗死灶体积.
作者:武小玲;尹岭;杜卫;王鲁宁;朱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低能量激光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73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自身对照,采用波长830nm,输出功率500mW砷化镓半导体激光仪辐射治疗扳机点20分钟,每日1次,共5次,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自测、扳机点触压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强度自测评分从(7.24±2.4)降至(2.21±1.22)( P<0.001),扳机点压痛显著改善.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能降低疼痛强度,减轻压痛.
作者:王燕;耿同超;周宝玉;成丽茹;康和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选派人员进修学习是各医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影响进修人员业务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国内外对此报道极少,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作者:张淑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右大脑半球损伤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特点.方法用失语症筛查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对55例左脑损伤患者和43例右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右脑损伤患者组在地点定向、重叠图形识别、空间知觉、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左脑损伤患者组( P<0.001-0.005),而在形状视认、视运动组织等方面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左脑损伤患者组( P<0.001-0.02);右脑损伤后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形状失认、图形背景分辨障碍、单侧忽略、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明显多于左侧脑损伤( P<0.005-0.025),而出现失语、意念运动性失用的可能性明显少于左侧脑损伤( P<0.005-0.01);左右脑损伤后出现地点定向障碍、物体失认、颜色失认、空间失认、运用失用、结构性失用、思维障碍等方面的可能性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左右脑损伤后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其特征性表现.
作者:郭华珍;恽晓平;陈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胸腰段骨折早期处理不当,晚期易形成顽固性腰痛.我院自1992年9月-2001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腰痛患者18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时国富;李凤春;阮成群;史相钦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