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邦伟
我院于2001年7月~2002年7月,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微生物聚集的场所.
作者:唐丹凤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总结1984~2002年间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天,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作者:黄培洁;黄壮士;张艳峰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表现指征,由于发病机理不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理也不同.
作者:何路军;张虹;王毅;石翠英;刘静闪;赵志弘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眼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清其;吴秀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评价Monitor-J+自动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 Rate, ESR)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应用Monitor-J+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同时检测ESR,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健康体检者男女各50例,应用Monitor-J+自动血沉仪检测ESR,统计健康人参考范围.结果 Monitor-J+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检测ESR的回归方程为Y=0.959X+0.433,r=0.965,重复性好;Monitor-J+自动血沉仪检测ESR的参考范围为男性为4.5±3.6,女性为8.6±5.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onitor-J+自动血沉仪检测ESR与魏氏法相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一种检测ESR的快速、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作者:蔡鹏;官琳妹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过敏性咳嗽(CVA)又名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是一种潜在形式的哮喘,长期使用激素全身不良反应较多,尤其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作者:梁萍 刊期: 2003年第16期
功血是妇科常见病,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1].
作者:刘念稚;徐岚;赵秀芝;田雪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hymosin-α1)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恢复肝功能以及清除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 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10例病理证实有早期肝纤维化.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 1.6mg/d皮下注射,每周2次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复常和病毒清除情况.4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并发严重的腹膜炎,在用抗生素同时,加用胸腺肽α1 1.6mg/d,连续14天,观察感染控制、腹水消退情况.结果 2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早期肝纤维化患者乏力、易感冒和疲倦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20例在治疗前HBV-DNA定量低于1×105拷贝/L的患者,12例阴转,阴转率为60%.治疗前HBV-DNA定量大于1×107拷贝/L的15例患者,仅3例HBV-DNA阴转.4例重症肝炎患者腹膜炎控制,腹水均在10天内消退.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恢复肝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HBV-DNA低的患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周智;王明桃;曾维群;张大志;任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近10年我国生物医学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新型学科不断涌现和建立.
作者:刘莎;刘博;刘志成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瘤栓等,外科术后PE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PE是DVT常见、重要并发症.
作者:骆兵;文纯;宋辉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控制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对69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癌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过程中,当NRS≥4时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初始剂量为12.5mg/25mg,期间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通过护理干预不良反应.结果 69例均达到完全/明显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嗜睡、便秘、多语、排尿困难,均为轻、中度,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不良反应.结论阿米替林能加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用安全,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叶久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按照Ruesch理论,交流是指个人用以影响他人所从事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模式.
作者:胡桂玲;夏远梅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管理水平,督促各医疗单位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杜绝医源性疾病传播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控制和降低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我们于6月22日~7月3日对驻区20所厂矿医院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由于早产儿肝脏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因而对胆红素的代谢不完全,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而早产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对其造成的损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毒害往往比足月儿更为严重.
作者:衣楠林;李茜;石小湘;周闯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早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恶性心律失常.方法对2000年4月~2003年11月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并观察.结果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董杰;向娟;李水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7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40例,垂体后叶素对照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止血起效时间、止血有效率、输血量、再出血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98.86±24.67)min和(360.12±156.25)min,24h内止血有效率分别为65%和38%;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65±65)ml和(596±75)ml;再出血率分别为16.1%和39.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和35%.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是内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
作者:杨劲松;王丽楠;杨海松;李冰;刘晓冬 刊期: 2003年第16期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是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溃疡愈合的措施之一.
作者:孙丽;孔祥芝 刊期: 2003年第16期
自1998年,我院共收治安定中毒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合并血友病A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总结了27例血友病A患者围手术期输注冷沉淀Ⅷ因子的剂量、时间及剂量的调节.结果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Ⅷ因子水平,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随时调整剂量及输注间隔时间,患者术后伤口全部愈合.结论血友病A患者在补充Ⅷ因子维持止血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行手术治疗.
作者:吴莹光;李晓光;张凯宁;任延军;李树峰;卢美源 刊期: 2003年第16期